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解剖生理學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1、窝是指牙冠舌面及牙合面不规则的凹陷;外展隙指的是正常牙齿接触区的周围形成的间隙,也叫楔状隙;在牙龈方向的外展隙成為邻间隙。2、双尖牙這一代名詞已經不對的,应當是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特性形态是斜嵴,而横嵴是下颌第一前磨牙的特性形态。3、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形态不似任何恒牙,界面虽為四边形,但近中缘長且直,遠中缘特短而突;近中颊尖不小于遠中颊尖,近中颈嵴最突。牙合為不规则的四边形,其近中边缘嵴特短。牙根细長,分叉较開。4、乳牙与恒牙比较,無乳前磨牙,除下颌第一乳磨牙的形态较特殊外,其他乳牙的形态与恒牙相似。5、根管口指的是髓室与根管交界的部位,也就是根管在髓腔的開口,根管的末端開口成為根尖孔。6、4~6岁期间乳牙牙合的特點是:牙齿排列不紧密;牙的切缘及牙合面产生明显的磨耗;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遠中面不在同一种平面,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临時性深覆牙合可有所減小。7、下颌切牙根管多為窄而扁的單根管,分為唇舌双根管约占10%,下颌尖牙双根管率约為4%。8上颌第二前磨牙單根多為扁形單根,根尖钝而弯约60%,不分叉。9、切牙唇面的外形高點在颈1/3;尖牙颊侧外形高點在中1/3和颈1/3交界处的唇轴嵴上,舌侧在切1/3较突;磨牙舌侧外形高點在中1/3。10、上颌中切牙切角近似直角,遠中切角略為圆钝;舌面中央凹陷成為舌窝;近中面似三角形;從侧面观测,切嵴位于牙体長轴的唇侧;上颌中切牙牙冠是由4個生長叶发育而成。11、點角指的是三個面相交形成的角,满足条件必须在名称上有三個面。12、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包括3条发育沟:颊沟、近中沟、遠中舌沟。13、上颌窦与上颌第二前磨牙到第三磨牙的根尖部有毗邻关系,其中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最靠近。14、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近舌尖都大,不過第二磨牙由于遠舌尖更小甚至缺如因此占舌面部分最大。15、下颌磨牙髓室底距离根分叉大概2mm,只是下颌磨牙髓腔治疗要非常注意的,不能损伤根分叉。16、只有上颌第一磨牙的腭根是粗大的圆根。17、下颌前磨牙的冠略偏牙体長轴的舌侧,上颌前磨牙的牙冠略偏長轴的颊侧。18、下颌第一磨牙颊面约呈梯形,可見近中颊尖、遠中颊尖和遠中尖的半個牙尖;舌面外形高點在中1/3;邻面外形高點在接触区靠近牙合面;、牙合面呈長方形,有五個牙尖、三個點隙和五条发育沟。牙根多為双根,近遠中向分根。19、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點和大小与對应的乳牙外形一致。按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相對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大,表目前髓腔室大、髓室各個壁均薄、髓角高、根管粗、根尖孔亦大。20、乳牙与恒牙的鉴别如下体积:恒牙体积较大,磨牙体积以第一恒磨牙最大,第二恒磨牙次之。