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期末复习的内容回顾和第1〜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
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得数,能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正确笔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通过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
方法,提高乘法运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新
1.回顾内容
谈话:小朋友,我们己经完成了这学期数学内容的学习,大部分小朋友都学
得不错。学期也快结束了,今天起我们就要复习这学期的学习内容了。
引导: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这学期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能和同桌互相说
一说吗?有困难的也可以看一看数学课本。
交流:能把这学期学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吗?这些内容里具体有哪些知识,
还记得吗?
引导:回顾这学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你有哪些体会?比如哪些内容怎样学习
的,你最喜欢哪些内容,啾些内容你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或不懂的地方?同桌先
互相说一说,再填写课本上的表格。
交流:哪位说说你是怎样填写的?(指名说一说)
2.引入课题
揭题:一个学期过得很快,学习了这么多内容,今天复习什么呢?我们就先
复习第一单元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熟
悉乘法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而且能归纳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且能估计一
些简单计算的积大约是多少。
二、复习口算
1.做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并呈现。结合交流选择2〜3道要求学生说说算法,有错的自己改
正。
比较:第一组是怎样的口算,口算方法是怎样的?
第二组题的口算过程相同在哪里?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第三组题的得数为什么不同,你认为口算要注意什么?
提问:你能根据这里的两类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2.做期末复习第2题。
用4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注意统计仝对的人数和错1〜2题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
施进行训练。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3题
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交流:看一看黑板上的笔算,第一组前两题是怎样算的?(检查计算过
程)第三题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第二组题算得对不对?
比较:这里每组三道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请你比一比三道题笔算的
过程,对于笔算方法有什么想说的吗?
指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
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呈现板书:从个位起按
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如果乘数中间有0,就根据法则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不能漏乘十位上的0;如果
乘数末尾有0,可以列竖式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相同个数的
0.这样比较方便.
2.先估算,再笔算
出示:48X642X6
(1)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并交流估算结果。(板书:300240)
提问:都是40多乘6,估计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接近50和接近40)
指出:两位数乘几的估算,可以看两位数接近几十,就按几十乘几的口算估
计得数大约是多少。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差不多。
学生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笔算得数和估计的差不多吗?看看笔算对不对。
3.做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引导: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怎样估计,再估一估,把每个年级估计的结果写
在表格的下面。
交流:安排哪个年级比较合适?你是怎样估计的?
四、复习小结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L完成第4题、第5题和第7题
2.完成补充习题
第二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100页期末复习第8〜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
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
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
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乘法计算,有了许多收获。今天我们复习两、三位
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到要复习除法里的哪些
知识呢?说说看。
小朋友都想到了要复习除法口算、笔算、验算等知识,那今天通过除法计算
的复习,大家要进一步掌握除法的口算、笔算,正确算出除法的商,归纳除法口
算、笔算方法,并且能验算除法,提高除法计算能力。
二、复习口算
1.做期末复习第8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并呈现,有错的自己改正。
比较:第一组是怎样的口算,口算方法是怎样的?第二组题是怎样算的?
(400+5是怎样算的,要注意什么?)
第三组题的口算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做期末夏习第9题
用4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注意统计全对的人数和错1〜2题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
施进行训练。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一组题,指名板演。
检查比较: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笔算,这三道题都是先算哪一位,再算哪一位?
为什么商个位上的数不一样?
上面两道个位上也能商0吗?为什么?
指出:这三道题笔算都是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不够商1时就商0。
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呈现板书:每次余数要比除数小)
(2)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第二、三组题,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小朋友自己先看看这里第二组题算得对不对,有错的请指出来错在
哪里。(及时板书订正)
比较:比一比,这三道题都是按怎样的顺序除的?为什么第三小题商是两
位数?
第三组后两题的商都有0。检查一下,每题是在什么时候商0的?(检查计
算过程,呈现板书:不够商1就商0)
小结:你能联系三道题的笔算过程,说说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吗?
指出: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高位起按顺序算,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每次余数要比除数小。
2.说说下列各题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再笔算并且验算。
出示:156・46214-3
(1)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多或几十多。(板书:30多200多)
提问:你是怎样估计的?
指出:除法估计可以看最高位或前两位上的商,估计出大约是几百多或几
十多。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在估计的
范围里。
让学生笔算、验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笔算得数和估计的差不多吗?验算的积和被除数比较,这里的商是
不是都正确?
提问:除法的商可以怎样验算?
