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1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89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L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结果中抽象出几分之一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
力。
3.让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初步体会数的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及其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例1主题图
提问:观察野餐活动图,你看到些什么?把每种视频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
几人?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不满1个,只能说每份分得“半个”。这“半个”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平均分蛋糕
引导:把1个蛋糕怎样分可以得到着半个呢?(学生操作平均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怎样分的,没人分得其中的多少?
说明: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是这2份中的1份,这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
分之一,可以写成1/2
2、教学读写二分之一
先写短横线;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下面写2;横线上面写1,表示这样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
间:蛋糕的另一份可以用哪个数表示?每份是谁的1/2?
3.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4.教学“试一试”
学与动手折正方形纸的1/2并展示。
指不管怎样折,也不管折出的这1份形状是怎样的,只要是吧•张纸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1
份就是它的1/2
进一步要求: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1/4吗?折一折,再互相交流。
三、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出示例2
1.同桌两人合作,用两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分别涂出它们的1/2和1/4试着比较它们的
大小,并说明理由
2.再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8,然后把1/8与上面的两个分数分别比一比大小。讨论并小结:把同
样大小的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四、实践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4.做“想想做做”第7题
五.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课时2: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第90〜92页例3、例4以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交流,联系已有基础认识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一,能联系实际说明
几分之几的含义,知道一个分数里有几个几分之一,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几分之几,能比较简
单的分数大小。
2.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和交流,并从中抽象出几分之几的过程,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概括等四
位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几及其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1/4怎样读?分母、分子各是几?揭示课题:认识几分之几
二、认识四分之几
1.认识1/4
请大家用一张正方形纸先折成同样大的4份,再把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你想涂几份就涂几份。
交流:教师选择其中涂1份的展示,可以有不同折法。学生分别说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纸的几分
之几
2.认识3/4
教师选择其中涂3份的展示,可以有不同折法。
思考: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你认为表示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有3个1/4,
是3/4
3.出示“试一试”让同桌学生按两行分别互相说一说涂色部分各表示多少个几分之一,再独立填
写分数。
4.完成“想想做做”第1-3题。
三、比较分数大小
让学生用两张同样大的纸折一折,一张涂出它的3/8,一张涂出它的5/8,在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交流:你是怎样比较的?
问它们分母都是8,你能很快看出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吗?
四、实践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先涂色,再比较大小。观察着三组数,你觉得怎样比就能很快
知道谁大谁小?
2.做“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阅读第5题,想想知道了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交流:各吃
这人蛋糕的几分之儿,怎样想的?
五、全课总结阅读“你知道吗”
【教学反思】
课时3: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93〜9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
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司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圣诞节到了,妈妈为丁丁烤制了一个大蛋糕丁丁非常高兴。丁丁急着要吃蛋糕,妈妈说:“今
天一定要给你蛋糕吃,不过要先回答出妈妈问题。”丁丁说:“没问题!”妈妈把大蛋糕切成了8块,
其口的2块抹上了草莓酱,3块抹上了巧克力,问丁丁:“两次抹酱的蛋糕一共有多少块?”“5块!”
丁丁快速地说。“你能计算出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块蛋糕的匚分之几吗?”这个问题可把丁丁
难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丁丁吗?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过程
1.简单的分数加法
问:求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小结:观察算式,计算时分母变了没有?为什么没变?
2.简单的分数减法
问:观察你们涂好的长方形的红色部分和绿色部分,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你能解答这个问
题吗?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1〜4题。
2.挑卡片组成加法算式。
四、拓展延伸
P94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
课时4练习十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5页练习十一第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数的含义,能说明简单分数的组成”进一步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
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数知识间的联系,能说明比较分数大小的理由。3、让学生感受分数知识
的掌握程度,形成学习数学的信心,具有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分数的意义
1.初步认识做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看看每个分数,在图里涂色表示这个分数。
交流:怎样涂的,为什么这样涂?这里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指四:分数几分之几的意思,可以把一个图形按分母几平均分,表示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2.分数的组成
做练习十一第2题出示笫2题,让学生看图填空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指出:每个分数都表示它有几个几分之一。
板书:每个分数都表示有几个几分之一
口答:2个1/3是()
4个1/7是O
5/9里有()个1/9
7/10是()个1/10
3.分数大小比较
⑴做练习十一第3题
让学生根据图意填空,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比较分数的大小,可以用图上表示分数的涂色部分比出大小,还可以看分母相同时,比较
各有几个几分之一。
板书:分母相同,分子大的比较大;分子都是1,分母大的反而小。
⑵做练习十一第4题
要求想想魅族分数可以怎样比?前两组和后两组的比较方法有什么不同
三、简单的加减
1.做练习十一第5题
让学生计算得数并填写,指名两人板演。问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计算加法和减法?
2.做练习十一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练习总结:通过练习,你对分数哪些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时5“多彩的”分数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了解一些分数之
间的联系。
2.让学生通过操作和直观,能说明自己的想法,感受不同分数是有联系的,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培养数感。
3.让学生感受数学内容与活动的奇妙,培养乐于合作的意识、习惯,提升操作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出示几个用涂色方法表示几分之一、儿分之儿的图形。1/2、1/3、1/4、1/8各表示什么意思?
2.观察“活动准备”的条形图
想一想“1”里面有几个1/2、1/4、1/8、1/16,这就是我们今天活动要用到的“分数条”
3.动手制作
⑴让学生看第111页上的分数条,观察思考:有没有几个分数合起来等于另一个分数?
