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统编版九下历史第1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01讲核心(解析版)_第1页
解析:统编版九下历史第1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01讲核心(解析版)_第2页
解析:统编版九下历史第1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01讲核心(解析版)_第3页
解析:统编版九下历史第1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01讲核心(解析版)_第4页
解析:统编版九下历史第1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01讲核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01讲核心一: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2、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3、杰出代表:玻利瓦尔、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4、成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哥与委合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2、彼得一世改革(1)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内容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3)作用: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二、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1、背景:a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b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革命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2)农奴获得“解放”时,可通过赎买方式获得一块份地5、意义:(1)进步性: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局限性: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三:美国内战一、南北矛盾的加剧1、经济概况: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南方(种植园经济)2、双方矛盾:关税(北方希望提高);新增土地的制度(北方自由州,南方蓄奴州);奴隶制(南方保留)二、内战爆发1、原因(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2、开始:1861年2月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三、北方的胜利转折1、扭转战局:(1)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2)作用:调动农民、黑人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北方不利局面2、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林肯遇刺。3、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四:日本明治维新一、德川幕府的统治1、原因:(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闭关锁国)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2)直接原因(外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入侵(黑船事件),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2、倒幕运动王政复古政变。主力:中下级武士发起了倒幕运动。二、明治维新1、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取消武士特权。(2)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3)军事上: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2、影响(1)积极性: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2)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背景: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2.时间:19世纪初。3.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印度民族大起义1.时间:1857—1859年2.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点拨: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一时期,中国正在进行太平天国运动。【练经典01】(2022·山西吕梁·九年级阶段练习)1.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之一。对下面历史人物的评价中,最恰当的是()A.都是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 B.都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作出贡献C.都是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 D.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章西女王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反抗英国殖民者的英雄,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是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英雄,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是反抗英国殖民者的英雄,综上所述章西女王、玻利瓦尔、华盛顿都是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A项正确;章西女王不符合“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作出贡献”,排除B项;华盛顿在18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排除C项;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了,没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排除D项。故选A项。(2022·河北·邢台三中九年级阶段练习)2.玻利瓦尔曾经说:“独立是唯一的赐福,要以其他一切为代价。”他践行“独立”的舞台位于()A.大西洋沿岸 B.西欧地区 C.拉丁美洲 D.印度半岛【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玻利瓦尔是19世纪拉美独立运动的杰出领袖,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2022·江苏·涟水县麻垛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3.19世纪,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其中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①圣马丁②章西女王③玻利瓦尔④华盛顿⑤林肯A.①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的独立运动中,南美洲北部地区领导人是玻利瓦尔;南部地区的领导人是圣马丁,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①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最受爱戴的领导人,是印度民族女英雄;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赢得国家独立;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②④⑤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2022·江苏·灌南县扬州路实验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4.下图中的人物都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下列有关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章西女王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②他们都领导民众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③他们领导的运动属于民族独立运动④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最终失败,没有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据此可排除含有②的选项,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最终失败,没有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据此可排除含有②的选项,排除ABD项。故选C项。(2022·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5.19世起中期,印度爆发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反英大起义,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激化了民族矛盾 B.英国殖民当局取消了印度王公的称号C.英国人侮辱了印度人的宗教感情 D.英国殖民当局兼并土地损害了印度王公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殖民者进上步加紧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如:英国殖民当局取消了印度王公的称号,英国人侮辱了印度人的宗教感情,英国殖民当局兼并土地损害了印度王公利益。这些做法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最终爆发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反英大起义。因此,19世起中期,印度爆发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反英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激化了民族矛盾,A项正确;“英国殖民当局取消了印度王公的称号、英国人侮辱了印度人的宗教感情、英国殖民当局兼并土地损害了印度王公利益”都是导致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的事件,排除BCD项。故选A项。【技巧总结】复习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史时,一定要牢记殖民地人民反抗的是哪国的殖民统治,领导者是谁。(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3)时间:1861年(4)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5)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6)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7)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点拨: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俄国的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农奴制改革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直接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练经典02】(2022·辽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6.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时期的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下列各项解决俄国此时社会问题的是()A.二月革命 B.1861年改革 C.十月革命 D.实施新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体现了农奴制下的俄国,市场狭小的问题;“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说明因为农奴制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影响了工场的发展。为此,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这就使工场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也扩大了市场需求,B项正确;二月革命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十月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排除C项;实施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排除D项。故选B项。(2022·湖北咸宁·九年级阶段练习)7.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其论据是()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农奴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俄国革命......(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B项正确;农奴完全成为了自由人不能作为是一种欺骗的依据,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地主不许买卖农奴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农奴获得土地,必须出钱赎买,D项与史实不符,同时与题意也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期中)8.观察1860年和1879年俄国制造业的数据统计表。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企业数(家)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2874200051937A.彼得一世改革 B.克里米亚战争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二月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表格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860年和1879年俄国制造业企业数、工人数、产值的增长,反映了资本主义较快发展,C项正确;17世纪彼得一世进行改革,排除A项;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这不是俄国制造业发展的原因,排除B项;1917年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2022·河北·石家庄西山学校九年级期中)9.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由此可以分析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①市场

