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变轨问题、双星和多星问题、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_第1页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变轨问题、双星和多星问题、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_第2页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变轨问题、双星和多星问题、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_第3页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变轨问题、双星和多星问题、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_第4页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变轨问题、双星和多星问题、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变轨问题、双星和多星问题、天体

的追及相遇问题、不同轨道上卫星各物理量的比较)

60分钟

考点预策

考点序号考点考向题型分布

考点1万有引力与航天专考向1: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14单选+4多选

题(天体质量和密

考向2:不同高度重力加速度的计算

度的计算、变轨问

考向3:不同轨道上卫星各物理量的比较

题、双星和多星问

考向4:变轨问题

题、天体的追及相

考向5:双星和多星问题

遇问题、不同轨道

上卫星各物理量的考向6:卫星的追及相遇问题

比较)

考点突破

考点。1;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变轨

问题、双星和多星问题、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不同轨道上卫

星各物理量的比较)(14单选+4多选)

1.(2024•河南•模拟预测)如图所示,/、B、C分别表示太阳、水星和地球,假设水星和地球在同一平面内

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水星公转半径为r,地球公转半径为R,此时与2C垂直.水星的公转周期为工,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4,太阳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所有天体均可视为质点,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水星与眼睛连线所成角度的正弦值最大为£

r

D

C.水星与地球公转线速度之比为仝

r

D.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

GT;

【答案】B

【详解】A.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水星与眼睛连线所成角度的正弦值最大为5,故A错误;

B.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

r^_T^_

帚一斤

又知

4=1年

联立解得

故B正确;

C.由

GMv2

——m=m——

rr

故C错误;

D.由

GM4万2

——m=m——r

r2T;

可得

M=

GT;?

故D错误。

故选Bo

2.(2024•山西太原•三模)宇宙中行星A、B的半径4=2与,各自相应卫星环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卫

星轨道半径与周期的关系如图所示,若不考虑其它星体对A、B的影响及A、B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行星A、B的质量之比为1:4B.行星A、B的密度之比为1:2

C.行星A、B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1:2D.行星A、B的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8

【答案】C

【详解】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GMm47r2

——--=m——r

r2T2

解得

则图像的斜率为

7GM

k=——彳

4万

3

kA±B=R^:R^:2=1:8

故行星A、B的质量之比为

MA:MB=kA:kB=1.­8

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GMm47之

解得

M上曾

G年

故行星的密度为

3

4万2R

EFT西

3

由题意可知,卫星在两颗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故行星A的密度等于行星B的密度,故

B错误;

C.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卫星在行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则有

2nR

V'~

则行星A、B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4招=1:2

故C正确;

D.同步卫星的相关物理量未知,无法计算加速度比值,故D错误。

故选Co

3.(2024•北京海淀•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6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6、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三物体,都仅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B.周期关系为北=4>看

c.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h<匕<为

D.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答案】A

【详解】A.从C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由万有引力

垂直于地轴的分力提供向心力,故A错误,符合题意;

B.c为地球同步卫星,。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两者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Tc>Tb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c为地球同步卫星,根据

v=5a、c角速度相等,a的轨道半径小一些,则有

%<匕

"c的轨道半径大于6的轨道半径,则C的线速度小于6的线速度,则有

匕<匕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c为地球同步卫星,根据

a=co2ra,c角速度相等,a的轨道半径小一些,则有

根据

「Mm

Or——二ma

r

则有

a=^-c的轨道半径大于b的轨道半径,则c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则有

ab>ae>aa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4.(2024•山西•一模)2023年,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真正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

下五洋捉鳖"!已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的坐底深度为d(10909m),空间站离地面的高度为〃(400km)。

假设地球质量分布均匀,半径为五,不考虑其自转,且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则深度

为d处和高度为〃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R~d)(R+h)2(R+d)(R-h?

A.B.

R3R'

22

R+dR—d

c.D.

