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B卷
选择题(共12小题)
1.青藏地区农田大多分布在河谷或盆地中,原因是河谷或盆地()
A.光热较充足B.热量较充足
C.植被条件好D.矿产资源丰富
2.根据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下列地理事物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A.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
B.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
C.气候深受夏季风的影响,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是长江、黄河等亚洲著名大河的发源地
3.青藏高原的特点是()
A.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B.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C.海拔最高,山势雄浑、终年积雪
D.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
A.长江、黄河、珠江B.长江、珠江、闽江
C.长江、黄河、怒江D.长江、黄河、澜沧江
5.青海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1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
产地。读图。
下列关于可可西里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地高天寒,湖泊星罗B.树木常绿,山清水秀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黄沙漫漫,荒漠广布
6.“网络直播带货”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你为青藏地区直播带货,你会选择的特色
农产品是()
A.青棵面B.哈密瓜C.柑橘D.菠萝
7.青藏高原因“高”而“寒。下列由“高”引起的其他特征是()
①太阳能丰富
②大江大河发源地
③降水丰富
④农业发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8.藏羚羊是青藏高原典型的代表动物之一,常栖息于开阔的草地。如图示意藏羚羊局部生理构造,图示
藏羚羊生理构造指示的环境特征是()
①干旱
②缺氧
③寒冷
④高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青藏地区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夏季凉爽,冬季严寒
B.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
C.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D.生长期短
10.藏羚羊被称为“雪域精灵”,藏羚羊体质充分适应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下列体质特征适应自然环
境,匹配不合理的是()
A.羊毛白天温度高时隔热,夜间温度低时挡风寒一一气温日较差大
B.血液中红细胞含量高运氧能力强一一空气稀薄
C.绒毛厚实保暖一一高寒
D.常隐藏在岩穴或者匿伏在小浅坑,只露出头部一一多大风、寒冷
11.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藏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青藏地区的代表畜种是耗牛,有“高原之舟”之称
D.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是植树种草
12.国庆长假期间西安的小明乘坐通往拉萨的火车,游览了青藏高原壮丽的景色。下面是他回来后向同学
的描述,其中有误的是()
A.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B.途中经过有“聚宝盆”之称的我国海拔最高的柴达木盆地
C.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茶马古道取自“骡马运输茶叶”之意,是西南地区古代一条重要的商贸通道,其中以川藏、滇藏两路
的进藏路段最为艰难。现在茶马古道已经封印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条条进藏公路、铁路的修建,促进了
中华各民族的往来。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进藏路线】川藏、滇藏两路茶马古道分布在藏、滇、川三省,马帮常年需要穿越我国地势第、
二级阶梯交界处的横断山脉,峡谷中的众多河流向南咆哮而去。在穿行中,可能遭遇到、泥
石流等地质灾害,历尽千辛,九死一生。
【茶到之地】当地有句谚语“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棵之热,非茶不解”。当地畜牧业发达,现在是
我国重要的牧区一所在地,当地人在食用肉类、青棵时,需搭配茶才能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可见族同胞对茶叶的依赖和喜爱。
【产茶区域】川、滇两地以(气候类型)气候为主,水热充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
的产茶区。
【壮美景观】现在的川藏滇地区天堑变通途,一条条进藏公路修建而成。沿着川藏公路西行,随着海拔
(变化规律),可以看到森林、草原、雪山和冰川等壮美景色,带给人们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
14.暑假期间,中学生小明跟团去拉萨旅游。旅行团先飞抵西宁,再沿青藏铁路到达拉萨。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小明的日记节选。
节选(一):“今天,旅行社告知我准备好防晒霜、氧气袋、羽绒服、遮阳帽……”节选(二):"……列
车飞速前进,望向窗外,远处是高大连绵的雪山,近处的草原上,牛羊三五成群悠闲地吃着草……”节
选(三):“导游告诉我们,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它东起成都,西达拉萨,全长
1600多千米,穿越崇山峻岭,工程建设难度比青藏铁路还要大呢,又是我国一个超级工程!”
