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小节练习题_第1页
化学试题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小节练习题_第2页
化学试题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小节练习题_第3页
化学试题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小节练习题_第4页
化学试题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小节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练3

一、选择题

1.(2020•深圳第二次调研)中国古代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甘之如饴”中“饴”指麦芽糖,与白糖的主要成分相同

B.“近朱者赤”中“朱”指朱砂(HgS),可用作红色颜料

C.“沙里淘金”利用了“沙”和“金”密度的差异进行分离

D.“红砖绿瓦”中“砖”和“瓦”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解析:“甘之如饴”中“饴”指麦芽糖,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与白糖的主要成分不相同,故A项

错误;朱砂(HgS)是红色固体,难溶于水,可用作红色颜料,故B项正确:“沙”和“金”密度的差异大,

可用淘洗的方法进行分离,故C项正确;“砖”和“瓦”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都属于硅酸盐产品,故D

项正确。

答案:A

2.(2020•咸阳模拟)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中“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古代造纸工艺中常利用石灰的碱性来分离植物中含酸性官能团的木质素

C.现代造纸工艺中用二氧化硫漂白纸张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废旧纸张的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解析:“纸上得来终觉浅”中“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A项正确:古代造纸工艺中利用酸碱中

和反应,因此常利用石灰的碱性来分离植物中含酸性官能团的K质素,故B项正确;现代造纸工艺中用二

氧化硫漂白纸张,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C项错误;

废日纸张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树木等植物的砍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故D项正确。

答案:C

3.(2020•遵义联考)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说法正确的是[)

A.“歼20”飞机上使用的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是我国打破其他国家技术垄断,自主研发

和生产的•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硫酸亚铁与维生素C混用有利于铁元素吸收

C.我国海洋开发走向深蓝,大型舰船的底部常镶嵌锌块作正极,防止船底腐蚀

D.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歼20”飞机上使用的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是我国打破其他国家技术垄断,自主研

发和生产的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项错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硫酸亚铁与维生素C混用有利

于铁元素吸收,故B项正确:我国海洋开发走向深蓝,大型舰船的底部常镶嵌锌块,锌活泼性大于铁,锌

作负极,防止船底腐蚀,故C项错误;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是二糖,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20•佛山第二次模拟)科学防护对预防病毒感染非常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冠状病毒粒子直径约6c〜220nm,介于溶液和胶体粒子之间

B.制作防护服和口罩的无纺布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C.免洗手消毒液的成分活性银离子、乙醇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D.二氧化氯泡腾片可用于水处理

解析:溶液分散质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质直径在1~100nm,浊液分散质直径大于100nm,冠状病

毒粒子直径约60〜220nm,介于段体粒子和浊液之间,故A项错误;无纺布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项正

确;银离子、乙醉均能使蛋白质变性,故C项正确;二氧化氯是常见的杀菌消毒剂,可用于水处理,故D

项正确。

答案:A

5.(2020•广州、深圳学调联盟调研)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

神奇窑变著称。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的变化

B.高品质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

C.氮化硅陶骁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由于陶瓷耐酸碱,因此可以用来熔化氢氧化钠

解析: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颜色可能不同,在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

颜色变化,故A项正确:瓷器主要是黏土烧结而成,瓷器中含有多种硅酸盐和二氧化硅,是混合物,故B

项错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先进陶究、非晶体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氮化硅

陶诧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项错误;陶瓷的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能与熔化氢氧化钠反应,

故D项错误。

答案:A

6.(2021•广东省适应性考试)“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展示了以芳纶为主制成的五星红旗,用

SiC增强铝基材料钻杆“挖土”,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月壤中含有的'He,其质子数为3

B.制作五星红旗用的芳纶为合成纤维

C.制作钻杆用的SiC增强铝基材料属复合材料

D.运载火箭用的液02液压推进剂在工作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月壤中含有的“0,其质子数为2,质量数为3,A项错误;芳纶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则制

作五星红旗用的芳纶为合成纤维,B项正确;SiC增强铝基材料由碳化硅和颗粒状的铝复合而成,其中碳

化硅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在电阻炉内经高温冶炼而

成,再和增强颗粒铝复合而成,改制作钻杆用的SiC增强铝基材料属复合材料,C项正确;运载火箭用的

液。液上推进剂在工作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及气体推动火箭运动,D项正确;答案选A。

