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内地西藏班(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4月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是小明对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托起两枚鸡蛋的力约为5N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C.教室内的大气压约为1×105Pa D.高山上水的沸点约为100℃2.热爱运动的小明在电视上观看体育比赛时,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转弯时,受到平衡力作用B.乙图中,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因为助跑增大了惯性C.丙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丁图中,静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壶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冰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密闭的奶茶饮料杯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该杯倒置过来放在桌面上,压力、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C.杯内奶茶对杯子底的压力减小 D.杯内奶茶对杯子底的压强不变4.如图甲所示,小强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力向右推木箱,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乙图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0~ls内木箱没有动,木箱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B.1~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2~3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D.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B.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C.若换用密度比水银小的液体做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持液注的高度会减小D.若把此装置从山脚下带到高山的顶上,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6.如图是“寻梦”学习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或上浮。若从烧瓶中吸气,使其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沉(胶管在水中的体积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潜水艇”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小B.“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保持不变C.“潜水艇”顶部受到水的压强保持不变D.“潜水艇”总重不变7.下列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 B.船闸C.液体压强计 D.地漏8.下列对四幅图片及情景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用力才能把饮料吸入口中,说明吸力改变了大气压强B.乙图中,飞镖箭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压强C.丙图中,拿自制气压计下楼,细管内水柱上升D.丁图中,若向B管中吹气,A管中液面会上升9.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深度已突破7km。潜水器没入水中后,在水中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浮力逐渐变小,压强逐渐变大 B.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大C.浮力逐渐变大,压强逐渐变小 D.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小10.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别为FA、FB。则()A.p甲<p乙,FA>FB B.p甲>p乙,FA>FBC.p甲=p乙,FA=FB D.p甲>p乙,FA=FB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1.力是。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的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铅垂线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宇航员将一个物体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该物体受到的重力将(填“变大”“不变”“变小”)。12.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汽车在(选填“急停”或“急加速”)时,由于带来的危害。13.如图所示,在皮划艇比赛中,当运动员划桨时,艇就运动了,此时皮划艇的发生了改变,向后划水时皮划艇就能获得一个向前的力,说明:。14.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将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再次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体压强,水的沸点,因此水能再次沸腾。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液体压强,如果两侧液体均为水,此时橡皮膜向(选填“左”或“右”)凸起。如果橡皮膜没有向任何一侧凸起,则说明左侧液体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右侧液体密度。16.氢气球、热气球能上浮到空中,是因为氢气、热空气的密度空气的密度,气球受到的浮力重力,因而能够升空。(以上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三、实验题(本大題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7.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情景。(1)让小车三次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沿斜面从静止开始运动,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运动的距离越;(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做运动;(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C.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18.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拉动同一木块A,实验情景如图所示:(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运动,根据的知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2)比较甲和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是否有关;(3)比较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4)小明将长方体木块A分别平放、侧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这现象说明;(5)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此操作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请在方框内画出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以点代表木块)。19.如图所示,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活动中:(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大小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用到的实验方法是;(2)调试器材时,发现U形管右管液面比左管高,则他应该____(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3)比较A、B、C图,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4)比较两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用到的实验方法是;(5)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小明的做法是:将探头放在水中某一深度,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动,缓慢向烧杯中加入浓盐水,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化情况,小明的做法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2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于金属块的重力如图A所示,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液体均未溢),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2)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有关;(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4)D、E两图,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5)实验中选用不同液体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选填“寻求普遍规律”或“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减小误差”)。21.地球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明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和同学们在教室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次数1234m/kg0.10.20.30.4G/N134(1)如图所示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N。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规律,第2次实验,物体重力大小为N,与实验验证相同;(2)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3)若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探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能、不能)完成该探究。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2.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5N,高9cm,底面积40cm2;杯内水重2.5N,水深8cm,g取10N/kg。求:(1)水对杯子底的压力和压强;(2)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23.弹簧测力计拉着一密度4×103kg/m3的金属球放在容器底部,容器内装有某种液体,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其从底部匀速拉出液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信息。(g取10N/kg)求:(1)金属球的质量。(2)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3)筒内液体的密度。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托起两枚鸡蛋的力约1N,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内的大气压接近标准大气压,约1×105Pa,故C符合题意;
