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

试语文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雏(chii)儿擅(shan)长间(jian)隔默而识之(shi)

B.划(hua)归上卿(qmg)像(qin)略负刑(jing)请罪

C.平衡(heng)执坳(niu)偏僻(pi)开卷(juan)有益

D.腼腆(tian)耳百(gud)噪矫健(jiao)直奔(b6n)过去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讯期稀罕饱览津津有味

B.修筑俯冲繁殖金碧辉煌

C.杀菌烦锁治疗内优外患

D.追逐机械口罩正通人和

“臣”字的第六笔是()

A.横B.竖折

4.下列句子中,每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医院为老年人开辟了续管通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绿年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欢迎。

B.王叔叔是我爸爸的领导。张支书领号全村人民走上了致富路。

C.过独木桥时,山羊失去了平衡,掉进了河里。松鼠的大尾巴,使它在跳跃时能保持

身体的平衡。

D.我们的王老师遍和得就像冬日的暖阳。今天太阳暖烘烘的,让人感觉十分温和。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次考试张明得了第一名,但他并没有因此骨兽芯形,骄傲自满。

B.老师为了我们真是口回下明朗,我们唯有努力学习,才能对得起他们的辛勤付出。

C.战争让老百姓家破人亡,源国卷所。

D.两名小偷齐心切、力,盗走了不少宝物。

试卷第1页,共8页

6.下列诗句中与“金桂飘香、层林尽染”描写的时节风光不一样的一项是()

A.最是橙黄橘绿时B.霜叶红于二月花

C.荷叶罗裙一色裁D.湖光秋月两相和

7.下列诗句中,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描绘的意境不一样的一项是()

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B.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C.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D.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的速度。下面的句子概括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廉颇对蔺

相如很不服气。)

B.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官绅害怕得

磕头求饶。)

C.这次考试他考得很好,可是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不能骄傲,于是上课

的时候更专心了,完成作业更认真了。(他学习很认真。)

D.猎鹰箭一般地从空中俯冲下来,用尖利的爪子一下子抓住了野兔。(猎鹰快速俯冲抓

住了野兔。)

9.下列句子中,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上,

使人一见就心生爱慕。

B.夹竹桃的这一点任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显得非常可贵。

C.松鼠十分机灵,总是小跳着前进,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D.老师像蜡烛一样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10.在创造性复述故事时,你不赞同哪位同学的准备()

A.雯雯:在讲《猎人海力布》时,可以把故事背下来,这样可以更流畅。

B.丽丽:在讲《八仙过海》时,可以变换故事的情节顺序,先讲仙人过海的神奇。

C.君君:在讲《牛郎织女》时,可以大胆想象,并增加一些合理的情节。

D.丹丹:在讲《田螺姑娘》时,可以将自己想象成田螺,用她的语气来讲。

11.下面句子所描述的情景可用选项()这个成语来表现。

田螺姑娘看到蚂蛾啃食着稻叶,严重威胁着村民的收成,她心里万分着急。清晨,当第一缕

阳光洒在水田上时,她便悄悄地从她的螺壳小屋中探出头来,用她犀利的目光搜寻着蚂蝗的

踪迹。一旦发现目标,她便会迅速地伸出纤细的手指,巧妙地捏住蚂蝗的翅膀,将它们一一

试卷第2页,共8页

捉住。有时,她会在水田里布置一些小网兜,或者利用稻草编织成简易的陷阱,引诱蚂蝗们

自投罗网。有时,她用镜子制造出光斑,吸引蚂喊出没,并用网兜迅速将蚂蟆捕捉。

A.奋不顾身B.千方百计C.心急如焚D.牵肠挂肚

12.将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平静的湖面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金光。

②大树、花朵、云彩,都倒映在泛着微波的湖水中,和湖水一同荡漾。

③已是日落时分,公园里呈现出一番别有风趣的景象。

④一阵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就像小姑娘那美丽的裙子。

⑤不一会儿,太阳缓缓地落了下去,周围一片寂静,只剩下湖面上那抹淡淡的余晖。

A.③⑤②①④B.①④②③⑤C.③①④②⑤D.③①②④⑤

二、填空题

13.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字词。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知心的朋友。它能在你孤独时,给予你p6ibAn();