答案:A

7.(2021•广东省适应性考试)书法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

谐”,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如图所示的王羲之的“平安贴”)。下列关于传统文房四宝的相关说法

正确的足()

A.墨汁是一种水溶液

B.宣纸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C.砚石的成分与水晶相同

D.制笔用的狼亳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解析:墨汁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run之间,属于胶体,故A项错误;宣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

纤维素,不是合成高分子材料,液R项错误: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砚石的成分为无机盐,故C

项错误;狼亳为动物的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D正确;综二所述答案为I)。

答案:D

8.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4.03米大口径碳化B.2022年冬奥会聚氨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D.“玉兔二号”钛合

硅反射镜酯速滑服包覆银纳米线金筛网轮

解析:A项,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

素周期表第NA族,符合题意;B项,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项,碳包覆银纳米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银不是主族元素,不符合题意;D项,

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其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答案:A

9.(2020•河南驻马店模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有关蕴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A.食品包装中常见的抗氧化剂成分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

相司

B.“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黏土烧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C.“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粮食发酹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福与酒糟

分离

D.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碳酸氢钠,其水溶液显微性

解析:A项,食品包装中铁粉、氯化钠、炭粉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正极I: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其脱氧原理实际上就是钢铁的吸氧腐蚀,正确:B项,

黏土烧制陶究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项,酒精沸点低,可以用蒸馅与酒糟分离

获得酒精,正确;【)项,侯氏制碱法是工业上制取碳酸钠的过程,而不是碳酸氢钠,不正确。

答案:D

10.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偏

B.NHC1溶液除铁锈、食盆水导电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J2sol溶液、蓝色的胆研在常温下变白

D.热的饱和KMQ,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

解析:A项中涉及的都是物理变化;B项中涉及的都是化学变化;D项中涉及的都是物理变化。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Q、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

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0H)£0J“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八H。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

应实现“铜一铜绿一……一铜”的转化。

①②③④⑤

铜一-铜绿一*A---*Cu(0H)2---»B-稹“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④;

@O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答案:(1)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

(2)CU2(0H)2C03+4HC1=2CUC12+3H20+C02t

△△

(3)Cu(OH)2=CUO+H2OCUO+H2=Cu+H20

⑷①②③④

12.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a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1)若将饱和FcCh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填字母)。

A.冷水B.沸水

C.NaOH浓溶液D.NaCl浓溶液

⑵写出制备Fc(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1)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

(4)Fe(OH)a胶体区别于FeCL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填字母)。

A.Fe(OH)s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B.Fe(OH)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i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

(5)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MH)2soi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这

种现象称为胶体的。

解析:(1)实验室制备氢氧叱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储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当液体变

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故选B。(2)制备胶体的原理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FeC13+3HQ=Fe(()H)3(胶体)+3HCl。(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用激光笔照射时,会有一条

光亮的光路,是区别其他分散系的独特性质,当让•束光线通过制得的物质,从侧面观察到•条光亮的''通

路”,说明已经制得胶体。(4)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胶体的分

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n】之间,故答案选A。(5)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加入电解质溶液消除粒子所带电

荷,会使胶粒之间的排斥力减小,使胶体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

答案:(1)B(2)FeCl3+3KO^Fe(OH)3(Ki*)+3HC1(3)利用丁达尔效应:让一束光线通过制得

的物质,从侧面观察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物质是胶体(4)A(5)产生红褐色沉淀聚

课时跟踪练4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1、固态AgCl均不导电,所以HC1、AgCl是非电解质

B.NH、C()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C&均是电解质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解析:A项,HC1和AgCl为电解质,电解质导电需要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即需要水溶液或熔融

状态,错误;B项,NHa、CO?的水溶液虽然导电,但导电的离子不是本身电离产生,NH:,和CO?不是电解质,

均是非电解质,错误;C项,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03

属于两性氧化物,错误;D项,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是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

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O属于金属氧化物,正确。

答案:D

2.(2020•广东深圳中学质测)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20=Na'+20H+H2f

通电

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1一+2氏(尸==凡1+Ckt+20H-

2+-+

C.向氢氧化钢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4-0H4-H+S0r=BaSOJ+H20