R-hR+h

【答案】A

【详解】设质量为叫的物体在马里亚纳海沟底处,有

「M'm、

G--------4-=m.g,

(R-d)211

M'_(R-d)3

M~R3

质量为吗的物体在空间站上,有

cMm2

=加*2

(R+h)2

解得马里亚纳海沟底处和空间站所在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gi_(R_d)(R+h)2

R3

g2

故选A。

5.(2024•安徽•模拟预测)2023年9月21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进行第四次“天宫课堂"授

课。若天宫空间站运行轨道视为圆轨道,天宫空间站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左倍,绕地球飞行相对地心

转过0角所用时间是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密度表达式为()

A4〃(我+1)34(左+1)336“左+1)3/(后+1)3

A.-----;—D.------------C.--------D.--------

371Go24TTG产4TTG产4兀G4

【答案】B

【详解】由题意可知天宫空间站运动的角速度为

设地球半径为R,又r=(l+左)R,地球的质量

4,

M=-upR3

联立解得地球的密度

3铲(左+1)3

4兀G/

故选Bo

6.(2024•云南昆明•模拟预测)在太阳系之外,科学家发现了一颗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绕恒星橙矮

星运行,命名为"开普勒438b"。其运行的周期为地球运行周期的p倍,轨道半径为日地距离的q倍。假设

该行星绕星的运动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均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橙矮星与太阳的质量之比为()

p2qq1//

A.-r-B.——C.-7-D.-z-

qPPq

【答案】B

【详解】由

G八-Mm=m^4万r2r

解得

“4万2

M=——r

GT1T

则橙矮星与太阳的质量之比为

蛆=二受=4

M吟T:p-

故选Bo

7.(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行星冲日是指某一地外行星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

线的状态,而地球恰好位于太阳和地外行星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设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7,地球环绕

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为大火星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为々,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的质量为整

GT1

3

B.火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ZLJT

3

r&T

c.从火星与地球相距最远到火星与地球相距最近的最短时间为一j~-

2-

3

r^T

D.从某次火星冲日到下一次火星冲日需要的时间为一W

(以一甲)

【答案】D

【详解】A.设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质量为优,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Mm4九2

G-^=myrri

解得

M=-----

GT2

故A错误;

B.设火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7,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G

727,2

解得

3

T中

故B错误;

C.地球绕太阳运转角速度为

2%

——

T

火星绕太阳运转角速度为

,2%

CD=——

V

从火星与地球相距最远到火星与地球第一次相距最近的时间为才,则

cot-3t=71

解得

t=WT

22

2(r/-r?)

故C错误;

D.设从某次火星冲日到下一次火星冲日,即从火星与地球相距最近到火星与地球第一次相距最近的时间为

f,则有

a>t-cdt=2几

解得

3

t=玲丁

21

(刀一42)

故D正确。

故选Do

8.(2024•山东烟台•三模)北京时间2024年1月5日19时2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

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5-18星(以下简称天目星)发射升空,天目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至

此天目一号气象星座阶段组网完毕。天目星的发射变轨过程可简化为如图所示,先将天目星发射到距地面

高度为0的圆形轨道I上,在天目星经过N点时点火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最后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8

点再次点火将天目星送入距地面高度为岳的圆形轨道川上,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天目星沿椭圆轨道从/点运动到8点的时间为()

【答案】B

【详解】根据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Mm

G~^r=ms

在圆形轨道i上,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m

(J----------------7尺+外

(火+砧2

椭圆轨道II的半长轴为

2R+

a=-------------

2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7?+/?,)3a3

解得天目星沿椭圆轨道||的周期为

T=£回+%+2行

22g

天目星沿椭圆轨道从/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

1T_"1(丸+为+2娱

~2l米,2g

故选Bo

9.(2024・湖北•模拟预测)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进入比空间站低的预定轨道,历经6.5

小时调整姿态后成功与空间站对接,神舟十八号的变轨过程简化为如图所示,圆轨道I、III分别为预定轨

道和空间站轨道,椭圆轨道H分别与轨道I、III相切于尸、。两点,轨道III离地面高度约为400km,地球未

画出,贝(I()

A.神舟十八号在轨道I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其在地面上静止时的向心加速度

B.神舟十八号在轨道n上经过尸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经过。点时的向心加速度

C.神舟十八号在轨道II上经过尸点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I上经过尸点时的速度

D.神舟十八号在轨道H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III上的机械能

【答案】A

【详解】A.根据

可知神舟十八号在轨道I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而根据

a=arr

可知,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面上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可知神舟十八号在轨道I上运行时的向心

加速度大于其在地面上静止时的向心加速度,选项A正确;

