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主题阅读(知识梳理+阅读)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主题阅读(知识梳理+阅读)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主题阅读(知识梳理+阅读)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主题阅读(知识梳理+阅读)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主题阅读(知识梳理+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

知识点: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阅读要素

民间故事转变角色讲故事。

:‘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方法突破

;变换顺序讲故事。

本单元围绕“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这个主题,共安排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和《牛郎

织女(二)》三篇课文。

《猎人海力布》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

一块僵硬的石头。赞颂了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由于“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篇幅过长,

本单元在安排教学的时候,把故事进行了分割,将完整的故事分为两篇课文,这样既方便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

事情节,也方便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基础积累。

《牛郎织女》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故事的前半段讲牛郎是一个善良、勤劳、诚实、命苦的孩子,从小与

老牛相依为命。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但被成天关在机房里,织女在下凡游玩时,与牛郎结识,最后牛郎娶

到织女为妻。这个故事赞美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故事的后半段笔锋一转,讲牛郎与织女一家四

口过着幸福生活,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异常生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并强行将织女带到天上。牛郎披上老

牛的牛皮,挑着一双儿女追赶,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划了一条天河,从此牛郎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在七月七相逢

的一天。天河艰险也不能阻挡牛郎织女相见,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单元编排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J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敌塞曩取主要信息J编写放氧一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民间传说,都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来体现人物特点的。如《猎人海力布》一文中,通过

“救小白蛇”“要宝石”“听鸟语”“劝乡亲”“变石头”这几个故事体现出海力布善良、勇敢、热心助人、舍己为

人的优秀品质。《牛郎织女(一)》则通过详细介绍牛郎认识织女的过程,表现出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的特点

以及织女心灵手巧、渴望自由的美好愿望。《牛郎织女(二)》通过描述织女跟王母娘娘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体现出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的特点以及织女渴望自由的真情和勇敢。

2.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我们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复述。我们可以换一种人称,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

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还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阅读技巧点睛:提取信息小技巧

1.当遇到概括文章大意,或文章主要写里一件什么事时,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用“谁+何时何地+干什么+结

果如何”的句式进行回答。

2.当遇到概括文中事物或人物特点特征时,答案不止一点要认真概括提炼,注意连接词:“首先、其次、还、

也”等词语,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往往就是描写事物的特征。

概括人物特征时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进行提炼。

3、当遇到分析某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时,找到句子在文中的位置。

(1)如果出现在文章开头,则起引出下文,照应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等

作用;

(2)如果出现在文章中间,则起承上启下,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3)如果出现在文章结尾,则起总结全文,照应前文,照应文章题目等作用。

提示:以上方法技巧,不一定适用所有阅读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2021•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冬不拉

相传很久以前,哈萨克族人在一片大森林边上过着游牧生活。森林里有一只身躯庞大、性情凶恶的瞎熊,经

常伤害人和牲畜,让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国王几次派出猎人去伏击这只瞎熊,却都没有成功,许多猎人还被这只瞎熊咬死。国王的儿子冬不拉自告奋

勇去除掉这只瞎熊,但国王不答应。

第二天一早,仆人禀告国王,说王子不见了。国王知道儿子已经去找那只瞎熊了,十分担心,连忙派人去瞎

熊出没的地方寻找王子。

王子带着弓箭和捕兽夹,骑着骏马,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道道河流,穿过一片片树林,终于发现了瞎熊

的足迹。

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射出一支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颈。瞎熊大吼一声,扔下石头,朝着箭飞来的方向扑

来。王子见状,急忙拔出匕首。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桶向了瞎熊……

后来人们在密林深处的一条小道上发现了王子和瞎熊扭在一起的尸体。大家把瞎熊剁成肉酱,将王子安葬在

向阳的山坡上。

可是,怎么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盼望王子平安归来的国王呢?一个老牧民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他坐在地上,

轻轻拨动琴弦,动人的琴声如同在讲述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

战场;一会儿低回婉转,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音韵铿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