材料二:青藏地区示意图(图1)、西藏年降水量及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图2)。
图1
(1)结合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进藏游客需要携带羽绒服、氧气袋原因。
(2)沿着青藏铁路,游客可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在甲处列车穿越了山
脉。
(3)结合日记节选(三),简析川藏铁路比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难度更大的原因。0
根据图2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描述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5)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选择填空)。
A.宽阔的平原地区
B.深切的河谷地带
C.平坦的高原面
D.凉爽的IWJ山地区
简要说明城镇分布在该地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15.读青藏地区图和林芝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林芝市的自然环境
林芝市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平均海拔3500米,地势较低,坡度平缓;晴天多,年均日照时数2122.2
小时,太阳能丰富。
材料二:青棵的生长习性
青棵耐寒性强,在年平均气温3℃以上的地区能良好生长,年日照时数须在2000小时以上,在抽穗和
灌浆期(6〜9月)需水量大。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是我国族同胞的聚居地。当地居民的服饰
常常是“穿一手露一手”,这种穿衣方式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气候特点。
(2)林芝市是青棵的主要产区,有“西藏江南”的美称。结合图文资料,说明林芝市大面积种植青棵
有利的气候条件是。(一点即可)
(3)这里不仅农作物品质优良,还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牧区有牧区和牧区,
代表畜种是,被称为“高原之舟”。
(4)这里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羊毛毡搭成的帐篷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
第九章B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12345678910n
答案BDCDAAACCDB
题号12
答案C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青藏地区农田大多分布在河谷或盆地中,原因是河谷或盆地()
A.光热较充足B.热量较充足
C.植被条件好D.矿产资源丰富
【考点】青藏河谷农业和高原牧业的特点.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B
【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寒”
的地理特征,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解答】解: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只有河谷或盆地地带由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加之水源充足,地形
平坦,土壤肥沃,适合种植业发展,形成河谷农业。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2.根据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下列地理事物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A.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
B.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
C.气候深受夏季风的影响,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是长江、黄河等亚洲著名大河的发源地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D
【分析】青藏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多,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
青藏地区气候高寒,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是多高寒草场,因此多发展畜牧业;由于青藏地区气候高寒,
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青棵和小麦,主要畜种有耗牛、藏绵羊和藏山羊。
【解答】解:青藏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大部分地区被雪山连绵;受地形地势等影
响,青藏地区难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等亚洲著名大河的发源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3.青藏高原的特点是()
A.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B.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C.海拔最高,山势雄浑、终年积雪
D.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C
【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在我国都有分布。我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
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解答】解: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山势雄浑、终年积雪;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黄土高原千
沟万壑,支离破碎,植被稀少;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高原的概况,牢记四大高原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
A.长江、黄河、珠江B.长江、珠江、闽江
C.长江、黄河、怒江D.长江、黄河、澜沧江
【考点】三江源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河流的分布.
【答案】D
【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该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地区.
【解答】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知识点简单,牢记即可.
5.青海可可西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1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
产地。读图。
下列关于可可西里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地高天寒,湖泊星罗B.树木常绿,山清水秀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黄沙漫漫,荒漠广布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A
【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
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解答】解:可可西里位于青海省,属于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其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点是“地高天
寒,湖泊星罗”;“树木常绿,山清水秀”是南方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三省;“黄沙漫漫,
荒漠广布”说的是西北地区。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6.“网络直播带货”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你为青藏地区直播带货,你会选择的特色
农产品是()
A.青棵面B.哈密瓜C.柑橘D.菠萝
【考点】青藏河谷农业和高原牧业的特点.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农业.