B.根据

可知,神舟十八号在轨道n上经过尸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经过o点时的向心加速度,选项B错误;

c.神舟十八号从轨道I进入轨道n要在P点加速,可知在轨道II上经过尸点时的速度大于在轨道I上经过

尸点时的速度,选项c错误;

D.神舟十八号从轨道II进入轨道III要在。点加速,机械能增加,则在轨道H上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III上的

机械能,选项D错误。

故选Ao

10.(2024・北京海淀•二模)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过程可以简化如下:卫星先在近地圆形轨道I上运动,在点

N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到达轨道的远地点8时,再次点火进入同步轨道III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地球半径为R,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八设卫星质量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I上和轨道卬上的运动周期之比为彳

B.卫星在轨道I上和轨道n上的运动周期之比为

c.卫星在轨道I上和轨道皿上运动的动能之比£

R

D.卫星在轨道II上运动经过/点和2点的速度之比为£

R

【答案】A

【详解】AB.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工=左可得,卫星在轨道I上和轨道III上的运动周期之比为

二=叵

7mV3

卫星在轨道I上和轨道n上的运动周期之比为

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卫星在轨道I上可得

G

在轨道III上可得

则有卫星在轨道I上和轨道in上运动的动能之比为

Ekl_r

EkmR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设卫星在轨道H上运动经过/点的速度为口,在2点的速度为%,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

1„1

—RVA=—rvR

2J28

解得经过/点和B点的速度之比为

力R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1.(2024•河北•三模)有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和B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A、B同向转动,轨道半径分别为

r和4厂,每隔时间f会发生一次"相冲"现象,即地球、卫星A和B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A、B位于地

球的同侧,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到球质量可表示为()

A”广,・小亭D.

【答案】D

【详解】每隔时间f会发生一次"相冲"现象,得

(%-稣"=2"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联立解得地球质量为

故选D。

12.若地球半径为几把地球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蛟龙号"下潜深度为力"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

高度为人"蛟龙"号所在处与"天宫一号”所在处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内部物体的万

有引力为零)()

R^d_伊一.,(RV)(R+犷(R-d)(R+h)

R+hB.g)2C.pD.充

【答案】c

【详解】设地球的密度为外则在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有

g=F

由于地球的质量为

4,

M=p-n^

3

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写成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故在深度为d的地球内部,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即为半径等

于(R—d)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万有引力,故"蛟龙号"的重力加速度

所以有

g'_R-d

g-R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Mm

G西7="”

"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GM

所以

a一片g'_(R-d)(R+hf

S(R+y~a~便

故选C。

13.(2024・安徽•一模)如图所示,有两颗卫星绕某星球做椭圆轨道运动,两颗卫星的近地点均与星球表面

很近(可视为相切),卫星1和卫星2的轨道远地点到星球表面的最近距离分别为曲h2,卫星1和卫星2

的环绕周期之比为鼠忽略星球自转的影响,已知引力常量为G,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星球的平

C3A

341-庐

_____\/

B.

2〃G12户—4

(2\

3gc1-F

_____I/

D.

/1

4TTG4户一九

【答案】A

【详解】卫星一、卫星二轨道的半长轴分别为

2R+42氏+4

%—

22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

=k

整理得

2

R=%-户〃2

C2、

2人3—1

7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万有引力提供重力得

G-^=mSc

星球质量的表达式为

M=^-pR3

联立得

c2\

3&i

3g,1)

P=

4iGR72A

2nGh^k3—\

7

故选A。

14.(2024•山东日照•二模)2021年11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布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时域多星光谱星表,为

科学家研究宇宙中的多星系统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科学家观测到有三颗星A、B、C保持相对静止,相互

之间的距离均为/,且一起绕着某点做周期为7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皿A=M,加B=^C=(G+1)加,不计

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影响。关于这个三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颗星A、B、C的半径之比为1:1:1

B.三颗星A、B、C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亚:1:1

C.若距离/均不变,A、B、C的质量均变为原来的2倍,则周期变为了

D.若A、B、C的质量不变,距离均变为2/,则周期变为后

【答案】B

【详解】A.由于三颗星保持相对静止,一起绕着某点做圆周运动,三星角速度与周期相等,根据对称性,

B、C轨道半径相等,作出三星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

对A星体有

(V3+l)m2

cos3d=mo2&

2G/2

对B、C星体,两星体各自所受引力的合力大小相等,令为F,根据余弦定理有

2(省+1)机22(V3+1)2m2)而JA/~~3+)m2

---------cos120

对B、C星体,两星体各自做圆周运动,B、C轨道半径相等,令为RB=仆,=4,则有

F=(+1)加①2/?o

解得

冬=&

可知,三颗星A、B、C的半径大小之比为力:1:1,故A错误;