在你1汕du6()时,dingzhii()你奋进;在你y5yi()时,帮你

排解烦闷;在你xiAn()入困jing()时,给予你力量。

14.根据积累填空。

(1)马上要放寒假了,我想用陶渊明的“,o及时当勉励,岁月不

待人。”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不虚度光阴,每天早起学习。

(2)看到小明整天沉溺在网络游戏中,我想用岳飞的名言来劝告他:“莫等闲,,空

悲切。”

(3)中午就餐时,同学们看见食堂的墙壁上张贴着“一粥一饭,;半丝半

缕,恒念物力维艰。”都自觉地把餐盘里的饭菜吃得精光。

(4)诗词传情。",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林升对南宋权贵苟且偷安的讽刺;“家

家乞巧望秋月,”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聒碎乡心梦不

成,”抒发了纳兰性德对家乡的深深思念;",王孙自可留”表达了

王维对山林美景的喜爱与留恋。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试卷第3页,共8页

冀中的地道战(节选)

①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

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

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

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

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

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

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

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②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

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

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

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

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15.我知道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战,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敌人的各种破坏。仔细阅读选段①,

完成下面的表格。

敌人使用的手

粉碎敌人的办法读后的感受

16.读了选文第①段,我知道了地道的构造含有:地道、

试卷第4页,共8页

和o

17.带着问题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还可以促进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你在读选段①时,

思考了什么问题,请将它写在文中的方框里。

18.有同学认为,读到“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

毒气攻啊,都用遍了。”这句话时,非常口语化,让人觉得十分啰嗦,可以改为“敌人尝到了

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火攻、水攻、毒气攻、都用遍了。“?你赞同吗?请说清你

的理由。

19.读了选文,你知道地道有哪些优势?请结合课文内容找到依据进行说明。(至少说清两

个优势)

课外阅读。

①我跟陈老师说,我母亲病了,我要回去看她。陈老师同意了。

②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撒了谎。我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饿了,或者说是馋了。学校

食堂的饭太难吃了,我都吃腻了,我要回去吃一碗我母亲做的鸡蛋手擀(“n)面。我们学

校只有在每月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学生都在学校寄宿。每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都

会为我做一碗鸡蛋手擀面。

③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机动车的影子,我只好徒步回家。

④天上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走啊走,肚子饿得发慌,心里只盼着早

点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步伐便愈来愈快。

⑤走到四流山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影正将一垛又一

垛的麦子奋力抽打在木桶上。

⑥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脱粒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手工脱粒。这种

脱粒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要赶在入秋时将全部的谷子脱粒归仓,实在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大

工程。但即便如此,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连夜赶着脱粒的。

⑦我在心里嘀咕,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呢,心下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我加快步

伐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

⑧我哭了。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二人一起赶工,我父亲在浙江打工,家里家

试卷第5页,共8页

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

⑨我哭了,号啕大哭。

⑩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

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供我上学……等哭完,我没拿钥匙开门,也没去打谷场喊母亲,

而是扭头往学校的方向走去,鸡蛋手擀面也被我全然抛到脑后。

⑪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就算这样,我也决不回头。

⑫茫茫月光下,乡村公路上寂静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却没有感到一丝害怕。我徒

步30多里路回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

⑬陈老师关切地问我母亲的病怎样了,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说着,我的眼泪

又不争气地落下来。陈老师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想问我为什么哭,但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终

于没开口,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⑭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骄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从昨晚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

一点儿也不觉得饿,我径直向教室走去。

⑮我以前只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阳光干活,那一晚,我知道,也有人顶着月光干活。

20.在下列选项中给选文选一个最贴切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填序号)

A.慈母情深B.月光下的母亲C.一碗鸡蛋手擀面D.“我”病了

21.请结合故事的情节,用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故事脉落。

撒谎请假回家二二)二>

22.短文第⑧、⑨、⑬自然段都写至上我哭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哭?

23.短文第⑫自然段写到:“乡村公路上寂静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却没有感到一丝害怕。”

此时“我”为什么一丝也不害怕?