【答案】A
【分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因而适宜耕作,成为
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涅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
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解答】解:青藏地区气候高寒,该地区的特色粮食作物是青棵,可选择的特色农产品是青棵面,哈密
瓜、柑橘和菠萝均不是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产品,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7.青藏高原因“高”而“寒”,下列由“高”引起的其他特征是()
①太阳能丰富
②大江大河发源地
③降水丰富
④农业发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A
【分析】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主要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由于海拔高,该地
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
【解答】解: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晴天多,光照
强,加之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该区域主要是高山高原气候,降水较少,
农业欠发达。
故选:Ao
【点评】考查青藏高原的环境特点,结合该地的海拔高度逐一分析解答即可。
8.藏羚羊是青藏高原典型的代表动物之一,常栖息于开阔的草地。如图示意藏羚羊局部生理构造,图示
藏羚羊生理构造指示的环境特征是()
①干旱
②缺氧
③寒冷
④高温
/鼻孔较大,鼻腔宽阔
~触■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C
【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寒”
的地理特征,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解答】解:读图可知,藏羚鼻孔较大,鼻腔宽阔是为了吸入更多的氧气,说明青藏高原缺氧;藏羚绒
毛厚密,说明当地气候寒冷。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9.青藏地区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夏季凉爽,冬季严寒
B.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
C.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D.生长期短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C
【分析】依据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涅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
地。它们相对青藏高原的其他地区来说,主要有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水源较为充足等优势条件,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特征。
10.藏羚羊被称为“雪域精灵”,藏羚羊体质充分适应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下列体质特征适应自然环
境,匹配不合理的是()
A.羊毛白天温度高时隔热,夜间温度低时挡风寒一一气温日较差大
B.血液中红细胞含量高运氧能力强一一空气稀薄
C.绒毛厚实保暖一一高寒
D.常隐藏在岩穴或者匿伏在小浅坑,只露出头部一一多大风、寒冷
【考点】青藏的主要农牧产品;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D
【分析】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烈,气温高;夜
晚,由于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所以青藏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
【解答】解: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藏羚羊生活在青藏地
区,充分适应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藏羚羊常隐藏在岩穴或者匿伏在小浅坑,只露出头部,与藏羚羊
性情胆小有关,与“多大风、寒冷”无关,D匹配不合理。藏羚羊的绒毛厚实保暖,适应高寒的气候环
境;羊毛可在白天温度高时助其隔热,夜间温度低时挡风寒,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藏羚羊血液
中红细胞含量高,运氧能力强,适应青藏地区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ABC匹配合理。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理解解答即可。
11.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藏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青藏地区的代表畜种是耗牛,有“高原之舟”之称
D.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是植树种草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专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B
【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
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解答】解:青藏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
纵横。
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青藏地区的代表畜种是耗牛,
有“高原之舟”之称;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的措施是植树种草等。
故选:B=
【点评】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12.国庆长假期间西安的小明乘坐通往拉萨的火车,游览了青藏高原壮丽的景色。下面是他回来后向同学
的描述,其中有误的是()
A.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B.途中经过有“聚宝盆”之称的我国海拔最高的柴达木盆地
C.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C
【分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
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
要水源。
【解答】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而不是面积最大的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
西高原,其余的叙述都是正确的。
故选:C=
【点评】考查部分地形区的特点,认真分析解答。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茶马古道取自“骡马运输茶叶”之意,是西南地区古代一条重要的商贸通道,其中以川藏、滇藏两路
的进藏路段最为艰难。现在茶马古道已经封印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条条进藏公路、铁路的修建,促进了
中华各民族的往来。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进藏路线】川藏、滇藏两路茶马古道分布在藏、滇、川三省,马帮常年需要穿越我国地势第一、
二级阶梯交界处的横断山脉,峡谷中的众多河流向南咆哮而去。在穿行中,可能遭遇到滑坡、泥
石流等地质灾害,历尽千辛,九死一生。
【茶到之地】当地有句谚语“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棵之热,非茶不解”。当地畜牧业发达,现在是
我国重要的牧区一西藏牧区所在地,当地人在食用肉类、青棵时,需搭配茶才能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可见藏族同胞对茶叶的依赖和喜爱。
【产茶区域】川、滇两地以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为主,水热充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
要的产茶区。
【壮美景观】现在的川藏滇地区天堑变通途,一条条进藏公路修建而成。沿着川藏公路西行,随着海拔
逐渐升高(变化规律),可以看到森林、草原、雪山和冰川等壮美景色,带给人们无与伦比的视觉盛
宴。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河谷农业和高原牧业的特点.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1)一;滑坡;
(2)西藏牧区;藏;
(3)亚热带季风;逐渐升高。
【分析】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在川、滇、藏三省境内,途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的横断山脉,
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茶马古道的存在推动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凝聚了各民族
的精神,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团结。
【解答】解:(1)据图可知,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简称为川(蜀)、滇(云)、藏。途
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的横断山脉,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由于经过横断
山脉,该地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在沿途可能会遇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茶地之地是西藏自治区,这里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西藏牧区,这里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牧区的主食是牛羊肉、奶茶,青棵面,需要搭配茶才能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茶叶深受当地藏族同胞
的喜爱。
(3)川是四川省、云是云南省,这两个省区主要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是
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川藏公路由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地势越来越高,植被随海拔升高也发生变化,
可以看到森林、草原、雪山和冰川等壮美景色。
故答案为:
(1)一;滑坡;
(2)西藏牧区;藏;
(3)亚热带季风;逐渐升高。
【点评】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阶梯交界、农业类型、民族分布、自然灾害等相关内
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14.暑假期间,中学生小明跟团去拉萨旅游。旅行团先飞抵西宁,再沿青藏铁路到达拉萨。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小明的日记节选。
节选(一):“今天,旅行社告知我准备好防晒霜、氧气袋、羽绒服、遮阳帽……”节选(二):"……列
车飞速前进,望向窗外,远处是高大连绵的雪山,近处的草原上,牛羊三五成群悠闲地吃着草……”节
选(三):“导游告诉我们,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它东起成都,西达拉萨,全长
1600多千米,穿越崇山峻岭,工程建设难度比青藏铁路还要大呢,又是我国一个超级工程!”