乳牙体积比同名恒牙要小,乳磨牙体积以第一乳磨牙较小,而第二乳磨牙较大;颜色:恒牙牙冠呈乳白色偏黄,乳牙牙冠呈白垩色;冠根分界:恒牙牙冠颈部缩窄,形态上与牙根的分界不太明显。乳牙牙冠颈嵴突出,冠根分明;牙根:恒前牙根尖可偏向遠中,乳前牙根尖可偏向唇侧。恒磨牙根長较長,根分叉少;乳磨牙根干短根分叉多。21、上颌尖牙唇面似圆五边形,近中缘短于遠中缘。舌面隆突明显,由牙尖至舌面隆突有一纵嵴称舌轴嵴。根颈横切面為卵圆三角形。牙尖偏近中。22、考點:牙齿的演化特點。牙齿的形态构造及功能特性与動物的多种食物相适应,其演化特點有5方面:①牙的形态由單一同形向复杂异形演化;②牙数由多变少;③牙的替代次数由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化;④牙根由無到有;⑤由端生向侧生、槽生牙演化。举例来說,鲨魚的牙重要用以捕捉食物,無咀嚼功能,為同形牙;牙数多,去旧更新终身不止称為多牙列;牙分布广,不仅生長在上下颌骨,并且布于腭、翼、犁骨等表面;牙無根,借纤维膜附著于颌骨的边缘,易于更换,為端生牙;進化到哺乳纲,牙已发展為异形牙,双牙列,有完善的牙根,槽生牙。23、牙齿對于发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步咀嚼可以對颌骨以及牙周均有作用,不過并無口腔自洁功能。24、考點:髓腔的构造。下颌磨牙髓室顶最凹陷平齐颈缘,髓室底在颈缘下2mm,髓室底距根分叉处约2mm。25、由于前磨牙的牙根是扁根或者双根,拔牙時重要使用摇力。畸形中央尖多見于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前磨牙常作為寻找颏孔的標志。第二章牙列牙合与颌位1、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又名Spee曲线,它是连接下颌切牙的切嵴、尖牙的牙尖以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所形成的一条向上凹的曲线。该曲线在切牙段较平,自尖牙起向後则逐渐減少,于第一磨牙遠中颊尖处最低,往後又逐渐升高。2、有反复性,又有临床应用意义的三個位置包括:牙尖交錯位、下颌姿势位及下颌後退位。正中牙合時下颌骨的位置称正中牙合位,也称牙位;正中关系亦称下颌後退位,指下颌不偏左、不偏右,适居正中;髁状突处在关节窝的後位,在合适的垂直距离時,下颌骨對上颌骨的位置关系。它是一种稳定而可反复性的位置,是一种功能性的後退边缘位;息止颌位亦称姿势位,當口腔在不咀嚼、不吞咽、不說话的時候,下颌处在休息状态,上下颌牙自然分開,從後先前保持著一种楔形间隙,称之為息止牙合间隙。一般為1~4mm,在此下颌所处的位置,称為息止颌位。3、咀嚼周期的轨迹图形具有似滴泪水形态。4、咀嚼肌所发挥最大力,称之為咀嚼力或咀嚼肌力。咀嚼运動時,牙所承受的实际压力,称之為牙合力或咀嚼力。牙周膜的最大耐受力,称為最大牙合力。咀嚼食物時,提颌肌收缩,产生下颌向上运動,通過咀嚼的食物,施力于牙齿上。食物软硬不一样,所需肌力大小不等,牙齿受力大小不一样。牙齿承受力量的大小,又受到牙周膜本体感受器的调整。肌力過大,导致不适感,通過神經反射调整,肌力減小。肌力与牙合力有亲密关系,但肌力不等于牙合力。5、侧切牙是牙列中牙合力最小的牙齿,并且下颌侧切牙比上颌侧切牙更小。6、替牙期间牙合力的特點常体現為临時性錯牙合,此类錯牙合在牙合的发育過程中常可自行调整為正常,左右中切牙之间有一间隙;侧切牙歪斜,致使尖牙胚挤压侧切牙根,使侧切牙根向近中倾斜,而牙冠则向侧方歪斜;前牙拥挤;磨牙关系偏遠中。7、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的多少、牙齿支持组织、颞下颌关节、口腔内软组织及全身的健康与否等均可影响咀嚼效率。