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复习专练(知识清单+基础+拔高)_第1页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复习专练(知识清单+基础+拔高)_第2页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复习专练(知识清单+基础+拔高)_第3页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复习专练(知识清单+基础+拔高)_第4页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复习专练(知识清单+基础+拔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

富知识话单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不能在不透明的介质中传播。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相对于原来入射光的传播方向而言的,是指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

线比原来光线的传播方向向主轴靠近了一些,但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不一定是会聚光,不一定

都能会聚于一点,也可能是平行光或发散光。同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是指经过凹透镜折射

后的光线比原来光线的传播方向远离了主光轴一些,但通过凹透镜的光线本身不一定是发散

光,也可能会聚于一点或是平行光。

考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像的性质生活中的

物距U与像距V与

大小倒正虚实应用

焦距了的焦距)的

像、物相

关系关系

对于透镜

的位置

u>2f缩小倒立实像异侧照相机

u=2f等大倒立实像v=2f异侧判断焦距f

投影仪、

人"必放大侄位实像v>2f异侧

幻灯机

获取平行

u=f不成像

u<f放大正立虚像同侧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像儿跟着物体

跑。

考点3眼睛与光学仪器

1.近视眼与远视眼

眼睛缺陷成因成因图示矫正透镜矫正图示

晶状体变厚,像成在

近视眼凹透镜

视网膜的前侧。

晶状体变逆,像成在

远视眼凸透镜

视网膜的后侧。

2.显微镜与望远镜

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

14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

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

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

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视角是从物体两端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处形成的夹角。

视角的大小是影响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的重要因素。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可以变得很

大。

S?宠虬破

实验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星、火柴等。

3.实验过程:先明确凸透镜的焦距,使凸透镜保持不动,将蜡烛由远及近地靠近凸透镜,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明确每次成像时的物距和对应的像距及像的特点,

并填入实验表格中。

4.问题探究:

(1)在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应如何放置?

将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并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三者大致在同

一高度上。

(2)在探究过程中,在光屏上无法接收到像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可能有:①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三者不在同一高度上;②蜡烛位

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处或一倍焦距以内的位置。

(3)如果烛焰的像靠近光屏的上端,应如何调整?

调整的方法:①将光屏向上移动;②将蜡烛向上移动;⑶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基础检测(限时30min)

一、单选题

1.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

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答案】C

【解析】A.“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发生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太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故B错误;

CD.“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把一束太阳光的能量会聚到焦点

上,从而点燃了焦点处的艾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如图,小明正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

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

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

【答案】C

【解析】A.实验中的透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所以不是同种透镜,故A错

误;

BC.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40cm-10cm=30cm,像距为:70cm-40cm=30cm,成的是倒

立、等大的实像,则〃=至故户15cm,故B错误,C正确;

D.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远像近像变小,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左移才能再次

形成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C。

3.为严控新冠疫情,保护师生生命安全,我市部分中小学对校园门禁系统进行了升级,配

备了人脸识别和测温系统,如图所示。通过校门时,只需将人脸面向屏幕摄像头,该系统

就能将测试者的面部信息与备案信息进行比对并获取体温,决定放行与否。关于门禁系

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系统屏幕边框呈黑色是由于所选材质对光的反射能力较强

B.该系统的核心光学元件是凸透镜

C.该系统的成像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

D.该系统的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B

【解析】A.门禁系统屏幕边框呈黑色的原因:选择的材质对光的反射能力较弱,故A错

误;

BCD.门禁系统的摄像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利用了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时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的,所以该系统的成像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o

4.2021年4月30日,邵阳市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晕”,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美丽的

自然奇观,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用相机拍摄的精彩瞬间,下列对照相机成像特点描述正确

的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B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像时将物体放在该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在透镜另一侧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

5.某实验兴趣小组探究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A

A.甲图中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的像变大

B.甲图中蜡烛A的像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C.乙图中蜡烛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变大

D.乙图中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答案】BC

【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不变,

故A错误;

B.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B正确;

C.移动蜡烛渐渐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远离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

大,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变大,故C正确:

D.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先上移动,故D错误。

故选BCo

三、填空题

6.如图,是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无人驾驶小巴车,它可以通过车上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识

别道路状况。小巴车上的摄像机识别道路上的行人时,其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行

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当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摄像