材料二:青藏地区示意图(图1)、西藏年降水量及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图2)。
图1
(1)结合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进藏游客需要携带羽绒服、氧气袋原因。青藏地区海拔高,
气候寒冷,空气稀薄。
(2)沿着青藏铁路,游客可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耗牛(牲畜),在甲处列车穿越了唐古拉
山脉。
(3)结合日记节选(三),简析川藏铁路比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难度更大的原因。川藏铁路沿线地势起
伏大,穿越的河流多,地质条件更复杂,自然灾害更频繁。
根据图2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描述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5)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B(选择填空)。
A.宽阔的平原地区
B.深切的河谷地带
C.平坦的高原面
D.凉爽的高山地区
简要说明城镇分布在该地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河谷地带海拔低,气候较温暖;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2)耗牛;唐古拉;(3)川藏铁路沿线地势起伏
大,穿越的河流多,地质条件更复杂,自然灾害更频繁;(4)自东南向西北递减;(5)B;河谷地带海
拔低,气候较温暖;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分析】(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
(2)“高原之舟”是耗牛,在甲处列车穿越了唐古拉山脉。
(3)川藏铁路沿线地势起伏大,穿越的河流多,地质条件更复杂,自然灾害更频繁。
(4)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5)青藏地区河谷地带海拔低,气候较温暖;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解答】解:(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该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进藏游客需
要携带羽绒服、氧气袋等。
(2)沿着青藏铁路,游客可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耗牛,在甲处列车穿越了唐古拉山脉。
(3)川藏铁路比青藏铁路工程建设难度更大的原因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起伏大,穿越的河流多,地
质条件更复杂,自然灾害更频繁。
(4)读图可得,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5)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深切的河谷地带,其原因是:河谷地带海拔低,气候较温暖;靠近河流,水
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故答案为:(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空气稀薄;(2)耗牛;唐古拉;(3)川藏铁路沿线地势起
伏大,穿越的河流多,地质条件更复杂,自然灾害更频繁;(4)自东南向西北递减;(5)B;河谷地带
海拔低,气候较温暖;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青藏地区的城镇分布特点及降水量分布特点等,结合
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5.读青藏地区图和林芝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林芝市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平均海拔3500米,地势较低,坡度平缓;晴天多,年均日照时数2122.2
小时,太阳能丰富。
材料二:青棵的生长习性
青裸耐寒性强,在年平均气温3℃以上的地区能良好生长,年日照时数须在2000小时以上,在抽穗和
灌浆期(6〜9月)需水量大。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我国藏族同胞的聚居地。当地居民的服饰常
常是“穿一手露一手”,这种穿衣方式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气候昼夜温差大特点。
(2)林芝市是青棵的主要产区,有“西藏江南”的美称。结合图文资料,说明林芝市大面积种植青棵
有利的气候条件是林芝市大部分月份平均气温在3℃以上。(一点即可)
(3)这里不仅农作物品质优良,还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牧区有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代表畜种是耗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4)这里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羊毛毡搭成的帐篷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考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河谷农业和高原牧业的特点;四大牧区.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1)一;藏;昼夜温差大;
(2)林芝市大部分月份平均气温在3℃以上;
(3)青海;西藏;耗牛;
(4)碉房。
【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
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解答】解:(1)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我
国藏族同胞的聚居地。当地居民的服饰是藏袍,其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厚重,多以皮毛为原料,常常
“穿一手露一手”,是为了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2)林芝市大面积种植青棵有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林芝市大部分月份平均气温在3℃以上,符合
青棵生长的气温条件;光照:林芝市晴天多,年均日照2122.2小时,符合青棵生长的光照条件;降水:
林芝市6-9月降水量均在100毫米以上,降水较多,符合青棵生长的降水条件,有利于大面积种植青
