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B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B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B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B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中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B卷

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4•江西)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同时兼管地方,设置三路宣慰司,管理军务、民

事或兼管军民。宣政院兼管的地方是()

A.新疆B.西藏C.玄南D.台湾

2.(2024•海口二模)“元朝在距行省较远的区域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

对吐蕃采取政教合一的政策;对畏兀儿采取册封、联姻等笼络措施”。材料反映元朝边疆治理的智慧是

()

A.因地制宜B.军事征服C.订立盟约D.和亲联姻

3.(2023秋•广饶县期末)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在相应的空格内依次填

入()

奏T■匚―东汉一三国一西晋一匚一唐一—EI—明一清

A.西汉、宋、元B.汉、东晋、元

C.西汉、隋、元D.西汉、五代、宋

4.(2024•金昌三模)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

列措施中属于军事方面的是()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并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B.重用文臣,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

C.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D.在宰相之下设置若干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

5.(2024•城关区校级三模)丞相是中国古代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自丞相产生之日起,

就存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相权的措施是()

A.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B.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赋予地方官员军政大权

D.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6.(2024•云岩区校级一模)下面两幅图所示内容分别是五代十国时期和宋朝时期社会上出现的流行语。

推动图片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天子宁有种乎?兵覆吗壮并为之尔•满朝朱紫贵,尽是读的人

•安定国家.在长枪大剑.安用E锥!•做人翼做军,做铁算做针

A.活字印刷术出现B.经济重心的南移

C.王安石推行变法D.重文轻武的政策

7.(2024秋•河西区期末)有史籍在介绍中国古代某机构的前身时说,“领以国师”,秩正二品,“掌浮图氏

之教,兼治吐蕃之事”。题中的“某机构”指的是()

A.秦朝的典客制B.宋代的枢密院

C.元代的宣政院D.清朝的理藩院

8.(2024•美兰区校级三模)如图是北宋时期北宋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发行的货币,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周

边少数民族()

」匕宋货币契丹货币西夏货币女真货币

A.效仿中原文化B.和中原文化一样

C.保持民族本色D.采用统一文字

9.(2024•蒙阴县二模)“宋景德元年九月,辽军大举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兵临澧州城下。宰相寇准力劝

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十二月,双方签订盟约,辽军撤回。”此战后()

A.宋朝偏安江南一隅

B.南宋和蒙古对峙局面形成

C.辽宋保持和平局面

D.北宋废除了重文轻武政策

10.(2024•中山市模拟)五代十国时期,作为政治主角的武人轻蔑地称呼文人群体为“措大”。宋朝建立

后,“措大”一词由武人贬称文人逐渐变为文人自嘲,武人称谓也经历了从“健儿”到“薪卒”和“赤

老”的变化。由此可知,当时宋朝()

A.重视文教事业B.重文轻武风气盛行

C.阶级矛盾尖锐D.出现军阀割据现象

11.(2024•延边州模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B.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

12.(2024•龙华区校级三模)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老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

高士人的地位。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

A.重武轻文B.戒奢从简C.重文轻武D.严刑峻法

13.(2024秋•沈阳期中)观察如图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北宋钱币契丹钱币西夏钱币

A.北宋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B.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

C.北宋海外贸易规模超过前代

D.北宋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

14.(2024秋•延庆区期末)某同学梳理北京历史沿革(如表)。与元朝相对应的制度是()

西周秦元

属于燕国分属广阳郡、渔阳郡等隶属于中书省

分封制郡县制—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行省制

15.(2024•和平区校级模拟)“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自从澧州盟,南北结欢娱”这两句诗文分别描

写的是()

A.刘邦建立汉朝与靖康之变

B.“文景之治”与漕渊之盟

C.刘邦建立汉朝与澧渊之盟

D.“文景之治”与靖康之变

16.(2024•济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

时代背景是()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北宋建立D.南宋偏安

17.(2024•高州市开学)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

所。这一现象说明宋辽时期()

A.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密切

B.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频繁

C.边界贸易减少了民族的隔阂

D.辽与宋一直维持着和平局面

18.(2024•成都)元朝时,全国共设有驿站约1500处,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是急递铺,用以传递朝廷和地

方州郡的紧急文书。这些驿站和急递铺的设置说明元朝()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中央与地方联系加强