②劳动力

③资金

④原料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是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的发展;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这次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自由劳动力。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①市场、④原料,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2022·河南省实验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10.亚历山大二世指出:“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可见俄国的这场改革的目的是()A.挽救民族危机 B.维护沙皇统治C.提升农民的地位 D.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俄国1861年改革也叫废除农奴制改革,是当时俄国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之间矛盾冲突所引起的封建农奴制危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必然结果。这次改革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并为革命形势所迫,自上而下进行的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据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技巧总结】选择题型的解答方法:1.读: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2.找: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注意材料当中的转折词(转折词后面往往是材料强调的重点);3.联: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4.析: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1.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2)直接原因: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2.美国内战的进程(1)开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2)初期失利: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3)颁布两部法律——扭转战局: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部法律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4)结果: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3.对林肯的评价: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4.美国内战的影响(1)性质: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意义: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点拨:美国独立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练经典03】(2022·山西忻州·九年级阶段练习)11.下面漫画创作于1865年,画中右侧手拿木棒的人物是林肯,画上英文意为“联邦将被修复”。漫画表明在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的目的是()A.废除黑人奴隶 B.维护国家统一C.消除南北矛盾 D.扩张美国领土【答案】B【解析】【详解】美国独立后,南方实行的种植园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自19世纪起日趋激烈,美国面临国家分裂的危机,1861年南方挑起了内战。1865年美国内战的结束,经过内战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更加快速地发展创造了条件。根据漫画创作的时间“1865年”和“林肯”等信息可知,漫画表现的事件是美国南北战争,林肯政府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B项正确;林肯政府的目的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维护国家统一,其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废除黑人奴隶制,排除A项;林肯政府的目的是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排除C项;扩张美国领土,激化了南北矛盾,而不是林肯政府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2022·河北·英才国际学校九年级期中)12.打开360搜索,输入一个词条,会出现这样一段文字:“美国历史上的伟大总统,废奴,捍卫国家统一,遇刺身亡。”输入的词条应是()A.华盛顿 B.拿破仑 C.克伦威尔 D.林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美国历史上的伟大总统,废奴,捍卫国家统一,遇刺身亡。”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美国总统林肯。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D项正确;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排除A项;拿破仑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排除B项;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之一,排除C项。故选D项。(2022·山东·商河县第三实验学校九年级期中)13.2020年5月,美国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发民众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回顾历史,曾经为解放黑人奴隶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美国总统是()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极大激发人民参加热情,是北方战胜南方,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题干曾经为解放黑人奴隶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美国总统是林肯,B项正确;华盛顿领导美国的独立战争,实现美国独立,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作为总统,为缓解了美国经济大危机,采取国家干预经济,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二战后,1947年杜鲁门发表演讲,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期中)14.林肯在签署某份文件后庄严地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签署这个文件时更加坚信自己是正义的。”林肯签署的这份促进人权进步的文件应该是()A.《巴黎和约》 B.《人权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国家工业复兴法》【答案】C【解析】【详解】1862年为了扭转战局,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C项正确;《巴黎和约》是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时签署的文件,排除A项;《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重要文献,排除B项;《国家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为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颁布的文献,排除D项。故选C项。(2022·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15.“林肯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材料表明当时美国()A.政治体制转变 B.国家统一为重 C.独立战争胜利 D.种族歧视消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林肯反对奴隶制,但他把奴隶制看作是次要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不应当被分裂成显然不同而相互倾轧的两个部分。”可知,相比奴隶制,林肯更看重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政治体制转变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美国的南北战争,排除C项;南北战争时期,美国的种族歧视并未消除,排除D项。故选B项。【技巧总结】复习本考点,一定注意识记美国内战的领导者、过程和意义,总结林肯的贡献。1.时间:1868年2.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③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④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3.历史影响①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②消极影响: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点拨:明治维新启示我们: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既要重视经济发展,也要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要反对民族压迫,捍卫国家独立,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勇于创新,善于学习外来先进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练经典04】(2022·江苏·兴化市大垛中心校九年级阶段练习)16.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以国家财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扶持和保护大量私人企业。这些措施的主要作用是()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以国家财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扶持和保护大量私人企业”可知,这反映了明治维新经济方面的“殖产兴业”措施,这些措施促进了日本近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C项正确;题干材料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无关,排除A项;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题干材料中的措施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不是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排除D项。故选C项。(2022·山西忻州·九年级阶段练习)17.制度的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下列改革中,导致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A.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C.中国洋务运动 D.美国南北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1868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不仅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而且日本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是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改革,排除A项;中国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进行的一次自救运动,排除C项;美国南北战争是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之间进行的一次内战,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022·河南·扶沟县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18.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同年,派遣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