2+-

D.向碳酸氢镂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Ca4-HC0r-F0H=CaC03I+H20

解析: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且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转移电子守恒,

离子方程式为2Na+2H2。=2岫++20k+压f,故A项错误;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生成氯气、阴极

电解

上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有NaOH生成,离子方程式为2Cr+2H2O=H2t+C12t+20H,故B项正确;

氢氧化钢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根和水,且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的计量数都是2,离子方程式为Ba-+

20ir+2H,-FS0r=BaS0.l+21L0,故C项错误;MUICO,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同时

生成一水合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HCa+Ca2++2()H=CaC0,31+NH3•故D项错误。

答案:B

3.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H;、NOT、HCOT

3+

B.K+、Al>SO"NH3•H2O

C.Na+、K+、SOT、CL

D.Na+、CH;(COO\COT、OFT

解析:A项,H+与HCO;能够反应生成CO?气体,不能大量共存;B项,A产与氨水可以发生反应:A/+

+3NH,•压O==A1(OH)3J+3NH:,不能大量共存;C项,Ck具有氧化性,可以将S0『氧化为S0『,离子方

程式为C12+H2O+SO==SO>+2C厂+2H+,不能大量共存;D项,Na+、CH3C00\CO广、0旷第4种离子之

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可以大量共存。

答案:D

4.(2020•广东华南师大附中质测)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Cl\Mn07

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SiOl-

3+

C.Fe-与H。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除2++电02+2厅=2Fe+2H20

--1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c(0H)3反应生成NazFcOi:3C10+2Fe(011)3=2Fc0f+3C14-IL0+411

解析:A项,MnO;是紫色,不可能存在无色溶液中,错误;B项,pH=2的溶液呈酸性,硅酸根离子

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项,F/'与Ha?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

2++:i+

成铁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1W2+2H=2Fe+21L0,满足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正确;

D项,强碱溶液中,不可能生成广,错误。

答案:C

5.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可能1有NOT、COT、SOT、Fe\NH:、A产、K+、Mg”中的两种或多种,

为了检验其中的离子组成,做如下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整且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BaCk溶液,产

A不含cor

生白色沉淀,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

向A项实验中的混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i和CClt,

B含有I一和NO;

振荡后发现下层液体呈紫红色

另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浓NaOll溶液,

混合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和沉淀产生,继续

C含有NH;、A/和Mg?卡

滴加浓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逐渐增多,后又

有部分溶解

用洁净钳丝蘸取C项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在酒精

D不含K'

灯火焰上灼烧,未观察到紫色火焰

解析:A项,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铁、碳酸钢或二者的混合物,“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说

明原溶液中含有SO:,不含CO7,结论不完整,错误;B项,“下层液体呈紫红色”表明有碘单质生成,原

溶液中含有厂,加入稀硫酸后能氧化厂的是NO;,所以原溶液中含有「和NOT,但I一与Fe"不能大量

共存,故不含Fc",结论不完整,错误;C项,与浓NaOH溶液混合共热后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所以原溶液中含有铉根离子,根据“继续滴加浓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逐渐增多,后乂有部分溶解”判

断,原溶液中还含有八俏+和Mg?+,正确:D项,用焰色反应检验钾离子时必须透过蓝色的钻玻璃观察,若

未观察到紫色火焰,才能得出原溶液中不含K+的结论,错误。

答案:C

6.(2020•湖北八校联考)对比类推法是一种常用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且

类推合理的是()

选项离子方程式类推

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气体:

2+

家庭漂白原理:Ca4-2C10"+H204-

ACa'+2C10+比0十S0z=CaS()31+

CO2=CaCO,i1+2HC10

211C10

向FeB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Fe2++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Fe2++

B

3+3+

Cl2=2Fe+2CrCl2=2Fe+2Cr

C用石墨电极电解NaCl饱和溶液:2H2+用石墨电极电解A1CC饱和溶液:2H2。

通电通电

2cl-=比t+CLt+2OFF+2Cr=H,t+CLt+20H一

硫酸铁净水:F/++

明矶净水:A13+4-3IL0T-------Al(0II)3(K

D3H_,b------Fe(OH)3(胶体)+

体)+3f

3H+

解析: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a气体,因为次氯酸根有弱氧化性,能与亚硫酸根反应生成硫酸