C.边疆地区战事不断D.对外交流畅通无阻

19.(2024•雁塔区校级模拟)北宋宰相赵普曾推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下列体现北宋在经济上“制其钱谷”措施的是()

A.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B.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设通判监督知州,以分知州的权利

D.设置转运使,收回地方财赋权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0.(2024•宁德二模)小史同学开展中国印刷史的项目式学习,你来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体验活字印刷】

小史同学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体验了活字印刷,如图所示。

选字排版刷墨拓印揭纸

(1)结合小史的体验和你的认知,写出活字印刷术的优点及北宋发明这项技术的人物。

【任务二:探秘印刷历史】

小史在博物馆的这个展区中收集了如表所示素材,计划撰写一篇小论文。

素材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代表性作品有唐代雕版《金刚经》

素材2北宋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到了明清时期,活字材质更为多样,木、铜、泥、锡、铅

等多种并用

素材3日本、朝鲜先后于8世纪下半叶、11世纪初刻印佛经

素材4元朝王祯设计了转轮排字盘和按韵分类存字法

素材513世纪,在中亚、西亚地区出现了古维吾尔文、梵文雕版印书。

14世纪,德国纽伦堡出现雕版印刷的版画。

素材615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人J•谷登堡发明铅活字印刷术

(2)你来选择表5中的两个素材,并据此确定小论文的标题。

【任务三:拓宽认知途径】

(3)小史在参观博物馆并体验了活字印刷后,想进一步了解中国印刷史的知识。你给小史提供另外两

条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

第二单元B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BACBDCACB

题号1213141516171819

答案CBDCDABD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4•江西)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同时兼管地方,设置三路宣慰司,管理军务、民

事或兼管军民。宣政院兼管的地方是()

A.新疆B.西藏C.玄南D.台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宣政院的设置,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中央设宣政院,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

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

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故A符合题意;元朝

为管理新疆地区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排除A;元朝在云南设置行省,排除C;元朝在台湾地区设置澎

湖巡检司,排除D。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宣政院的设置。

2.(2024•海口二模)“元朝在距行省较远的区域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

对吐蕃采取政教合一的政策;对畏兀儿采取册封、联姻等笼络措施”。材料反映元朝边疆治理的智慧是

()

A.因地制宜B.军事征服C.订立盟约D.和亲联姻

【分析】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答】A.根据“元朝在距行省较远的区域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对

吐蕃采取政教合一的政策;对畏兀儿采取册封、联姻等笼络措施”得出元朝的措施既体现了中央对地方

的管理,又照顾到了地方的宗教文化特点,体现了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的特点,A项正确。

B.材料中的措施是设置机构等,并没有军事征服,排除B项。

C.材料中只体现设置机构、册封等,没有订立盟约这一内容,排除C项。

D.和亲联姻只是一个具体的做法,而材料强调做法所体现的智慧,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3.(2023秋•广饶县期末)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在相应的空格内依次填

入()

奏T•匚一东汉一三国一西晋一匚一唐一—EI—明一清

A.西汉、宋、元B.汉、东晋、元

C.西汉、隋、元D.西汉、五代、宋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西汉灭亡以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建立政权,定都洛阳,史

称东汉。隋朝灭亡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

后明军占领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综上所述西汉后的主要朝代是东汉、隋朝后的主要朝代是唐、

明朝前面的朝代是元,C项正确;北宋位于五代十国以后,南宋被元所灭,排除A项;汉朝分为西汉、

东汉,题干示意图已有西汉,排除B项;五代是在唐朝灭亡后,排除D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2024•金昌三模)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

列措施中属于军事方面的是()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并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B.重用文臣,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

C.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D.在宰相之下设置若干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

【分析】本题考查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宋太祖在进行统一大业的同时,为改变武将跋扈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

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

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

识将,将不专兵。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2024•城关区校级三模)丞相是中国古代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自丞相产生之日起,

就存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相权的措施是()

A.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B.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赋予地方官员军政大权

D.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分析】本题考查了陈桥兵变和北宋的政治,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增设多职(参知政事、枢密院、

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利,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是削

弱地方的权力,排除A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赋予地方官员军政大权”体现的是重文轻武

政策,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

中央“是削弱地方的财权,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陈桥兵变和北宋的政治,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

6.(2024•云岩区校级一模)下面两幅图所示内容分别是五代十国时期和宋朝时期社会上出现的流行语。

推动图片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夫子宁行种。?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清朝朱紫货.尽是读的人,

