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工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八下)阶段性学情监测化学试卷(测试时间7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1-35.5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第40届中国。哈尔滨冰雪节于2024年1月5日开幕。下列能体现化学贡献的是A.哈尔滨冰雪大世界LED光显示技术B.超级冰滑梯的建设难度大,用冰量大C.哈尔滨冰雪节开幕式的烟花秀好震撼D.哈尔滨冰雪节无人机表演金龙戏珠2.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徐寿参与翻译《化学鉴原》 B.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C.拉瓦锡提出分子学说 D.闵恩泽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基础3.进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C. D.4.下列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动物呼吸 B.氮气用于保存食品C.活性炭用于净水 D.氢气用做燃料5.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2:00与12:00对应的两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3:00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10:00对应的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D.9:00对应的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6.保障安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某探究实验中出现了以下安全图标,其中没有涉及到的是A戴好护目镜 B.注意通风换气C.实验中会用到明火 D.实验会用到锋利物品7.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3∶17C.物质丙可能为单质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催化剂8.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B.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化合反应C.工业高温煅烧碳酸钙:,分解反应D.铁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9.“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B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C气体易被压缩而液体难被压缩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小于液体分子间的间隔D阳光下,湿衣服干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A.A B.B C.C D.D10.现将4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40gA完全反应后生成32gC和22g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D的质量比是A.20:7 B.7:11 C.5:4 D.16:1111.下列图像表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 B.电解一定质量的水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12.4.6g某物质在一定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C.46g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D.该物质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由于铁容易生锈,所以自然界中铁元素的质量会不断减少D.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44分)14.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合价这些化学用语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是化学计算的基础。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化学,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①食品: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__________。②化肥:标出氮肥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③医药:芒硝是一味中药,主要成分是硫酸钠,硫酸钠中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2)写出符号的含义:_________。(3)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计算:①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②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③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15.作为全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今年冬天,哈尔滨持续出圈,“尔滨”成为顶流网红。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即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于2025年2月7日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以科技之力奏响亚冬激昂序曲,下面是我国在亚冬会中科技领域涌现出的两个典型案例。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图文信息,解答相关问题。(1)图1为国产AI技术:国产AI大模型生成动态冰雪纹理,AR互动让演员与虚拟极光共舞,裸眼3D技术将冰面幻化为浩瀚星河。芯片是实现AI运算和数据处理的硬件基础,主要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原料制成。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__________位。在半导体硅元件生产中,常以石英砂()和焦炭为原料,在高温电炉中反应生成粗硅和一种空气污染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______。(2)图2的冲锋衣面料中含有微孔防水膜,微孔防水膜有多个小孔,能同时实现防水和透湿功能。轻雾、雨水不能透过微孔防水膜进入面料内部;出汗时,水蒸气则可以穿透微孔防水膜排到面料外。水蒸气的直径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微孔防水膜中孔的直径。微孔防水膜的材质为聚丙烯,化学式为,其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16.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天然气不仅可以作燃料,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用不同催化剂可使合成气合成不同的物质。下列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甲醛() B.甲醇() C.尿素[](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4)由图可知,从微观角度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其本质就是生成__________。17.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是否用数据或通过数量关系表示结果或得出结论”,可将实验分成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据此可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____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___。ABCD(2)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化学、生产、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Ⅱ氧化反应”中一定参加了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和。②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写名称)。18.利用如图装置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1)甲装置中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2)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甲装置中开始收集气体适宜时机是观察到导管口__________,若用装置乙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选填“m”或“n”)端通入。(4)如丙装置所示,将若干片土豆(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和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搜集的气体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的曲线1,则曲线2是指改变丙装置中_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处变量后的变化情况。19.下图中A、B、C、D、E五个圆分别表示初中常见五种物质,用“—”表示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为生活中常见液体,C为气体单质,D、E均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且E为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A→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选填“分解”或“化合”)反应。