D.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于10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对物体长度、质量、速度、沸点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2.【答案】D【解析】【解答】A.甲图中短道速滑运动员沿弯道匀速滑行时,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惯性,故B错误;
C.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作用,是阻力改变力它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静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壶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冰壶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完成本题需要掌握以下三点:(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会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答案】B【解析】【解答】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与饮料的重力之和,无论正放,还是倒放,杯子与饮料的重力不变,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根据p可知,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故B符合题意;
C.倒置前,容器上宽下窄,此时的压力小于饮料的重力;倒置后,容器上窄下宽,此时的压力大于饮料的重力,杯内奶茶对杯子底的压力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正放时,杯中饮料的深度h较大,根据可知,正放时饮料对杯底的压强较大,即,故杯内饮料对杯子底的压强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本题考点:压强大小比较;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上口大、下口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所装液体重;上口小、下口大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所装液体重;圆柱形、长方体或正方体直壁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所装液体重。根据压强公式结合两图的受力面积即可得出杯子对桌面压强的变化。4.【答案】C【解析】【解答】A.由乙图可知,0~1s内木箱没有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不正确;
B.由图乙可知,1~2s内木箱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推力大小无关,物体间接触面与物体间压力不变,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则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不正确;
C.由图乙可知,2s~3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箱子具有一定的速度,箱子仍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此做减速运动,最后停下来,故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2)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物体间接触面与物体间压力不变,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滑动摩擦力与推力大小无关;
(3)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考虑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来判断3s后箱子的运动状态。5.【答案】B【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A不符合题意;B.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大气压强不变,根据公式p=ρgh,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B符合题意;C.若换用密度比水银小的液体做实验,大气压强一定,根据公式p=ρgh,则大气压能支持液注的高度会增大,C不符合题意;D.若把此装置从山脚下带到高山的顶上,海拔变高,气压减小,根据公式p=ρgh,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减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1)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将玻璃管稍稍倾斜,还是粗细发生变化,大气压强不变;
(3)若换用密度比水银小的液体做实验,大气压强一定,根据公式p=ρgh可以判断支持液柱的高度变化;
(4)若把此装置从山脚下带到高山的顶上,海拔变高,气压减小,根据公式p=ρgh,可以判断管内外水银高度的变化。6.【答案】B【解析】【解答】AD.吸气时,瓶内气压减小,烧瓶外的水进入烧瓶中,烧瓶自重增大,但不变,由可知,在水的密度不变时,“潜水艇”所受的浮力不变,AD错误;
B.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潜水艇”受到的浮力,“潜水艇”所受浮力不变,排开水的重力不变,B正确;
C.“潜水艇”下沉过程中,顶部到水面的深度越来越大,根据可知,顶部受到水的压强越来越大,故C错误。
故选B.
【分析】本题目考查了潜水艇的应用原理,考查学生能否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属于中考常见题型。本题目考查了潜水艇的应用原理,潜水艇原理:在同种液体里,排开液体体积不变,则浮力大小不变,而潜水艇的浮沉是通过改变潜水艇的自身重力来实现的,潜水艇的自重是通过充水和排水来完成的。而题目中这个简单的小实验,和上述原理基本一致,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7.【答案】C【解析】【解答】A.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船闸的原理先打开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开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应用了两次连通器,故B不符合题意;
C.U形管压强计一端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
D.地漏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这样可达到防臭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8.【答案】D【解析】【解答】A.甲图中,用力才能把饮料吸入口中,吸气时将吸管中的空气吸出,时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饮料进入吸管中,故A错误;
B.乙图中,飞镖箭头做得很尖,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错误;
C.丙图中,拿自制气压计下楼,瓶外的气压增大,而瓶内气压不变,在内外气压差作用下,细管内水柱上升,故C错误;
D.图中,若向B管中吹气,A管上方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变小,液面上方气压不变,在压强差作用下,A管中液面会上升,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图片描述的实验过程,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9.【答案】B【解析】【解答】A.浸没的物体再下降时,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由于深度增大,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浮力和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液体压强和深度有关。10.【答案】D【解析】【解答】由于A、B完全相同,则重力相等,由图可知:A在甲液体中漂浮,B在乙液体中悬浮,由物体的漂浮、悬浮条件可知FA=G,FB=G所以FA=FB甲液体中的A漂浮,所以ρ甲液>ρA乙液体中的B悬浮,所以ρ乙液=ρB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液>ρ乙液又因为两容器液面等高,所以由p=ρgh可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p甲>p乙故选D。【分析】(1)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浮沉条件是:当G物<F浮,物体上浮;当G物<F浮,物体下沉;当11.【答案】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地球;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变小【解析】【解答】力是物体和物体间的作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即重力,则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铅垂线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宇航员将一个苹果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质量不变,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则月球上的苹果重力将变小。
【分析】本题考查了重力方向以及应用,重锤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12.【答案】急停;惯性【解析】【解答】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随车高速行驶,当车急刹车时,车受到摩擦力作用停止运动,驾驶员和乘客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为了避免急刹车出现的事故,要系好安全带。
