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业有限公司
弁
卷
X
程
施I
X
组
织
设
计
二o—年H--月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建设方针,技术经济政策;
2、突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施工方案优化为重点,强化时间观念,力争投资
少,工期短,出煤快,效益好;
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认真组织井巷、土建、机电安装工程的平行交叉作业和
均衡施工,抓紧连锁工程和重点工程的施工;
4、吸取国内外煤矿建设经验,推广国内外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和科学管理经验,选用成套的施工设备,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发展建筑施工工
厂化,采用移动式和装配式设施建井,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5、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永久设施建井,减少大临工程和措施工程;
6、把组织管理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做好前提准备工作和施工过渡阶段工作;
7、做好人力,物力及财力的综合平衡,确保工程连续均衡施工;
8、节约施工用地,把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文明施工,有条
件的应及时造地还田;
9、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择好大宗材料供应基地,降低
材料价格和工程成本;
10、在煤矿建设中要以施工服务和生活服务为主,面向社会开展多种经营和第三
产业,以提高建井期间的经济效益。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国家颁发的各种经济政策、规程、规范、规定及各种有关文件;
2、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的贷款条件评审报告;
3、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及国家对该建设项目的要求;
4、批准的矿区建设组织设计;
5、矿井的检查钻地质报告;
6、井筒检查孔地质报告;
7、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单位签署的各种有关协议、合同等;
8、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施工力量,技术水平,以及可能达到的施工机械化程
度和工程平均进度指标等。
第一章矿井设计简介
第一节基本概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2008)23号),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
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晋政发[2009)10号),加快推进
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
展,山西沁源康伟李城煤业有限公司依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下
发关于《长治市沁源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
(2009)82号),以沁源县康伟煤焦有限公司为主体、将原山西沁源李城煤业有限公
司、原山西杨氏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新安煤矿进行整合,整
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沁源康伟李城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面积(含新增空白区面积)
为5.995km2,新增面积0.4928km2,生产能力由原来30万t/a提升至60万t/a。新增
生产能力30万t/a。整合区位于沁安普区的D级储量区,勘查程度低已不能满足生产
的需要,根据省有关发展规划要求,山西沁源康伟李城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整合
井田内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并补充勘查,勘查程度达勘探阶段。核实截至2009年12
月31日井田内的煤炭资源储量,并提交编制《山西沁源康伟李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
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本次编制矿井地质报告的目的为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矿井建
设提供地质依据。
具体要求:
1、系统收集整合区范围内的各种地质勘查资料、矿山开采技术条件,认真审阅、
细心分析、综合考虑、去伪存真,达到被引用资料的真实可靠。
2、收集调查有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瓦斯地质和煤自燃趋势,并
作出评价。
3、对批采的煤层进行资源/储量估算。
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的地质资料及技术规范有:
1、山西省煤田地质勘探144队于1998年编制的《山西省沁安煤炭普查地质报告》;
2、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于2008年4月编制的《山西省沁水煤田源县李城
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地质报告》(供资源整合用);
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
4、矿方提供的各煤层其它相关资料;
5、《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监总局2009.12.1);
6、《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7、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下发《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和初步设计编
制审批等工作的通知》(晋煤规发[2010]177号)。
报告的主要地质任务、技术要求:
1、控制井田边界构造,其中与矿井的先期开采地段有关的边界构造线的平面位置,
应控制在150m以内;
2、详细查明先期开采地段内落差等于和大于30m的断层,详细查明初期采区内
落差等于和大于20m的断层;
2、详细查明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可采情况。
