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解析版)_第1页
实验1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解析版)_第2页
实验1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解析版)_第3页
实验1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解析版)_第4页
实验1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专项复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1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解析版)

命题解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力与运动关系的重点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能正确、深入的认识二力

平衡的概念,加深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解答此考点试题的关键是熟悉二力平衡,不同的实验设计都

是围绕二力平衡关系而展开,有了这一主要思路,对此类考题的解答也就不再是问题。

虽然在课标要求上,没有列出《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但此实验在中考试卷中也有出现,此实验所占

分值一般在3-7分之间,题型大都是实验探究题。该实验应着重从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和牛顿

第一定律的得出等方面入手,了解实验的基本内容。

实验梳理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设计实验】实验时,让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两个力R和F?的作用,我们从力的大小、方向去探

究在水平方向上用和F?满足什么关系时,小车可以保持平衡,最后再验证二力平衡时需要作用在同一物体

上这一条件。

【实验器材】滑轮两个、祛码若干(选最大的)、两个相同托盘(为了使两边拉力相等)、小车、细

绳、光滑桌面(阻力小,以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等。

【实验步骤】(1)将细绳分别系于小车的两个挂钩上且保持两根细绳在一条直线上(图甲),在两

个托盘中放入祛码,第一次左盘中祛码质量大,即FDFz,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第二次左右两盘中祛码质

量相等,即Fi=Fz,观察小车运动情况;第三次左盘中祛码质量小,即FK&,观察小车运动情况。比较三

次实验现象,可得只有当FFFZ,时小车才能静止。

(2)如图乙所示,在两个托盘中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祛码,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使两个拉力不在

一条直线上,观察到小车会发生转动,最终直到B和F?在同一条直线上时静止下来;

(3)如图丙所示,把两个托盘上的细绳都系于一个挂钩上,两盘中的祛码质量相等,让两个托盘都

向左拉小车时,会发现小车向左运动。

(4)如图丁所示,将两个相同的小车用细绳连接,分别系住一个托盘,保证两侧拉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剪断连接的细绳后观察到左边的小车向左运动,右边小车向右运动。

【实验记录】

两个力的大小(相两个力的方向(相两个力是否在是否作用在小车是否

等或不相等)同或不相同)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上平衡

不相等相反是是否

操作(1)

相等相反是是是

操作(2)相等相反否是否

操作(3)相等相同是是否

操作(4)相等相反是否否

【分析论证】当作用在同一小车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时,小车处于平衡状

态,当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时,小车都不能平衡。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

[川JLI川等大、反向、共线的

为了消除小车和桌面之间的摩擦给实验带来的影响,也可以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系于轻质小卡片

(重力可以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

钩码,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小卡片受到两边细线的fI

拉力作用,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作褥税

考向点拨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常考问题:

i.两边托盘必须相同的目的:为了使两边的拉力相同;

2.使用光滑桌面的目的: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

3.我们为什么不用木块做这个实验呢?因为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大,对实验结果影响大。我们之所以

用小车进行实验,就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了小车与桌面的摩擦,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在探究究二力平衡问题时,什么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答:摩擦力。

5.如何减小实验木块的不足之处:可以将物块改为小车或者使用更光滑的桌面。

6.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答:当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都可以判定物体处

于平衡状态。

7.实验中如何改变拉力的大小?答:通过改变祛码的个数,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大小。

8.定滑轮有什么作用:答:改变拉力的方向。

9.如何探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答:将纸板从中间剪开,观察纸板是否还处于平衡状态。

10.如何探究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答:把纸板转动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1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12.选择静止状态的原因:匀速运动状态不好控制。

13.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14.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必须保持研究物体两端受力相同,使研究物体转过一定角度,

观察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15.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同:必须保持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两端托盘里的祛码质量不相

等或两端钩码的数目不相同,观察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16.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必须保持平衡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让两个力不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观察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17.实验一般选择物体在静止状态的原因:静止状态便于观察和操作;

18.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题组训练

A组(中考真题感知)

1.(2023•成都)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小车置于水平桌面,两端的轻质细

绳绕过定滑轮挂有等重钩码。曾是小车受到的向左的拉力,工是小车受到的向右的拉力,目与尸2在同一

水平直线上。下列说法不E琥的是()。

A.因为摩擦可忽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耳、B作用

B.增减钩码个数,是探究二力大小对小车平衡的影响

C.工、工大小相等时,小车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将小车水平扭转90°时,工、B仍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Do