24.“从昨晚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饿”。我为什么不觉得饿?判断下面的

理解正确与否,对的打W",错的打“X”。

(1)连夜走了几十里路,让我非常疲惫,早已饿过头了。()

(2)我为没有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而难受,没有胃口。()

(3)母亲顶着月光干活的情景把“我”震撼了,“我”深感自责。()

(4)说明止匕时的“我”懂事了,明白了要努力学习才对得起母亲。()

试卷第6页,共8页

25.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畲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畲不得吃,舍不

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供我上学……”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寒冬季节,流感病毒又开始蠢蠢欲动。流感,不是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常发生在着凉、

过度疲劳、被雨淋湿后,全年可发生多次,传染性不强。流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流感,北方主要发生在冬季,南方则可能出现冬春两个高发期。两者

还有不少明显的区别:

症状危害

普通感冒流感普通感冒流感

高热、乏力、患病期周期长,

流涕、鼻塞、头痛、咳嗽、全身一般会在一周常伴随全身症状,容易

发热、咽痛等呼吸肌肉酸痛等全身内自愈,较少出现肺诱发肺炎、心肌炎、中

道症状。症状,呼吸道症状炎、心肌炎等并发症。耳炎,甚至会危及生

较轻。命。

【材料二】

日常生活中,流感可以如何预防呢?首先,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疫苗接种的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

种。为保证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如果错过时

间,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时间接种。在同一个流感流行季节,已经完成流感疫苗接种的人不

需要再重复接种。其次,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生活中,呼吸、说话、咳嗽、

打喷嚏,甚至唱歌,都会产生呼吸气溶胶。气溶胶与平常的气体不同,一个小小的气溶胶里

包含着各种潜在的传染源,如细菌、真菌及病毒。一次喷嚏可以产生巨大的推进力,最远可

喷射达9米。喷嚏打完之后,病毒携带者排出的细小液滴像一团云雾一样,进入周围的空气

后逐渐扩大,速度变缓,有些可能会一直悬在空中。所以,戴口罩既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感

试卷第7页,共8页

染,也是当自己有了呼吸道症状时保护身边人的有效措施。预防流感的措施还有保持良好的

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口鼻和眼睛后;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和表面;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另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提高抵抗力,如均衡饮食,适量

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等。

26.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卡,错的打“X”。

(1)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流感季都是寒冬季节。()

(2)流感一般会在一周内自愈,但严重会危及生命。()

(3)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它的传染性非常强。()

(4)流感肆虐时,需要将家里门窗关闭好,以此隔离传染源。()

(5)流感疫苗接种需在每年的10月底前完成,错过时间,只有在下一年才能接种。()

27.最近,流感有些肆虐,小区里陆续有人被传染。今天放学后,你看到几位爷爷奶奶正围

坐在小区的石桌旁,边吃瓜子边聊天。结合上面的几则材料,你会上前对他们说些什么?(注

意使用礼貌用语,表述要清楚,理由要充分哦!)

四、书面表达

28.生活中有许多美好,值得我们珍藏,可能是一个心爱之物,可能是一处难忘的美景,可

能是一个你无比喜欢的人,也可能是一份珍贵的情谊……请你以“,我把你珍藏”为题

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围绕话题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按一定顺序分段叙述,内容具体,突出

重点,融入真情实感;③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试卷第8页,共8页

《2024-2025学年四〃省德阳市旌阳区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BBCDCBCDA

题号1112

答案BC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A.闻(jian)隔----(jian),默而识之(shi)-----(zhi);

B.戈!J(hua)归----(hua),侵(qin)略----(qin);

C.开卷(juM)有益----(juan)o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辨析。

A.讯期——汛期;

C.烦锁——烦琐,内优外患——内忧外患;

D.正通人和----政通人和。

故选Bo

3.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笔画。

“臣”的笔顺为:I臣I]/I1臣II臣II牛臣。第六笔是竖折。

1-2I314-5I6L

横竖横折横竖竖折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

A.一种特殊通道或优先服务/无污染、健康环保的食品。

B.表示职位或身份上的上级/表示一种带领、引导的行为。

C.都表示物体或状态保持稳定不倾斜。

D.表示性格或态度上的和缓温柔/表示气候或温度上的暖和适宜。

故选C。

5.D

答案第1页,共11页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D.齐心协力:形容思想认识一致,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这个成语强调了团结合作、

