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个人诠释
(重、难点的细节处理)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帽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
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2.理解“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
悴、套、效、率、踏、卉,,1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
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
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3.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
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准备
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例说明。
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书,把词语读准确,句子都通顺。
2.检查词语
3.默读课文,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
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
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
(1)读读这段话,有没有问题,想想怎样修改,就简练通顺了。
(2)学生分组讨论修改主要内容。
(修改后的主要内容):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
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随后她回到家乡,向父老乡
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的功绩。
(3)谁能总结出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事复的删去,啰嗦的地方要用词语概括。缺少连接词的地方加连接词。)
3.本文主要写谁?她做了什么事情?
4.讨论一下,学会了几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5.讨论结果
(1)连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2)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归纳主要内容。
四、交流相关黄道婆的资料
黄道婆(约I254-?)又名黄婆。我国元代著名的棉纺织技术家。松江乌
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小时为童养媳,不堪虐待,逃离家
乡后流落到崖州(今海南省的三亚市),向黎族人民学得纺织技术。1295-1296
年间,她返回家乡,着手改革纺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花弓、纺车,
改革了织机,提升了生产效率。她热心地把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使松江一
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起了推动作用。至今她的家乡仍建
有黄母祠。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五、布置作业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播放:“民谣……”
1.听了这段民谣,你知道了什么?
(黄婆婆能帮人织布,她是个织布能手。)
2.还想了解什么?
(黄婆婆为什么要叫这儿的人织布。两只哨子,两匹布是什么意思?黄道婆
她自己织布的水平有多高……)
二、初读课文,试着解疑
1.自由读书,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
2.初读课文后,你能够回答哪些问题?
生:她教的是自己的家乡人。
生:她是在崖州学会了织布,并且生活得很好。
生:她从小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所以……
三、深入质疑,探究学习
1.黄道婆好不容易从家乡逃了出来,学习手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
又回到了家乡,文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疑问?
(为什么她要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回到那个让她受苦的地方?)
2.读读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学生读句子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
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
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I)从这句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书的边上。
(2)指名有感情地读。
(3)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
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口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
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
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
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对比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新的感受。
(特别思念家乡)
(4)是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念.
在中秋佳节的时候,她想念。
(5)从中你觉得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爱家乡)
5.从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黄道婆爱家乡?
6.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人?
生:聪明,改进了纺纱的工具
生:手艺高超,教大家织物上绘画。
生:为家乡做了很大的贡献。
生:杰出的人才
四、自主归纳
1.黄道婆对家乡的爱表现在____、、、、等
方面O
2.学生填写手中的小练习。
五、读写结合
I.我对集体的爱表现在:
2.学生讨论发言
六、布置作业
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12提灯女神
教学H标:
I.认识“歧、欲、敦、窟、渍、瞩”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誉、鄙、歧、毅、
伦、敦、窟、批、臭、渍、降、瞩”12个生字,正确读写“声誉、鄙视、歧视、
毅然决然、伦敦、贫民窟、大批、污渍、臭气冲天、下降、瞩目''等词语,会用
“不是……就是”“不仅……还造句。
2.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3.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重点:
I.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笫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
读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二)全班交流
(三)交流中指导笫五自然段朗读
1.你对“霍舌L”这种病了解吗?
2.(出示有关“霍乱”的资料)读读这段文字介绍,联系南丁格尔的行为,
你有什么体会?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
水传染,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脱水、高烧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
近两个月以来,一些非洲国家发生霍乱疫情,目前已造成20()多人死
亡。
报道说,自上周以来,利比里亚东南部地区的霍乱疫情已造成至少100
人死亡。当地官员分析,病因可能是患者曾饮用过被污染的河水。
几内亚比绍卫生部日前透露,霍乱正在该国迅速蔓延,全国9个省中
已有7个省发现疫情,目前患者已超过5000人,其中89人不治身亡。
在尼日利亚东部地区,也有20多人死于近来暴发的霍乱,另有数十人
住院。
在马里,霍乱已至少造成10人死亡。
在塞内加尔和肯尼亚首都也分别有13人和3人死于霍乱。
此外,今年初以来,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冈比亚等国也都出现了雷
乱疫情。
3.读出你对她的敬佩之情。
4.当你读到“日夜奔忙”这四个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白天工作她吃不上饭,晚上工作特别紧张……)
5.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从第六自然段中感受到什么?
2.提至IJ“前线”凭你的生活经验,你们对前线有什么认识?