儿又如泣如诉,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

从此,哈萨克族有了这种弹拨乐器。为了纪念王子,牧民们就用王子的名字给这种乐器命名,叫“冬不拉”。

1.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可以看出王子寻找瞎熊的过程________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王子与瞎熊搏斗的句子,从这些语句可以感受到王子的品质。

3.文中牧民所弹的琴声有什么意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国王讲述王子捕杀瞎熊的经过。

B.告知国王王子已经牺牲了。

C.表达人们对王子的怀念和颂扬。

D.表现这种弹拨乐器琴声的美妙。

4.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在复述故事时,可以给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请你想象一下,老牧民去见国王,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写

一写。

【答案】

1.排比非常艰难

2.英勇无畏

3.D

4.本文讲述的是哈萨克族一种叫“冬不拉”的民族乐器名字的由来。

5.国王焦急地问老牧民:“你知道王子的下落吗?”“国王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让它告诉你吧!”老牧民说

着拿出一件松木做成的乐器。“它知道?”国王看着这件乐器,疑惑不解地问。

二、(2021•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①传说古时候,有一位皇帝因事耽误了祭天的时辰。

②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

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导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人间到处哀鸿遍野,民不聊

生。

③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到眼里。他十分不忍,便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

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这却招来了玉帝的恼恨。他命太白金星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

山之下受苦。山前还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

除非金豆开花时。”

④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后被压在这里受苦。为了救出玉龙,使他

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

⑤找哇,找哇,一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那天恰好街上有集市,一位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

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撒了一地。人们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

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能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也就是

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炒苞米粒。

⑥这情景被玉龙看见了,好不欢喜,就大声喊道:“太白老头儿,金豆开花了,还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

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开花,便将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将头抬起,顺势一跃腾空而起,再降

甘霖。

⑦从此之后,二月二炒苞米粒成了习俗,一年一年传了下来。

6.【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哀鸿遍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不聊生:

7.【提取信息】用简短的语言概括第②、④、⑥段的段意。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⑥段:一

8.【整体感知】根据上面的段意用简短的话概括故事的内容。

9.【分析推理】创造性地复述可以使故事内容更加丰满。下列情节可以进一步充实的是()

①皇帝耽误祭天时辰。

②玉龙私自布雨。

③玉龙被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

④玉龙被解救后再降甘霖。

⑤人们到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开花的金豆。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10.【体会含义】根据短文内容,对题目中“二月二龙抬头”的意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二月初二这天,玉龙被放,它仰头而啸,所以称为“二月二龙抬头”。

B.二月初二这天,人们为了救玉龙全都炒苞米粒,所以称为“二月二龙抬头”。

C.二月初二那天,玉龙违犯天规,为黎民百姓降甘霖,所以称为“二月二龙抬头”。

D.二月初二这天,太白金星把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将头抬起,顺势一跃腾空而起并再降甘霖,所以

称为“二月二龙抬头”。

【答案】

6.指因天不下雨导致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7.玉帝惩戒人间三年不下雨。人们知道真相并寻找解救玉龙的办法。玉龙被放,再降甘霖。

8.皇帝耽误祭天时辰惹恼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惩戒人间三年不下雨,致使人间民不聊生。玉龙于心不忍,违

犯天规降雨,被压在大山下。人们知道真相后,苦苦寻找解救办法。到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用炒苞米粒的办法

救出了玉龙。从此以后,炒苞米粒便成了习俗并流传下来。

9.B10.D

三、(2021•全国•五年级期中)阅读短文。

田螺姑娘

晋朝时,侯官县有个名叫谢端的孤儿,很小父母就去世了,好心的邻居收养了他。谢端忠厚老实,勤劳节俭,

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不想再给邻居添麻烦,就自己在山坡边搭建了一间小屋子,独立生活了。因为家中一贫如

洗,所以他一直没有娶妻子。邻居们很关心他,帮他说了几次媒,都没有成功。

谢端也没有因此而失望,仍然每天日出耕作,日落回家,辛勤劳动。一天,他在田里捡到一只特别大的田螺,

心里很惊奇,也很高兴,把它带回家,放在水缸里,精心用水养着。

第二天,小伙子照旧到地里去干活儿,可是当他回到家,准备做饭时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

了。小伙子以为这是好心的邻居们帮他做的?