共同奋斗的精神,是人们在集体活动中追求共同目标时的一种积极态度和行为方式。是褒义

词。用来形容小偷不恰当。

故选D。

6.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金桂飘香:指秋季桂花盛开,香气四溢的景象,常用来形容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气息。

层林尽染:形容秋天山林中的树木叶子颜色变得丰富多彩,层层叠叠的树林像被颜料染过一

样,非常美丽。

“金桂飘香、层林尽染”都是描写秋季的风光。

A.“最是橙黄橘绿时”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

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诗句描写的是秋季的风光。

B.“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诗句描写的是秋季枫

叶经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的风光。

C.“荷叶罗裙一色裁”意思是采莲少女身上的绿萝裙与那田田的荷叶相互交融,仿佛同属一

种颜色。此诗句生动地描绘出了夏日时节荷叶茂盛的美好风光。

D.“湖光秋月两相和”意思是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合。诗句描写的是秋夜月光下洞庭

湖的优美景色。

故选C。

7.B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意思是在人闲的时候,能感觉

到桂花从枝头飘落;夜晚的春山里格外寂静,仿佛空无一人。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闲适

的意境,通过“桂花落”这一细节,展现了春夜的静谧与美好,而“夜静春山空”则进一步强调

了这种宁静与空旷的氛围。

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出自王籍的《入若耶溪》。意思是蝉的鸣叫声在林间愈发显

得树林的寂静,鸟的啼鸣声让山峦更添一份幽静。这句诗通过对比蝉噪和鸟鸣与周围环境的

静谧,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宁静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与题干诗句描绘意境相同。

答案第2页,共11页

B.“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意思是去年元宵节的

时候,花市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写的是去年与情人相会时婉约柔美的意境。与题干诗句描

绘意境不同。

C.“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出自唐代王维的《过香积寺》,意思是古老的大树旁,一条

小径上已无人行走;在幽深的山林中,不知从何处传来了悠远的钟声。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偏

远、幽静且略带神秘感的自然场景。古木参天,小径荒凉无人,深山之中,钟声回荡,既展

现了自然的原始与宁静,又带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引人遐想。与题干诗句描绘意境相同。

D.“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意思是幽深的林间小路上

没有人知晓我的踪迹,只有明亮的月光静静地照耀着我。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孤独而清静的意

境,诗人在深林中独自行走,无人知晓,只有明月作为他的伴侣,静静地照耀着他。这种描

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静谧与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与题干诗句描绘意

境相同。

故选B。

8.C

【详解】本题考查句意概括能力。

C.结合“这次考试他考得很好,可是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不能骄傲,于是上

课的时候更专心了,完成作业更认真了。”可知,主语是“他”,“可是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

有天,自己不能骄傲,于是上课的时候更专心了,完成作业更认真了。”包含了他考试考得

好的事实,也体现了他因此保持的谦逊态度以及在学习上更加专心和认真的表现。可概括为:

他考得好,但仍保持谦逊,学习更加认真。原题概括“他学习很认真。”意思有误,没有全面

反映原句的所有关键信息。

故选C。

9.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

A.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花生的果实”和“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相对比,突出花

生的默默奉献。

B.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夹竹桃”与“院子里的花”进行对比,强调了夹竹桃的任性可

贵;

C.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句子把“松鼠”与“山鼠”作对比,展现了松鼠的机灵和活跃。

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师比作蜡烛,形象地表达了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答案第3页,共11页

故选D。

10.A

【详解】本题考查复述故事的方法。

A.方法不当。讲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大胆想象,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并增加一些

合理的情节,也可以变换故事的情节顺序,先讲故事中有趣的地方,再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

情,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把故事背下来”就是背诵故事,并不是复述故事的有效方

法。

故选Ao

11.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理解运用。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用尽各种计谋。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牵肠挂肚: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结合“迅速地伸出纤细的手指,巧妙地捏住蚂喊的翅膀”“在水田里布置一些小网兜,或者利

用稻草编织成简易的陷阱”“用镜子制造出光斑,吸引蚂蛾出没,并用网兜迅速将蚂蛾捕捉”

可知,这些细致且多样的方法展示了田螺姑娘为了解决问题而竭尽所能、想尽一切办法的情

景,与“千方百计”的含义高度吻合。

故选Bo

12.C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结合所给句子可知,描绘了从日落开始到太阳落下的整个公园景象。第③句“已是日落时分,

