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某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县井头镇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来,是借烧烟而爆发的,实则通商上种种的症结,郁而必发,烧烟特其导火

线耳。其结果,中国因兵力不敌,英人逼迫江宁(南京),清人不得已,于江宁议和,订立条约。”材

料中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1857年5月9日《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中说:“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

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为实现该目标,他们发动了()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

历史解释的是()

A.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1864年,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D.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4.某同学在探究活动中搜集到油画《圆明园劫难》、图片《轮船招商局》、电影《甲午风云》和史学

论著《戊戌思潮纵横论》。由此推测,他探究的主题应是()

A.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5.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历慎思同学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制作的时间轴,该时间轴的

主题是()

开始沦为半殖民大大加深半殖民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地半封建社会地化的程度建社会的深渊

I-------------I----------1-----►

1842年《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6.下图中Y轴表示()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程度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里“呼唤一个能迅速

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话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违背社会规律B.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D.改良更利于社会稳定

8.将中外历史对比,可以更好的理解事物发展。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A.玄奘西行一大化改新

B.丝绸之路开通——16世纪“三角贸易”开始

C.郑成功收复台湾一18世纪英国进行殖民侵略

D.李大钊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9.下图展示了我国近代女性服饰的演变。这反映了()

削弱女性身体曲线的“暴露”,袍服多是民国时,女性效仿男子穿长袍,后旗袍经过改

宽松型。良,充分体现女子曲线美。

A.社会思潮日益开放B.新文化运动的深远影响

C.新式礼节纷纷出现D.西方观念占据主导地位

10.以下两幅图片再现了五四运动的发展历程,两幅图片说明()

学生在街头演讲工人游行队伍

A.运动性质的变化B.运动结果的变化

C.运动目标的变化D.运动主力的变化

11.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下

图中各阶段说法正确的是()

A.①段下降的原因是军阀混战,社会动乱

B.②段降到谷底的原因是戊戌变法的失败

C.③段上升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紧密相关

D.近代中国社会各阶段发展违背世界潮流

12.3月30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武昌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时,右手握拳,模仿孙中山的

粤语口音高喊“、五权宪法”,空白处的口号最有可能是()

A.师夷长技B.维新变法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

13.下图是一本人物传记的目录节选。据此判断该著作是

累日拿《新学伪及考》与万木草堂

累五章“公车上书”

苏九章百H推断

一、«明定国是诏》

二、光绪帝3义

A.张之洞B.谭嗣同C.严复D.康有为

14.某校八年级(1)班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随机出现的关键词,判断出相应

的事件。下边是小明抽取的一组关键词,据此判断它反映的是()

竞猜卡片

贵州境内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生死攸关转折点

A.湘江战役B.遵义会议C.四渡赤水D.会宁会师

15.将下面四位历史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历史要素是()

朱德杨靖宇蒋介石张学良

A.五四风潮B.中共建党C.抗战守土D.国共决战

16.如图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的签订()

条约有四项,割赔和开商。

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使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使西方列强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

D.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17.1942年1月,《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太平洋战

场的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

人”……使日军自己都承认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这场会战是

()

A.淞沪会战B.第三次长沙会战

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大捷

18.1938年广州沦陷,韶关成为战时省会和广东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长达6年之久。期间

中共广东省委制定了一系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并积极筹办机关刊物《新华南》。由此可知,中

共广东省委的一系列工作()

A.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B.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C.巩固了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D.适应了反攻阶段的抗日形势

19.作为史学基本属性之一的时序性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将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几个重要

史事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挺进大别山②渡江战役③转战陕北④三大战役

A.①④③②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

20.周恩来总理曾对一次军事行动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路是他的“铁

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而我们已经过了“铁丝网”,打到他的“内

壕”了。结合右图,指出这一军事行动是()

A.挺进大别山B.平津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60分。

2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

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沉沦篇】近代,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不断沉沦。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

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制度走到了它的

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三:“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

明。”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抗争篇】面对侵略,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材料四: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

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探索篇】近代化是中国人民不断学习,探索救国救亡道路的过程。

材料五: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

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六: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的

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

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这场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标志是甲午战争中哪一战役?

(3)材料三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的标志是签订了什么条约?