没想到,接连几天,小伙子干完活儿回到家,都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于是,小伙子向邻居们道谢,可是邻

居们都说不是他们做的。小伙子很纳闷儿,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早晨谢端起了个大早,鸡叫下地,天没亮就往家里赶。家里的炊烟还未升起,谢端悄悄靠近篱笆墙,躲

在暗处,全神贯注地看着自己屋里的一切。不一会儿,他终于看到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缓缓走出,身上

的衣裳并没有因水而有稍微的湿润。这姑娘移步到了灶前,就开始烧火做菜煮饭。

谢端看得真真切切,连忙飞快地跑进门,走到水缸边,一看,自己捡回的大田螺只剩下个空壳。他惊奇地拿

着空壳看了又看,然后走到灶

前,向正在烧火煮饭的年轻姑娘说道:“请问这位姑娘,您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要帮我烧饭?"姑娘没想

到谢端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大吃一惊,又听他盘问自己的来历,便不知如何是好。年轻姑娘想回到水缸中,却被

谢端挡住了去路。谢端一再追问,年轻姑娘只得把实情告诉了他。原来,这位姑娘是天上的水素女。天帝知道小

伙子从小没有父母,很同情他,还因为小伙子乐于帮助别人,就派她扮作田螺来帮助小伙子。水素女又说道:“天

帝派我下凡,专门为你烧火煮饭,料理家务,想让你在十年内富裕起来,成家立业,娶个好妻子,那时我再回到

天上去复命。可是现在我的使命还没完成,却被你知道了天机,我的身份已经暴露,我不能再呆在这里了,我必

须回到天庭去。”谢端听完神女的一番话,感谢万分,心里很后悔自己的鲁莽,再三盛情挽留水素女。水素女主

意已决,临走前,水素女对谢端说:“我走以后,你的日子会艰苦一些,但你只要干好农活,生活会一天一天好

起来。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可以用它贮藏粮食,壳里的粮食都不会用完。”正说话时,只见屋外狂风大作,接

着下起了大雨,水素女讲完最后一句话飘然离去。

后来谢端依靠勤劳的双手和神女的帮助,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坚持拿出很多粮食送给乡亲们。几年之

后,他娶了妻子,并向仕途发展,中举当上县令。

乡亲们为了感谢水素女,立了庙,就是今天的素女祠。

11.运用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请写出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水落石出:

鲁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如,老牛突然会说话了,它知道织女何时会下凡。在本文中你觉得不可

思议的情节是哪里?在文中用“”画出来。

13.谢瑞和田螺姑娘怎么会有短暂的相识?

14.本文写了田螺姑娘的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15.《田螺姑娘》这则故事的结局如何?

16.除了本文和课本上学的民间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请至少举出两个来。

【答案】

11.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原用以描写枯水季节的自然景色。现比喻事情真相大白。轻率;言行缺乏思虑。

12.第二天,小伙子照旧到地里去干活儿,可是当他回到家,准备做饭时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

了。

13.谢端在田里捡到一只田螺,田螺变成姑娘为谢端做饭时,被谢端撞见了。在谢端的追问下说出了实情。

14.①被谢端救回家,养在缸里。②为谢端做饭菜,精心照顾③被谢端撞见,说出实情。④为谢端留下田螺壳,

离开人间。

15.我认为故事的结局是好的,有启迪意义。田螺姑娘给谢端留下了田螺壳,谢端用田螺壳盛粮食,粮食越来越

多,他还拿出粮食帮助人们,并且娶了妻并走上了仕途,最后人们建庙立祠,来纪念田螺姑娘。

16.《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2021•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幅壮锦

从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老妈妈和她的三个儿子。老妈妈织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那画上有田园、房屋、花园、池塘和成群的鸡鸭牛羊。老妈妈

满心欢喜,就买下了这幅画。她决心把画上那美丽的村庄织成一幅壮锦。

老妈妈不分昼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眼泪淌到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小河和池塘。鲜血

滴在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太阳。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老妈妈真高兴啊!