【解析】A.实验忽略摩擦,小车水平方向只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故A正确,

不符合题意;

B.增减钩码个数,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大小不相等,探究二力大小对小车平衡的影响,故B正确,

不符合题意;

C.小车两端受到的两个拉力大小相等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耳、B大小相

等时,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小车水平扭转90°时,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车不能平衡,小车会发生转动,探究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2023•绥化)如图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把小车放在比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小车不动,在两托盘中放入质量相等的祛码,放

手后小车静止;在两托盘中放入质量不相等的祛码,放手后小车运动,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用手按住小车不动,把两个托盘放在小车的同一侧,放入质量相等的祛码,放手后小车运动,这说明相互

平衡的两个力;

(2)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两托盘祛码质量相等,使小车静止,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

观察到小车,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_____;

(3)实验中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择质量较的祛码进行实验。(选填“大”或

“小”)

【答案】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转动;④.同一直线上;⑤.大。

【解析】(1)[1]在两托盘中放入质量相等的祛码,左右两侧拉力相等,小车平衡;在两托盘中放入

质量不相等的祛码,左右两侧拉力不相等,小车不能平衡,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2]把两个托盘放在小车的同一侧,放入质量相等的祛码,小车受到的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不能平

衡,说明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方向相反。

(2)[3][4]将已经平衡的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小车受到的这两个力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结果小

车会转动,直到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5]祛码质量越大,对小车的拉力就越大,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就会越小。

3.(2022•江西省)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某同学在妈妈的协助下,利用家中物品探究二力平衡的

条件。

【实验器材】晾衣架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若干、小卡片若干、细线、水、剪刀等。

【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

(1)将小卡片两侧各系一根细线,再把细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晾衣架;

(2)将两个矿泉水瓶分别绑在细线两端,请妈妈用两手各提起一个晾农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小卡片的受力及运动情况。

【进行实验】

(1)如图1所示,提起两个装有水量不等的矿泉水瓶;

(2)如图2所示,提起两个装有水量相等的矿泉水瓶,再将其中一只手逐渐放低,使小卡片倾斜至

如图3所示;

(3)用剪刀把图3中的小卡片从中间剪断;

(4)更换小卡片,重新组装,如图4所示,使小卡片扭转一定的角度。

小卡片所受二力情况

小卡片的运动状

实验步骤

是否作用在同是否作用在同

态是否改变

大小方向

一物体上一直线上

(1)是不等相反是是

(2)是相等相反是否

(3)否—

(4)是相等相反©是

请将表格中①的内容补充到横线上:①_____;

【结论】上述实验表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_____,方向相

反,并作用在______上;

【交流与评估】

(1)本实验中的晾衣架起到了改变拉力的的作用,它类似于简单机械中的

(2)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剪刀,它受到的力和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①否;②相等;③同一条直线;④方向;⑤定滑轮;⑥重;⑦支持。

【解析】[1]由实验步骤(4)可知,此时两绳子对小卡片的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可知表格中①

的内容应填否。

[2][3]由表中数据可知,只有实验步骤(2)中小卡片才能保持静止,故可知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

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1)[4][5]由图中可知,晾衣架将变绳子对小卡片水平方向的拉力变成了竖直方向上,所以晾衣架

起到了改变拉力的方向的作用,故可知它类似与简单机械中的定滑轮。

(2)[6][7]由受力分析可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剪刀,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桌面的支持力,

剪刀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4.(2021•泸州)某实验小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M为一轻薄塑料片,实验中所

用的钩码均为100g,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

(1)在图甲的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

(2)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1个钩码时,塑料片静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与右端受到的拉力K的方

向;当左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乙所示,塑料片将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

动,此时塑料片受到的合力为No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将塑料片从中间剪断,断开的塑料片向两边加速运动,说明不任

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选填“他”或“不能”)。

【答案】改变力的方向;相反;变速;1;不能。

【解析】(1)[1]在图甲的装置中滑轮是定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2]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1个钩码时,塑料片静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F1向左,右端受到的拉