3、详细查明井田内各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确定煤类、化学组成、工艺性能,
评价其工业利用方向。
4、详细查明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类型,预计矿井涌水量。
5、详细研究井田井田内工程地质岩组划分特征、瓦斯、煤的自燃趋势、煤尘爆
炸危险性及地温变化等开采技术条件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6、查明采(古)空区范围及其积水、积气、火区情况。
7、对批准开采的各煤层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探明的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
20%,探明的和控制的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50%o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整合后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C1400002009011220045428,批采2-11号煤层,有效期为2009年11月29日至2011
年11月29So井田范围由以下7个拐点坐标(1980年西安坐标系)圈定:
整合后井田呈不规则多边形,面积为5.995km2。
第二节矿井交通位置、气候与地震
L井田位置、范围与交通
一、位置
整合后的-----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沁源县城北西345°,距沁源县城13km-------
公司位于山西省沁源县中西部李元镇李城西南,行政区划属李元镇管辖。
整合后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1'01"—112°12'44",北纬36°36'
20"—36°37'58"。
山西沁源康伟李城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原山西沁源李城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杨氏
煤业有限公司、原一-股份有限公司--三个煤矿进行整合的矿井,整合后矿井名称
为-一煤业有限公司,2009年11月2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整合后的采矿许可
证,证号为C1400002009011220045428,批采2-11号煤层,有效期为2009年11月
29日至2011年11月29日。井田范围由以下7个拐点坐标(1980年西安坐标系)圈
直角坐标
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
点号
6°带6°带
XYXY
14056556.0019608501.004056507.3219608432.09
24055085.0019608501.004055036.3119608432.10
34055085.0019607630.004055036.3119607561.09
44053500.0019607630.004053451.3019607562.10
54053500.0019605960.004053451.2919605891.10
64056000.0019605960.004055951.3019605891.08
定:
整合后井田呈不规则多边形,面积为5.995km2。
2.地形地貌及气候
二、交通条件
沁(源)〜洪(洞)公路从井田南部通过,向南东13km至沁源县城接汾(阳)〜屯(留)
省级公路及沁(沁源)〜沁(沁县)公路,煤矿向北东42km至太焦线沁县火车站,向北东
28km经武乡县与太(原)一长(治)高速公路接运,向北西100km至南同蒲线介休
市火车站;向西南经古县沿古(县)一洪(洞)路约75km至洪洞县城东与霍(州)
一侯(马)一级公路接运,并由此向北2km至大(同)一运(城)高速公路;由此向南22km
至南同蒲临汾市火车站,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1。
第三节自然地理
一、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太岳山区,地表为山区侵蚀地貌,沟谷纵横,地形十分复杂,总的地势
为NW-NE向的山脊横穿全区,地形最高点为井田北西部韩洪南坡上山梁上,标高
交通位置图rai-1-i
卷川臬。
单线佚路及车拈
国遴及国遒号
的城恭
折安足
新密出
1:200000()
1451.20m,地形最低点为井田南东部,标高为1236.9m,相对高差214.30m。属中低
山区。
二、水系
本区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本区地表水属黄河水系。沟谷内一般无水流,在雨季
遇暴雨时,雨水短时聚集,西部冲沟向西、东部冲沟向南流入李元河,李元河向东流
入沁河,沁河向南流入黄河。
三、气象
井田地处山区,地形高差大,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属
大陆性气候,根据沁源县气象台观测记录降雨量最小为381.3mm(1956),最大为
834.3mm(1989年),蒸发量最小为1379.0mm(1984年),最大1729.5mm(1986年),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5倍。冬春两季雨雪较少,年最大雪深22cm(2009年)。据沁源
县气象台在2009年观测记录,在6月25日极端最高气温36.4C,极端最低气温-23C,
出现在1月25日,平均最高气温18.1°C,平均最低气温4.8℃。结冰期为十月下旬至
次年三月份中旬才缓缓开始解冻,年最大冻土深度为700mm。
本区夏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16m/So
四、地震
该区西邻临汾盆地。而临汾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强裂震区之一,地震活以频度高、
强度大为其特点,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231年以来,曾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达15次
之多,为地震多发区。按照《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
峰值加速度为据0.15g,抗震防烈度为VIII度。
第四节周边矿井及小窑
山西沁源康伟李城煤业有限公司东部与山西通洲集团安神煤业有限公司为邻,南
西部与山西沁源嘉元煤矿有限公司相邻。周边矿井位置分布情况详见四邻关系置图
1-4-1o
一、山西通洲集团安神煤业有限公司
整合前山西安神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李城村以东,场桶峪村一带,为村办集体企业,
2007年4月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722086,批准开采
4
四邻关系图图1-4-1
二
辿
痛
丽
一
善
田
st
茏
7
o
5
5
5
k
m
2
一
讲
飞
港
藏
曲
3
0
57
/t
.a
剑
涔
道
2