8、中性牙合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咬在下颌第一磨牙颊沟,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接触在下颌第一磨牙的中央窝内;遠中牙合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咬在下颌第一磨牙颊沟的近中;近中牙合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咬在下颌第一磨牙颊沟的遠中。9、考點:正中牙合的解剖標志。在正中牙合位時,即上下牙弓牙合面接触最广,牙尖互相交錯咬合時,上下牙弓间存在覆盖与覆牙合关系。正常状况下,上颌牙盖過下颌牙的垂直距离,以盖過的垂直距离不超過前牙唇面切1/3,超過者為深覆。深覆牙合的程度取决于下颌前牙切缘咬在上颌前牙舌面的部位而定。咬在切1/3以内,称為正常,覆颌;咬在中1/3以内称為I度深覆牙合;咬在颈1/3以内称II度深覆牙合;超過牙合1/3的,称為III度深覆牙合。10、考點:牙尖交錯位的解剖標志。對刃牙合時有牙接触。在牙尖交錯位時,上下牙弓间存在著覆盖与覆牙合关系。正常状况下,上颌牙盖過下颌牙,其水平距离在3mm以内,垂直距离以盖過的距离不超過前牙唇面切1/3。在牙尖交錯位時,上下牙彼此以切缘相對,或以颊尖相對,称為對刃牙合。肌位,即下颌由息止颌位上提,闭合与上颌牙最初接触時的位置。有的人颌位与牙位牙尖交錯位一致,有的则不在一种位置。11、考點:下颌运動。控制下颌运動的原因有4個,可提成两大类:解剖性控制原因和生理性控制原因。解剖性控制原因是指双侧颞下颌关节和咬合接触关系。生理性控制原因足指神經肌肉构造。12、考點:咀嚼运動类型。咀嚼运動的类型分為双侧咀嚼运動和單侧咀嚼运動。双侧咀嚼运動又有双侧交替咀嚼和双侧同步。咀嚼两种状况。有67%以上的個体,在两侧牙列對称、牙尖协调、功能潜力相等,咬合無障碍時,是多向地两侧交替的咀嚼运動。只有10%的個体,在咀嚼食物末期,吞咽之前,出現双向同步咀嚼。回避牙合的早接触,或因牙齿、牙周疾病以及牙列部分缺失等原因形成單侧咀嚼运動,是异常的咀嚼类型。13、考點:牙齿的磨耗牙齿自身有一定的生理性動度;有的上下颌牙的牙体長轴微向前方倾斜;闭口時在提颌肌的收缩作用下,下颌向上前方运動,抬為向上、向前,推進牙弓向前、向近中移位,因此导致牙齿邻面磨耗的重要原因是牙生理性近中移動。14、考點:颌的生長发育。与建牙合的動力平衡有关的是推進牙弓向前与向後的力平衡、上下動力平衡和内外動力平衡。牙弓增宽,是通過牙弓内的舌体向外的压力与唇、颊肌向内的压力互相平衡,得以合适長宽,与左右的動力無关。15、考點:正中关系牙合与正中牙合的关系。正中牙合位是指上下牙弓牙合面接触最广,牙尖互相交錯咬合時下颌的位置。正中关系是指下颌适居正中,髁突处在关节窝的後位,在合适的垂直距离時,下颌骨對上颌骨的位置关系。在正中关系范围内有上下牙接触,称為正中关系牙合。两者位置关系协调時,两者為同一位,或者由正中关系牙合能自如的直向前滑動到正中牙合,滑動距离称為長正中,约1mm。16、考點:咀嚼运動。前牙牙合运循环始于正中牙合位時,下颌下降是為了牙尖脱离琐結以及获得合适的開口度,下颌前伸為切咬食物做好准备,下颌上升,切牙對刃,切咬食物,穿透食物後,上下切牙對刃,然後下颌切牙的切嵴,沿上颌切牙的舌面向後上方回归至正中牙合,由對刃牙合回正中牙合是发挥功能的阶段。第三章口腔功能1、牙槽骨為全身骨骼系统中变化最為明显的部分,其变化与牙齿的发育、萌時及恒牙的脱落、咀嚼功能和牙的移位均有关系。收压有咬合创伤時受压迫侧的牙槽骨发生吸取,在收牵引侧则发生骨质新生。