【分析】主要考查生活中的惯性现象,需要学生认真体会身边的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前排司机和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很快减速,而司机和前排乘客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13.【答案】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解答】选手奋力划桨,皮划艇由静止迅速前进,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船桨向后划水,船桨给水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会给船桨向前的力,使船向前行驶。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及相互性的理解和掌握,此类题目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要引导学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14.【答案】减小;降低【解析】【解答】水停止沸腾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因为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与沸点的关系以及物态变化的掌握情况。从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角度来分析,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15.【答案】左;大于【解析】【解答】由图得,如果两侧液体均为水,右侧水到橡皮膜的深度较深,由得,右侧水对橡皮膜产生的压强较大,则此时橡皮膜向左凸起。如果橡皮膜没有向任何一侧凸起,则说明两侧液体对橡皮膜产生的压强相等,右侧液体到橡皮膜的深度较深,由P=ρgh得,左侧液体密度大于右侧液体密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对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分析和应用,在实验过程和理论推导中注意怎样控制变量和改变变量。(1)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2)由橡皮膜恢复原状可知,橡皮膜两边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根据据公式p=ρgh判断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16.【答案】小于;大于【解析】【解答】在空气中,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的气体都会上浮,因为氢气、热空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制成气球后就会漂浮在空气中,气球所受浮力大于气球的重力,气球就会上升。
【分析】本题考查浮力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氢气、热空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制成气球后就会漂浮在空气中;气球所受浮力大于气球的重力,气球将上升。17.【答案】(1)速度或初速度(2)慢;远(3)匀速直线(4)C【解析】【解答】(1)该实验中,为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需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
(2)从毛巾、棉布到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小,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根据实验现象,小车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3)此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运动的无限远,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4)实际中不存在物体不受力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验证,但是个正确的定律。
故选C。
【分析】实验中要求从同一点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初速度;水平面的摩擦阻力越小,运动状态改变的越小。实验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理,本题是一道实验题,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18.【答案】(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压力大小(3)乙、丙(4)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5)不需要;【解析】【解答】(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2)甲和乙两次实验,压力大小不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乙和丙两次实验,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相同,滑动摩擦力不同,因此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小明将长方体木块A分别平放、侧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改变了接触面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这种现象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5)由图可知,无论是否匀速拉动长木板,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木块始终受力平衡,滑动摩擦力始终与拉力相等,所以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木块相对于木板水平向左运动,故受到木板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
【分析】认真审题,此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实验过程中各个知识点的判断,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相关实验分析得出摩擦力与物理量的关系;根据木块稳定时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与木板施加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分析。19.【答案】(1)高度差;转换法(2)B(3)相等(4)D、E;控制变量法(5)不正确;未控制深度相同【解析】【解答】(1)实验中运用转换法,将液体压强的大小转换为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所以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
(2)调试器材时,发现U形管右管液面比左管高,说明U形管两边液面上面气压不相等,调整方法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比较A、B、C图发现,金属盒在同种液体中,即液体密度相同,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相同,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关系时,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应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相同,所以应比较D、E两个图。
(5)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时,应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将探头放在水中某一深度,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动,缓慢向烧杯中加入浓盐水,则液体密度改变,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液改变,所以不能准确判断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故小明的做法不正确,理由是未控制深度相同。
【分析】液体压强的变化是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显示的,采用的是转换法;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用压强计测量。在使用压强计之前要检查其密闭性,防止漏气。(2)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研究密度对压强的影响时,要保持深度相同;要研究压强与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必须保证液体密度和深度相同;研究深度对压强的影响时,要保持密度不变,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0.【答案】(1)1(2)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3)小于(4)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5)寻求普遍规律【解析】【解答】(1)由A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其示数为2.7N,即G=2.7N,金属块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F(2)分析比较A、B、C、D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浮力不同,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比较A、E、F可知:图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大小不同,故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根据称重法可知,金属块在另一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F中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4)D、E两图中改变了物体浸没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浮力没有变,所以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5)该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选用不同液体进行了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分析】本题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小误差的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测液体的密度、控制变量法等知识,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即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器械认证的现场审查与审核流程考核试卷
- 隧道支护设计考核试卷
- 企业环境绩效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规范考核试卷
- 兔舍建设成本控制与养殖行业标准化推进研究考核试卷
- 废气处理技术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理念融合研究考核试卷
- 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城市居民出行公平性研究考核试卷
- 计划生育练习试卷1(共388题)
- 保安公司工作总结
- 毕业生创意线上活动方案
- 植树节亮点活动方案
- 动物园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或驯养观赏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江苏2024年江苏省美术馆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GB/T 3428-2024架空导线用镀锌钢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研究
- 《责任胜于能力》课件
- GB/T 5465.2-2023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 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管理规程制度
-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汉字的发展(英文版介绍)Chinese-character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