⑵剪出第111页分数直条,剪出每一个分数。
⑶按要求做一个正方体。
二、游戏活动
1.明确规则出示“抢1”游戏规则
⑴游戏前分别正方体掷正方体,谁的分数大,游戏开始就谁先掷。
⑵两人轮流掷,朝上的面是哪个分数,就把表示这个分数的彩条铺在白色直条里…
⑶谁先把自己的“1”正好铺满,椎就繇得1分。
⑷如果最后一次掷出的分数在“1”里铺不下,这次掷出的无效,下次轮到时再掷,直到正好铺满
“1”为止。
⑸两人照这样玩5次,得分高的人获胜。
2.游戏示范
3.合作游戏
4.交流分享
二、“清0”游戏
1.明确游戏规则
⑴没人都用两个1/2的彩条把“1”铺满,并确定谁先开始掷正方体。
⑵两人轮流掷,朝上的面是哪个分数,就从自己的直条中拿走推应长度的彩条;最后一次掷出的
分数比剩下的分数大,本次算无效,等下次再掷。
⑶谁先把自己图中的彩条全部拿走,表示先完成“清0”,谁就赢得I分。
⑷照这样玩5次,得分高的人获胜。
2.游戏示范
3.合作游戏
4.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
课时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教学目标】
L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
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能正确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正确笔算两、三位
数来一位数的积。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
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新
1.回顾内容。
你能把这学期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吗?这些内容里具体有哪些知识?
2.引入课题.
今大,我们复习笫一单兀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而且能归纳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
且能估计一些简单计算的积大约是多少。
二、复习口算
L做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
提问:你能根据这里的两类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2.做期末复习第2题。
用4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笫3题。
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指L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
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板书)如果乘数中间有0,就根据法则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不
能漏乘十位上的0,这样比较方便。3.先估算,再笔算。
出示:48X642X6
(1)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并交流估算结果。(板书:300240)提问:都是40多乘6,估
计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接近50和接近40)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差不多。学生笔算(指名两人
板演)
3.做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第S题和第6题,并和同学说说第7题是怎样想的?
【教学反思】
课时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
【教学目标】
L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
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
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二、复习口算
L做期末复习第8题。
让学生安题组口答,填写得数。
提问:你能联系这里的三组口算题,总结一卜方法吗?
2.做期末复习第9题。
用4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三、复习笔算
L做期末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一组题,指名板书。
⑵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二、三组题,指名两人板书。
小结:你能联系三道题的笔算过程,说说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吗?
2.说说下列各题的商是几百多或及几十多,再笔算并且验算。
(1)让学生估算得数大约是几百多或及几十多。(板书:30多200多)
提问:你是怎样估算的?
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在估计的范围内。
让学生笔算、验算。(指名两人板书)
(2)下面的除数各是多少?
()4-7=12()+9=30,,,,8
学与计算,交流发放和结果。
3.做期末复习第12题。
学生自己读题,交流题意。
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交流:这里的三道题各是怎样解决的?(板书算式)为什么前两题都用除法算?第三题为什么要
用乘法?
4.做期末复习第13题。
让学生独立解题、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怎样?(板书算式)
提问:最多能穿多少串,你是怎么想的?(余下的1个不够再穿1串)
四、复习小结
L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布置。
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第14题,并说说第14题可以怎样想。
【教学反思】
课时3: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
量边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
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使学生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
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再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
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和方法
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内容。
关三■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学过哪些内容?
2.引入复习。
这学期,我们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
些都是图形和集合知识,今天就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
1.整理图形特征。
指四:通过整理,大家都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
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指b: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板书)
3.求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并启发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教师板书。
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引导回顾。
板书:平移一一沿着直线运动旋转一一绕着一点转动
轴对称一一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做期末复习第17、18题。
交流:第17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第18题,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四、拓展提高。交流思考。
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摆法?两条路长度相等吗?
提问;从这道题中受到哪些启发?(像这样“阶梯式”图形的周长,等于长、宽相应的长方形的
周长。)
解答下列问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厘米,宽5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多少?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五、总结、作业复习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1.作业布置。完成期末复
刁笏16题
【教学反思】
课时4: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单位质量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第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
认识分数的含义,能用分数表示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几,能比较分数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分
数加、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质量,能说明相应分数的含义,深化对简单分数的认识;体会发现
简心规律的思维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千克、克和分数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复习千克和克
1.回顾千克和克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重大约是1千克吗?1克呢?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
=1000克)
2.估计体验。
你知道下面物体的重大约是多少吗?自己估一估、说一说。
(1)1个鸡蛋(2)30个鸡蛋
(3)小朋友装了书的书包(4)1个乒乓球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校正。
做期末复习第19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是怎么想的?
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呈现第20题,让学生填空,并交流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做期末复习第22题。
口答。
(1)5/9里有5个()/();(2)7/10里有()个1/();(3)4个1/5是()/().
3.做期末复习第23题。出示题里的表格。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次折的结果,能发现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营市中医院肾脏病理与治疗方案选择考核
- 稻田瑜伽活动方案
- 窗帘小区展销活动方案
- 赣州市人民医院复发性多软骨炎识别与治疗考核
- 科罗娜啤酒活动策划方案
- 社区群防群治活动方案
- 税务纳税服务星活动方案
- 社区邻里屋活动方案
- 社区民族团结活动方案
- 窗帘小区推广活动方案
- 襄阳市第四中学2023年高考临考冲刺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 M-全员设备管理与维护课件
- 电视节目策划学胡智峰
- 机械基础笔记
- 基本安全授权培训试题题库
- DB44∕T 2031-2017 行业协会商会服务规范
-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卷
- (完整PPT)拼音输入法教案课件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六版思考题答案
- 贾平凹生平、创作(课堂PPT)
- 诸葛亮称骨算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