2、在平常生活中,當嗅到或酸味時能引起分泌大量的唾液,每分钟可多达5ml或基础分泌量的8~20倍〔唾液的基础分泌為每分钟0.5ml〕3、血液与唾液混合後,则凝血時间缩短,其缩短程度与混合之间的比例有关,血液与唾液之间的比為1∶2時,凝血時间缩短最多。4.下颌下腺静止時分泌量最大,占60%左右,腮腺占30%左右。5.釉质是全身唯一無细胞性,由上皮细胞分泌继而矿化的组织,并且其基质有單一的蛋白质构成而不含胶原。釉质的基本构造釉柱及其内部的晶体的有序排列使其脆性減少并且有一定的韧性。第四章口腔颌面颈部解剖1、考點:关节韧带的功能。与下颌运動有关的关节韧带共有3對。颞下颌韧带起于关节結节外侧面,止于下颌骨髁状突和关节盘,其固位點在关节前方,故根据起止點及纤维方向,判断其作用為限制下颌過度向後、向下运動及防止关节侧方脱位。蝶下颌韧带起于蝶棘,至于下颌小舌,作用為悬吊下倾及保护進入下颌孔的血管和神經。茎突下颌韧带起于茎突,止于下颌角及下颌支後缘,其作用為防止下颌過度前伸。盘锤韧带起自锤骨颈和锤骨前突,止于关节囊、关节盘及蝶下颌韧带,牵拉此韧带可引起听小骨和鼓膜运動。2、蝶下颌韧带起于蝶骨角棘,止于下颌小舌。下颌小舌的後方為下颌孔,故此韧带可悬吊下颌并保护進入下颌孔的下牙槽神經、血管。3、從颞下颌韧带的起點及纤维方向分析,左右一對颞下颌韧带有防止关节向侧方脱位的作用。4、考點:面部重要静脉的行程,并要弄清晰面部浅静脉和深静脉的分布下颌後静脉是面部深静脉的重要血管,它由颞浅静脉与上颌静脉汇合形成。5、考點:三叉神經第二、三支(上颌神經与下颌神經)分支与走形。翼内肌神經与翼外肌神經均為下颌神經分支,走形于颞下窝。而上牙槽前神經和上牙槽中神經均自上颌骨眶下管内发出。6、考點:上颌骨的支柱与支架构造,翼突支柱重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由蝶骨翼突构成,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後端连接,将咀嚼压力传导致颅底。而腭骨与上颌骨腭突不参与支柱的构成。7、考點:上颌骨及相邻骨骼的关系。上颌骨额突与颧突、犁骨不发生关系,并与额骨、泪骨,鼻骨相邻。8、考點:颞下颌关节盘的解剖。关节盘的中间带最薄,厚约1mm,也是关节盘的负重区,因此,它是穿孔的好发部位。9、考點:面神經及其分支的走形与支配。颞支重要分布于额肌;颧支重要分布于眼轮匝肌;下颌缘支重要分布于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颈支支配颈阔肌;颊支位于腮腺导管上方的称上颊支,位于导管下方的称為下颊支,分布于颧肌、笑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口轮匝肌、和颊肌。10.上颌骨一体四突的解剖特點。翼突為蝶骨的解剖构造。11.二腹肌附著的起止點:二腹肌分為前後两腹,前腹起自下颌骨二腹肌窝,後腹起自乳突,两腹借中间腱止于舌骨大角和舌骨体侧面。12.翼外肌上頭起于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下頭起于翼外板的内侧面。与腭骨锥突、上颌結节無关系。13.舌神經支配舌前2/3感覺,舌咽神經支配舌後1/3感覺,舌下神經支配舌体运動,鼓索神經為副交感神經,支配味覺及腺体分泌,下颌神經為三叉神經分支,重要支配面下部感覺。14.切牙孔表面黏膜隆起為腭乳頭,也称切牙乳頭。15.面部“危险三角区”的范围是有双侧瞳孔连接中點“即鼻根”到双侧口角的连线构成。16.眶下孔神經阻滞麻醉可麻醉上牙槽神經及唇侧牙龈,不能麻醉腭侧牙龈;切牙孔阻滞神經麻醉只能麻醉腭侧牙龈。腭前神經阻滞麻醉只能麻醉前磨牙及磨牙腭侧牙龈。翼腭管传导阻滞麻醉虽能麻醉三叉神經上颌支,但不常用于拔牙。17.上颌骨上有3對支柱构造,分别為尖牙支柱、颧突支柱和翼突支柱。18.面神經颧支重要分布于眼轮匝肌、颧肌和提上唇肌。19.