(4)C与E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5)以上含氧元素的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____种。20.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实验A中气球的变化为__________,实验A和D中的气球除使装置密闭以外,均还可以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2)用B实验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__________,同学们经讨论发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实验必须在__________装置中进行。(3)用图C中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4)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物质总质量④物质种类⑤元素种类⑥分子数目(5)以下说法正确的__________(填序号)。A.A、B、C、D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A、B、C、D实验都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1.取20g碳酸钙样品(杂质为氯化钙),加入到盛有200g的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生成、和,烧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为215.6g。(1)计算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完整计算过程)(2)原碳酸钙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为__________。(3)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哈工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八下)阶段性学情监测化学试卷(测试时间7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1-35.5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第40届中国。哈尔滨冰雪节于2024年1月5日开幕。下列能体现化学贡献的是A.哈尔滨冰雪大世界LED光显示技术B.超级冰滑梯的建设难度大,用冰量大C.哈尔滨冰雪节开幕式的烟花秀好震撼D.哈尔滨冰雪节无人机表演金龙戏珠【答案】C【解析】【详解】A、LED光显示技术不属于化学贡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冰滑梯的建设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烟花涉及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贡献,该选项符合题意;D、无人机表演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徐寿参与翻译《化学鉴原》 B.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C.拉瓦锡提出分子学说 D.闵恩泽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A、徐寿参与翻译《化学鉴原》,故说法正确;B、张青莲测定铟、铱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故说法正确;C、拉瓦锡最早提出空气由氮气、氧气组成,故说法错误;D、闵恩泽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故说法正确。故选C。3.进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A、取用药品时,瓶塞取下后应该倒放于桌面,该选项操作不正确;B、将粉末状固体加入试管中,可借助于纸槽,该选项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取下倒放于桌面,标签向着手心,该选项操作不正确;D、给试管塞胶塞时,试管不能放在桌面上,手应该拿胶塞,不能拿胶塞上的导管,该选项操作不正确;故选B。4.下列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动物呼吸 B.氮气用于保存食品C.活性炭用于净水 D.氢气用做燃料【答案】C【解析】【详解】A、氧气用于动物呼吸在体内发生氧化反应,体现的是化学性质,选项不符合题意;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保存食品体现的化学性质,选项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体现的是物理性质,选项符合题意;D、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体现化学性质,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关于时针所对应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2:00与12:00对应的两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3:00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10:00对应的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D.9:00对应的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答案】A【解析】【详解】A、2:00对应的元素是氦元素,12:00对应的元素是镁元素,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虽然相同,但是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镁原子有多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两者化学性质不相似,符合题意;B、3:00对应的元素是锂元素,由“钅”字旁可知,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10:00对应的元素是氖元素,氖是10号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氖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故氖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不符合题意;D、9:00对应的元素是氟元素,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6.保障安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某探究实验中出现了以下安全图标,其中没有涉及到的是A.戴好护目镜 B.注意通风换气C.实验中会用到明火 D.实验会用到锋利物品【答案】B【解析】【详解】A.戴好护目镜是安全图标,实验中涉及,故不符合题意;B.注意通风换气是安全图标,实验中没有涉及,故符合题意;C.实验中会用到明火是安全图标,实验中涉及,故不符合题意;D.实验会用到锋利物品是安全图标,实验中涉及,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7.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3∶17C.物质丙可能为单质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反应前质量分数为70%,反应后质量分数为42%,减小了28%,即甲为反应物;乙反应前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质量分数为8%,减小了6%,即乙为反应物;分析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丁反应后的质量分数为,即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则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丙反应前质量分数为6%,反应后质量分数为40%,增长了34%,即丙为生成物,该反应为:甲+乙丙。【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故B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乙丙,属于化合反应,则丙一定是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故C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则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B.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化合反应C.工业高温煅烧碳酸钙:,分解反应D.铁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化合反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不符合题意;B、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使用汞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是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选项符合题意;C、工业上高温煅烧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分解反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不符合题意;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9.