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内阅读专题-第二单元
一、课内阅读。
①我走在院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
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
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
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结合选文内容,将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一()落叶一()雨靴一()地毯
2.选文第①②③段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连一连。
第①段雨靴蹦跳图
第②段彩色地毯图
第③段金色落叶图
3.对选文第②段中的“粘”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粘”字表现了雨下得大,树叶落得很多,地面又脏又乱。
B.一个“粘”字表现了地面湿漉漉的,天空还没放晴。
C.一个“粘”字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落叶紧贴地面的状态,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4.选文画横线的句子中,“金色的小巴掌”实际上指的是。这个句子写
得真好,我也要试着写一个这样的句子:,都像
5.门前的水泥道,漂亮的落叶……美,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你留意到了哪些美好的景色
呢?试着用几句话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吧。
二、课内阅读。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
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1.从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写下来。
()----()
2.“我”的()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A.两只小脚B.两只小雨靴
3.对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我”不怕上课迟到,所以走得很慢很慢
B.“我”怕上课迟到,所以走得很慢很慢
C.“我”很喜爱这条小路,想走得很慢很慢,但是又怕上课迟到,所以不敢慢走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习题。
水泥道像铺(pUpfi)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zhdnniGn)在水泥
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Unling)乱。然而,这更增(z©nz©ng)添了水泥
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
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要是不怕上课迟到,
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我第一次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地走着______地数着地跳着
2.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打“J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填空
水泥道像。
梧桐树的落叶像O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o
4.根据对语句的理解判断,对的打“J”,错的打“X”。
这多像两只棕红色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①这里把人走路的样子比作两只蹦跳着、歌唱着的小鸟。()
②这句话表现了行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的快乐心情。()
③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④写水泥道的语句写出了静态的画面,而这句话写出了动态的画面。()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
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火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
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清凉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
的、的、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将短文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的、的、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
里频频点头。
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在选段中是句,起_______作用。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4.按课文填空。
秋雨把给了果树,把给了菊花,把给了田野。
5.文中的“……”表达了什么意思?
五、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
扇(shdnshdn)子,扇(shdnshd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
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
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
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binpin)频点头。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本段话里,写了很多颜色,我们仿佛看到了的银杏树,
的枫叶,的田野,看到了、、
等各种颜色的菊花。读了这一文段,我明白了“五彩缤纷”的意思是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A.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B.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C.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4.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照
样子,补充句子)
它把—给了,,,。
六、课内阅读。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曜曜”,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
你好好好地去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1.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呢?选择恰当的选
项填到括号里。
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
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①在每一片叶子里________②在每一朵小花
③在每一滴汗水里________④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_______
2.文中写了种声音,分别是发出的。()
A.4;大树、蟋蟀、大雁、秋风
B.3;叶子、小花、汗水
C.2;大树、蟋蟀
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
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
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凉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凉风习习。
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飘落下来,好像是翩翩起舞的
彩色蝴蝶。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花园里菊花争
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
子还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看!红彤彤的海棠把树枝都压弯了。
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
1.用“一”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枫树叶的海棠
的柿子的秋天
3.“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这句话采用的修
辞方法是和O
八、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选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
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
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
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
2.选文是围绕“”这句话写的。从、、、、
菊花等五个方面进行描写。
3.“五彩缤纷”的意思是,你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方法知道的。
4.结合本段的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试着写一段话,描写秋天的一处美景。
秋天的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
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
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
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有很多,请再写两个。
秋高气爽
2.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不整齐,没有秩序。
②贴切,发帖。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句,把比作。从片段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选择一句用“一”画出来
4.你喜欢这样的水泥道吗?为什么?
十、课内阅读。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诗的前两句,抓住“荷尽”、“菊残”描绘
出_______的萧瑟景象。后两句,揭示赠诗的o()
A.宋轼;写景色;秋天;议景;原因
B.刘景文;写景;秋末冬初;议景;目的
C.刘景文;议景;秋末冬初;写景;目的
3.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一样,
是最足以代表人的和O()
A.橘黄橙绿;松柏;高尚品格、坚持的节操
B.橙黄橘绿;松柏;高尚品格、坚贞的节操
C.橙黄橘绿;松柏;不畏严寒、与众不同
4.作者眼中的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
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一
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A.人到老年;收获成功;乐观向上、继续努力
B.人到青年;大有作为;淡泊名利、安居乐业
C.人到壮年;大有作为;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5.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________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
景象,显露了,给人以昂扬之感。()
A.悲秋;丰硕;勃勃生机
B.悲秋;美丽;喜人的果实
C.赞秋;凄凉;悲秋
十一、课内阅读。
山彳亍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结合诗句,写出下列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1)山行:___________________
(2)坐:___________________
(3)红于: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喜欢大自然及其原因的诗句是。
3.《山行》描写了美丽的枫林景色,如果让你根据诗的内容画一幅画,那么画上至少应该包
参考答案
~\1.块双片
第①段、靴蹦跳图
2.第②段乡色地毯图
第③段/金色落叶图
3.C
4.法国梧桐树的落叶。示例:池塘里的每一片荷叶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5.示例:我发现清晨校园里的花儿最可爱。你看,有的花苞合拢着,似乎在做着彩色的
梦;有的花微微张开,像刚刚睡醒还在打着哈欠;有的花瓣全舒展开了,仿佛在随着微风的节
拍轻轻起舞;有的花上还挂着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晶莹透亮。
二、1.小心仔细
2.B
3.C
三、1.小心仔细愉快
2.puzhanlingzeng
3.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zhdnnidn)在
水泥道上。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
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一块彩色的地毯一个金色的小巴掌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4.①X②J③X④V
四、1.紫红蛋黄雪白
2.中心句总领全文
3.比喻句: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高中名校2024-2025学年高考二轮物理试题1-4月复习专号数理报含解析
-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表演(影视短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中医药大学《专业文献检索与研究综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文理)试卷含解析
-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医学和癌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职业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与技术合作合同
-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市级名校2025届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模拟卷(八)含解析
- 一瓶矿泉水摧毁整座工厂,心得体会模版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recycle-Day3Day4-课件
- 2022年江苏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招考聘用高层次人才11人(必考题)模拟卷及答案
- 新加坡sm214th面经44踏水行歌
- 产科输血-ppt课件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公共营养师
- 森林防火PPT课件
- 多合规政策及流程变化对照版
- 钢箱梁的制作及安装方案
- 工程测量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 一元二次方程四种解法知识点与练习题(包括十字相乘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