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含解析)_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含解析)_第2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含解析)_第3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含解析)_第4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辣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学校开展以'品诗文、读名著、赏美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任务一:积累经典诗词文,传承文化基因

1.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积累和感悟,请你将下面的表格补

充完整。(14分)

志或情作家作品诗词文名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

真挚友情海内存知己,(1)________________O

蜀州》

追寻爱情《兼葭》溯涧从之,(2)____________________o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

从政心愿(3)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张丞相》

美好家园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4)___________________o

坚守品格陆游《卜算子•咏梅》(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

献身精神(6),!

破歌》

是故谋闭而不兴,(7)_________________,

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

O

小文:读诗词文,感悟作者高尚的精神内涵。王勃教会我们,对

待友情要真挚诚恳、豁达明理,不要虚与委蛇(8)______________

总结

教会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

教会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仿照画线句子,再仿写两句)

2.小语同学积累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于议论文体,这是

韩愈所作《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

B.《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石壕

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遇,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主旨。

C.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

庄”,后世称他为“南华真人”。

D.《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

《论语》合称为“四书”。

任务二:走进名著天地,涵养浩然正气

3.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4分)

【选段一】那坚定的、凝视的目光,使保尔有点局促不安。灰色的短上衣从

上到下都扣着纽扣,紧紧地裹住他那宽大而结实的身子,显然太小了。他的

脖子像牛脖子一样粗壮,A.整个身躯宛如一棵矮壮的老橡树,充满着力量。

【选段二】新筑的路基一天天向密林深处延伸……保尔费了好大劲才把他的

一只脚从黏糊糊的泥里拔出来。他觉得脚底下刺骨得冷,他这才发觉,那只

破靴底已经整个掉了下来。自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他就吃够了这双烂皮

靴的苦头。B.靴子总是湿漉漉的,一直往里灌泥浆。

[选段三]C.有一天,保尔像喝醉酒似的,两腿发软,身子摇摇晃晃地走回

车站。他发烧已经好几天了,但是今天的热度比以往哪天都高得多。那吮吸

着筑路队血液的肠伤寒也在悄悄地向保尔本人进攻,但是他健壮的身体仍在

抵抗它。一连五天他都强打精神,挣扎着从铺着麦秸的水泥地上爬起来,跟

别人一道去上工。

【选段四】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

候...他能够说:“D.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

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下列是某同学对选段中画线句子做的批注,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A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写出了朱赫来作为老布尔什维克的坚定与不屈

不挠。

B.B句,保尔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修筑铁路,具有钢铁般的意志。

C.C句,保尔由于病痛不能继续参加革命工作,他开始萎靡不振,自甘堕落。

D.D句,保尔从死亡的边缘挺过来后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他认为人应当

有崇高的理想。

(2)“写作”是保尔・柯察金的人生转折点,请概述他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2分)

任务三:关注地理知识,感受祖国壮美

4.下面是小昆同学的关于云南风光的介绍词的部分内容,请你完成下面的小题。

(8分)

三月,北国还在沉睡,而云南罗平坝子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已经敲响春天

的钟声,和暖的蓝天下,金波,流光溢(yi)彩。璀灿的高原晨光照

耀着青峰碧水,恣(zD意纵情的摩梭民歌伴着小小的猪槽船从湖里升起;(A)

红河哈尼梯田的动态画卷里,一股股清泉沿着蜿蜒交错的沟渠一片片梯田,

勤劳的哈尼族人欢快地着希望;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里,(B)野生亚

洲象正饱餐着汁水肥美的丛林鲜果,惬(qi@)意地盘算着新的散步计划。不久,

(C)普者黑的荷花又如约绽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真是令人陶醉;金秋十月,

腾冲的银杏叶如金色的蝴蝶,着金秋的夕阳;冬天,昭通大山包的

黑颈鹤在山坡上觅食,把苍凉的大山点缀(zhui)成梦幻的世界。

还有明镜般的湖泊,水美草丰的牧场,的溶洞,雄伟壮观的峡

谷,神秘古朴的村落提起云南,不必说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也不必说

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D)单是从立体多样的自然景观中窥探一眼,便足以让

人心驰神往。

(1)选段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溢(yi)B.恣(zi)C.惬(qie)D.缀(zhui)

(2)选段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漫山遍野B.璀灿C.觅食D.绚丽多姿

(3)选段中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翻涌传播飘动千变万化B.翻动播撒飘动千姿百态