公园里呈现出一番别有风趣的景象”最适合作为开头,因为它为接下来的描写设定了明确的

时间和背景。

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与日落时分公园景象紧密相关的句子。第①句“平静的湖面在夕阳的

照耀下,闪烁着点点金光”直接描写了日落时分的湖面,与开头句形成了良好的呼应。

在描写了平静的湖面后,第④句“一阵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就像小姑娘那美丽

的裙子”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变化,引入了微风的元素,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然后,第②句“大树、花朵、云彩,都倒映在泛着微波的湖水中,和湖水一同荡漾”描写了湖

面上倒映的景象,与前面的微波相呼应,形成了完整的湖面描写。

答案第4页,共11页

最后,第⑤句“不一会儿,太阳缓缓地落了下去,周围一片寂静,只剩下湖面上那抹淡淡的

余晖”以太阳落下、周围寂静为结尾,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日落景象,也符合自然现象的演变

规律。故句子排序为:③①④②⑤。

故选C。

13.陪伴懒惰叮嘱压抑陷境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

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陪、懒、惰、嘱、抑、陷”的笔画较复杂,易写

错,需注意。

1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白了少年头当思来处不易暖风熏得

游人醉穿尽红丝几万条故园无此声随意春芳歇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盛、再、晨”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头”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处”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熏、得、醉、尽、歇”的正确写法。

15.火攻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冀中人民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争的精

神水攻“孑口”上装着吊板毒气攻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

16.大洞小洞气孔17.冀中人民是如何利用地道进行隐蔽和防御的?

18.我不赞同,通过列举“火攻、水攻、毒气攻”并加上“啊”的语气词,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和表现力,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敌人的狼狈和冀中人民的智慧。19.①隐蔽性

强,地道挖在街道和庄稼地下面,位置隐蔽,敌人难以发现。

②功能多样,地道内部构造精巧,有大洞和小洞之分,大洞可以容纳多人,且功能多样,既

可以住人、拴牲口,也可以搁东西、作厕所,满足了冀中人民在战争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

【导语】《冀中的地道战》(节选)生动展现了冀中人民利用地道进行抗日斗争的智慧与勇气。

文章通过详细描述地道的构造与功能,以及人民对敌策略的巧妙应对,突出了地道的实用性

与人民的创造力。语言朴实自然,叙述条理清晰,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又彰显了人民的乐

观与坚韧,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感染力。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结合第二自然段“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

答案第5页,共11页

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

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

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

了。”可知,敌人火攻时,冀中人民在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敌人毒气攻时,

冀中人民在“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

敌人水攻时,冀中人民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

到枯井暗沟里去了。

感受:这段描述体现了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气和顽强抗争的精神。面对敌人的各种破坏手段,

他们并没有被吓倒,而是迅速想出了许多巧妙的防备方法。这些做法不仅展示了他们的生存

智慧,更体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结合第一自然段“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

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

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

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

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

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

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可知,这段文字生动而详细地描绘了

地道的构造特点,从“地道”“大洞”“小洞”“气孔”等方面展现了冀中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

的智慧和创造力。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问题。

结合第一自然段地道的构造特点来提出问题,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示例:冀中人民是如何确保地道内的生活需求的?

18.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结合短文内容,谈谈对这个说法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不赞同。原句“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

毒气攻啊,都用遍了。”虽然看似口语化,但实际上这种表达方式更能够生动地描绘出敌人

对地道的无奈和绝望,以及他们为了破坏地道所采取的各种手段。通过列举“火攻、水攻、

毒气攻”并加上“啊”的语气词,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

到敌人的狼狈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如果修改为更简洁的版本,虽然意思相同,但语言的生动

答案第6页,共11页

性和表现力会大打折扣,无法充分展现出原文所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氛围。

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结合第一自然段“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

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

上面种庄稼。”可知,这句写出了地道很隐蔽,很难被人发现。

结合第二自然段“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

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

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

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

了。”可知,这段写出来地道的防御功能多样。

结合第一自然段“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

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

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

天不成问题。”可知,这段写出了地道的功能多。

20.B

21.