力F2的方向向右,Fl、F2的方向相反。

[3]当左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乙所示,塑料片受到的力左侧大于右侧,故纸片将做变速运动;

此时塑料片受到的合力为尸=2N—1N=1N;

(3)[4]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将塑料片从中间剪断,断开的塑料片各自受到同侧钩码的拉力

向两边加速运动,不再是平衡状态,说明不任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5.(2021•衡阳)小华同学用下面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具体操作如下:

(1)如图甲所示,用直径略小于滑轮孔径的铁钉把三个滑轮A、B.C分别钉在木板上,木板竖直

挂起待用,用大号缝衣针把细线沿轻质塑料块的中心轴线穿过,并在紧靠塑料块的两侧各打一线结,使塑

料块与细线固定在一起,且塑料块不与木板接触。将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运动,实验表明,作用在同一个物

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不相等,则这两个力不平衡。

(2)按住塑料块,把跨过3轮的细线移到C轮上,在两线端挂上相同质量的钩码,松手后塑料块由

静止开始转动,如图乙所示。按住塑料块,把跨过C轮的细线移到B轮上,把塑料块转过90。,松手后塑

料块由静止开始转动,如图丙所示。由此表明,作用在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仅仅大小相等,方向成某

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_,这两个力不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另一同学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

小华的实验优于此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塑料块容易扭转

B.塑料块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大小;不在同一直线上;C«

【解析】(1)[1]由图甲知道,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方向相反,由于

大小不相等,物体不能处于平衡态,所以,这两个力不平衡。

(2)[2]由图乙、丙知道,两个大小相等,方向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作用下,

物体不能处于平衡态,即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

(3)[3]两图相比知道,甲图可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故选C。

6.(2020•常德)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祛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

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祛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则产生这一现象

的原因是:。

(2)现保持F1和F2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祛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IONB.5NC.0N

【答案】(1)大小相等;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2)转动回来;在同一条直线上;(3)B„

【解析】(1)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祛码,则木块左右两边所受的的拉力的大小相等,能处于静

止状态,所以能说明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

小明在实验时,放入左右盘的祛码并不等重,但木块仍能保持静止,时因为木块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

所以木块所受的左右两个拉力大小不等,但由于摩擦力的影响,还是能处于平衡状态。

(2)将木块换成小车后,小车与桌面的摩擦力较小,小车所受的两个拉力大小虽然相等,但两个拉力

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于是两个拉力让小车转回原位,所以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要相等,方向也

需要在同一条直线上。

(3)把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后,在左右盘中放入5N的磋码,则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拉力为5N,所以

其示数也为5N,B选项正确。

7.(2020•铜仁)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甲乙

(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o

(2)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o

(3)保持两盘中祛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

复到静止状态。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

车由静止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o

【答案】(1)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2)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运动状态。

【解析】(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

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3)保持两盘祛码质量相等(即让两边的拉力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R和F?不再同一条直

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时,拉力B和F?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

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

才能彼此平衡。

(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

车由静止向右运动,小车受力不再平衡,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组(限时针对训练)

1.某实验小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M为一轻薄塑料片,实验中所用的钩码均为

100g,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

(1)在图甲的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o

(2)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1个钩码时,塑料片静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A与右端受到的拉力用的

方向;当左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乙所示,塑料片将做(选填“匀速”或“变速”)

运动,此时塑料片受到的合力为N„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将塑料片从中间剪断,断开的塑料片向两边加速运动,说明不在

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改变力的方向;相反;变速;1;不能。

【解析】(1)在图甲的装置中滑轮是定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1个钩码时,塑料片静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件向左,右端受到的拉力F?