C.翻涌播撒舞动千姿百态D.翻动传播舞动千变万化

(4)选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红河哈尼梯田的动态画卷里,一股股清泉沿着蜿蜒交错的沟渠一片片梯田。

3

B.野生亚洲象正饱餐着汁水肥美的丛林鲜果,惬意地盘算着新的散步计划。

C.普者黑的荷花又如约绽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真是令人陶醉。

D.单是从立体多样的自然景观中窥探一眼,便足以让人心驰神往。

二、阅读(42分)

(一)古诗阅读。(4分)

【甲】【乙】

关雎子衿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参差若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参差苻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参差若菜,左右茗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5.下列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了河中的陆地上雎鸠和鸣,是比兴

手法的巧妙运用。

B.【甲】诗中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的超凡才艺、脱俗追

求和优雅品格。

C.【乙】诗中“子衿”“子佩”的意思分别是你的衣领、你的佩玉的带子,这里

用来借代心中的恋人。

D.【乙】诗中的"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两句描绘了女子在城楼上独自徘徊、

张望的画面。

6.【甲】诗中男子“求之不得”的心理是“悠哉悠哉”,【乙】诗中女子“候而不至,

的心理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请你赏析这两个心理描写的句子。(2分)

(二)文言文阅读I。(12分)

【甲】见教材《大道之行也》。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

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

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

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②焉。(节选自《资治通

鉴》)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野宿:在郊外露宿。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天下为公则自不为盗

B.使老有所终使民衣食有余

C.自是数年之后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D.安用重法邪安求其能千里也

8.下列对【甲】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第一、二句在文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总领全文,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

性说明。

B.“男有分,女有归”强调了在“大同”社会中,无论男女都能得到社会的照顾

和关爱的观点。

C.本文通过对理想社会特征的描述,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和期盼。

D.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运用排比句,增强了气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

量。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分)

(2)或请重法以禁之。(2分)

10.【甲】【乙】两文中的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太平盛世的景况?请你找出来。(2

分)

5

11.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2分)

(三)文言文阅读U。(12分)

【甲】见教材《北冥有鱼》。

【乙】

大瓠①之种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②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③五石。以盛水浆,

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唠然④大也,吾为其无用而

推⑤之。”

庄子日:“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⑥手之药者,世世以济湃⑦统⑧

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日:'我世世为济湃,不过数金,今一

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

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湃则所用之异

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

犹有蓬之心也夫!”(选自《庄子・逍遥游》,有改动)

【注释】①瓠(hti):葫芦。②魏王:魏惠王。③实:容纳。④口号(xiGo)然:虚大的

样子。⑤措(piu):打碎。⑥龟(jM):同“皱”,皮肤因寒冻或干燥而破裂。⑦济僻

(pingpi):漂洗。⑧(kudng):棉絮。

12.根据文意,用7”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2分)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湃则所用之异也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所给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以盛水浆

A.全石以为底B.以其境过清C.去以六月息者也D.策之不以其道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分)

(2)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2

分)

15.虚词不虚,亦能表情达意。参照示例,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作用。

(2分)

【示例】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亦,,是,也,,的意思,”则已,,是,罢了,,的意思,表示限止语气,“矣”加强语

气。三个虚词连用,表现了作者对“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是一样有所限制”

的肯定、感叹和无奈,从而体现了庄子思想中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即世界上所

有事物的运行都是有其依靠的规则)的观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6.作家王蒙认为,庄子最大的特点是把深邃的思想变成雄奇瑰丽的想象、寓言

故事,这就做到了深奥哲理的文学化与趣味化。请根据王蒙的观点,并结合

【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谈谈你对《逍遥游》中体现的庄子思想和艺术

特色的理解。(2分)

(四)现代文阅读。(14分)

窗前的杏树

陈海强

①第一眼看到小杏树开花,我悄悄说了句:“从此算是住进杏花村啦。”十多

年前的冬天,我抱着最后一箱子图书搬进这处房子。一天清晨,我隐约看见有花

枝在窗外浮动,疑心看花了眼,于是出门抵近观察,结果遇见了伫立在晨曦中的

小杏树。

②农历二月,小杏树准时复苏,枝头冒出繁星般的蓿蕾。窗含杏花春意闹啊!

