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附带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稽首(jī)嗔怪(chēn)心无旁骛(wù)如坐针毡(zhān)B.宽宥(yòu)憎恶(wù)觥筹交错(ɡuānɡ)杳无消息(yǎo)C.热忱(chén)抽噎(yē)陟罚臧否(zhì)强词夺理(qiánɡ)D.缄默(jiān)毋宁(wú)矫揉造作(jiǎo)恹恹欲睡(y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A苍茫倜傥振耳欲聋轻歌曼舞B.镶嵌昳丽大相径庭销声匿迹C.坍蹋游弋走投无路摩肩接踵D.聒燥诘难格物致知味同嚼蜡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曾经作为国际米兰的当家球星,为球队赢得了无数荣誉,却始终无缘金球奖,斯内德对此仍耿耿于怀。B.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C.绵阳市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拥有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风景。D.当今时代,人工智能作为无人驾驶、VR/AR、医疗检测等应用背后的基础技术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我市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大约14%左右。B.在2023年苏迪曼杯羽毛球团体决赛中,中国队轻松战胜韩国队,成功实现三连冠。C.临床数据显示,“早治疗、早发现、早干预”能推迟疾病发病时间和提高疾病治愈率。D.通过各种措施拓展百姓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可促进国内消费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②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③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④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⑤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⑥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A.⑥③②④①⑤ B.③⑤①④⑥② C.⑥⑤③④①② D.③⑥①④②⑤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覆①陇西牧簿,得隐②马二万匹,帝怒,收慕容悉达等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帝悟,曰:“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③尔善言。”遂皆以减论。(通)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释】①覆:审察。②隐:隐藏。③旌:表彰。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家长安家:安家B.朕不明,乃至是:这样C.时贼珍用山积山:山岭D.固辞,改工部辞:推辞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以其境过清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皆以美于徐公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突通为人耿直。以死劝谏文帝讲仁义,不能随意杀人。B.屈突通洁身自好。面对不义之财,他独善其身,不为所动。C.屈突通有自知,能进退。对自己不胜任的官职坚决推辞。D.屈突通重情侠义。对文帝而言,他是臣子还是师长更是朋友。9.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命至重,死不复生。(2)清以奉国,名定不虚。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卜算子”为词牌的词,形式以五言为主,间或七言,句式富有变化。B.“驿外断桥边”点明梅的生长环境偏僻,“更着风和雨”突出其处境恶劣。C.词中“妒”的意思是“嫉妒”,作者以“妒”写梅,使梅具有了人的情思。D.词以独特的抒情方式咏梅,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1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作者的人格写照,请简要分析。12.名篇名句默写。(1)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4)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5)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6)____________,未能远谋。(《曹刿论战》)(7)展望未来,我们要如杜甫《望岳》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锐意进取,敢攀高峰;如李白《行路难》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自信,驶向理想彼岸。四、(11分)13.博志中学开展“认识想象·感受魅力”系列活动,下面是与活动相关的三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材料一想象是什么?想象是人们将头脑中原有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与成功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孩子每天更多地生活在视觉的世界里,比如读书看报,虽然阅读可以促使大脑主动去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但如果忽略对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进行必要的体验和锻炼,将会影响到想象力的培养。另外,有研究表明,手脚的每一条神经都与大脑连接、受大脑支配,而手脚不同的动作又可促进大脑不同的发育。材料二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为此,国内有机构以不同阶段孩子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影响想象力发展的因素进行了专项调研。下面是从其调研报告中选取的两幅图片。材料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想象力的作品。作品中除刻画了可上天入地的各路神佛妖魔外,还想象出了各类法器,比如可随意变换大小的金箍棒,能装四海之水的玉净瓶和能“熄火、生风、下雨”的芭蕉扇等。(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回答。(2)请根据材料二的两幅图片,简要概括影响孩子想象力发展的主要因素。(3)材料三中提到的芭蕉扇,在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路上曾起了重要的作用。《西游记》中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情节,值得品读。请根据原著回答下列问题。①孙悟空向谁借芭蕉扇?借芭蕉扇除扇熄山火以继续西行取经外,还有何目的?②在二借芭蕉扇时,土地神向孙悟空讲述了火焰山的由来。