B.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有

v=a)R

三颗星A、B、C的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之比等于半径之比,结合上述可知,三颗星A、B、C的线速度大小

之比为收:1:1,故B正确;

C.距离/均不变,对A星体有

(V3+lp4"

2G—cos3(J—m丁?&

若A、B、C的质量均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对称性可知,三星圆周运动的圆心不变,即轨道半径不变,则

4x(G+l)加242

G—――一cos30=R

21l2rp2A

解得

T后

T'=F

即若距离/均不变,A、B、C的质量均变为原来的2倍,则周期变为正7,故C错误;

2

D.若A、B、C的质量不变,距离均变为2/,根据对称性可知,三星圆周运动的圆心不变,即轨道半径均变

为先前的2倍,则对A星有

(百+1)/

2G^--------<—cos30°=m—.

(2/)2T;

解得

《=2后

即若A、B、C的质量不变,距离均变为2/,则周期变为2亚T,故D错误。

故选Bo

15.(2023•福建龙岩•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神舟十五号飞船A、空间站B分别沿逆时针方向绕地球的中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分别为7/、乃。在某时刻飞船和空间站相距最近,空间站B离地面高度约为400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A和空间站B下一次相距最近需经过时间二T

B.飞船A要与空间站B对接,可以向其运动相反方向喷气

C.飞船A与空间站B对接后的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2

D.飞船A与空间站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答案】AB

【详解】A.设飞船A和空间站B下一次相距最近需经过时间为t,则有

解得

耳2

XT

故A正确;

B.飞船A要与空间站B对接,需点火加速,可以向其运动相反方向喷,故B正确;

C.空间站B离地面高度约为400km,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飞船A与空间站B对接后的周期小于地球同

步卫星的周期,故C错误;

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T;2T-

解得

T-

飞船A与空间站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黄尸,故D错误;

故选ABo

16.(2024・湖南衡阳•模拟预测)宇宙中有一孤立星系,中心天体周围有三颗行星,如图所示。中心天体质

量远大于行星质量,不考虑行星之间的万有引力,三颗行星的运动轨道中,有两个为圆轨道,半径分别为不

弓,一个为椭圆轨道,半长轴为在加时间内,行星n、行星Ui与中心天体连线扫过的面积分别为

星、邑。行星I的速率为W,行星II在3点的速率为,行星H在E点的速率为丫2£,行星III的速率为丫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f

B.行星II与行星III的运行周期相等

C.行星II与行星III在尸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

D.v2E<v3<vl<v2B

【答案】BD

【详解】AB.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对于行星n、行星iii分别有

由于。=%,所以4=心,即行星n和行星ni的周期相等,假设加为一个周期,则它们与中心天体的连线扫

过的面积分别为椭圆的面积和圆的面积,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椭圆的面积小于圆的面积,故B正确,A错误;

c.行星II与行星ni在尸点时距离中心天体的距离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即二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C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因此有

当行星从1变轨到n时,运行半径增大,需要在8点加速,因此有

匕<V2B

行星在轨道II上从3点到£点,与中心天体的距离增大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因此有

V2B>V2E

行星在E点的速度均,小于行星在E点能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速度喔,由于七>彳,根据万

有引力定律可得

"2E<匕<匕<V2B

故D正确。

故选BDo

17.(2024・重庆•模拟预测)如题图所示,P、Q恒星构成的双星系统,一颗质量为加,另一颗质量为2加,两

星均视为质点且距离保持不变,均绕它们连线上的。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平面上的观测点厂相对于O

点静止,连续两次出现P、Q与。、产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九仅考虑双星间的万有引力,引力常量为G。则

()

p

A.恒星Q的质量为2冽

TT

B.恒星P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工

t

C.任意时间内两星与。点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4Ga产1

D.恒星P、Q之间的距离为(丝L)3

71

【答案】ABD

【详解】AB.设恒星P、Q的质量分别为叫、加2,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分别为弓、4,且两恒星之间的

距离为根据题图可知4>々,而根据题意可得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