指出:除法的商可以用乘法验算,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3)下面的被除数各是多少?
()+7=12()+9=30........8
学生计算,交流方法和结果。
提问:你能说说除法里除数、商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吗?
3.做期末复习第12题
学生自己读题,交流题意。
让学生独立解答。
4.做期末复习第13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怎样?(板书算式)
提问:最多能穿多少串,你是怎样想的?(余下的1个不够再穿一串)
如果全部穿在小棒上,至少要多少根小棒呢?为什么要25根?(余下的1
个也要串1根)
指出:我们要根据问题这样想:因为余下的个数不够再穿1串,所以商是几
就最多穿儿串;全部穿上要多少根小棒,那余下的穿起来也要1根,所以比商要
多1根,是25根。
四、复习小结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第14题
2.完成补充习题
第三课时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期末复习第15〜1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
较熟练地测量边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平移、旋转
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与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
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
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
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发给整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表格。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内容
引导:我们已经复习了这学期学习的乘法和除法。除了乘除计算,我们这学
期还学习了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方式的知识。小朋友回顾一下,这学期学习过这
方面哪些内容?如果不太清楚,可以在课木上看一看,再和大家交流。
交流:关于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学过哪些内容?
2.引入复习
谈话:大家都已经清楚,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
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是图形与几何知识,今天就复
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复习时,小朋友要积极回顾、整理和思考,进一步认
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周长;还要更消楚地掌握平
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
1.整理图形特征
引导:我们已经认识过长方形和正方形,那怎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怎样的图
形是正方形呢?请小朋友回忆一下,画出图形并按图形整理出它们的特征,填写
在你的表格里。(出示事先给学生准备的表格)
名称1图形1特征1联系
111
111
长方形111
11__■
1L1
正方形111
交流:你能根据整理的表格和大家说说你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以及正
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联系吗?
指出:(指表里图形)经过整理,大家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
相等。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提问:除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还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什么内容?
观察期末复习第15题的图形,先说说什么是周长,再指一-指每个图形的周
长。
追问:要算这些图形的周长,需要知道这些图形的什么?
指出: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呈现板书:周长一一围成平
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根据周长的含义,你能先量一量,再计算周长吗?
让学生独立测量、计算,指名三人板演,完成期末复习第15题。
交流:测量出每个图形边的长度各是多少?
黑板上算得对不对?(检查周长计算)
提问:每个图形怎样算可以简便一些?
指出:计算图形的周长,可以根据边长的特点,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3.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运80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周
长是()厘米。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引导回顾
(D引导:复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我们还要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想一想,平移、旋转各是怎样的运动,它们有什么不同,能用你的方式告诉大家
吗?
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并说明各自特点。
归纳:教师用手势表示并说明平移是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物体不能转动方向;
旋转是物体围绕一个固定点转动。(板书:平移一一沿着直线运动旋转
——绕着一点转动)
(2)引导:那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的呢?你能举出轴对称的例子吗?
指出:一个图形如果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它就是轴对称图形。(板书:
轴对称图形一一对折后,能完仝重合的图形)
2.做期末复习第17、18题
要求学生做第17题和第18题,其中第18题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打“V”,
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打“X”。
交流:第17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第18题哪些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怎样看出来的?哪些不能看作轴时称图
形,为什么?
四、拓展提高
1.思考交流:能摆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引导:如果给你14根1厘米长的小棒,你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呢?
同桌合作,讨论可以怎样想,能有多少种不同摆法。如果有困难,可以试着画画
图,想一想。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摆法?(指名回答,引导思考方法,有序列举、整理)
说明:用14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成长方形,它的周长就是14厘米,长加宽
的和是7厘米,这样就可以一个一个地、有序地摆出有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2.解答下面问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厘米,宽5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
下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引导学生用事先准备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思考怎样算,计算出剩下长方形的
周长。(指名板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结合折纸理解方法:可以先求剩下长方
形的宽,再算周长)
启发:有没有简便一些的方法呢?用纸折折、想恁.看,看谁有聪明的办法。
现在你知道剩下的长方形周长怎样算比较方便了吗?自己列出算式计算。
(原来长方形的长义2)
五、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进一步理解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2.完成补充习题
第四课时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页期末复习第19〜2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单位质量千克和克,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地
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能用分数表示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
之几,能比较分数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进一步体验物体质量,能说明相应分数的含义,深化对简单分数的认识;
体会发现简单规律的思维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千克、克的认识和分数含义。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
小朋友要进一步掌握千克、克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这些单位;要加深对分
数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二、复习千克和克
1.回顾千克和克
引导:大家来回忆一下计量物体轻重所用的单位,还记得是哪些吗?小朋友
一起说一说,我们学习过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有一一(千克和克)。(板书:千克
克)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重大约是1千克吗?1克呢?