请问火焰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五、(30分)(一)(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春走老山界谭谈①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②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③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个个绿色的云团,浮动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④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⑤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这里是紫花坪,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紫花坪,真是名副其实!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窜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山东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而山西的溪,下山后就汇入资江。最后,都走进洞庭、长江、大海,到达它们终极的目标。⑥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傍着这座山的东安、新宁、城步三地,都立有老山界的碑石。那么,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⑦在这里,不时看到一队队游人,艰难地走在这条山道上,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我站在碑前,望着山间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去,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战役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⑧这时,又一队着蓝色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⑨如今,有一个汉子,走进了这座山,他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要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手拉手,领着他们走一条新时代全民奔小康的长征之路。他要把散落在山谷深处的山货——野茶,带出山去,送进都市里家家户户的厅堂。从这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弃他在美国已有相当规模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寻找帮助乡亲走出贫困的道路。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业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⑩踏春舜皇山,追寻老山界,探访采茶人,让人发出由衷的感叹: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走访老山界的游踪为行文线索,串联起作者的见闻与感受,脉络清晰。B.第③段联想丰富,描绘了一幅娇美动人的雨后山景图,给人以如梦如幻之感。C.第⑥段作者写自己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而遗憾,体现其求真精神。D.第⑨段“取款机”喻指野茶林给山民带来持续经济收益,写出了山民的获得感。15.首段中作者笔下“山野里春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6.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1)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赏析加点词语)(2)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赏析句子)17.结尾处为什么说“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这与标题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二)(12分)【材料一】①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各具特色,饮食也呈现独特的风格,如鲁菜的香醇、川菜的麻辣、粤菜的鲜美等。②中国饮食尤其讲究“食以材为先”,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烹饪过程注重食材的合理搭配,利用多种烹饪方法,如炒、煮、蒸、炸等,以达到色、香、味、形俱佳的效果。这既增强了口感,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③中国人还会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追求味道醇厚,多煲炖焖煨;夏天讲究清淡爽口,多凉拌冷拼。④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需求,也是一种社交活动。在宴请宾客、庆贺喜事等场合,人们通过餐桌上的礼仪来表达友谊、团结、礼貌和尊重。⑤中国饮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千百年来,食材、烹饪技艺等多种元素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着中国饮食文化。⑥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并爱上了中国美食,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做“美食直播”。在新的时代,中国饮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融合性发展和创新性传播,从而在世界舞台上更显魅力。(摘编自《中国饮食文化》)【材料二】①不同的食物在与口腔的碰撞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味道刺激与感受,这种感受便被称为“味”。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人对饮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味”的追求。从酸甜、咸香到麻辣、香辣,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的手中也能千变万化出多种味道,红烧、醋溜、清蒸……这种在“味”上的追求与独到成就,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②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味”是食物的灵魂。如果说,茹毛饮血只是人类之初为满足生存需求而产生的最原始的饮食行为,那么当调味品进入生活时,人类才逐渐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真正愉悦。众多调料的创制与融合,让中国味道在苦、甘、辛、咸之上推陈出新。酸甜酥嫩的“糖醋鲤鱼”、麻辣鲜香的“水煮肉片”,都充分吸收了多种调料的味道,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摘编自《我国饮食的调味艺术》)【材料三】①张骞通西域,将西域与中原联系了起来,此举被太史公司马迁称为“凿空”,而张骞“凿空”西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凿通”的效果。