机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凸实变大

【解析】小巴车上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当物距时,凸

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感光元件上的

像变大。

7.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请你观察图甲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

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乙中。

表乙

照相机①—胶卷光圈

眼睛晶状体和角膜②一③一

【答案】镜头视网膜瞳孔

【解析】根据图可知,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镜头;

视网膜相当于胶卷(底片);瞳孔相当于光圈,调节光线的射入量;眼睑相当于快门,快

门打开才能有光线进入;快门与眼睑的作用是相同的。

8.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伟在重阳节送给爷爷一款带有放大镜的指甲刀(如

图所示),以方便爷爷剪指甲。剪指甲时,透镜到指甲的距离比一倍焦距,

所成的像为放大的像。拇指按压的手柄是___________杠杆。手柄上有凹凸不

平的花纹,目的是=

【答案】小虚省力增大摩擦力

【解析】口][2]带有放大镜的指甲刀,使用时,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成正

立、放大的虚像,便于修剪指甲。

[3]拇指按压的手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4]手柄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力。

9.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根据所学知识想到人的眼睛与(选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

成的(选填“近”或“远”)视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

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答案】照相机远凸

【解析】口]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都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⑵晶状体太薄,导致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看远处物体时,像呈在视网膜后方,

所以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远视眼。

[3]远视眼是由于看远处物体时,像呈在视网膜后方,所以应该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

使光线提前会聚。

四、作图题

10.如图甲是科科小朋友玩凸透镜时的情景,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补齐在透镜的另一边看

科科小朋友眼镜的光路图。

【解析】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

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

五、实验题

11.在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与矫正的主题实践中,该小组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了

水透镜来模拟眼睛的晶状体,打开夹子,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来改变橡皮

膜凸起的程度,如图甲所示。具体操作如下:

①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水平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

者的中心在_____;

②将蜡烛放在离水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

示,记下此时光屏所在的位置;

③用注射器向水透镜里加适量的水,水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此时屏上的像变得

模糊,这是模拟近视眼看远处物体的情况。将光屏慢慢靠近水透镜,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

的像,这说明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

④将光屏移回原来标记的位置,选择不同的眼镜在烛焰和水透镜之间前后移动,直到光屏

上出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这说明矫正近视眼应配戴透镜;

⑤从水透镜里向外抽取适量的水,再次实验,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做到科学用眼,积极防控近视。请写

出一条预防近视的措施。―

【答案】同一高度强前方凹见解析

【解析】①[1]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

使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③⑵用注射器向水透镜里加适量的水,水透镜变厚,焦距变短,水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强。

[3]④[4]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可知,远处来的光线经晶状体后,在视网膜前会聚,这是晶状体

太厚,聚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距离太远造成的,是近视眼,要佩戴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

透镜矫正。

⑥[5]预防近视的措施有: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

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

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12.小军爱动手、爱思考,以下是他做的一些实验。

(1)小军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绘制了该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①该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②该固体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min。

(2)小军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如图乙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图中光屏

未画出)成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该成像规律在

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成像规律应用的有(填写番号)。

①照相机②投影仪③显微镜物镜④望远镜物镜

【答案】晶体4放大②③

【解析】(1)①口]由图像可知,止匕固体从20。(2加热2min,温度达到48。。虽然继续吸

收热量,但温度不再升高,直到6min左右温度继续升高,也就是2min-6min时间内吸收热

量,温度不变,所以该固体是晶体。

②[2]由图像可知,该晶体2min-6min时间内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则此过程内熔化,可知

熔化的时间为4min。

(2)[3][4]由图乙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7cm,而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可知物

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该原理的投影仪、显微

镜物镜。

故选②③。

基拔悬1检测(限时30min)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凸透镜位于尸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尸同侧

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则()

A.甲处可能成的是虚像B.乙处像可能是放大的

C.P点位置在甲的左侧D.蜡烛的移动方向向左

【答案】B

【解析】ACD.由题意可知,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

的像比乙处大,根据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可知,像在不断的靠近凸透镜,因此凸

透镜在乙的右侧,蜡烛在凸透镜的右侧,此时蜡烛在远离凸透镜,因此蜡烛向右移动;由

于甲处的像成在光屏上,因此甲处只能成实像,故ACD不符合题意;