的方向向右,储、F2的方向相反。

当左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乙所示,塑料片受到的力左侧大于右侧,故纸片将做变速运动;此时

塑料片受到的合力为F=2N-1N=1N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将塑料片从中间剪断,断开的塑料片各自受到同侧钩码的拉力向

两边加速运动,不再是平衡状态,说明不任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甲同学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

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两端所挂钩码质量相等时,小卡片才

能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甲同学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瞬间小卡片(选填“能”或“不

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⑶若乙同学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你认为(选填“能”

或“不能”)用该装置进行实验;丙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方案,同学们认为该方案没有甲同学的

好,主要原因是丙同学的实验。

【答案】相反;相等;不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能;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

上,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

【解析】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

向相反方向的拉力。

[2]该实验是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大小的,当两端所挂钩码质量相等时说明小卡片受到的力

大小相等,小卡片才能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由于小卡片的质量较小,所以实验中选择

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2)[3]要探究一对平衡力在同一直线上,可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两端的拉力不在一条直

线上,观察小卡片不能平衡。因为小卡片由静止开始运动了,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了。

[4]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受到的两个力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了,所以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

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3)[5]图乙中,两个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照样能完成实验。

[6]甲同学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时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较小;丙同学实验用的木块放

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所以甲同学的实验优于丙

同学的实验。

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

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能/不能)平衡。设计

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将卡片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

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能减少木块受到的对实验的影响;

(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________(水

平方向/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现象,

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答案】相反;钩码的数量;不能;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剪成两半;摩擦力;竖直方向;不变。

【解析】因为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点,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就要围绕着这三个因素分

别进行,分别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观察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平衡,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保持平

衡,保持平衡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何特点,从而得出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中卡片受到的拉力大小是通过改变钩码的重力,改变作用给绳子的拉力大小的,所以改变钩码的

数量可以改变拉力大小;

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而平衡时,两边的绳子又在一条直线上,说明

了两个力平衡必须满足“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条件;

由于我们研究的是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要尽量减小其他力的影响.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时,

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较大,对实验的影响较大,所以不如小华的科学;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的两种形式,二力平衡条件适用。

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小明发现左右两侧悬挂祛码质量不等时木块也能平衡,其原因是o

(2)经过思考后,小明采用如图乙所示装置继续实验,该方案中由于,故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

不计。

(3)为了验证“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小明在图乙所示实验的基础上又分别进行

了图丙、图丁所示操作,其中操作(丙/丁/丙和丁都)是正确的。

(4)小明最后将小卡片用剪刀剪断(分为左右两半),这是为了验证______o

甲乙丙丁

【答案】木块与桌面摩擦力的影响;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丙;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

是否平衡。

【解析】实验时小明发现左右两侧悬挂磋码质量不等时木块也能平衡,是因为物体还受其它力

的影响,这个力是木块受到的桌面对它的摩擦力。

(2)[2]根据题意知道,图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

可以忽略不计。

(3)[3]为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

向相反,松开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故丙正确。丁中虽然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没有控制两个

力的方向相反,故丁错误。

(4)[4]将小卡片用剪刀剪断,使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为了验证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是否

平衡。

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燕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彤同学采用的实验

装置如图乙所示。

(1)当图甲中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平衡的。

(2)甲图中木块静止时,左右两盘总重________相等(选填“可能”或“一定”),为了完成该实

验,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__(选填“甲”或“乙”)更科学,理由是。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

满足作用在同一__________上,物体才能平衡。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2)可能乙变滑动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影响;(3)

直线。

【解析】(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甲图中木块静止时,左右两盘总重不一定相等,因为木块和桌面之间可能有摩擦力的作用;乙

装置更合理,物体与桌面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为更小的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3)用手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这样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木块将无法在这个位置平衡,松手后,

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说明两个力必须满足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6.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先将细线系于卡片对角的线分别跨过支架上的滑轮。

a।/

oooo

(1)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

衡时,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挤压/翻转/旋转),释放

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

又一个条件是;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

(5)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异,你认为

形成差异的原因是o(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相等;旋转;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物体上;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绳子与滑轮间有摩擦。

【解析】(1)[1]保持两个拉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调整细线两端的钩码,当两端钩码的质量

相等时,对小卡片的拉力相等,小卡片平衡。

(2)[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此时两个拉力不

在同一直线上,再观察卡片刚释放时能否平衡。

(3)[3]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

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4)[4]由于小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所以选用轻质小卡片目的是忽略卡片

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5)[5]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有校零、读数存在误差、绳子与两滑轮间摩擦不同等原因,都可能造成

两个力的大小有较小的差异。

7.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AA/”切

甲乙

(1)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实验中通过改变祛码的来探究二力

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探究二力是否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

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

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o

【答案】(1)质量;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解析】(1)甲装置实验中通过改变祛码质量来改变对小车拉力的大小,所以可探究二力平衡与二

