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初一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国家粮库,遗址内有数百个粮窖。这种规模宏大的仓窖在全国运河地区普遍建立,不仅数目繁多,而且库藏巨大。这些仓窖遗址可用于研究隋朝A.国家统一的条件B.政治制度的创新C.商业发展的水平D.财政经济的状况2.“这一运河网络,使隋帝国能以南方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养洛阳,并且给北方边境提供战略后勤保障。”该材料意在强调运河网络A.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利于巩固隋朝统治C.促进了民族交融D.加重了百姓徭役负担3.《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指出,隋唐科举制“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这表明科举制度A.导致文官地位超过武官B.消除了人们的门第观念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4.魏征早年参加瓦岗起义,归顺唐朝后,先是辅佐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不计前嫌,委任他为谏议大夫,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这说明唐太宗能够A.知人善任B.轻徭薄赋C.戒奢从简D.从善如流5.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国力空前强大,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这一盛世局面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6.右图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局部),展示了唐朝时期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景象。它可用于说明当时A.铁器牛耕的初现B.棉花种植的普及C.生产技术的改进D.玉米甘薯的推广7.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解释是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唐朝时书法家众多,其中有柳公权、颜真卿等B.“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C.唐朝后期,黄巢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并建立政权D.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8.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绝大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为正统,称臣纳贡。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减少了进一步分裂的因素,增加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该材料反映了A.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B.五代十国时国家完成统一C.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趋势D.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9.“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是A.文成公主入吐蕃B.鉴真东渡C.唐与新罗的交往D.玄奘西行10.右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该作品A.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B.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C.体现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D.反映出中原与西域交流频繁11.唐太宗时,曾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敦煌、龙门石窟等唐代壁画和雕塑,保留着印度北部犍陀罗的艺术风格。同时,中国的造纸术传到印度,结束了印度使用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这说明A.唐朝科技领先印度B.印度绘画艺术强于中国C.佛教文化影响深远D.友好交流利于共同进步12.下表列出了部分外国人在唐朝任官情况,该表可以用来研究唐朝A.兼容并包的风气B.发达的商业贸易C.和睦的民族关系D.等级森严的社会A.兼容并包的风气B.发达的商业贸易C.和睦的民族关系D.等级森严的社会国家日本新罗印度波斯姓名晁衡崔致远瞿昙罗骆元光官职秘书监翰林学士太史节度使13.钱币博物馆有下列展品,其中能充分证明中国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是1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这位诗人的诗歌还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他是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王维15.宋朝时,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对文化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这主要说明宋朝时期A.儒家思想备受推崇B.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造纸术被普遍推广D.文化助力技术创新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16.宋代古捍海堰年久失修,百姓生命财产难以保障,范仲淹主持修建范公堤;张载为官时重视道德教育,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面对北宋社会危机,王安石力排众议,进行改革变法。这反映出宋代士人A.忧国忧民,胸怀天下B.昂扬进取,积极向上C.大义凛然,不屈不挠D.吃苦耐劳,经世致用17.“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据材料可知通判的作用是A.削弱宰相权力B.分解知州权力C.控制地方财政D.掌控地方军权18.北宋与辽议和后,宋、辽分别在边界地区陆续开放多处榷场(由官府主导控制的贸易场所)互市贸易,此后双方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战争。这说明榷场的设立A.扩大了宋朝统治区域B.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C.改变了政权并立局面D.加强了宋辽经济联系19.辽朝宗室大臣耶律羽之墓曾出土鎏金錾花孝子图银壶,壶颈部和腹部共刻有扼虎救父、闻雷泣墓、扇枕温衾、卧冰求鱼等八幅孝子图。这体现了辽朝A.经济发展超过宋朝B.奠定了儒学主导地位C.高度认同中原文化D.希望与宋朝和平相处20.贺岁电影《满江红》讲述了小人物张大、刘喜、丁三旺和瑶琴不怕牺牲、舍身取义,换来岳飞诗词《满江红》的流传百世。该故事取材的历史时期是21.诗歌内容丰富,不仅反映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映射了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特征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下列诗句可以佐证南宋历史的是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2.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实行了A.科举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3.《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中写道:“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与该论述相关的史实是元朝A.在澎湖设置澎湖巡检司B.设置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C.与吐蕃刻立唐蕃会盟碑D.册封回统首领为怀仁可汗七年级历史第3页共6页24.元朝宣政院具有掌管藏族地区行政机构的职能,负责该地区的重大案件审理、军事行动与佛教事务等。这说明宣政院的设立A.见证了蒙古与吐蕃的联姻与会盟B.开创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C.标志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D.