•安定国家.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做人我做军.做铁克做针

A.活字印刷术出现B.经济重心的南移

C.王安石推行变法D.重文轻武的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材料“天子……者为之尔”的意思是天子难道生来就是做天子的吗?不过是因为兵强马壮(靠

武力的强大)才使他成了天子的;“安定国家,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意思是安定朝廷,平息祸乱,

只需长枪大剑,至于拿笔的儒生,有什么用?二者都强调了武力的重要性。“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的是宋朝读书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军人社会地位的低下。结合所学

可知,由重武向重文转变的原因是受到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D项正确;从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没

有体现文字是以什么方式印在纸上的,无法体现活字印刷术的作用,排除A项;从所学知识可知,北

宋初期经济中线南移正在进行中,且北宋重文轻武政策与经济重心南移关系不大,排除B项;从所学

知识可知,安石推行变法之前,北宋就已经开始重文,两者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

7.(2024秋•河西区期末)有史籍在介绍中国古代某机构的前身时说,“领以国师”,秩正二品,“掌浮图氏

之教,兼治吐蕃之事”。题中的“某机构”指的是()

A.秦朝的典客制B.宋代的枢密院

C.元代的宣政院D.清朝的理藩院

【分析】本题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元朝宣中院里的主要职责。

【解答】秦朝吐蕃并没有完全归属中央政权,排除A;

宋代的枢密院是掌管军事的主要机构,排除B;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元代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物并管辖吐蕃,C正确;

清朝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排除D。

故选:Co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元朝时期宣政院的主要职责。主要

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8.(2024•美兰区校级三模)如图是北宋时期北宋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发行的货币,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周

边少数民族()

[匕宋货币契丹货币西夏货币女真货币

A.效仿中原文化B.和中原文化一样

C.保持民族本色D.采用统一文字

【分析】根据材料中货币的样式,结合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推断出答案。

【解答】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契丹货币、西夏货币、女真货币都是圆形方孔钱,模仿了北宋货币

的样式,A项正确。契丹货币、西夏货币、女真货币上的文字并不完全一样,B项和D项说法有误。

材料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的货币模仿了中原货币的样式,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9.(2024•蒙阴县二模)“宋景德元年九月,辽军大举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兵临漕州城下。宰相寇准力劝

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十二月,双方签订盟约,辽军撤回。”此战后()

A.宋朝偏安江南一隅

B.南宋和蒙古对峙局面形成

C.辽宋保持和平局面

D.北宋废除了重文轻武政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偏安江南一隅的是南宋,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材料所述体现了辽与北宋之间和平局面的维持,而不是体现南宋与蒙古对峙局面,排除B项;

根据材料“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十二月,双方签订盟约,辽军撤回”

可知,面对辽军的攻打,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并签订盟约,辽宋之间保持了较长的

和平局面,C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一直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北宋王朝重文轻武政策

的发展,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10.(2024•中山市模拟)五代十国时期,作为政治主角的武人轻蔑地称呼文人群体为“措大”。宋朝建立

后,“措大”一词由武人贬称文人逐渐变为文人自嘲,武人称谓也经历了从“健儿”到“薪卒”和“赤

老”的变化。由此可知,当时宋朝()

A.重视文教事业B.重文轻武风气盛行

C.阶级矛盾尖锐D.出现军阀割据现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以及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题意中没有提及宋朝重视文教事业,排除A项;

根据宋朝对武人的称呼“薪卒”和“赤老”可知,宋朝因防范武将专权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B项正

确;

题意中也未提及阶级矛盾尖锐,排除C项;

唐末出现军阀割据的现象,宋朝为借鉴前朝经验实行重文轻武国策,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以及影响。

11.(2024•延边州模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B.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

【分析】本题以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为依托,考查澎湖巡检司。

【解答】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澎湖巡检司。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

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元朝时台湾就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当时台湾的名称是琉球。元朝的疆域空前

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忽必烈实行行省制度,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琉

球)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

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以及

巩固统一的措施。

12.(2024•龙华区校级三模)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老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

高士人的地位。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

A.重武轻文B.戒奢从简C.重文轻武D.严刑峻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宋朝治国的特点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材料体现北宋提倡文治,抑制武将势力,未体现重武轻文,排除A项;

材料体现北宋提倡文治,抑制武将势力,未涉及戒奢从简,排除B项;

