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六校联考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六校联考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六校联考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六校联考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六校联考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六校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一观点出自下列哪一学派(

)A.道家 B.儒家 C.兵家 D.法家2.“至于商朝的历史,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证据中,能够佐证这一观点且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刻有记录殷墟文字的甲骨 B.商汤灭夏的神话传说C.《史记·殷本纪》的记载 D.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3.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B.辅佐丞相,减少决策失误C.优化中枢,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地势有良薄,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这体现了作者主张农业生产要(

)A.讲究技术 B.重视育种 C.因地制宜 D.精耕细作5.《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中记载:宋代两浙路使用的曲辕犁,有的加装了钢刃农具“裂刀”谓之“开荒裂刀”,用来垦辟荒田。这折射出宋代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A.生产工具先进 B.自然条件优越C.政府重视生产 D.经济重心南移6.按下面图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三司” C.设立锦衣卫 D.实行“八股取士”7.张謇说:“国家如同一棵大树,教育是花,军队是果,而实业是根。”他认为救国的根本是(

)A.重视教育事业 B.增强军事实力 C.发展社会经济 D.解放人们思想8.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

)A.保留旧文学 B.废除科举制 C.普及白话文 D.推翻清王朝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吾所谓新法者,皆非西人所故有,而实为西人所改造。改而施之西方与改而施之东方,其情形不殊,盖无疑矣。”据此可知,梁启超力主推行的“新法”是(

)A.学习西方科技,实现富国强兵 B.君主立宪制,以变法救国C.“扶清灭洋”,维护清朝统治 D.民主共和制,推翻清王朝10.在长达14年的斗争中,东北义勇军和东北抗联伤亡33万余人。其中,有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烈士,也有“不惜捐躯为革命,但愿失土早归回”的“十二烈士”。他们共同展现出了(

)A.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 B.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C.英勇奋战的抗美援朝精神 D.不怕艰险的长征精神11.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我们应该承认……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该会议(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使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合作 D.使新中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12.“中国自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传统大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新兴大国如印度等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上述材料诠释了(

)A.中国全方位外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3.它不仅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展现,更突出了以国王为中心的领导力量……进一步强化了古埃及人头脑中“国王就是神”的传统观念。它是(

)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凯旋门 D.大竞技场14.德国某学者指出,欧洲的思想是随着阿拉伯的科学、文学、艺术的到来才从持续了几世纪的沉睡中醒来,而变得更丰富、完美、健康、充实的。据此,该学者认为阿拉伯文化促进了(

)A.阿拉伯地区的统一 B.欧洲城市的兴起C.中西方文明的汇聚 D.文艺复兴的到来15.他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来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他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居里夫人16.第一套欧元纸币以“欧洲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主题,代表着欧洲建筑两千年的演变。这段材料说明欧洲能够实现一体化的历史原因之一是(

)A.有共同的文化基础 B.对抗苏联的需要C.共同的和平追求 D.振兴经济的需要17.归纳主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示意图表现的主题是(

)A.世界各大洲联系紧密 B.非洲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C.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18.1958年,苏联个人副业农畜产品产量较1953年有大幅度的提高,马铃薯、蔬菜产量提高14.3%,牛的头数提高25.3%,肉、奶产品产量分别提高33%和27%,水果产量提高46%。这反映了赫鲁晓夫时期(

)A.农业方面改革有所成效 B.完全执行市场经济C.重点发展军事科技 D.突破了苏联模式的弊端19.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等经历了“经济奇迹”,发展为稳固的中产阶级福利国家。“经济奇迹”缘于(

)A.非军事化的实行 B.欧洲的联合 C.“经互会”的成立 D.欧盟的建立20.2022年的俄乌战争举世瞩目,其实早在1997年美国的苏联顾问专家乔治·凯南就预测到如果北约继续东扩的话,俄罗斯就会通过战争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可见北约是美国推行□□□□政策的工具(

)A.门户开放 B.霸权主义 C.和平演变 D.恐怖主义二、材料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张骞出使西域后,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和北非;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后世称“丝绸之路”。材料二

