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电荷+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_第1页
【课件】电荷+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_第2页
【课件】电荷+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_第3页
【课件】电荷+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_第4页
【课件】电荷+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必修三·第9章·静电场及其应用9.1电荷①电荷②三种起电方式③电荷守恒定律④元电荷新课新概念:①正、负电荷分别是什么?②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摩擦起电的原理是什么?③金属与绝缘体的微观结构有何差异?④什么是静电感应?为什么会发生静电感应现象?⑤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⑥什么是电荷量?元电荷的概念及大小?什么叫做比荷?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却发现,有的物体容易带电,而有的物体很难带电,这是为什么呢?电荷的发现01.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学者泰勒斯就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也写下“顿牟掇芥”一词。

16世纪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创造了英语中的“electricity”(电)这个词。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现雷电的性质与摩擦产生的电的性质完全相同,并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的发现0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思考:你有办法得到正电荷和负电荷吗?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种类01.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正电)(不带电)(中性)(负电)(正电)摩擦起电原因---物质的微观结构01.原子核一般是很稳定的。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容易受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摩擦起电原因---电子的转移01.规律: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实质:电子的得失1.金属中原子的外层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运动,这种电子叫作自由电子(freeelectron)2.失去自由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ion),它们在金属内部排列起来,每个正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移动。3.金属导电原因

金属中有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可自由穿梭。金属的微观结构01.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用Q或q表示;3.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正负不代表大小,只表示电性。2.国际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4.历史资料:1881年第1届电学大会确定库仑(C)为电荷量的国际单位,定义为1A恒定电流在1s时间间隔内所传送的电荷量为1C.电荷有大小多少之分吗如何表示电荷的大小呢?电荷的多少01.元电荷01.1.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

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绝对值等于元电荷。它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测定的。3.比荷: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叫做比荷(也叫荷质比)2.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即q=ne(n为整数)。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问题与思考

了解了原子的组成、物体带电原因以及金属的微观结构,你知道除了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人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让物体带电吗?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1.手握绝缘棒把带正电荷的带电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有什么变化?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两片金属箔是闭合的。C移近导体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侧金属箔都张开。02.静电感应2.这时手持绝缘棒把导体A和B分开,然后移开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金属箔仍张开,但张角变小1.手握绝缘棒把带正电荷的带电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有什么变化?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两片金属箔是闭合的。02.静电感应金属箔都闭合。2.这时手持绝缘棒把导体A和B分开,然后移开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1.手握绝缘棒把带正电荷的带电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有什么变化?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两片金属箔是闭合的。3.再让导体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02.静电感应分析A、B带电情况:2、先移走C,再分开A、B1、先分开A、B,再移走C02.静电感应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若A端接地,则A、B带电情况:若B端接地,则A、B带电情况: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感应起电并没有产生新的电荷,而是在带电体的作用下,导体上的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02.静电感应接触起电03.把带电体与中性导体接触,使中性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接触起电。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规律:如果两金属小球完全相同,则均分“总”电量实质:电荷转移AB接触前接触后验电器04.作用:①检验物体是否带电②粗略判断物体带电的多少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三种起电方式对比学习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产生条件一般是两不同绝缘体摩擦时导体靠近带电体时导体与带电导体接触现象两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且电性与原带电体“近异远同”导体上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电性的电荷原因原子核对电子束缚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强的得到电子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荷间力的作用下,从物体的一端转移到另一端在电荷间力的作用下,自由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实质均为电子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电荷守恒定律04.表述一:电荷既不能创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