“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B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C气体易被压缩而液体难被压缩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小于液体分子间的间隔D阳光下,湿衣服干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因为氢分子分成了氢原子,氧分子分成了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该事实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气体易被压缩而液体难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D、阳光下,湿衣服干得更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D。10.现将4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40gA完全反应后生成32gC和22g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D的质量比是A.20:7 B.7:11 C.5:4 D.16:11【答案】B【解析】【详解】40gA完全反应后生成32gC和22g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32g+22g﹣40g=14g,故参加反应的B和D的质量比是14g:22g=7:11。故选:B。11.下列图像表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 B.电解一定质量的水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答案】B【解析】【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镁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该选项图像正确;B、水通电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为2:1,不是质量比为2:1,该选项图像不正确;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氧气质量增大,固体质量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图像正确;D、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所以气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增大,然后不变,该选项图像正确。故选B。12.4.6g某物质在一定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C.46g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D.该物质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g+5.4g-4.6g=9.6g;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该物质中碳元素质量是8.8g×=2.4g,氢元素质量是5.4g×=0.6g,2.4g+0.6g=3.0g<4.6g,则该物质中还含有氧元素,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6g-3.0g=1.6g。【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物质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9.6g:5.4g=16:9,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4.6g某物质在一定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6g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分析可知,该物质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由于铁容易生锈,所以自然界中铁元素的质量会不断减少D.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同种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B、分子是原子构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选项推理错误;C、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铁生锈后,铁中的铁元素转化到铁锈中,自然界中铁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选项推理错误;D、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元素,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44分)14.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合价这些化学用语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是化学计算的基础。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化学,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①食品: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__________。②化肥:标出氮肥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③医药:芒硝是一味中药,主要成分是硫酸钠,硫酸钠中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2)写出符号的含义:_________。(3)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计算:①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②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③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答案】(1)①.②.③.(2)2个亚铁离子(3)①.②.180③.6.7%【解析】【小问1详解】①水由水分子构成,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故填:H2O;②氯化铵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氮元素显-3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③硫酸钠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硫酸根离子属于阴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硫酸根离子表示为:;【小问2详解】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2Fe2+表示2个亚铁离子;【小问3详解】①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②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③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5.作为全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今年冬天,哈尔滨持续出圈,“尔滨”成为顶流网红。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即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于2025年2月7日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以科技之力奏响亚冬激昂序曲,下面是我国在亚冬会中科技领域涌现出的两个典型案例。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图文信息,解答相关问题。(1)图1为国产AI技术:国产AI大模型生成动态冰雪纹理,AR互动让演员与虚拟极光共舞,裸眼3D技术将冰面幻化为浩瀚星河。芯片是实现AI运算和数据处理的硬件基础,主要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原料制成。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__________位。在半导体硅元件生产中,常以石英砂()和焦炭为原料,在高温电炉中反应生成粗硅和一种空气污染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______。(2)图2的冲锋衣面料中含有微孔防水膜,微孔防水膜有多个小孔,能同时实现防水和透湿功能。轻雾、雨水不能透过微孔防水膜进入面料内部;出汗时,水蒸气则可以穿透微孔防水膜排到面料外。水蒸气的直径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微孔防水膜中孔的直径。微孔防水膜的材质为聚丙烯,化学式为,其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答案】(1)①.2②.③.变为0(2)①.小于②.【解析】【小问1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等,所以硅排在第二位;石英砂(SiO2)和焦炭在高温电炉中反应生成粗硅和一种空气污染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出该空气污染物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二氧化硅中硅是+4价,生成的硅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小问2详解】雨水不能透过微孔防水膜进入面料内部;出汗时,水蒸气则可以穿透微孔防水膜排出面料外,所以水蒸气直径小于微孔防水膜中孔的直径;聚丙烯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12×3×n):(1×6×n)=6:1。16.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天然气不仅可以作燃料,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用不同催化剂可使合成气合成不同的物质。下列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甲醛() B.甲醇() C.尿素[](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4)由图可知,从微观角度看:由分子构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其本质就是生成__________。【答案】(1)(2)C(3)①.丁②.