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确凿(záo)菜畦(qí)桑葚(shèn)人迹罕(hǎn)至​B.骊(lí)歌花圃(pǔ)讪(shàn)笑来势汹汹(xōng)​C.瞬(shùn)息涉(shè)足伫(chù)立荒草萋萋(qī)​D.澎湃(bài)哺(bǔ)育九曲(qū)连环炽(chì)痛​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臃肿蝉蜕人迹罕致人声鼎沸​B.叮嘱恐惧来势凶凶荒草萋萋​C.瞬息延绵荒草凄凄恭恭敬敬​D.肿胀嫉妒锋芒毕露可歌可泣​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D.知识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只要你锲而不舍地追求,就能拥有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作者是北宋的郭茂倩。C.《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5.默写。(10分)​(1),关山度若飞。(《木兰诗》)​(2)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3),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5),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7)《孙权劝学》中说明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6.综合性学习。(5分)​班级开展“孝亲敬老”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3分)​二、阅读理解(6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8题。(6分)​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7.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8.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孰若孤()​及鲁肃过寻阳()​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1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5分)​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⑧……​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13.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4分)14.请简要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15.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4分)​16.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25分)​最美的姿态​张鸣​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②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②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③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④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选文有删改)​1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18.文章①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19.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毛坯”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5分)​20.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这句话的理解。(10分)​三、作文(60分)​21.请以“我的______老师”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1.A2.D3.C4.C5.(1)万里赴戎机(2)弹琴复长啸(3)谁家玉笛暗飞声(4)凭君传语报平安(5)草树知春不久归(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6.(1)示例:弘扬中华孝道,建设和谐社会。(2)示例:①举办“孝亲敬老”主题班会;②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演讲比赛。​7.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8.示例: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9.(1)对……说(2)推托(3)谁(4)到,等到​10.(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11.原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12.示例:①开卷有益,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②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③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等。​13.①奶奶在树下糊纸袋;②奶奶在树下补花;③奶奶在树下扫院子;④奶奶在灯下学习。14.“呆呆地”一词表现了奶奶对自己无法掌控生活、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无奈和迷茫。​15.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侧面表现了奶奶对“我”的关心;为下文写奶奶在老海棠树下的活动做铺垫。​16.①“老海棠树”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②“老海棠树”象征着奶奶,寄托了“我”对奶奶的思念和愧疚之情;③以“老海棠树”为题,富有诗意,吸引读者的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