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材料三

汉朝时,中国已形成多条海上航线。最重要的一条航线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以上均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1)依据材料一,制作汉代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丝绸之路交流的特点。(3)海上丝绸之路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申遗的优势。22.康德以“二律背反”的哲学理念,探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问题。他认为人类历史从整体上看是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的,这是基于人类理性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然而,在现实中又存在着各种不正义的现象和历史的曲折,如战争、暴力等,这似乎与进步的观念存在矛盾。人类既有追求个人利益、相互竞争冲突的一面,又有通过理性建立社会秩序、实现共同进步的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类似正义性与进步性二律背反的现象。——摘编自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亚历山大东征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全球化请根据你的理解,任选一个具体史实,结合所学,写一篇80﹣120字的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述完整)三、综合题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0—1911年7个主要近代工业部门统计表1840—1900年1901—1911年家数资本额(万元)家数资本额(万元)纺织业261331.7821332.1面粉业11109.453786.8火柴业936.128130水电业210603813.8机器业933.120352.1矿业722525.2732272.9——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材料二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企业的产生,催生了新的阶级力量。它将在中国未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出与传统中国不同的声音,它的存在与发展,将预示着中国新的未来,是决定近代中国“上升”因素的物质基础。——摘编自张海鹏、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新的阶级”是什么?以及这一阶级的力量能够迅速发展的背景。(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近代民族工业带给当今我国工业发展的启示。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20世纪中国革命具有“高山滚石”效应,革命一旦启动,越滚越猛,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前一次未能实现的目标,后一次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去实现,革命的诉求指数不断提升。……其间代表性的国共两党的关系,也经历了20年代“党中有党”、30年代“国中有国”、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的阶段。——摘编自王奇生《高山滚石: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张照片拍摄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你怎样理解材料中的“党中有党”“国中有国”“一国两制”?试挑选其中一个阶段用史实加以说明。(3)综上所述,你对国共两党的关系有何看法。25.建设科技强国,需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材料

某人工智能平台搜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结果(部分)领域国防与航天技术交通与工程基建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②成就1.①(1960—1970)·原子弹(1964):……·人造地球卫星(1970):…………2.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神舟系列(1999—今):……·中国探月工程(2004—今):实现月面软着陆、月背探测、月球采样返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20):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摆脱对GPS依赖。1.高铁技术·CRH系列动车组(2007—今):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控制系统。2.超级工程·三峡工程(2009):全球最大水电站,掌握巨型水轮机组设计制造技术。·港珠澳大桥(2018):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突破海底沉管隧道技术。1.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曾六次蝉联全球超算榜首……2.5G通信·主导全球5G标准制定……3.量子科技·墨子号卫星(2016):全球首个量子通信卫星,实现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1.青蒿素(1972)……2.籼型杂交水稻(1973)……3.基因编辑·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2016):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人类胚胎基因编辑。(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②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历史经验。(至少答出2条,每条经验须从上表中任选2—3项成就,史论结合,进行归纳)《2025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六校联考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B2.A3.D4.C5.A6.D7.C8.C9.B10.A11.C12.A13.A14.D15.A16.A17.C18.A19.B20.B21.(1)示意图: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北非。(2)特点:中国和西方双向交流;交流涉及内容广泛;既有经济交流,也有文化交流;汉朝传到西域的比西域传入中原的技术含量更高。(3)优势:历史悠久,涉及范围广,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2.题目:工业革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阐述: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其进步性影响深远。在生产领域,机器大生产全面取代手工劳作,工厂制度得以确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使社会物质财富快速增长。交通领域,火车、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的问世,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化的初始进程,为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搭建了新的桥梁。然而,在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背后,正义性的缺失也愈发凸显,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资本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工人实施了残酷的剥削。工人需忍受超长的劳动时间,却只能获取微薄的工资,工作环境更是恶劣危险,同时,工业的迅猛发展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以英国伦敦为例,大量工厂排放的废气使得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给民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由此可见,工业革命在创造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在推进工业化时我们应趋利避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23.(1)特点:20世纪初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快,增长幅度大;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2)“新的阶级”:无产阶级。背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企业的产生;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3)启示:民族独立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政治前提,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大力发展经济,注重轻重工业比例协调发展等。24.(1)第一张:为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第二张:面临着日本的侵华战争的加剧,国共两党捐弃前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示例一:史实:20世纪20年代“党中有党”,指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党合作并发动国民革命(或北伐战争)。说明: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示例二:史实:30年代“国中有国”,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华民国内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共两党对峙。说明:国共对峙为日本局部侵华提供了有利时机。示例三:史实:40年代前期“一国两制”,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中共成立陕甘宁边区,共同抗日。说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合则两利,分则两伤。25.(1)填表:①:两弹一星;②:生物科技与医学。(2)历史经验: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加大经济建设投入。由国家斥巨资建设了交通和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