2+3+

根:Ca+3C10-+H20+S02===CaS0,I+Cr+2HC10,A项错误;由于氧化性:Cl2>Br2>Fe>I2,所

以Fei?溶液中通入少量Ch时,应先氧化厂:21—2CrB项错误;用石墨电极电解A1CL饱和

溶液,氢离子优先放电,活泼金属阳离子钠离子和铝离子都不参与还原过程,但生成的氢氧化铝为沉淀:

电解

3+3+

6HJ0+6C1-4-2A1=====3H2t+3C121+2Al(0H)3l,C项错误;硫酸铁净水原理为铁离子水解,Fe+

3H:0\、卜©(0田3(胶体)+3M,明矶净水原理为铝离子水解,原理一致,D项正确。

答案:D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分圻某矿石的主要成分,粉碎后将其溶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用所

得嘘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少量NaEQi溶液,无白色沉淀,说明矿石中一定不含Ca?+

B.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矿石中含有SOT

C.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氨水,白色沉淀逐渐增多,然后渐渐溶解,说明矿石中含有A1"

D.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先通入少量Ck,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矿石中一定含有Fe?+

解析:选项A,因盐酸过量,加入的少量Na2c溶液应先和『反应,即使有Ca2+存在,也不会产生

白色沉淀,错误;选项B,加入过量BaCL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0;,正确;选项C,氨水不能

溶解A1(OH)3,错误;选项D,应先加入KSCN溶液,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氯水,如变红色,说明含有F。",

错误。

答案:B

8.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I、Na\Cl'.COMS0『等离子,将该固体溶解所得到的溶液进行

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

AgMMHNO,

溶液“I色沉淀

过址Ba(N0j2

T白色沉淀产力盐酸

沉淀溶解

溶液一

焰色反应——.

---------•阿

A.该混合物一定是KzCOa和NaCl

B.该混合物可能是NaCO?和KC1

C.该混合物可能是Na2soi和Na2C03

I).该混合物一定是Na2c(h和NaCI

解析:焰色反应显黄色,说明一定存在钠离子,可能有钾离子。加入过量的硝酸钢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在盐酸中,说明一定存在碳酸根,不存在硫酸根。滤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得

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即一定存在Na+、cr.cot,一定不存在SOT,可能含有K+,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CaCQi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次性饭盒中石蜡和CaCOa在食物中的溶出量

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浸洵一、上残渣冷却、一工

--^过滤A怕重

称重溶解烘干称重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石蜡属于有机物中的一类,为了将石蜡从饭盒中溶出,应选用下列

试剂中的(填字母)。

a.氯化钠溶液b.稀醋酸

c.稀硫酸d.正己烷

(2)饭盒中的碳酸钙常用稀醋酸将其溶出,试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D石蜡是由C、H元素组成的烽类混合物,有机物类型为烧;根据实验步骤,为将石蜡和碳

酸钙溶出,因为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可选用稀醋酸溶出碳酸钙,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选择正己烷溶出石蜡,所以d项正确,答案为d。(2)稀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

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03+2CH£00H-2cH£00一+良产+压0+(:02t。

-2+

答案:⑴姓d(2)CaC034-2CH;lC00H-2CH3COO+Ca+H20+C02t

10.氮、磷对水体的污染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回答卜.列问题:

(1)常温下,在pH约为9时,用澄清石灰水可将水体中的HPO厂化为澄K.(P()4)6(0H)2沉淀除去,该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除去地下水中的硝态氮通常用还原剂将其还原为此。Prusse等提出的用PdCu作催化剂,常温下,

在pH为4.0〜6.0时,可直接用也将N07还原为Nz,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研究发现用比和co?的混合气体代替H2,NO「的去除效果比只用比时更好,其原因是

解析:(l)Ca(0II)2与HPO;反应产生Cai°(P0)6(0II)2沉淀和水,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10Ca"+80FT+6Hp07=Caw(P0)6(0H)2l+6H2O。(2)在pH为4.0〜6.0的酸性条件下,具

催化剂

+

有还原性的心可以将NO;还原为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0FI5IhI2II=N2I6IL0;若IL中混有C02,