根据材料“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老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的地位”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注重发展文

教事业,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C项正确;

材料体现北宋重文轻武,未涉及严刑峻法,排除D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朝治国的特点等知识。

13.(2024秋•沈阳期中)观察如图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北宋钱币契丹钱币西夏钱币

A.北宋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B.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

C.北宋海外贸易规模超过前代

D.北宋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

【分析】本题考查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A.北宋采取重文轻武是治国政策与货币无关,排除;

B.据题干“图的货币样式”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以看出契丹货币、西夏货币都是圆形方孔钱,说明契丹

货币、西夏货币都模仿了中原北宋钱币的样式。北宋与辽、西夏民族政权并立,北宋与辽,西夏政权之

间有战有和,民族之间交流始终没有中断过。可见,契丹货币、西夏货币、北宋货币体现了各个民族政

权之间交流互鉴,正确;

C.北宋海外贸易发达是北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而材料是宋朝与辽、西夏之间的交流,排除;

D.北宋没有结束长时期分裂对峙局面,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知识,准确识读图片,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4.(2024秋•延庆区期末)某同学梳理北京历史沿革(如表)。与元朝相对应的制度是()

西周秦元

属于燕国分属广阳郡、渔阳郡等隶属于中书省

分封制郡县制—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行省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

开创行省制度。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

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

故D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更替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A;世袭制和宗法制

不是在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排除BC。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的行省制度。

15.(2024•和平区校级模拟)”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自从澧州盟,南北结欢娱”这两句诗文分别描

写的是()

A.刘邦建立汉朝与靖康之变

B.“文景之治”与漕渊之盟

C.刘邦建立汉朝与漫渊之盟

D.“文景之治”与靖康之变

【分析】考查西汉的建立和漕渊之盟的相关知识。

【解答】A.靖康之变与金灭北宋相关,排除A项。

B.“文景之治”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排除B项。

C.结合所学可知,“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反映的是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历史,”自从澧州盟,南

北结欢娱”反映的是北宋与辽之间订立漕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的局面,C项正确。

D.“文景之治”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和识记能力,理解并掌握西汉的建立和漫渊之盟的相关知识。

16.(2024•济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

时代背景是()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北宋建立D.南宋偏安

【分析】本题考查南宋建立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诗句的解读。

【解答】“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直斥南宋当局忘了

国恨家仇,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D项正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出现在唐朝,排除AB两项;北宋的都城是开封即材料中的汴州,与

诗句“直把杭州作汴州”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元时期多民族并立的局面,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7.(2024•高州市开学)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

所。这一现象说明宋辽时期()

A.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密切

B.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频繁

C.边界贸易减少了民族的隔阂

D.辽与宋一直维持着和平局面

【分析】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

可知,当时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密切,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故A正确;各民族政权之间的

战争频繁对题干信息概括不全,排除B;题干强调的是经济往来,与边界贸易减少了民族的隔阂没有直

接关系,排除C;辽与宋一直维持着和平局面不符合史实,排除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现象说

明宋辽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密切。

18.(2024•成都)元朝时,全国共设有驿站约1500处,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是急递铺,用以传递朝廷和地

方州郡的紧急文书。这些驿站和急递铺的设置说明元朝()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中央与地方联系加强

C.边疆地区战事不断D.对外交流畅通无阻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设立驿站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

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元朝的交通的发达,没有体现政治上的专制,因

此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边疆地区战事不断的信息,体现的是元朝通

过驿站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排除C项;对外交流畅通无阻说法太过绝对,且题干体现的并不是

对外交流的畅通无阻,而是国内交通的便捷,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元朝设立驿站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9.(2024•雁塔区校级模拟)北宋宰相赵普曾推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下列体现北宋在经济上“制其钱谷”措施的是()

A.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B.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设通判监督知州,以分知州的权利

D.设置转运使,收回地方财赋权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的政治,知道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答】据所学知,北宋为“制其钱谷”而采取的措施是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故选:D。

【点评】识记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0.(2024•宁德二模)小史同学开展中国印刷史的项目式学习,你来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体验活字印刷】

小史同学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体验了活字印刷,如图所示。

(1)结合小史的体验和你的认知,写出活字印刷术的优点及北宋发明这项技术的人物。

【任务二:探秘印刷历史】

小史在博物馆的这个展区中收集了如表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