伴随着军政、经贸的往来与文化传播,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中原本土的梨、桃等得到西传,现在被誉为“果中王子”的库尔勒香梨,据考证,就是张骞通西域时带到新疆种植并不断改良而成的,葡萄、石榴、胡瓜、胡萝卜等得到东进,孜然、茴香、胡椒等香辛料也一举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记忆。②多元交流中的灵感撞击,带来了植物栽培与食材处理的融会贯通。植物的交流,本质也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物种的传播、资源的丰富,更是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共赢。(摘编自《张骞通西域的历史馈赠》)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凝聚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饮食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B.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手中变化出多种味道,体现中国人饮食上对“味”的追求。C.调味品的出现,让人类从最原始的为生存而饮食,直接进入到享受食物的阶段。D.孜然等香辛料传入后,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对中国菜的发展产生了影响。19.下列诗句,可体现材料三“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的一项是()A.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B.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C.姜宜山茗留闲啜,豉下湖莼喜共烹。 D.桂江霜鲫长如许,绝似松江一尺鲈。20.材料三提到“凿通”的效果。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述“凿通”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体现。六、(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首钢琴曲从街角流出,我和朋友放慢脚步,靠近,很难相信演奏者只有一条腿和一只胳膊。我掏出十块钱放在她面前,然后拉起朋友欲走。朋友瞪我一眼说:“听完!”后来朋友说:“无论她是一位艺术家,还是一位卖艺者,我们欣赏的不只是她的精彩演奏,还有她演奏的精彩人生,这是对她真正的尊重。”请以“真正的尊重”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如出现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稽首(jī)嗔怪(chēn)心无旁骛(wù)如坐针毡(zhān)B.宽宥(yòu)憎恶(wù)觥筹交错(ɡuānɡ)杳无消息(yǎo)C.热忱(chén)抽噎(yē)陟罚臧否(zhì)强词夺理(qiánɡ)D.缄默(jiān)毋宁(wú)矫揉造作(jiǎo)恹恹欲睡(yān)【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稽首(jī)——qǐ;B.觥筹交错(ɡuānɡ)——gōng;C.强词夺理(qiánɡ)——qiǎng;故选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苍茫倜傥振耳欲聋轻歌曼舞B.镶嵌昳丽大相径庭销声匿迹C.坍蹋游弋走投无路摩肩接踵D.聒燥诘难格物致知味同嚼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形。A.振耳欲聋——震耳欲聋;C.坍蹋——坍塌;D.聒燥——聒噪;故选B。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曾经作为国际米兰的当家球星,为球队赢得了无数荣誉,却始终无缘金球奖,斯内德对此仍耿耿于怀。B.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C.绵阳市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拥有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风景。D.当今时代,人工智能作为无人驾驶、VR/AR、医疗检测等应用背后的基础技术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A.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遣。在此指的是斯内德对无缘金球奖的事情,在心中难以排遣,使用正确;B.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在此指的是个人相对集体而言很渺小,使用正确;C.栩栩如生:形容非常形象生动,好像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物;在此形容绵阳市的自然风景,使用不当;D.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在此指的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用说就可以明白了。使用正确;故选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我市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大约14%左右。B.在2023年苏迪曼杯羽毛球团体决赛中,中国队轻松战胜韩国队,成功实现三连冠。C.临床数据显示,“早治疗、早发现、早干预”能推迟疾病发病时间和提高疾病治愈率。D.通过各种措施拓展百姓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可促进国内消费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A.语意重复,“大约14%左右”,应将“大约”或者“左右”去掉其中一个即可;C.语序不当,“早治疗、早发现、早干预”,逻辑错误,应改为“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D.搭配不当,“拓展”可以改为“激发”,在“和”的后面补充“提升”;故选B。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②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③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④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⑤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⑥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A.⑥③②④①⑤ B.③⑤①④⑥② C.⑥⑤③④①② D.