裸。
(3)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耗牛是本地区代表畜种,耗牛生长在海拔3000米—5000
米的高寒地区,能耐零下30℃—40℃的严寒,而爬上6400米处的冰川则是耗牛爬高的极限,善于爬山
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
(4)这里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羊毛毡搭成的帐篷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平顶碉房是青
藏地区农耕区和城镇常见的民居形式,当地海拔高,气候寒冷,房屋墙体厚实,可以防寒,降水较少,
故屋顶多为平顶,且当地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因此房屋以石块为原料,木材使用量少。
故答案为:
(1)一;藏;昼夜温差大;
(2)林芝市大部分月份平均气温在3℃以上;
(3)青海;西藏;耗牛;
(4)碉房。
【点评】本大题以青藏地区图和林芝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资料为材料,涉及青藏地区的少数民
族、气候、农业、牧区和特色建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考点卡片
1.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知识点的认识】
1、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纵横,具有定向排列.
2、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30%;山地33%;高原26%;盆地10%;平原12%.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的认识,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例:中国的地形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分布.
分析: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3,多集中在西部地区.
解答: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
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
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
故答案为: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中国地形特点,结合地图观察山区所占比例和分布解答.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概况.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主要河流的分布
【知识点的认识】
中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
源.中国的河湖地区分布不均,内外流区域兼备.中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致是:北段大体沿着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部)一线,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这条线的东南部是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河流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
上,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是河流总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
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主要河流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写出下列河流注入的海洋名称:
黄河注入渤海,长江注入东海,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珠江注入南海,雅鲁藏布江注
入印度洋,在四大洋中,没有我国河流注入的是大西洋.
分析:受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只在西南的雅鲁藏布江和怒江向南
流入印度洋;在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解答: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黄河注入渤海,长江注入东海,珠江注入南海,额尔齐斯河
注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我国没有河流注入大西洋.
故答案为:渤;东;北冰;南;印度;大西.
点评:考查我国河流注入的海洋,属于基础题目.河流的流向及注入的海洋与地势有关.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我国第一长河是长江,内流河最长的是塔里木河.
3.四大牧区
【知识点的认识】
内蒙古牧区:分布着我国最大的草原,可利用草场0.68亿公顷,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随降水条件的
变化,全区草场从东到西,分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草场.家畜也相应地由牛、马、绵羊向
山羊、骆驼过度分布.东部的呼伦贝尔盟是有名的三河马、三河牛产区.全区以天然草场放牧为主,己由
过去长年游牧走向四季轮牧.
新疆牧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属山地牧区.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北的北疆和南疆西部山区.随
山地海拔的变化,从低处的荒漠到高山草地,形成垂直分布的不同牧场.按气候的寒暖、地形的坡向、牧
草的情况,分成四季牧场,实行转季放牧,轮流利用.优良畜种有伊犁牛、伊犁马、伊犁白猪、新疆大尾
羊、阿尔泰大尾羊等.国家已把阿尔泰地区确定为我国大尾羊商品生产基地.
西藏牧区:西藏属高寒牧区.草场资源以高山草甸、高原宽谷草场面积最大.牧畜品种主要有耗牛、藏绵
羊、藏山羊等.牲畜对高寒缺氧的高原环境适应性强.藏北有“春放水边,夏放山,秋放山坡,冬放滩”
的牧谚;藏南有“春季牧场在山腰,夏季牧场在平坡,秋季牧场在山顶,冬季牧场在阳坡”的说法.西藏
牧民过去长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现在农牧交错地区基本实现定居,牧区尚属半定居状态.