(4)材料五中的“这一文件”指的是什么文件?

(5)材料五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使中国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大潮中,请用一句话

来评价这场运动?

(6)材料六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依据材料概括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的理

由。

22.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几经变迁,孕育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企业家,他们创造的辉煌和他们身上凝

聚的企业家精神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现代社会过渡的重要力量。

材料一:唐廷枢是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和慈善家,中国近代工业先行

,W者,1873年应李鸿章之召,入上海轮船招商局任总办。他一生创办工

商企业40多家,涉及轮船运输、煤矿、铁路、保险、水泥、教育以

1111

及慈善等诸多领域,创造了多个中国近代工业第一。1884年,唐廷枢

唐廷枢

在为《瀛海采问》一书所作的序中写道:“事事以利我国家、利我商

民为务。”一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1896年春天,张骞与他人筹划创办大生纱厂,于1899年5

月正式开始纺纱,当年便有赢利,1900年纯利就有5万两。张骞在为

大生拟定的《厂约》中便首先说明办厂的目的是“为通州民生计,亦

为中国利源计”。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

张春校、图书馆、博物苑、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一摘编自张莹

《张骞和近代实业救国》

材料三:著名实业家,曾留学日本,1912年回国。当时,中国化工原

1料完全依赖进口,碱市场被英国垄断,许多工业纷纷倒闭。对此,范

旭东在1917年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制碱厂——永利制碱厂,聘大学毕

业生担任车间技术员。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厂内建有职工宿舍、

范旭东医院等。他坚持工厂的问题由职工来解决,职工的问题由工厂来解决

的民主原则。1922年成立了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此外,派人到美国

进行技术考察和学习,并借此引入人才。抗日战争爆发后,坚决不同

日本人合作,永利厂被轰炸,他和许多技术人员转赴四川,设“新塘

沽“碱厂,支持国家抗战。一摘编自《范旭东传》

(零七材料四:荣毅仁,是荣氏企业的第二代接班人。新中国成立后,荣毅

仁率先接受公私合营,1957年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探索国际经济合作之道,在邓小平的支

1持下,他于1979年10月成立了一个直属国务院的投资机构一中信公

荣毅仁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广泛开展中外经济技术合

作,引进资金和技术,在国内兴办实业,并在海外择机投资,发行债

券,将中信公司建成为一个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1986年6月,

邓小平同志在接见荣氏亲属回国观光团时说,“你们荣家对发展民族工业

作了贡献,是有功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摘编自《荣毅仁:中国民族企业家的典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唐廷枢创办近代民族企业的背景?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创办实业的背景?他创办实业的目的是么?同时期还有两

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主张用不同方式在政治领域进行变革,请写出名字。

(3)根据材料三分析范旭东创办实业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荣毅仁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他们身上凝聚了哪些精神品质?

23.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也是争取民族

独立、进行救亡图存探索的历史。某班同学对该部分历史用简表和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了梳理和探

究性学习

列强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不屈斗争简表

列强侵

中国人民不屈斗争

华战争

鸦片战

关天培在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壮烈殉国

第二次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鸦片战争

甲午中

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①一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

日战争

八国联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军侵华战争

日本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②—壮烈殉国。反"扫荡''作

面侵华战争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③—血洒疆场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思维导国

t

(1)请写出表格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英雄人物。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我们该怎样

对待英雄,我们应当提倡怎样的社会风尚?

(2)请指出思维导图中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名称。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两个重大成果。

(4)评价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意义。

(5)根据思维导图,指出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以往是没有前例的……而中国革命却不

是这样,城市革命处于低潮时,可以到乡村去,继续革命,以“乡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夺取全国政

权,这是一条前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29年12月,红军

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即古田会议。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

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十万人。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特别是在四渡赤水

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1935年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

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过草地北

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它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

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中国军网《二万五千里长征》

材料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古田会议(会址)红军长征(绘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创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给中国革命局面带来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写出长征途中的任意两个重大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长征的意义。

(4)请从材料四所展示的图片中任选两幅,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为其撰写简单的

文字介绍。

答案解析部分

1.A

2.B

3.D

4.A

5.A

6.C

7.B

8.D

9.A

10.D

11.C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