乙、丙(4)新分子##其他物质的分子(合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和水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在反应前的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含有氮元素,可以合成甲醛、甲醇,但不能合成尿素;故答案为:C;【小问3详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甲烷,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是水,丙是一氧化碳都是两种元素组成并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丁是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小问4详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就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所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其本质就是生成新分子。17.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是否用数据或通过数量关系表示结果或得出结论”,可将实验分成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据此可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____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___。ABCD(2)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化学、生产、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Ⅱ氧化反应”中一定参加了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和。②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写名称)。【答案】(1)①.BD②.定量实验(2)①.、KOH②.氢氧化钾【解析】【小问1详解】实验A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属于定量实验;实验B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属于定量实验;实验C探究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定性实验;实验D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属于定量实验。故实验A和BD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都是定量实验。【小问2详解】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有钾、锰、氧、氢元素,则“Ⅱ氧化反应”中一定参加了反应的物质是和;②氢氧化钾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故在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钾。18.利用如图装置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1)甲装置中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2)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甲装置中开始收集气体的适宜时机是观察到导管口__________,若用装置乙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选填“m”或“n”)端通入。(4)如丙装置所示,将若干片土豆(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和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搜集的气体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的曲线1,则曲线2是指改变丙装置中_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处变量后的变化情况。【答案】(1)集气瓶(2)(3)①.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②.m(4)①【解析】【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仪器b的名称为:集气瓶;【小问2详解】甲中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甲装置中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则收集气体的适宜时机是观察到: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若用装置乙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则气体应从m端通入;【小问4详解】如丙装置所示,将若干片土豆(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和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注射器,一段时间后搜集的气体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的曲线1,由图丁可知,曲线2最终得到的气体体积比曲线1少,而温度和土豆片只影响反应速率,不改变最终生成物的量,则曲线2是指改变丙装置中过氧化氢溶液的量后的变化情况,故选:①。19.下图中A、B、C、D、E五个圆分别表示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用“—”表示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为生活中常见液体,C为气体单质,D、E均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且E为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A→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选填“分解”或“化合”)反应。(4)C与E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5)以上含氧元素的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____种。【答案】(1)①.②.Cu(2)(合理即可)(3)分解(4)红色固体变为黑色(5)三##3【解析】【分析】A、B、C、D、E五个圆分别表示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为生活中常见液体,可推出A为水;C为气体单质,A能与C相互转化,B能转化为A、C,可推出B为过氧化氢,C为氧气;D、E均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且E为红色,可推出E为铜,C能与D反应,D能转化为E,D可能是铁,代入验证,符合题意。【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B为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E为铜,化学式为:Cu;【小问2详解】D转化为E的反应可以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A→C反应为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小问4详解】C与E反应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现象是: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小问5详解】图中含氧元素的物质有水、过氧化氢、氧气,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氧元素显-1价,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故氧元素的化合价有三种。20.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实验A中气球的变化为__________,实验A和D中的气球除使装置密闭以外,均还可以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2)用B实验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的指针__________,同学们经讨论发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实验必须在__________装置中进行。(3)用图C中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安全三级教育培训方案
- 企业股权激励协议范本及解读
- 游戏行业运营与推广实战手册
- 物业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
- 基于物联网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 酒店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搭建方案
- 农业市场开发与销售策略协议
-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海南儋州市王五镇村(社区)后备干部招募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航空航天行业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案
- FZT 73013-2017 针织泳装行业标准
- 软件开发功能验收表
- 生产部门年度经营计划
- 售后工程师的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
- 热力公司入户维修培训课件
- 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品管圈课件
- 2024-2025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 躺平与内卷现象看法
- 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国际报告系统
- “盘中盘”模式解析
- 高处作业证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