青海牧区:青海属草原牧区.天然草原可划分为草甸草场、灌丛草甸草场、草原草场、沼泽草场、荒漠草
场和森林草场等,其中,以草原草场、草甸草场面积最大.天然牧场集中在青海湖环湖区、青南高原区和
柴达木盆地区.主要牧畜有青海藏羊、哈萨克羊、河曲马、玉树马等.由于长期沿袭传统的自然放牧,靠
天养畜的粗放经营方法,畜牧业发展缓慢,而且不稳定,出栏率和商品率低.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我国四大牧区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2014秋•丰南区月考)我国四大牧区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有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位于青藏
地区的有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分析: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解答:我国有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属于温带草原牧区,主要的优良畜种是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牧区属
于山地牧场,主要的优良畜种是细毛羊;青海和西藏牧区是高寒牧场,主要的畜种是耗牛、藏绵羊.
故答案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点评:记忆四大牧区的位置时要结合地图记忆.
【解题思路点拔】
关键是熟记我国四大牧区的概况.分布特点、畜牧特点,可结合牧区分布图来理解记忆.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知识点的认识】
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
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
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
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农作物: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矿产:铜矿、
鸨矿、汞矿、锡矿、睇矿、铅锌矿.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
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文化: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
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农作物: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矿
产:煤、铁、油等.
西北地区:位于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
占全国总数的4%.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牧区作物:肉、奶、皮、毛等;
矿产资源:稀土矿、镇矿、煤、石油、褐煤.
青藏地区: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
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由“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农作物:青裸、豌豆、小麦、
油菜.宗教:藏传佛教.地势:山岳纵横,冰川广布,交通十分困难.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
中尼等.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图1示意“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2为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1图2
(1)判断图2中的四幅景观图,分别属于图1四大区域中的那个区域:(填字母)
①属于A区域;②属于C区域;③属于D区域;④属于B区域.
(2)我们若想看龙舟赛,应该到南方区域;若想骑马在草原上驰骋,最好到西北区域;若想观
赏美丽的冰灯展,最好到北方区域.
分析: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
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
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从图2景观图看出,①是江南水乡景观,应属于我国的A南方地区,因该区域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
气候,降水丰沛,是水乡泽国,可以到该区域看赛龙舟;②是沙漠骆驼,应属于C西北地区景观,因西北
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草原、荒漠景观,到这来可以骑马在草原上驰骋;③是耗牛,应属于D青藏
地区,因该区域地高天寒,畜牧业发达,其优良畜种是耗牛;④是一望无垠的麦田,应属于B北方地区,
因该区域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降水较少,热量不足,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冬季可以观赏
美丽的冰灯展览.
故答案为:(1)A;C;D;B;(2)南方;西北;北方.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及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掌握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依据,可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来理解记忆.
5.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知识点的认识】
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高原山地气候,冬季严寒,夏季
温暖,全年干旱少雨,辐射强烈,植被较少.冬季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低18〜20℃,夏季气温8〜:18℃,降
水分配不均.
【命题的方向】
例: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地区“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地热资源丰富B.太阳能资源丰富
C.雪山连绵,冰川纵横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分析: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热能在内部,而海拔的高低只对山地的表面
温度产生影响.地热能主要是因为其内部地质构造而产生的,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地质活动活跃.
解答: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
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同时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以河谷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昭通市昭阳区政务服务管理局招聘公益性岗位考试真题
- 西北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南平市邵武市医疗单位医疗类储备人才引进考试真题
- 燃气泄漏报警系统设计与实施考核试卷
- 大庆市红岗区教育局中小学教师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崇左大新县桃城镇第二卫生院招聘乡村医生考试真题
- 网络安全漏洞检测考核试卷
- 网络安全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烘焙食品的夏季清凉产品开发考核试卷
- 咨询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快递运营》课件-项目四 快件分拨处理
- 航天任务工程款支付承诺书
- 【MOOC】航空发动机结构分析与设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5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版)六西格玛绿带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期中阶段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 GB/T 44275.11-2024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开放技术字典及其在主数据中的应用第11部分:术语制定指南
- 2024年员工入职合同标准版本(二篇)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