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战事不断的局面25.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趋同性逐渐加强。元朝建立之后,进入中原的契丹人、金人都被称为汉人,正体现了这种趋同性。材料说明了这一时期A.社会经济繁荣B.各族间实现长久和平C.中外交流频繁D.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隋唐、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在国家治理方面都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这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才,还让士族把持朝廷取才。隋朝在结束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局面后,百废待兴,首先是解决国家所需的用人问题,于是科举制应运而生。——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实行科举制的历史背景。列举一例唐朝对科举制度发展和完善所做出的贡献。(6分)材料二下表为两宋时期部分君臣的言论宋太祖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大臣余靖自来武臣在边关,多被文臣所牵制。大臣吕中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书,用儒臣掌刑狱,以文臣知州。(2)根据材料二,指出言论所体现的宋朝的治国方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方针给宋朝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材料三元朝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在民族复杂的东北地区,设立了辽阳行省。云南行省的长官教当地民族播种,兴修水利,创建孔子庙等,巡行劝农使向他们传授内地的先进养蚕方法。———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治理边疆地区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8分)七年级历史第4页共6页27.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不屈的民族气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此件三彩俑表现的是流行于唐代开元、天宝时期的“胡部新声”,即胡汉文化融合后的新舞乐。它既是唐代文化艺术、制作工艺发达昌盛的重要物证,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融合。——摘编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三彩骑驼乐舞俑所反映的唐代社会状况。(4分)材料二(2)任选材料二中的一首诗,简述其描绘的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的理由。(6分)材料三(3)数百年来,岳飞抗金和文天祥抗元的事迹一直被民众传颂。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历史人物说说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他。(4分)七年级历史第5页共6页28.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638年,唐太宗任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分四路出击吐蕃,大败吐蕃。640年,吐蕃使者禄东赞到达长安,朝见了唐太宗,陈述了仰慕大国,请求接亲的愿望和诚意,太宗下诏准其所请。——摘编自孙英刚《隋唐五代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与吐蕃交往的主要方式。(4分)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摘编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2)根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是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哪一盟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盟约签订的影响。(6分)材料三政权民族关系辽与宋共存165年,和平时期122年,失和时期仅43年。宋与夏1038年开始不断有边境战争,1044年议和,1084年再次交战,1098年后再无大规模战争。夏与金共存110多年,1122—1123年边境战争后议和,维持至1211年蒙古攻金。——————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3)根据材料三,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一谈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6分)七年级历史第6页共6页2024~2025学年(下)初一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试卷答案选择题1-5:DBCAD6-10:CBCAB11-15:DACAB16-20:ABDCD21-25:BDACD二、非选择题26.(20分)(1)历史背景:九品中正制人才选拔权被世家大族掌握;隋朝结束分裂,实现了国家统一;,以门第来选拔人才,不适应统治需要。(任答两点得4分)贡献: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等。(任答一点得2分)(2)方针:崇文抑武。(2分)积极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任答两点得4分)(3)措施:向边疆移民;向少数民族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设立行省制;兴修水利;提倡儒学等等。(任意两点得4分)作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促进了边疆的开发等等。(任意两点得4分)27.(14分)(1)社会状况:经济繁荣、文教昌盛、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往频繁等。(任答两点得4分)(2)景象:《忆昔》中描写的是唐玄宗开元时期农业丰产丰收、公司仓廪丰实、社会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画卷;《无家别》描写了安史之乱造成社会动荡,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悲惨景象。(任选一首描述得4分)理由:杜甫的诗真实的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剧烈变化的时代,他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2分)(3)原因:岳飞:在抗金斗争中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是当时抗金力量的中坚;他的抗金斗争使南方维持了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通谈判心理学》课件
- 《税收政策解析与应用课件》
- 《各类证件及办理流程》课件
- 《动物疾病概述》课件
- 角色认知和有效沟通
- 邢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儿科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何氏医学院《制药综合实验(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职业学院《工程图学A(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仁寿县文宫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信息卷(二)物理试题含解析
- 盐城工学院《数学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加油站的法规法律合规管理
- 2025年江苏省江宁城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 2025年孝感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
- 学生急救演练
- 高钛渣及其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黄油行业供需态势及进出口状况分析
- 三下26《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学生礼仪课件
- 《物流操作流程》课件
- 2023无人机系统测评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