③⑥①④②⑤【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③句提出观点“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引出后面的论述,是首句;⑤句从反面论述③句中的“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是第二句;①句和④句是照应第⑤句“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的“不读书”和“不喜欢读书”来阐述原因的,应为①④,是第三句和第四句;⑥句中的“一定要好读书”与②句中的“真正把书读进去了”有递进关系,最后两句是⑥②;故选B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覆①陇西牧簿,得隐②马二万匹,帝怒,收慕容悉达等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帝悟,曰:“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③尔善言。”遂皆以减论。(通)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释】①覆:审察。②隐:隐藏。③旌:表彰。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家长安家:安家B.朕不明,乃至是是:这样C.时贼珍用山积山:山岭D.固辞,改工部辞:推辞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以其境过清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皆以美于徐公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突通为人耿直。以死劝谏文帝讲仁义,不能随意杀人。B.屈突通洁身自好。面对不义之财,他独善其身,不为所动。C.屈突通有自知,能进退。对自己不胜任的官职坚决推辞。D.屈突通重情侠义。对文帝而言,他是臣子还是师长更是朋友。9.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命至重,死不复生。(2)清以奉国,名定不虚【答案】6.C7.B8.D9.(1)人的生命最重要,死了就不能再生。(2)(为官)清廉侍奉国家,名声一定不假。【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三个典型事例,立体展现了屈突通的人格魅力:①冒死直谏的忠勇(以“臣愿身就戮”的激烈方式劝止文帝滥杀);②廉洁自律的操守(平定薛仁杲时不取分毫战利品);③清醒的自我认知(婉拒不擅长的刑部职务)。文章以“清以奉国”为精神内核,通过君臣对话和细节对比,塑造了一位刚正不阿、有原则有智慧的贤臣形象。叙事简洁有力,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在矛盾冲突中凸显其政治品格。【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C.句意:当时贼人的珍宝堆积如山。山:像山一样。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意为:怎能因为牲畜一天而杀戮一千五百人呢?以:连词,因为。A.连词,来;B.连词,因为;C.介词,用;D.动词,认为;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D.文章并没有体现屈突通是文帝的朋友。本项分析不当;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至:最、极;复:又、再。(2)清:清廉;以:用;奉:侍奉;虚:虚假。【点睛】参考译文:屈突通,他的先辈大概是昌黎徒何人,后来在长安安家。在隋朝担任虎贲郎将。隋文帝命令他审查陇西牧的文簿,查出隐藏的马二万匹,皇帝大怒,逮捕了慕容悉达等一千五百人,将要把他们全部处死。屈突通说:“人的生命最为重要,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陛下用最仁慈的品德养育天下,怎能因为牲畜一天而杀戮一千五百人呢?”皇帝呵斥他,屈突通上前叩头说:“我愿意自己去受刑,来解救众人的死。”皇帝醒悟,说:“我不明白,才到了这个地步。现在应当赦免慕容悉达等人,表彰你的好建议。”于是都按照减刑论处。
(屈突通)跟随(朝廷)平定薛仁杲,当时贼人的珍宝堆积如山,诸位将领争相获取,只有屈突通无所求取。皇帝听说后,说:“清正用来奉献国家,他的名声确实不假。”……几年后,召他担任刑部尚书。他自己因为不熟悉文墨,坚决推辞,改任工部尚书。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卜算子”为词牌的词,形式以五言为主,间或七言,句式富有变化。B.“驿外断桥边”点明梅的生长环境偏僻,“更着风和雨”突出其处境恶劣。C.词中“妒”的意思是“嫉妒”,作者以“妒”写梅,使梅具有了人的情思。D.词以独特的抒情方式咏梅,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1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作者的人格写照,请简要分析。【答案】10.C11.【示例】“碾作尘”喻指作者屡遭挫折,“香如故”突出强调其心志始终如一。这两句作者以梅自比,表现不惧厄运、坚持正义的精神。【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作者以‘妒’写梅”理解不准确,“妒”是指百花的嫉妒,而不是梅,梅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的,它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一任群花去嫉妒。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诗句,“零落”“成泥”,写出梅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纷纷凋落了,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梅的这种遭遇和诗人是很像的。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种处境和梅被摧残极其相似。“只有香如故”,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梅的这种高洁坚贞也像极了作者。作者在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梅如出一辙,本词作者以梅自喻、寄托、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所以此句正是作者的人格写照。12.名篇名句默写。(1)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4)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5)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6)____________,未能远谋。(《曹刿论战》)(7)展望未来,我们要如杜甫《望岳》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锐意进取,敢攀高峰;如李白《行路难》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自信,驶向理想彼岸。【答案】①.我寄愁心与明月②.自缘身在最高层③.欲辨已忘言④.黑云压城城欲摧⑤.人不知而不愠⑥.肉食者鄙⑦.会当凌绝顶⑧.一览众山小⑨.长风破浪会有时⑩.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缘、辨、摧、鄙”等字词容易写错。四、(11分)13.博志中学开展“认识想象·感受魅力”系列活动,下面是与活动相关的三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材料一想象是什么?想象是人们将头脑中原有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与成功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孩子每天更多地生活在视觉的世界里,比如读书看报,虽然阅读可以促使大脑主动去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但如果忽略对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进行必要的体验和锻炼,将会影响到想象力的培养。