忽然,一阵大风把壮锦卷上了天空,向东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老妈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

大儿子出发了。走了一个月,来到一个大山口,那里有一座石头房,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旁边有一匹石马。

老奶奶说:“是东方太阳山的仙女把你妈妈的壮锦借去做样子了。你要去找,先要打落两颗牙齿,放在石马

嘴里,等石马吃到第十颗杨梅果时,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后经过烈焰熊熊的火山和漂浮着冰块的大海,才能到

达太阳山。如果不能坚持,就会丧命。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给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大儿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倒在床上,不见大儿子回来,又让二儿子去寻找。二儿子也是个贪生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金

子,也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

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

翻过了烈焰熊熊的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妈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三儿子说明了来意,仙女们答应织完后马上还给

他已

三儿子收好壮锦,马上往回赶。他没有想到,一位红衣仙女因为喜欢壮锦中的美景,把自己的像也织到了壮

锦上。

三儿子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奄奄一息了。他赶紧拿出壮锦,那耀眼的光彩把妈妈的眼睛都照亮了。

一阵香风吹来,老妈妈住的茅草屋不见了,只见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丽的花园,和壮锦上织的一模一样。

花园里有个红衣姑娘正在看花,原来她就是那个红衣仙女。

三儿子和美丽的仙女结了婚,从此和妈妈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儿子和二儿子用完了老奶奶给的金子,变成了两个叫花子。他们没脸去见妈妈和弟弟,只得到处去乞讨。

17.按要求写词语。

(1)含“锦”的成语有:、、o

(2)与“骨瘦如柴”结构相同的词语有:、、0

18.根据文段选一选。

(1)为妈妈找回壮锦的是()

A.大儿子B.二儿子C.三儿子

(2)找回的壮锦比原来的壮锦多了()

A.金子B.红衣姑娘C.光彩

19.比较文中画“”的句子和下面的句子,说说哪句更好,为什么?

他翻过了烈焰熊熊的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20.故事中的三个儿子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21.讲故事是为了让故事更生动,有时要“添油加醋”。请你将文中画“”的情节“添油加醋”。(提示:

儿子是怎么说的?仙女们是怎么说的?)

【答案】

17.前程似锦锦上添花如花似锦观者如云江山如画惜字如金

18.CB

19.原句更好,原句更能体现三儿子为了找回壮锦,不怕危险、坚强勇敢的品质,更能表现出三儿子找壮锦所历

经的艰辛。

20.大儿子和二儿子沦为叫花子,三儿子与红衣仙女成了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主要是大

儿子和二儿子害怕危险,贪图享乐,而三儿子勇敢坚强。

21.三儿子说:“我母亲因为失去壮锦伤心过度,现在卧病在床,仙女可否让我把壮锦带回去?”仙女们说:“我

们的锦马上就织完了,一会儿就把你母亲的壮锦还给你

五、(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慧生救旱盗仙水

不知是多少年以前,大理坝子突然大旱。庄稼干枯了,树也干死了,人们无法生活下去,只得四处流浪。

苍山脚下的阳乡村里,有个叫慧生的小伙,与年老的父亲一起生活,因为连年遭旱,日子变得难过起来。慧

生决计上苍山找水,消除大理坝子的旱灾。可是,他走遍了十九峰,历尽千辛万苦,也没找到一滴水。他仍不死

心,继续找啊找。

一天傍晚,慧生来到山尖,只见一个白胡子老人站在岩石上,呆望着远方。慧生上前施礼,向老人请教。老

人慢吞吞地告诉他:“如想找水救大旱,只有上天去偷王母娘娘的仙水瓶。”

慧生看看天,问:“可是怎么才能上天呢?”