7

我知道一场花事已经临近了。小杏树还是那么认真地遵守着与春天的约定,早早

便在春风中呼唤着我。春分之后,昼渐渐长了,夜渐渐短了,小杏树枝头的蓿蕾

已愈发饱满,似乎一阵暖风,就可以拉开枝头舞台的帷幕。一连几日,我一起床

便跑到小杏树下寻觅第一朵绽放的杏花。春分后的第三天,天蒙蒙亮,我站在树

下张望,见一朵粉扑扑的花儿盘踞在向阳的高枝上,花瓣沐浴着晨光。

③接下来的日子,杏花就赶着趟儿绽放了,开得热热闹闹。我自然知道,眼

前的繁花似锦很快就要零落成泥了。于是,拍摄杏花成了工作之余最要紧的事情。

有几天事情稍多,白日里误了时辰,我就在夜里打开闪光灯拍。黑暗的背景下,

花朵瞬间被照亮,恍如夜空里的星星。夜里有雨随风而至,我在晨起后捡起几朵

杏花,放在手心端详,花茎上毛茸茸的细节纤毫毕现。这才看清,杏花像微缩的

枝形吊灯,豆绿色的花蒂如瓶状,匀称地张开五指般的赭色花托,像个小提篮盛

着五枚素净的花瓣儿。

④或许,小杏树并不小,甚至可能与我同庚呢。我唤其为小杏树,是因为它

前后左右都是高大的树木——七八米开外的大柳树很粗,根深势大,郁郁葱葱。

而在大柳树和小杏树之间尚有从地面就分叉的大香椿树,挤挤挨挨将小杏树头顶

的天空全都掠去了。然而,挡在杏树上的浓荫,主要还是来自一株大柿子树。此

树年年枝繁叶茂,结出的柿子足有小儿拳头大小。

⑤去年夏天,一场风雨来临,我真真切切地听到“咔嚓”一声巨响。这声音是

从大柳树上传来的,一根粗壮的枝丫开裂了,露出近一米长的缝隙。维护树木的

工作人员闻讯赶来,观察后决定将这段枝杈锯掉,以免哪天掉落伤人。工作人员

发动电锯后登高爬低忙活了整整半天,巨大的枝干在嘶吼的电锯声中落下。那在

空中立体舒展的枝叶如今平平地铺在地面上,竟然覆盖了整个草坪。小杏树头顶

的天空豁然开朗,似乎一大片乌云忽然散去了。然而,只过了几个星期,这片空

中区域就被小杏树一左一右的大香椿树和柿子树联手占领了。仰望着重新聚拢的

浓荫,我的心头升起无可奈何的怅然。

⑥一朵杏花在成为一枚青杏之前,还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验。有段时间,我

短暂地居家办公,便有了更多时间注意小杏树。我惊奇地发现,每天都有麻雀呼

朋引伴地飞到枝头啄食花蕊,一时间花瓣如雪片般坠落。有时候,我从小杏树下

走过,看到小路上已经撒满落花,不禁担忧树上还能结几枚杏子。到了三月的第

十八个黄昏,一场大风袭来,院子里叮叮当当响成一片,被风摧折的枯枝喈僻啪

啪坠落着。小杏树上的繁花会不会被风刮掉呢?小杏树会不会失去孕育在枝头的

青杏呢?我有些惴惴不安,趴在窗口向外张望,却发现大风中的小杏树临危不乱、

气定神闲。小杏树黑黝黝的枝条,正在风中摇晃出健康的光泽。与那些在风雨中

折枝断杈的大树相比,这小小的杏树,似乎拥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⑦于是,当我再次看到小杏树在窗外探身起舞的样子时,心里涌上莫名的感

动。身处逼仄之地,依然一年年努力地开花结果,我渐渐觉出小杏树很了不起,

常常拎起一桶清水去浇灌。有时,我也会顺带浇灌小杏树周围的树木和花草。因

为,我渐渐明白了,小杏树的美,离不开周围一草一木的衬托。它们之间似乎相

互竞争,但好像也在相互成就。又或许,它们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复杂的问题,因

为一草一木全都在认认真真地赴岁月之约,心无旁鹫地走在万物生长的春天。

⑧二月萌芽发生,三月蓿蕾初绽,四月花自凋零。这个过程,我是见证者,

也是记录者。有一天,我站在窗前时,隔着玻璃,看到窗外的小杏树焕然一新,

似锦的繁花已经落尽,新叶正在风中闪亮。一位老人从小杏树下经过,正抬头张

望新绽的叶芽。那一刻,我似乎听到了杏树枝头风吹过的声响。我想,那正是万

物生长的律动。(有改动)

17.请梳理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3分)