B.由于题干未提供物距和凸透镜的焦距,若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乙处成放

大的实像;若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缩小的实像;若物距等于2倍焦距,成等大的实像,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物柜。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cm处,按下“存”按钮,

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启动,出现人脸缩小的像,柜门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答案】C

【解析】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站在透镜二倍焦距之间以外时,在摄像机

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该摄像头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

C.顾客刷脸时,距摄像头50cm,物距

u=50cm>2/

由此可知,该摄像头的焦距/<25cm,因此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m,故C正确;

D.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该摄像头成像原理与凸透镜成像原理相同,都是光的折

射,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

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光源

图片

镜头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变小

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答案】A

【解析】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照在粗糙地面向各个方向反射即发生了漫反射,

故A正确;

B.该投影灯利用凸透镜将较小的图案放大为较大的像,应用了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

位于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照相机原理不同,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变小时,像距会变大,像也变会变大,故调小镜头与图片的

距离图案变大,故c错误;

D.地面上能看到放大的图案,是实像,故D错误。

故选Ao

4.某兴趣小组开展“创新服务生活,科技改变未来”的科技创新活动,模拟制作一款“智能”

行驶玩具车。该玩具车利用车载传感器(摄像头、雷达)采集生成道路特征数据,完成“自

动”驾驶。作为传感器之一的摄像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的镜头是凹透镜

B.遇障碍物时,要想生成更大的像,镜头应该向前伸

C.摄像头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D.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内

【答案】B

【解析】AC.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摄像头

成像的原理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故AC错误;

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遇障碍物时,要想成更大的像,

镜头应该向前伸,故B正确;

D.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摄像头成像时障碍物位于镜

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

5.将一根筷子竖直插入到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从水平方向拍摄的照片如图甲所示,看上

去,浸在水中的这段筷子产生了侧移,而且变粗了。乙图为筷子在玻璃杯中的俯视图,。

为圆心,尸为筷子在水中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筷子侧移是因为光的反射现象

B.变粗是因为凸透镜的放大现象

C.若沿虚线方向观察插入在。点处的筷子,看到水中的筷子不会侧移但会变粗

D.若沿虚线方向观察插入在尸点处的筷子,看到水中的筷子不会侧移也不会变粗

【答案】BC

【解析】AB.筷子侧移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变粗是因为杯壁是一个曲面,与水组成凸

透镜,凸透镜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正确;

C.若将筷子平移到圆心。点,光线沿杯子的半径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入射光线垂直杯

子与空气的界面,其传播方向不变,所以筷子不会侧移,看到水中的筷子位置与实际位置

相同,但水和杯壁依然组成凸透镜,所以仍然会放大,故c正确;

D.同理可知,若沿虚线方向观察插入在尸点处的筷子,入射光线斜射入时,会发生折射

现象,所以看到水中的筷子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水和杯壁依然组成凸透镜,所以仍然会

放大,故D错误。

故选BCo

三、填空题

6.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______立的实像。利

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

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

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倒照相机不变

【解析】口][2]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电子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凸透镜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之相同。

[3]凸透镜成像性质是由物距所决定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更换焦距相

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相当于物距大小不变,此时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7.如图所示,小刚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外壳的长度为

20cm,若将凸透镜对准窗外景物,在外壳内前后移动内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

物(选填“倒立”或“正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若将凸透镜正对燃

烧的蜡烛,当蜡烛距离凸透镜至少cm时,可以在外壳内移动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

的烛焰的像。

外壳

【答案】倒立缩小20

【解析】半透膜相当于光屏,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窗外景物处于凸透镜的二倍焦

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因为外壳的长度为20cm,即像距处于大于一倍焦距小于等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

像规律可知,蜡烛距凸透镜至少20cm时,才可以在外壳内移动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的

烛焰的像。

8.如图,光线。(图中未画出)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6平行凸透镜的主光轴,6经

凸透镜折射后,射到屏上的/点。

(1)回出光线。;

(2)画出光线6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并标出凸透镜右侧的焦点尸;

(3)保持光线。不变,若平面镜转动角度小于90。,则(选填“顺时针”“逆时

针”)转动平面镜,可使。的反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光心。。

【答案】

A

顺时针

【解析】(1)[1]先画出平面镜的法线,可知反射角等于4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

射角也等于45。,由此可画出入射光线,即光线4,如图所示:

A

(2)[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据此作出光线6经凸透

镜折射后的光路图,并标出凸透镜右侧的焦点R如图所示:

(3)[3]保持光线。不变,若平面镜转动角度小于90。,若逆时针转动平面镜,则入射角增

大,反射角增大,则反射光线向上远离凸透镜,反射光线不会通过凸透镜光心。;若顺时

针转动平面镜,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减小,则反射光线向下靠近凸透镜的光心,转过一

定角度时,反射光线会通过凸透镜光心。。

9.智能手机扫码功能可快速获取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选填“凸透镜”或“凹透

镜”);二维码通过摄像头在手机中所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图乙,蜡烛恰

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的应用是(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

【答案】凸透镜实放大实投影仪

【解析】[1]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是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手机拍照符合凸透镜成像

原理。

⑵手机扫二维码时,二维码到手机镜头的距离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

像。则二维码通过摄像头在手机中所成的是实像。

[3][4][5]如图乙所示,物距小于像距时成清晰的像,符合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情况,此时光屏上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

个原理成的放大的像。

四、作图题

10.物体在透镜中成像的情况可以通过作图来确定。图(a)表示凸透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图(b)表示凹透镜成像的作图方法。图中/表示物体的一个发光点,4表示发光点力的

像;。点表示透镜的中心,尸点表示透镜的焦点;符号T表示凸透镜。符号/表示凹透镜,

点划线表示主轴,光线I表示由N发出的平行于主轴的一条光线,II表示通过透镜中心的光

线,in表示通过凸透镜焦点(或射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光线r、n\nr分别表示了光线

I、n、in通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通过多次实验和作图,我们可以归纳出发光点/发出的

任何一条光线经过透镜后都将会聚于(或反方向延长相交于)像点4。

(1)用透镜成像的作图法,作出图中发光点/的像H。

A.

-----•--------<>-------♦------

FOF

'<

(2)图中,4是发光点/通过透镜所成的像。

/•・B

A',

①试确定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并用作图法确定透镜的位置(将透镜用符号画在图

中)。

②若发光点/发出的某条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恰能通过8点,试用作图法画出折射光线通

过2的光路图。

【解析】(1)过/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过N点作穿过

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两条光线没有交于一点,而其反向延长线会相交于一点

A',则4即为发光点N的像,如下图所示:

(2)①透镜为凹透镜,因为©是正立缩小的像,只能是虚像,凸透镜不能产生这样的

像。连接工©,延长后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透镜中心,过该中心可作出透镜;过/作平行

于主光轴的光线与透镜交于C点,连接C点与4,延长交于主光轴上一点尸,此处即为凹

透镜的焦点,如下图所示:

②发光点N发出的某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经过8点,此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像

点,,所以连接,3交透镜于。点,该点与/的连线即为入射光线,该点与8的连线为折

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题

11.小红拿到一块玻璃透镜,仔细观察这块透镜,发现一面有螺纹,一面是光滑的,她对

此透镜进行了探究。

(1)她把该透镜靠近书上的“实验”二字,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判定该透镜

是(选填“凸”或“凹”)透镜;

(2)小红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用如图乙所示的三棱镜组合可以描述该透镜对光的作用,请

在图乙中画出平行光入射两个三棱镜后出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为探究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小红将“F”光源、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好

后,固定透镜位置,使“F”光源从距离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

距离,使“F”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当“F”光源位于如图丙所示位置时,光屏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

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物距像距

实验序号像的性质

v/cmv/cm

13015倒立、缩小的像

22020倒立、等大的像

31530倒立、放大的像

(4)在了解了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后,小红用长方形不透明纸盒、平面镜、该透镜设计制作

了一个投影仪,其剖面图如图丁所示,平面镜与底面夹角为45。,平面镜的中心位于透镜

的主光轴上,盒上方开一方形孔,将“F”光源按照图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孔上、中心与平

面镜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若盒子高度〃为10cm,为保证在正对透镜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

一个放大的投影,则盒子长度/的范围为____________cm,屏幕上所成的图像形状

是____________o(选填"F”、j”或”卜

【答案】凸10左10cm</<20

—4^

d

【解析】(1)[1]由图甲可知,"实验''二字被放大了,透镜起放大作用,是放大镜,说明

该透镜是凸透镜。

(2)⑵从折射点作法线,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3)[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中物距和像距相等,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