撒谎请假回家|母亲在月光下劳彳钉n|连夜返回学校|从此认直学习一

22.因为“我”目睹了母亲一个人在月光下辛苦劳作的场景,非常心疼母亲,更为自己因贪吃

逃课而深感内疚和自责。23.母亲的坚强和辛劳使我内疚和悔恨,她深深地鼓舞着我,

让我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24.xxY[25.说明

了母亲养育儿女的不易,她非常节俭,却十分爱我,极力支持我读书。表达了“我”对母亲的

心疼以及对自己的不懂事深感内疚和自责。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学生因饥饿而撒谎回家,最终发现母亲在月光下辛勤劳作的情节,

深刻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生

动地刻画了母亲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成长与觉悟。整体结构紧凑,情节跌宕

起伏,结尾含蓄而富有深意,令人深思。

20.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

文章通过叙述“我”为了回家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而撒谎,最终在月光下看到母亲辛苦劳作

的情景,深刻体会到母亲的辛劳和无私的爱。题目“月光下的母亲”最能概括文章的核心内容,

答案第7页,共11页

即母亲在月光下辛勤工作的场景,以及“我”对母亲的深刻理解和感动。因此可知,选“月光

下的母亲”为标题更贴切。

故选B。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第①至②段“我”向陈老师撒谎说母亲病了,为了回家吃鸡蛋手擀面而离开学校。概括为:

撒谎离校。

第③至⑤段“我”坐班车到镇上后徒步回家,在四流山看到打谷场上的人影,回家发现门被锁,

知道是母亲在辛苦劳作。概括为:夜归遇母。

第⑦至⑨段“我”看到母亲的辛苦后号啕大哭,随后放弃吃手擀面,徒步返回学校。概括为:

哭后返校。

第⑫至⑭段回到学校后,“我”向陈老师坦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收起骄贵病,认真学

习。概括为:悔悟立志。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第⑧自然段“我哭了”是因为看到打谷场上母亲独自劳作的身影,想到别人家都是夫妻一起

赶工,而自己的母亲既要承担家里家外的活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供“我”上学,“我”心

疼母亲的辛苦,同时也为自己撒谎回家想吃手擀面的行为感到愧疚。

第⑨自然段“号啕大哭”进一步强调了“我”内心的痛苦和自责,对母亲的心疼和愧疚达到

了顶点。

第⑬自然段“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是因为“我”向陈老师坦白了自己撒谎的事,再

次回想起母亲的辛苦和自己的不懂事,内心充满了懊悔和自责,所以又哭了。

23.本题考查文章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此时“我”的内心被母亲辛苦劳作的情景所震撼,充满了对母亲的心疼和愧疚,以及对自己

行为的反思和自责。这种强烈的情感占据了“我”的内心,让“我”无暇顾及害怕,而且“我”

决定回到学校,收起骄贵病,认真学习,这种坚定的信念也给了“我”勇气,所以“我”一

个人赶夜路却没有感到一丝害怕。

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1)“我”不觉得饿不是因为饿过头了,而是因为母亲的辛苦让“我”内心受到震撼和自责,

没有了饥饿的感觉。故错误。

(2)“我”不觉得饿不是因为没吃到手擀面而难受没胃口,而是因为对母亲的心疼和对自己

行为的反思使“我”忽略了饥饿。故错误。

答案第8页,共11页

25.本题考查对字词的理解与分析。

从第⑩段“从来畲不得吃一碗::舍不得吃,畲不得穿”“没日没夜地干活”这些词语中,可以

深刻体会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和无私的奉献。母亲为了“我”,自己省吃俭用,不辞辛

劳地劳作,将所有的爱和精力都倾注在“我”的身上,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同时也让

“我”感受到了母亲的艰辛和不易,为后文“我”的转变和成长做了铺垫。

通过反复使用“舍不得”这个词,作者强调了母亲对于自己生活简朴的坚决态度,这体现了母

亲无私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还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母亲

的品质和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作者的感动和感激之情。同时,这个词语也反映了那

个时代的生活水平和社会背景,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价

值观。

26.xxYxx27.爷爷、奶奶,你们好!最近,咱们小区很

多人感染流感,你们这样聚集是不行的,因为流感的传染力非常强,它主要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