另外,有研究表明,手脚的每一条神经都与大脑连接、受大脑支配,而手脚不同的动作又可促进大脑不同的发育。材料二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为此,国内有机构以不同阶段孩子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影响想象力发展的因素进行了专项调研。下面是从其调研报告中选取的两幅图片。材料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想象力的作品。作品中除刻画了可上天入地的各路神佛妖魔外,还想象出了各类法器,比如可随意变换大小的金箍棒,能装四海之水的玉净瓶和能“熄火、生风、下雨”的芭蕉扇等。(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回答。(2)请根据材料二的两幅图片,简要概括影响孩子想象力发展的主要因素。(3)材料三中提到的芭蕉扇,在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路上曾起了重要的作用。《西游记》中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情节,值得品读。请根据原著回答下列问题。①孙悟空向谁借芭蕉扇?借芭蕉扇除扇熄山火以继续西行取经外,还有何目的?②在二借芭蕉扇时,土地神向孙悟空讲述了火焰山的由来。请问火焰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注重阅读;重视各种感觉器官的锻炼与培养;注重手脚运动与协调能力的培养。(2)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期许过于传统,限制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小学之后的学校教育,对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3)①铁扇公主(罗刹女、牛魔王妻子);让百姓能依时收种、得安生。②孙悟空大闹天宫,从太上老君八卦炉中出来时蹬倒丹炉,其中几块仍有余火的砖落下凡间,形成火焰山。【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提炼信息。结合材料一“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孩子每天更多地生活在视觉的世界里,比如读书看报,虽然阅读可以促使大脑主动去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可知:注重阅读,阅读可以促使大脑主动去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结合材料一“虽然阅读可以促使大脑主动去进行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性思维,但如果忽略对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进行必要的体验和锻炼,将会影响到想象力的培养”,可知:重视各种感觉器官的体验和锻炼,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结合材料一“有研究表明,手脚的每一条神经都与大脑连接、受大脑支配,而手脚不同的动作又可促进大脑不同的发育”,可知:注重手脚运动与协调能力的培养【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根据表头文字部分了解图表的内容,即制表人的意图,即“以不同阶段孩子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影响孩子想象力发展的因素进行了专项调研”,再看要求,本题要求概括影响孩子想象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由图①可知,调查内容是“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成长期许方面;调查对象的回答中,“合群、随大流的人”“稳妥、竞争少的工作”占比较高,可见这种期许过于理性和现实,也就是过于传统。由图②可知,调查内容是“你认为孩子在上了小学后”,这是学校教育方面;调查对象的回答中,想象力变得更好的占比11%,想象力变差了的占比49%;可见,小学及之后的学校教育,对孩子想象力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第一小题,结合《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的内容可知:师徒四人遇火焰山受阻无法前行。悟空由老者处得知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可灭火。悟空前去借扇,从樵夫处得知铁扇公主即牛魔王之妻、红孩儿之母罗刹女。悟空心生犹疑,终决定诚心求扇。结合“六十一回,孙行者三调芭蕉扇”“我当时问着乡人说:‘这山扇息火,只收得一年五谷,便又火发。’如何治得除根”“行者闻言,执扇子,使尽筋力,望山头连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果然是宝贝:有火处下雨,无火处天晴”,可知:孙行者借芭蕉扇除扇熄山火以继续西行取经外,还为当地百姓着想,让他们能依时收种、得安生。第二小题,结合“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锻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我本是兜率宫守炉的道人。当被老君怪我失守,降下此间,就做了火焰山土地也”,可知:火焰山形成的原因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炉中的火炭掉落凡间,形成了火焰山。五、(30分)(一)(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春走老山界谭谈①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②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③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个个绿色的云团,浮动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④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⑤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这里是紫花坪,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紫花坪,真是名副其实!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窜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山东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而山西的溪,下山后就汇入资江。最后,都走进洞庭、长江、大海,到达它们终极的目标。⑥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傍着这座山的东安、新宁、城步三地,都立有老山界的碑石。