力大小的关系;保持两边力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松手,小车不能处于静止状态,要发生转动,

可以探究二力平衡二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

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物体上;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硬纸

板与桌面间就不存在摩擦力,即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8.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明在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为了忽略小卡片的对实验的影响。

(2)要验证作用在小卡片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作用在同一直线的力”是否平衡,实验

中的操作是将小卡片(选填“翻转”或“扭转”),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当小卡片处于平衡状态时,若用剪刀将小卡片剪成两半,再观察两半小卡片是否平衡,这样做是

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老师认为还是小明

的方案更好,小华的方案存在的缺陷是对实验的影响较大。

小卡片

木块

【答案】重力;扭转;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解析】(1)[口因为小卡片的重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2]要验证作用在小卡片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作用在同一直线的力”是否平衡,可

以通过扭转卡片,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3]若用剪刀将小卡片剪成两半,则小卡片变成了两个物体,为的是验证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

用在同一物体上。

(4)[4]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将卡片悬在了空中,不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而小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

上,小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影响,故小明的方案更好。

9.某实验小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M为一轻薄塑料片,实验中所用的钩码均为100g,

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o

(1)在图甲的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o

(2)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1个钩码时,塑料片静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与右端受到的拉力4的方

向;当左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乙所示,塑料片将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

动,此时塑料片受到的合力为No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将塑料片从中间剪断,断开的塑料片向两边加速运动,说明不在

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改变力的方向;相反;变速;1;不能。

【解析】(1)在图甲的装置中滑轮是定滑轮,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1个钩码时,塑料片静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F1向左,右端受到的拉力F2

的方向向右,Fl、F2的方向相反。

当左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乙所示,塑料片受到的力左侧大于右侧,故纸片将做变速运动;此时

塑料片受到的合力为歹=2N-1N=1N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将塑料片从中间剪断,断开的塑料片各自受到同侧钩码的拉力向

两边加速运动,不再是平衡状态,说明不任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1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甲同学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

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两端所挂钩码质量相等时,小卡片才能

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甲同学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瞬间小卡片(选填“能”或“不

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⑶若乙同学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你认为(选填“能”

或“不能”)用该装置进行实验;丙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方案,同学们认为该方案没有甲同学的好,

主要原因是丙同学的实验。

【答案】相反;相等;不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能;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

上,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

【解析】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

向相反方向的拉力。

[2]该实验是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大小的,当两端所挂钩码质量相等时说明小卡片受到的力

大小相等,小卡片才能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由于小卡片的质量较小,所以实验中选择

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2)[3]要探究一对平衡力在同一直线上,可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两端的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

观察小卡片不能平衡。因为小卡片由静止开始运动了,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了。

[4]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受到的两个力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了,所以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

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3)[5]图乙中,两个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照样能完成实验。

[6]甲同学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时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较小;丙同学实验用的木块放

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大,所以甲同学的实验优于丙

同学的实验。

11.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

滑机轮R一八一小轮/笆;一♦..幺仔L/:;

甲7丙

(1)如图甲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E、K的方向,大小;

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如图乙,小车仍静止,此时A%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

图丙,小车将做变速运动,此时R乳。

(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的问题

是O

(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为;还能看

出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

【答案】相反;相等;等于;小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相等;

改变。

【解析】实验中当左右两端同时个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R、出的方向相反,因拉力大小等

于钩码重力大小,故大小相等;

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钩码重力仍相等,故此时F3等于“;

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因两个钩码重力大于一个钩码重力,故此时F5小于F6;

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此时两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可以探究同时作用

在小车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

受到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当小车受到大小不等两个力时,即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1)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选填“卡片”或“钩码”),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

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能/不能)平衡,设计

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小红同学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

图乙所示),你认为能否用小红的装置进行实验(选填“能”或“不能”)o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

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答案】(1)卡片;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3)用剪刀将

卡片剪成两半;(4)能;(5)Ao

【解析】(1)图甲中的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实验中拉力的大小是通过钩码的数量来反映的;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

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则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应分别作用在

两个物体上,所以下一步的操作是:将卡片从中间剪开;

(4)因为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照样能完成实验;

(5)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好,

故选Ao

1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