3.对比读下面两句话,再联系前线思考一下,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出示ppt:
南丁格尔得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即组织了一个护士志愿队,赶到前
线去救护伤病员。
南丁格尔得到这个消息以后,被派往前线去救护伤病员。
(她是自愿去的,说明她心中有病人;她是自愿去的,冒着生命危
险去的。)
小结方法:
我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结合生活实际联想开来,并与南丁格尔
的行为相联系,来体会文章,多好的方法,希望同学们以后会运用这种方法。
二、总结
想一想:南丁格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
13*香玉剧社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
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募、盾、猖、搞、苟、踊、蓄、申、翱”等生字,运用已
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
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
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和英国在护理事业
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南丁格尔,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女性,她就是我国豫剧表
演艺术家常香玉……板书课题:《香玉剧社号》。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香玉剧社号
飞机,谈谈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和不懂的问题,想想:课文写了
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交流。
(1)自学本课生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三、自学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说说:常香玉是怎样带领剧社捐献飞机的?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常香玉捐献飞机''这一部分,让学生运用已学会的
读书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写常香玉是怎样把,怎样做的语句
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体会她的爱国之情。抓住“为什么要捐献飞机——遇到
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结果怎样“这个线索来回答)
2.读了《香玉剧社号》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四、巩固练习。
1.认读本课要求认识的8个生字及带出的词语。
2.画出木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多读几遍,也可抄写下来。
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教学目标:
I.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
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力、困惑不解、出
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
大和精神的崇高。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
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
和精神的崇高。
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
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生平)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
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
1894年乂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1
年12月,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
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
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
二、初读课文
(-)过渡:居里夫人确实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她的伟大并不只在于她
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还在于她的人格,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居里夫
人的三克镭》。
(二)自由读书,要求正确流利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解囊相助的反义词是什么?
2、一贫如洗的反义词又是什么?
3、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深入读书,理清文章版络
1.默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时间顺序)
2分.段段意
第1-4自然段先从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1920年5月的一天采访居里夫
人讲起,讲居里夫妇在十八年前炼出了第一克镭,当时每克键价值t;十五万法
郎,这位夫人应该早已富甲一方了,事实上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
原因是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
第5、6自然段讲麦隆内夫人为居里夫人奔走、募捐购买一克镭的饯的
经过以及数年以后美国公众再次向居里夫人捐赠一克锂的情况。
第7、8自然段揭示了居里夫人始终不要专利的崇高思想和美好的内心
世界。
五、引导质疑
1.题目是《居里夫人的三克镭》,对于这三克镭文章有描写吗?读文章,
找出来,读读。
2.你能结合居里夫人的处境,想想有什么疑问?
(这三克镭她都做什么用了?第一克镭研究出来时她做什么?)
3.读课文自己试着解答问题。
六、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可不可以对居里夫人做个简单的评价。
(居里夫人十分伟大;居里夫人很傻)
二、讨论、辩论中加深理解
1.过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令我们惊讶,哪种评价更符合居里夫
人的做人准则呢?我们从书中寻找答案。
2.用笔画出有关描写居里夫人的句子,来证实你对她的评价,准备时间
(5分钟)。
3.引导发现,深入探究,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
出示句子:
端庄典雅的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1)对于这段文字,认为居里夫人伟大的同学,你是怎么理解的?
镭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
存在,他们在•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
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
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
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2)结合资料,对于这段文字,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居里夫人的伟大就在于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亳无保留的贡献给了人
类而没有考虑自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一克镭的价格曾高达“七十五万”金法郎,我们一起来换算一下,
合人民币多少?
生:(略)
师:那这一克镭可以为居里夫人换来什么?
生:豪宅、汽车、高档实验室
师:这些居里夫人有吗?
生:没有
师:那她有的只是……
生:简陋的实验室
师:这简陋前面再加个异常呢?
生:感觉居里夫人的生活十分贫困,也感受到她对科学的追求是那
样的执着。
师:(出示资料,最初研究出的一克镭的去向)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抓住人物语言,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
(~)还能找到什么理由来说明居里夫人的伟大?
(二)体会重点句理解
1.出示ppt:
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
的。”
(1)读懂了什么?
(2)用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3)用异常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4)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什么?
(5)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到那异常不平淡的是什么?
(6)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2.出示ppt:
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
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
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1)读懂了什么?
(2)读出居里夫人的无私
(3)读出居里夫人的忘我
(4)引出资料理解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出示资料:
居里夫人、牛顿、爱迪生、研制“神州”的科学家的阅读资料。
3.读读这些人的故事,你们发现了什么?
4在.这些“醉心”于事业的梦想者心里有的只是什么?
生:有的是人类科学的进步,没有自己
生:有的只是科学研究,没有自己
生:有的只是为人类造福,没有
(1)能用一个词来评价这样的人吗?
(大公无私、伟大……)
(2)赞美的读
五、从三克镭的用处上体会伟大
六、对比体会“伟大”
第四自然段对那些冷漠的富商的描写是否可以不要,为什么?
七、归纳结论
现在你再来评价“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八、布置作业
1.写感受
2.给课文换题目
15*花木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昼、袜、赫、凯、孝、帼"6个生字,理解“逊色、昼夜、
鞋袜、赫赫、凯旋、忠孝、巾帼、从军、男丁、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
晋升、一表人才、受之有愧、不可思议、须眉”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
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
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
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认识了四位古今中外著名的女性,她
们的精神和业绩,在大家的脑海里留心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
篇反映我国古代妇女豪杰的课文,题目是《花木兰》。
二、介绍背景
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
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
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
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帮会抢亲活动方案
- 布丁店开业活动方案
- 工匠颁奖活动方案
- 市发改委宣教活动方案
- 布艺拼贴活动方案
- 小生活甲虫活动方案
- 工厂朗读活动方案
- 小班故事分享活动方案
- 布置货架活动方案
- 师生捐赠活动方案
- 物业夏季安全培训
- 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识读公路路线工程图
- 碳汇效益评估体系-深度研究
- 初级无机化学反应生产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体育培训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离婚协议纸质模板电子版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英语期末试卷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综合实践 设计教室装饰图
- 2025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政治 含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氯化聚醚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趋势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