白胡子老人不答话,只见他脱下一件破衣,扔在地上,一晃眼就不见了。慧生正在疑惑,忽然一阵寒风袭来,

他全身冷得发抖,忙拾起老人的破衣披在身上。说也奇怪,慧生穿上破衣,全身又热得受不住。他发现破衣口袋

里还有一把破羽扇,便取出打开,猛扇起来。忽然,他像长上翅膀的鸟一样,径自向天上飞去。

不一会儿,慧生来到南天门。许多天兵天将在这里把守,慧生心里有些害怕,但又有什么法子呢?他只好壮

壮胆子,硬着头皮过去。可也怪,天兵天将没有阻拦他,好像没有看见他。原来,那件破衣是件能隐身的宝衣。

慧生好生喜欢,直往王母娘娘的瑶池奔去。王母出巡去了,瑶池两侧,鲜花千簇,金光闪闪的大殿中,置有

一张金桌,上面放着两个银瓶。慧生料想是仙水瓶了,就急忙上前。拿起一个银瓶,打开盖子,往凡间倒去。小

小的瓶子不知装着多少水,总是倒不完,一直倒了十四天,雨水汇成苍山十八溪流向坝子,成了洱海,并永世不

竭。

王母娘娘知道了慧生盗仙水的事,命天兵天将把他因禁起来,罚他永远坐牢。

大理坝子的百姓们靠着洱海水又过上了五谷丰登的好日子,阳乡村的乡亲为了纪念慧生的功绩,就把他奉为

本主。

22.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3.白胡子老人给慧生的破衣的奇特之处不包括()

A.能发热B.口袋里的羽扇能助人飞上天。C.能长出翅膀D.能隐身

2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破衣”是民间故事中典型的“宝物”、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能帮主入公实现愿望

B.故事表现了人们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C.故事中的王母娘娘与《牛郎织女》中的王母娘娘都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

D.大理坝子的百姓奉惠生为本主的原因是慧生为他们开凿了洱海

25.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可以让故事更有新鲜感、请你说说慧生上苍山找水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

怎么克服的。

【答案】

22.大理坝子突然遭旱灾,慧生得到白胡子老人的指点,穿上宝衣飞往瑶池,成功地盗仙水救百姓,最后被王母

娘娘罚永远坐牢。

23.C

24.D

25.示例:慧生走了很久,鞋子都磨破了,他只好光着脚,脚都磨出了血也没有停下。不知走了多久,终于有一

个好心的大娘很同情慧生,送给他一双鞋子。

六、(2021•全国•五年级专题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无意并

很久以前,在石门山东山脚下住着一个靠采药为生的老汉,叫周声。几十年中他识得了上千种药。他采的药

送给镇上的药铺,一年中只要够吃饱肚子就满足,余下的钱全替贫苦的人垫付药钱。

这天,周声在山涧采药,发现一条满身红黑斑有酒杯口那么粗的毒蛇和一只碗口大小浑身青白相间的青蛙对

峙。青蛙的一条前腿已被咬伤,裂开的伤口露出粉嫩的肌肉。毒蛇不断地吐出黑色的信子,准备发起猛攻。青蛙

吸足了气,把身体鼓得像只球,来显示自己的体壮,可毒蛇不买账,眼看青蛙就要成为毒蛇的美食,周声挥起手

中药铲,三两下将毒蛇打死,掏出随身带的小刀将毒蛇开膛破肚,取出蛇胆装入小罐中。正准备走,一看青蛙还

趴在石头上,抬头看着他。他弯腰捧起青蛙,用针把青蛙裂开的皮小心缝合起来,然后从药篓中找出草药,用嘴

嚼成糊状,敷在青蛙的伤口处,又从衣角撕下一条布将伤口轻轻包上,这才把青蛙放下。

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烤得人皮肤发焦,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