CCM容于水反应产生的H2cCh发生电离作用,会电离产生射,有利于pH维持在4.0~6.0,便于出还原NOL

答案:(1)10Ca2++8OH-+6HPOr=

Caio(PO4)6(OH)21+6H2O

催化剂

+

(2)2NQ;+5H2+2H=N2+6H20CO?溶于水后呈酸性,可以提供有利于pH维持在4.0〜6.0

11.(DKMnO.与盐酸反应生成MnCl2和Cl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在酸性条件下,NaClO?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10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⑶将C102通入KI和H2soi的混合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KC10s与KI淀粉溶液混合后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1,则此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o

⑸利用钻渣[含CO(0H)3、Fe(0H)3等]制备钻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I|(NH+c曲

[(2)NajSO,iNaCIOj.O,I

焉!溶斛纯化♦理|GS0,1沉钻燃烧丽]

陋颉卡------1嬴|一|沉,|一小物I

铁渣

Co(0H)3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Na00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k氧化成S0t,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⑻向含碘废液中加入梢过量的Na2sCh溶液,将废液中的L还原为1一,其离子方程式为

⑼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可以和许多氧化剂反应,在酸性条件下,H2s和KMnOi溶液反应生成S、MnS0,、

K吏Oi和HO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10)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变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答案:(D2MnO7+16H+13Cr=2Mn+5Cl2t+8H2

(2)4H++5C10r=Cr+4C10>t+2H2O

+

(3)2C1&+1OF4-8H=512+4H204-2Cr

+

(4)C10:r+6r4-6H=Cr-|-3I2+3H20

(5)2Co(OH)3+4FF+SOt=SOr+2Co2++5H2

(6)Pb0+C10'=Pb02+Cr

+

(7)S20r+4Cl2+5H20=2S0r+8Cr+10H

-

(8)SOf4-I2+H2=21+SOt+2H-

+

(9)2Mn0r-j-5H2S4-6H=5SI+2M+8H2

2++L:+

(10)4Fe+O2+4H=4Fe+2H2O

12.有一包粉末状固体,可能是由ALGO"CUS、KNCb、Na20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为了探究

它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粉末投入蒸储水中,粉末完全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A。

②取A溶液少量,向其中逐滴滴加烧碱溶液直到过量,观察到先有沉淀出现,而后沉淀逐渐增多,

然后沉淀又逐渐减少,但最终仍有部分蓝色沉淀。

③再取A溶液两份,一份滴加BaCk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也出现白色沉

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一定含有(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可能含有

_______O

(2)写出过程②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⑶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和结论是

解析•:①取适量粉末投入蒸储水中,粉末完全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A,说明含有CuCk,则•定

不含Na。②取A溶液少最,向其中逐滴滴加烧碱溶液直到过黄,观察到先有沉淀出现,而后沉淀逐渐增

多,然后沉淀乂逐渐减少,但最终仍有部分蓝色沉淀,说明含有A12(S(L)3;③再取A溶液两份,一份滴加

BaCL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也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氯

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NQ“以此解答该题。(1)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含有CuCL和AIKSON,一定没有

2+

Na:O,不能确定的是KNOw(2)溶液中含有CuCL,加入氢氧化钠发生:CU4-20H-=CU(0H)2I,生成氢氧

化铜沉淀,含有Ah(SO含,加少量氢氧化钠,发生:A『++3OH-=Al(OH)3l,生成A1(OH”沉淀,继续加

入氢氧化钠,由于Al(0H)3具有两性,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0H)3

+01I-=A10;4-2IL0o(3)如要确定是否含有硝酸钾,可根据钾离子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用洁净的始丝蘸取

原样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为紫色则含有KN0,否则不含。

答案:(l)CuCUAL(S0I)3N&OKNOS

2+-i+--

(2)CU+20H=CU(0H)2IAl+3OH=A1(OH)31、Al(0H)34-0H=A10r+2H20

(3)用洁净的钳丝蘸取原样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为紫色则含有

KNOs,否则不含

课时跟踪练5

一、选择题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猴烧贝壳B.粮食酿装

C.古法炼铁I).火药爆炸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

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注意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对化学的贡献。燃烧贝壳是碳酸钙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

和二氧化碳,元素化合价均没发生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符合题意;醋的酿造存在从乙醉