时间小杏树的变化“我”的情感

二月萌芽发生期待

三月(1)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

四月花自凋零担忧一(3)______________一感动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③段中的“杏花就赶着趟儿绽放了”与朱自清《春》中的“桃树、杏树、

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都是在写花的静态美。

B.第⑥段中的“三月的第十八个黄昏”不仅表明作者对这场大风记忆深刻,更

主要的是表现出作者对这棵小杏树时时刻刻的关切。

C.“我”一路见证小杏树的成长,感受它的外形美,领悟它的精神美。

D.小杏树与周围的草木和谐共存,心无旁鹫地生长,让作者感受到了生命

的律动。

9

19.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

一朵杏花在成为一枚青杏之前,还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验。

20.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杏花像微缩的枝形吊灯,豆绿色的花蒂如瓶状,匀称地张开五指般的赭色

花托,像个小提篮盛着五枚素净的花瓣儿。(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小杏树会不会失去孕育在枝头的青杏呢?我有些惴惴不安。(从描写方法

的角度赏析)

21.作者称“窗前的杏树”为“小杏树”,你如何理解这个称呼?(3分)

三'写作(50分)

22.生活中,很多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坚持、努力、奋斗、勇敢……最后

变成可能。请以《不可能的可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表达要连贯;(2)不套作、不抄袭;(3)不泄露个人信息;

(4)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1)天涯若比邻(2)道阻且长(跻、右)(3)欲济无舟楫(4)落英缤纷

(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示例:(8)孟浩然对待事业要勇于自荐、敢于担责,不要推诿消极

(9)陆游面对挫折要坚守信念、忠贞不贰,不要萎靡颓废

2.D【点拨】D项,“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不在“四

书”之列。

3.(1)C【点拨】C.保尔并未萎靡不振,自甘堕落,是他病得太严重了,所以像

喝醉酒似的,两腿发软。故选C。

(2)①身体原因:保尔全身瘫痪,继而双目失明,无法再亲自参加革命斗争和

建设②坚强的革命信念使他重新回到革命工作的队伍中,他开始通过“写作”

这一形式继续战斗。(意思相近即可)

4.(1)B【点拨】B.“恣”应读作“zi”。故选B。

(2)B【点拨】B.“璀灿”应写作“璀璨”。故选B。

(3)C【点拨】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第一个空:翻涌:(云、水等)上下滚动;

翻腾。翻动改变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根据横线前面的“金波”可知,此处应填

翻涌。故可排除B、D项。第二个空:传播:广泛散布。播撒:散播;撒。

根据横线前面的“勤劳的哈尼族人”及后面的“希望”可知,此处应填播撒。故

可排除A项。故选C。

(4)A【点拨】A项成分残缺,可在“一片片”前面加“滋润着”。故选A。

二、阅读

(-)5.B【点拨】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B.有误。在《关雎》中,作

者以“琴瑟友之”表现恋爱生活的和谐愉快,以“钟鼓乐之”描绘结婚时的热闹场

面。这是受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故选

Bo

6.“悠哉悠哉”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男子相思的绵长、深沉;“一日不

见,如三月兮”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对比,表

11

现了女子强烈的思念之情。

【点拨】【甲】诗中男子“求之不得”的心理是“悠哉悠哉”,这里的“悠哉悠哉”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在《关雎》这首诗中,“悠哉悠哉”的反复使用,不仅

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更深刻地描绘了男子对窈窕淑女思念的绵长和深沉。

他心中充满了对淑女的向往和追求,但这种求而不得的失落感和无奈感在“悠

哉悠哉”的反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乙】诗中,女子“候而不至”的心理是“一

日不见,如三月兮”。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在《子衿》这首诗中,作

者将一日不见夸张为如同三月未见,这样的夸张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度,

还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女子对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她渴望与恋人团聚,

但等待的日子却让她感到无比漫长和煎熬,这种强烈的思念和期盼之情在“一

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夸张中得到了生动展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A【点拨】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是/做;B.均为“让,使得”;C.均为

“从”;D.均为“哪里,怎么"。故选A。

8.B【点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B.有误。“男有分,女有归”的意思

是: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出嫁。故选B。

9.(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盗窃。

10.【甲】文中的“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与【乙】

文中的“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写的都是太平盛世的

景况。

11.示例:建立一个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体制,选拔有才能和贤德的人参与

社会管理和决策,同时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和睦。政府应减轻民众的经

济负担,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必为生计所迫而走上犯罪之路。止匕外,还

需注重社会教育,提高民众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使大家能够自觉遵守社

会规范,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乙文参考译文】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制止盗窃。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盗窃,皇上