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
指出:千克是比克大许多的计量单位,超市的2袋食盐是1千克,15个鸡
蛋大约1千克;而像1枚2分硬币重大约是1克,4粒黄豆大约重1克。
2.估计体验
你知道下面物体的重大约是多少吗?自己估一估、说一说。
(1)1个鸡蛋;(2)30个鸡蛋;
(3)小朋友装了书的书包;(4)1个乒乓球。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校正。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大约重多少千克或多少克吗?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是怎样想的?
追问:一袋水果为什么要填成大约重3千克?一盒饼干重为什么填成500
克?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呈现第20题,让学生填空。
交流结果,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指出:单位间的换算可以根据单位间的进率来推算,几千克就是几个1000
克,反过来几个1000克就是几千克。比如3千克就是3个1000克,是3000克;
9000克里有9个1000克,是9千克。
三、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做期末复习第22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
你能结合图形说说这几个分数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提问:1/4里有几个四分之一?2/3和2/5里各有几个几分之一呢?
指出: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
份是几分之几。
2.下面图里的阴影部分表示4/7的是哪个?
学生判断、选择。
提问:为什么第二个图中阴影部分表示4/7?另两个图中阴影部分各表示几
分之几?
3.做期末复习第23题
出示题里的表格。
让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依次对折,在表格里填写每次对折后平均分成的份
数,在表格下面写出每份占纸的几分之几。
交流:每次对折后平均分成的是多少份,每份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在表格上呈现结果)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次折的结果,能发现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交流:从表格里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次平均分成的份
数和对折的次数间有怎样的关系?每次对折后得到的儿分之一的大小是怎样变
化的?)
指出:我们通过对折、记录和观察比较,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对折一次,
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原来的2倍;对折几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几个2连乘的
积。比如对折3次,3个2连乘得8,这张纸就平均分成8份;对折4次,4个2
连乘得16,这张纸就平均分成了16份。对折的次数越多,平均分成的份数也越
多,得到的几分之一就越小。
4.比较分数大小
(1)在0里填写或“〈二
iol|O1fol{Of
(2)下面分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4/51/61/5
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板书呈现。
提问:能说说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吗?
指出:分子都是1,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分子大
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板书:分子是1,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相同,
分子大的分数大)
5.分数加、减法
让学生写出每题的得数,并交流、呈现。
提问:你知道分母相同的分数是怎样加和减的吗?
指出: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6.口答期末复习第24题
学生读题。教师说明大长方形表示一块布,让学生用不同颜色分别表示做上
衣、裤子的布,并交流。
提问:上衣的布是怎样表示的?为什么这样表示?从图上看,上衣、裤子一
共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上衣比裤子多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四、全课总结
你对千克和克有哪些认识?能说说对分数知识有哪些认识吗?
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期末复习第21题和第24题
2.完成补充习题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2页期末复习第25〜28题,思考题和学期学习评价
教学目标:
1.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
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这学期还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记得是什么策略吗?(板书:
从条件想起)这节课就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我们通过解决实际问
题来进一步熟悉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小朋友要能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找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回顾策略
1.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1)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200箱苹果,又运来8车,每车75箱。
⑵林场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个苗圃里。
让学生分别根据每题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板书每题的两个问题。
提问:你能说说第⑴题的问题是怎样根据条件想的吗?(指名几人说明思
考过程)
第(2)题的问题又是怎样根据条件提出来的呢?(指名几人说明)
2.回顾过程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提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指出:解决实际问题从条件想起,要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
(接“从条件想起”板书:>找有联系的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邮政2025邯郸市秋招供应链解决方案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弹簧扁钢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中国邮政2025许昌市秋招风险控制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企业员工招聘面试技巧
- 2025年骨钙蛋白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高纯铜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永州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品牌推广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影响
- 中山石岐区中烟工业2025秋招质检员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施方案
- 床上洗头护理培训课件
- 2025年统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点面结合(含答案)
- 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课件
- 《乡土中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练-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
- 2025年北京市水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01人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密炼机上辅机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T CPSS 1013-2021-开关电源电子元器件降额技术规范》
-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2024年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赛项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 资金分析师职业鉴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