转化为乙酸的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不符合题意;炼铁中有单质铁的生成,属于氧亿还原反应,

选项C不符合题意;火药爆炸属于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

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答案:A

2.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铸犁像上出现铜绿CU2(0l【)2C()3

B.铁制菜刀生锈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解析:金属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项不符合题意;铁在氧气、水存在时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该反应中有元素化

合价的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故B项不符合题意;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是因为碳酸钙能和酸

反应,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项符合题意;铝

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该反应中有元索化合价的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2020•上海第一次模拟)下列反应类型中,--定不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点燃

解析: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可能有电子转移发生,如H?+C12『2HC1,化合价发生了变

化,存在电子的转移,A项不合题意;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可能有电子转移发生,如2Hh工

+总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存在电子的转移,B项不符合题意;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氯化还原反应,一定

没有电子转移发生,如HCl+NaOH=NaCl+HQ,没有电子的转移,C项符合题意;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

原反应,一定有电子转移发生,I)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0也中氢元素为一1价),反应的方程式如下:CM+2HQ=Q(0H)2

+2Hzt,其中水的作用是()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看,Ca和。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其中CaH二中H的化合价

由一1价升高到。价,被氧化,作还原剂;比0中H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价,被还原,作氧化剂;氢

气既是氧化产物,乂是还原产物。

答案:B

5.NazFeO」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一种制备NQFeOi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如卜.:2FeSO54-6Na2O2=2Na2FeO1+2NaJO+2Na2SO1+O21,对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zQ只作氧化剂

B.2molFeSOi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8mol电子转移

C.每生成16g氧气就有1molFe?+被还原

D.N&FeOi既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

解析:2FeSO4+6Na2()2===2Na2FeO,+2Na2O+2Na2soi+Ozt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2价升高

到+6价,Na。中0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A项,NaQQO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反应中既

是氧化剂乂是还原剂,错误;B项,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有Fe,由+2价~+6价,化合价升高的元

素还有0元素,由一1价~0价,2molFeSOi发生反应时,共有2molX4+lmolX2=10mol电子转移,错

误;C项,16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B的分析,生成0.5mol02,有1molFe?+被氧化,错

误;D项,FeSOi-N^FeOoFe的化合价升高,NazFeOi是氧化产物,Na^^^FeOu0元素化合价降低,Na2FeO,

是还原产物,正确。

答案:D

6.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卜.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

的是()

A.探究S0?和Na?。?反应可能有Na2sol生成

B.探究N0和N20可能化合生成N0?

C.探究N0?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和NaNO;,

D.探究向滴有酚酸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颜;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10

的;票白作用

解析:A项,SO?和NazQ反应生成Na2s0”正确;B项,N0和弗0可能化合生成NQ,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N0和N2的化合价都升高,按照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没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不可能的,符合题意;

C项,NO?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aNOz、NaNCh和水,正确;D项,向滴有酚醐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

CL,酚酸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10的漂白作用,有两种可能,故也有探究意义,正

确,

答案:B

7.三氟化氮(NFJ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R+

5H:O=2NO+HNO3+9HF。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NF:,是氧化剂,乩0是还原剂

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假设生成0.2molHNO3,转移0.2mol电子

D.NF3在潮湿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解析•:A项,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NF3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0不是还

原剂,错误;B项,NF3-HN03是被氧化的过程,丽3为还原剂;2NF3f2N0是被还原的过程,NF:,是氧化剂,

所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错误;C项,生成1molHNO,转移2moi电子,所以生成0.2

molHNQi转移0.4mol电子,错误:D项,即3与潮湿的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中的&反应生

成红棕色的N0?,正确。

答案:D

8.一定条件下,PbO?与CJ+反应,产物是CnO厂和Pb",则与1molC产反应所需PbO?的物质的量

为()

A.1.5molB.1.0mol

C.0.75molD.3.0mol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反应中Pb从十4价降低到+2价,1molPbO?反应生成Pb"得到2moi电子,

Cr从+3价升高到+6价,1molCd+反应生成&延一失去3moi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PbO?参与

反应得到3mol电子,此时消耗PbO?的物质的量为1.5molo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2020•北京清华附中第三次模拟节选)FeCh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

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h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l)FeCL净水的原理是

FeCL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酎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