舌骨三角稍上方、二腹肌後腹下缘是面動脉发出部位。上颌動脉在髁突状突颈部後内方起自颈外動脉,不在腮腺深部和腮腺的前缘。20.翼腭间隙向前經眶下裂通眼眶,向内經蝶腭孔通鼻腔,外經翼上颌裂通颞下间隙向下經翼腭管通口腔,向後上經圆孔通颅内。21.腭中神經与腭後神經又称腭小神經,向後分布软腭,上牙槽神經分布于上牙槽,鼻腭神經出切牙孔向後在腭侧与腭前神經相吻合。22.舌神經支配范围是同侧舌前2/3,舌神經阻滞神經麻醉可麻醉當出舌前2/3感覺。23.颌面部间隙的界线以及内容。翼下颌间隙位于下颌支内侧骨壁与翼内肌外侧面之间。24.下颌下间隙的内容和毗邻。面動脉在舌骨大角稍上方起自颈外動脉,向前内上方走形,經二腹肌後腹深面進入下颌下三角,穿下颌下腺鞘,在咬肌前缘绕過下颌骨下缘行至面部。面静脉在面動脉的後方并列于咬肌前缘,越過下颌骨下缘進乳下颌下间隙,走形于下颌下腺後部的浅面,經二腹肌後腹前面進入颈動脉三角。25.咬肌间隙位于咀嚼肌与下颌支外侧骨壁之间.26.颞下间隙位于颅中窝底,其解剖特點是处在颌面深部诸间隙的中央,间隙中有翼静脉丛、上颌動脉、三叉神經第二、三支走行,颞下间隙借翼静脉丛与海绵窦相通。27.上颌骨的解剖构造。喙突為下颌骨解剖构造;翼突為蝶骨解剖构造;颞突為颧骨解剖构造;锥突為腭骨解剖构造;额突属于上颌骨的解剖构造。28.為上颌骨的解剖构造。颌面骨骼無眶下窝解剖构造;关节窝位于颞骨;翼腭窝有蝶骨、腭骨、上颌骨共同参与构成;翼肌窝位于下颌骨髁突颈部;尖牙窝位于上颌骨体的前面,為提口角肌的附著點。29.下颌骨的解剖构造。下颌小舌、下颌孔、下颌隆突、下颌舌骨线均在下领骨内侧面;下颌切迹又称乙状切迹,在下颌骨外侧面可見。30.颞下颌关节的构成。该关节的功能面為裸状突前斜面和关节結节後斜面。髁状突的前斜面与关节結节的後斜面是一對负重区关节結节的前斜面除非在髁状突前脱位時才也許相對于髁状突後斜面.31.三叉神經第二支—上颇神經的纤维成分。三叉神經為混合性神經.其中眼神經和上颌神經為感覺神經;下颌神經為具有感覺及运動纤维的混合性神經.32.面神經的纤维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产业经济学与2025年相关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产业管理职业能力测评试卷及答案
- 咸阳师范学院《免疫与病原生物学实验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试卷及答案
- 潜江市2024-2025学年初三中考模拟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东港地区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3月中考适应性调研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高端私人直升机航拍影像作品版权授权及收益分成协议
- 回复订单确认函英文(22篇)
- 交房通知短信(5篇)
- 高中英语 A precious family dinner说课课件
- 鼻部疾病 慢性鼻窦炎的诊疗
- 2013-2022全国高考真题物理汇编: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GB/T 3197-2001焊条用铝及铝合金线材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 SAP固定资产各种折旧方法配置及操作手册
- 产业发展理论-第七章-产业政策课件
- 奥数举一反三简单推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