那么,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⑦在这里,不时看到一队队游人,艰难地走在这条山道上,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我站在碑前,望着山间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去,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战役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⑧这时,又一队着蓝色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⑨如今,有一个汉子,走进了这座山,他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要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手拉手,领着他们走一条新时代全民奔小康的长征之路。他要把散落在山谷深处的山货——野茶,带出山去,送进都市里家家户户的厅堂。从这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弃他在美国已有相当规模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寻找帮助乡亲走出贫困的道路。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业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⑩踏春舜皇山,追寻老山界,探访采茶人,让人发出由衷的感叹: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走访老山界的游踪为行文线索,串联起作者的见闻与感受,脉络清晰。B.第③段联想丰富,描绘了一幅娇美动人的雨后山景图,给人以如梦如幻之感。C.第⑥段作者写自己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而遗憾,体现其求真精神。D.第⑨段“取款机”喻指野茶林给山民带来持续经济收益,写出了山民获得感。15.首段中作者笔下“山野里的春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6.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1)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赏析加点词语)(2)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赏析句子)17.结尾处为什么说“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这与标题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答案】14.C15.第一问:最浓烈、最灿烂。第二问: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对春访老山界的期待与向往。16.①“拜会”指拜访会见;用语正式、庄重,表达对老山界的敬意。②示例:将溪水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崖石间溪水的奔流之美及溪水所象征的能屈能伸、一往无前的品格之美。17.第一问:“新长征路”指老山界乡村振兴之路,老山界人新长征胜利需要继承发扬长征精神。第二问:暗示老山界迎来“乡村振兴”的春天,揭示了标题中“春”的深层含意。【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理解。C.“写自己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而遗憾,体现其求真精神”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第⑥段“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可知,虽未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但并未觉得遗憾,因为作者认为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每一块石碑都是“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所以选项说“遗憾,体现求真精神”理解错误。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依据原文第①段“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可提炼出关键词“最浓烈最灿烂”,所以作者笔下“山野里的春色”特点是最浓烈、最灿烂。“山野里的春色”在作者眼里的浓烈灿烂,与作者对其的喜爱和赞美有关,结合“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则体现了在如此绚烂的春天去探访老山界的期待与向往。【16题详解】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词语、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鉴赏词语,首先理解词语含义,看有无修辞,看词语在此句的使用效果和表情达意效果。“拜会”指拜访会见,常用于正式、庄重场合。作者探访老山界,却说是拜访会见,用语庄重,带有敬意,表达对老山界的无比敬爱之情。②鉴赏句子。此类题目,需从语言的修辞角度、表达技巧角度,句式角度、描写角度、语言特点等多方面深入探究。“—蹦而下”“委曲求全,绕道而行”是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溪水人格化,“一蹦而下”写出了崖石间溪水的奔流之美,“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对应到人的精神品质上,则是能过够能屈能伸、勇往直前的精神,所以可概括为生动地写出了溪水能屈能伸、一往无前的品格之美。【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第一问:依据文章结尾处“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业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可知,现在的老山界人正沿着这条曾经的长征之路,发展经济、努力振兴,所以这条路现在是一条乡村振兴之路。在这条振兴经济的路上,老山界人的新长征也会应有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第二问:题目是“春走老山界”,这里的春天是最浓烈、最灿烂的,春天也是希望,是开始,老山界的春天,也有着深刻的含义,寓意着老山界迎来“乡村振兴”的春天,也是对老山界振兴之路的期望和祝福。(二)(12分)【材料一】①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各具特色,饮食也呈现独特的风格,如鲁菜的香醇、川菜的麻辣、粤菜的鲜美等。②中国饮食尤其讲究“食以材为先”,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营养价值。烹饪过程注重食材的合理搭配,利用多种烹饪方法,如炒、煮、蒸、炸等,以达到色、香、味、形俱佳的效果。这既增强了口感,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③中国人还会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追求味道醇厚,多煲炖焖煨;夏天讲究清淡爽口,多凉拌冷拼。④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需求,也是一种社交活动。在宴请宾客、庆贺喜事等场合,人们通过餐桌上的礼仪来表达友谊、团结、礼貌和尊重。⑤中国饮食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千百年来,食材、烹饪技艺等多种元素相互融合,不断丰富着中国饮食文化。