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

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

耻了。我应当去掉奢侈的花费,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

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

能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

东西拾起来(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在郊外露宿。

(三)12.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僻/则所用之异也

【点拨】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根据句子大意:同样一个不让手皱裂的药

方,有人用它得到了封赏,有人却只能靠它从事漂洗棉絮的工作,这是因为

用途不同。据此所给句子断句为: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僻/则

所用之异也。

13.A【点拨】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以盛水浆”的意思是:用(大葫芦)来盛水。

以:用。A.句意为:(小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以:用。B.句意:因为这

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以:因为。C.句意: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以:

凭借。D.句意:用马鞭赶它(却)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以:按照。

故选Ao

14.(1)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现在你有五石之大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当作腰舟系在身上去浮游于

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太大而无处可容呢?

15.“犹”是,还”的意思,“也”表肯定语气,“夫”表感叹语气。三个虚词连用,表达

了庄子对惠子“见识浅陋狭隘”的感叹和讽刺。

16.【甲】【乙】两文均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想象鲍鹏的大,瓠的大,都极言其

大,极尽夸张。两文都采用寓言故事说理:【甲】文写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

鹏,需要借助风力,借此阐述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庄子认为'野马”“尘埃”等

都'有所待”而不自由,只有无所凭依才是真正的自由。【乙】文用‘不龟手之药”

的故事,证明无用之用,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反映了庄子无欲无求,顺

应自然,才能得到真正解脱自在的思想追求。两文均出自《逍遥游》,很好地

体现了庄子作品的特点:以充满雄奇瑰丽的想象的寓言故事来阐明其追求绝

对精神自由的思想,给深奥的哲学思想赋予文学性和趣味性。

【乙文参考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植,养大,(结出的)

13

果实有五石。用(大葫芦)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自己的容量;把它剖开

做成瓢,却因太大而无处可容。(这个葫芦)并非不够空大,我认为它大得无法派

上用场,所以砸碎了它。”

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一个善于调制不让手软

裂的药物的人,世世代代以漂洗棉絮为业。有个人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买

下他的药方。(宋人便)聚集起全族人商量说:,我们家世世代代以漂洗棉絮为业,

所得也不过几金,如今一旦把药方卖出就可获得百金,就把药方卖给他吧。,客

人得到药方后,便去游说吴王。这时越国发兵攻打吴国,吴王就派他领兵打仗。

冬天,吴军与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出一块土地封赏他。同样一

个不让手软裂的药方,有人用它得到了封赏,有人却只能靠它从事漂洗棉絮的工

作,这是因为用途不同。现在你有五石之大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当作腰舟

系在身上去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太大而无处可容呢?可见你的心如同蓬

草一样茅塞不通啊!”

(四)17.(1)禧蕾绽放(2)欢喜(3)惴惴不安

【点拨】第⑴空,由第⑧段中的“三月禧蕾初绽”可知,小杏树在三月的变化

是:禧蕾绽放;第(2)空,由第②段中的“我站在树下张望,见一朵粉扑扑的花

儿盘踞在向阳的高枝上,花瓣沐浴着晨光”,第③段中的‘接下来的日子,杏花

就赶着趟儿绽放了,开得热热闹闹”可知,杏花开放后,“我”的情感是:欢喜;

第(3)空,由第⑥段中的“有时候,我从小杏树下走过,看到小路上已经撒满落

花,不禁担忧树上还能结几枚杏子”“一场大风袭来,院子里叮叮当当响成一片,

被风摧折的枯枝僻僻啪啪坠落着。小杏树上的繁花会不会被风刮掉呢?小杏

树会不会失去孕育在枝头的青杏呢?我有些惴惴不安”,以及第⑦段中的于是,

当我再次看到小杏树在窗外探身起舞的样子时,心里涌上莫名的感动”可知,

“我”的情感变化是:担忧一惴惴不安一感动。

18.A【点拨】A.这两句都写了花次第开放的动态美,不是静态美。故选A。

19.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上文写小杏树的生长空间被大

树挤占的内容,引起下文对杏花被麻雀啄食、被大风吹刮的描写。

20.(1)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杏花比作“枝形吊灯”,将“花蒂”比作“小提

篮”,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杏花绽放时的美丽形态,表达了作者对杏花的喜爱

之情。

(2)该句运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对小杏树枝头孕育的青杏会不会被刮落

的担忧,与下文小杏树在风中临危不乱、气定神闲形成对比,突出了小杏树

的顽强以及所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