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习题课件认识生命现象_第1页
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习题课件认识生命现象_第2页
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习题课件认识生命现象_第3页
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习题课件认识生命现象_第4页
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习题课件认识生命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生命现象

1.

下列现象或俗语与其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的生命特征

相符的是(

C

)A.

地衣腐蚀岩石形成土壤——生物能够适应环境B.

强将手下无弱兵——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C.

司机看到红灯停车——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

恶劣环境下细菌形成芽孢——生物具有繁殖现象C123456789102.

科技前沿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某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评出的“2022年十大

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

生物基本的生命特征不相符的是(

C

)A.

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B.

水稻季末落叶——新陈代谢C.

草盛则豆苗稀——生物有应激性D.

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C123456789103.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其基本条件是(

C

)A.

不充足的阳光、不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B.

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C.

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D.

高浓度的糖分、较高的温度、充足的空气C123456789104.

松蘑是目前极少数不能人工培养的野生菌之一,除

了一般生长条件,它还必须与松树生长在一起。采集新鲜松蘑应去下列哪一地

点(

B

)A.

冬季雪后的松林B.

秋季雨后的松林C.

夏季炎热缺水的松林D.

春季干燥的松林B123456789105.

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D

)A.

李时珍重修《本草纲目》——观察法B.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实验法C.

各地方进行的地区环境污染状况调查——调查法D.

我国每5年进行一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文献法D123456789106.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

上古先民顺应农时,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

系,在此过程中先民主要运用了(

B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测量法D.

调查法B123456789107.

实验情境

塑料制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其中含有的一些

塑化剂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塑化剂能引发性早熟吗?科研人员用小

鼠设计了如下实验,相关步骤或结论正确的是(

C

)组别小鼠数量饲喂方式甲组10只普通饲料乙组10只普通饲料+塑化剂A.

随机选择20只幼龄雌鼠B.

实验的变量是饲料C.

记录每只小鼠初次发情时间,分别计算每组的平均值D.

若甲组的初次发情时间早于乙组,则说明塑化剂能引发性早熟C123456789108.

下面是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几个环节,其

中符合要求的是(

D

)D123456789109.

某光学显微镜上具有4×、10×及40×三种不同的物镜,已知某同学利用此显

微镜的10×物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当他做了某项操作后,发现视野明显变暗

且细胞变得模糊,下列最可能是他所做的操作的是(

B

)A.

将物镜更换为4×B.

将物镜更换为40×C.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D.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B1234567891010.

回顾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实验(如图),相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D

)A.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①经碘液染色才能看清B.

草履虫碰到②时就会绕开,说明它具有应激性C.

菠菜叶片中靠近③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D.

小鱼尾鳍血管中④内血液流速比⑤慢D12345678910

1.

如图视野中有一个成功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将

它移到视野正中央,玻片应移向(

D

)A.

左上方B.

左下方C.

右上方D.

右下方D1234567892.

(2024·泰安二模)小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图示临时装片的制作顺序是c→d→b→a,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②④①③B.

选用40×物镜观察时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少,此时物像放大倍数为400倍C.

观察图像由①到③时,若视野模糊不清应依次调节显微镜的结构2和结构1D.

将视野②调至视野④应该向左移动临时装片,光线太暗时用大光圈和凹

面镜A1234567893.

显微镜是生物学常用观察工具。下列有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A

)A.

图甲显微镜最重要的部件为①和②,由图乙可知,最大的放大倍数为400倍B.

调节图甲中的转换器,使图乙中的④变为③后,视野会变暗C.

经由上一步操作后,图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变为两个D.

若图丁视野细胞内的叶绿体正逆时针转动,则其实际方向为逆时针A1234567894.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在不更换目镜的情况下,依次观

察到如图甲、乙两个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图甲中出现“A”所示情况的原因是玻片未擦干净B.

图甲视野中纤毛区分度不高,可换成较小光圈观察C.

观察图甲所用的物镜长度比观察图乙所用的物镜长

度短D.

要从图甲转换成图乙视野,应先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A1234567895.

“探究实践”能使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生物兴

趣小组的同学自主操作了部分实验。下列对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C

)选项实验名称实验操作A模拟眼球成像的过程模拟近视眼的矫正时,在蜡烛和透镜间

增加一个凸透镜B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测定温度值时,温度计触及试管底C观察小肠绒毛将剪开的小肠绒毛放入清水中D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切拉时拇指要高于食指C1234567896.

如图甲是苏苏在实验课上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用

到的显微镜,图乙是他观察到的视野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

当观察到的物像不清晰时,可略微转动②B.

相同环境下,转换成物镜③,视野会变亮C.

④是毛细血管,其中的红细胞单行通过D.

向左移动培养皿,可使⑤移到视野中央B1234567897.

实验情境

(2024·北京海淀区一模)如图所示,将两根长势相近的枝条插入装

有清水的甲、乙量筒中,甲中枝条保留叶,乙中枝条摘除叶。每天上午8:00

向量筒中加水至100

mL,并将其放在有光且通风处,每天下午5:00观测液体

体积。连续记录5天的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最有可能是阴雨天的

是(

C

)星期一二三四五甲8568947770乙9594969594CA.

星期一B.

星期二C.

星期三D.

星期五1234567898.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

究实验做了如下设计: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

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

于检测笔帽。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123456789组号培养皿号操作A组1号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2号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B组3号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4号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这两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

号。A组实验的变量是

,B组实验的变量是

⁠。2、4

教室

的空气笔帽123456789(3)如下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

验结论是

。观察1号培养皿,

发现菌落1呈黑色、绒毛状,应该是

菌。使牛肉汁变质的细菌来自教室的空气真(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

要做这一步?

,其理由是

⁠。需要保证变量唯一1234567899.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人形成了睡前玩手机的习惯。这种习惯对睡眠是否

有影响呢?科研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1)科研人员在某大学中选取了400名有睡前玩手机习惯的健康大学生,对其

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如下:123456789组别对照组实验组人员分配每组各A名学生限制措施睡前1小时不限制使用手机B实验时间4周实验结果123456789①请将上表中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A处为

;B处为

⁠。②据实验结果可知,睡前使用手机会延长入睡用时,且睡眠质量较差,

其证据是

⁠。200

睡前1小时

限制使用手机实验4周后,睡前使用手机的学生入睡用时长于限制使用手

机的学生,且睡眠指数高于睡前限制使用手机的学生123456789(2)褪黑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科研人员想研究使用手机影

响睡眠是否与褪黑素的分泌有关,于是又进一步设计和完成了相关实

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可知,不使用手机时,从21时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