⑥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并爱上了中国美食,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做“美食直播”。在新的时代,中国饮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融合性发展和创新性传播,从而在世界舞台上更显魅力。(摘编自《中国饮食文化》)【材料二】①不同的食物在与口腔的碰撞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味道刺激与感受,这种感受便被称为“味”。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人对饮食的追求本质上是对“味”的追求。从酸甜、咸香到麻辣、香辣,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的手中也能千变万化出多种味道,红烧、醋溜、清蒸……这种在“味”上的追求与独到成就,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②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味”是食物的灵魂。如果说,茹毛饮血只是人类之初为满足生存需求而产生的最原始的饮食行为,那么当调味品进入生活时,人类才逐渐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真正愉悦。众多调料的创制与融合,让中国味道在苦、甘、辛、咸之上推陈出新。酸甜酥嫩的“糖醋鲤鱼”、麻辣鲜香的“水煮肉片”,都充分吸收了多种调料的味道,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摘编自《我国饮食的调味艺术》)【材料三】①张骞通西域,将西域与中原联系了起来,此举被太史公司马迁称为“凿空”,而张骞“凿空”西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凿通”的效果。伴随着军政、经贸的往来与文化传播,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中原本土的梨、桃等得到西传,现在被誉为“果中王子”的库尔勒香梨,据考证,就是张骞通西域时带到新疆种植并不断改良而成的,葡萄、石榴、胡瓜、胡萝卜等得到东进,孜然、茴香、胡椒等香辛料也一举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记忆。②多元交流中的灵感撞击,带来了植物栽培与食材处理的融会贯通。植物的交流,本质也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物种的传播、资源的丰富,更是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共赢。(摘编自《张骞通西域的历史馈赠》)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凝聚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饮食文化,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变迁。B.同一种食材在中国厨师手中变化出多种味道,体现中国人饮食上对“味”的追求。C.调味品的出现,让人类从最原始的为生存而饮食,直接进入到享受食物的阶段。D.孜然等香辛料传入后,改变了古代中国菜的味道,对中国菜的发展产生了影响。19.下列诗句,可体现材料三“物产在汉唐丝绸之路的辉煌进程中得到交流”的一项是()A.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B.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C.姜宜山茗留闲啜,豉下湖莼喜共烹。 D.桂江霜鲫长如许,绝似松江一尺鲈。20.材料三提到“凿通”的效果。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述“凿通”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体现。【答案】18.C19.B20.示例:张骞通西域带来了物产交流,如葡萄、石榴等传入中国,中国本土的梨、桃等西传,丰富了食材种类;香辛料的传入改变了中国菜的味道记忆,推动了中国菜的发展;物产交流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这种交流本质上也是文化的开放与融合,促进了文明的共赢。【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筛选。C.结合材料二第②段“当调味品进入生活时,人类才逐渐享受到食物带来的真正愉悦”可知,题干中“直接进入到享受食物的阶段”说法过于绝对,并不是直接进入;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A.该句意思是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说的是黄州当地的美食“鱼”和“笋”;B.该句意思是忠州的胡麻饼,完全是按京城长安的样子烤制的,刚出炉的饼冒着热气,又香又脆,看着真是诱人。“胡饼”这种食物,最早是在汉代从胡地传入中原,这两句从侧面反映出了从胡地传入的胡饼在中原受欢迎的程度极高;C.该句意思是姜与山茗适宜留着闲暇时慢慢品味,豆豉与湖莼一起烹饪令人欣喜,提及的是当地的美食“姜”“茗”“豉”“莼”;D.该句意思是桂汀这个地方的鲫鱼长得很长,非常像松江那长一尺的鲈鱼;说的是桂汀本地的美食“鲫”;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与运用。题目要求简述“凿通”在中国饮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产业并购整合策略与教育投资并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001
- 2025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地质风险防控策略研究预研报告
- 江西省“红色十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信息科个人年终工作总结(19篇)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孤树镇方官屯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1-2单元)数学试题
- 2025年第28届中小学学校“推普周”活动总结:以语言为桥 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 应力应变试验培训课件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恒大碧桂园
- 岩石力学许明课件
- 输电六防课件
- 定向钻机操作规程
- rzelihz通快碟片式激光器培训课程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 HY/T 080-2005滨海湿地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 GB/T 712-2011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 GB/T 19868.4-2005基于预生产焊接试验的工艺评定
- GB/T 19633.1-201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要求
- 吸附及吸附过程课件
- 羽毛球运动基础知识简介课件
- 设计美学研究课件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课件(定稿;校级公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