0
1
2
曲
井口位于李元乡上庄村一带。工作面布置采用走向长壁式。矿井主斜井、副斜井、
回风斜井个井筒通达地面。
主斜井:井口坐标X=4052380.596,Y=19606844.421,H=+1187.253;斜长420m,
坡度23°,井筒采用半园拱锚喷支护,净宽3.2m,净高2.9m,净断面设有
行人台阶,担负全矿煤炭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口和安全井口。
副斜井:井口坐标X=4052391.817,Y=19606705.380,H=+1192.456;斜长350m,
坡度16°,井筒采用半园拱砌硝支护,净宽2.4m,净高2.4m,净断面积5.14m)担
负行人、材料下放,并兼作进风。
回风斜井:井口坐标X=4052355.584,Y=19606672.557,H=+1194.603;斜长350m,
坡度17°,井筒采用半园拱荒料石砌殖支护,净宽2.1m,净高2.45m,净断面积4.7
设有行人台阶,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作安全井口。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仍为基建矿井,根据矿井设计,开采山西组2号煤层,开拓
方式为斜井开拓,采煤方法采用长壁式全部垮落采煤法,主斜井装备双钩串车混合提
升,付斜井作回风井,通风方式为抽出式,特征见下表(1-4-1)。
表1-4-1
井简截面备注
煤方位坡度角
坑口井型
(0)井筒宽净高面积
层(°)形状支护井口坐标
(m)(m)(m2)
X=4054922.224
料石砌
主井斜井909半园拱3.62.06.90¥=19606501.063
值
H=1291.5
2
X=4054881.111
料石砌
副井斜井909半园拱3.62.04.85Y=19606459.269
帽
H=1292.0
X=4053597.42
料石砌
主井斜井8918半园拱3.22.57.85ffiY=19606106.28
9、H=1225.14
10X=4053629.17
料石砌
副井斜井8723半园拱2.42.24.90¥=196060700.35
帽
H=1229.38
2004年4月经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发(2004)249号文认定为基本建设矿井,设
计开采2号煤层,设计能力为30万t/a,同年十月批准开工。
2011年矿井正常涌水量10m3/h,最大涌水量15m3/ho
根据长治市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2号煤层瓦斯涌出量为10.85m3/t,
绝对涌出量为5.97n?/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67n?/t,绝对涌出量为0.92m3/t,属高瓦
斯矿井,批复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兼并重组整合后批准开采2、3、9+10、11号煤层,面积12.0892km2,新增面积
5.0337km2,生产能力由原来的30万t/a提升至90万t/a,新增生产能力60万t/a02009
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整合后的煤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
C1400002009111220046091,名称为山西通洲集团安神煤业有限公司,批准开采2-11
号煤层,井田面积12.0892km2,生产规模90万t/a。有效期为2009年11月29日至
2011年11月29日。
该矿无越层越界开采行为。
二、山西沁源嘉元煤矿有限公司
山西梅园集团沁源煤业公司建于2000年,2003年经山西省国土厅批准开采1、2、
9+10、11号煤层,一平一斜开拓,采煤方法为短壁式,采用串车提升,机械通风,
工作面采用坑木支护,爆破落煤,生产能力为3万t/a,开采山西组2号煤层,据矿
方提供,经实际开采,1号煤层属不可采薄煤层,2号煤层受断层影响,区内大部被
剥蚀,2号煤层资源枯竭,于2005年6月经沁源煤管局验收,同意废弃旧的生产系
统。2006年山西省国土厅换发了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9+10、11号煤层,批采面积
1.4603km2,目前尚属进行改建工程。
整合前,山西嘉元煤业公司由原张家山、原欢尔、原沙凹整合而成,2号煤层资
源枯竭,批准开采9+10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93m3/d,最大涌水量135m3/d,现
属基建阶段。
井田内各煤矿2004年度2号煤层矿井瓦斯鉴定结果:
原张家山煤矿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28m3/min,相对涌出量10.9m3/t;瓦斯绝对
涌出量0.28m3/min,相对涌出量10.9n?/t,鉴定等级为高瓦斯矿井,批复等级为高瓦
斯矿井。
原欢尔煤矿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29m3/min,相对涌出量10.18m3/t;瓦斯绝对涌
出量0.55m3/min,相对涌出量19.31m3/t,鉴定等级为高瓦斯矿井,批复等级为高瓦
斯矿井。
原沙凹煤矿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27m3/min,相对涌出量4.86n?/t;瓦斯绝对涌
出量0.24m3/min,相对涌出量4.32m3/t,鉴定等级为低瓦斯矿井,批复等级为低瓦斯
矿井。
本次整合,由山西沁源嘉元煤矿有限公司将原山西梅园集团沁源煤业有限公司、
原山西沁源嘉元煤矿有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整合后面积由1.4603km2(梅园煤业)
+1.8912km2(嘉元煤矿)+1.7877km2(新增),共计为5.1392km2,批准开采为1、2、
3、6、9+10号煤层,生产能力这30万t/a,目前,属基建阶段。
该矿无越层越界开采行为。
第五节煤质
一、物理性质
(一)煤的物理性质
3号煤层:黑色、强玻璃光泽、性脆、裂隙发育,条带状结构。以亮煤为主,
夹少量镜煤和暗煤,属半光亮型煤。
8、9、10号煤层:黑色有时带灰、金刚光泽、硬度较大,条带状结构不明显。
(二)煤岩特征
1、宏观煤岩特征
各可采煤层一般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夹少量镜煤和丝炭,条带状结构,层状
构造,属半亮型煤。
2、显微煤岩特征
各可采煤层显微煤岩组分:镜质组含量介于60-90%之间,平均在80%左右,主
要为基质镜质体和均质镜质体。半镜质组含量介于1-6%之间,平均在2.5%左右,
多为无结构的团块状,棉絮状。丝质组含量介于5-30%,平均在15%左右,多为半丝
质体、粗粒体、碎屑体。无机组分含量各煤层均在10%左右,主要以粘土为主,呈分
散状和充填状,可见少量的黄铁矿和次生方解石(多在10号煤层见到)
(三)煤的变质程度
各煤层镜煤最大反射率一般平均在1.90%左右,其变质程度属第V-VI变质阶段。
二、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
各煤层煤质特征见表3-2-1。
煤质特征表
表3-2-1
煤
原
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发热量粘结煤
层
浮
MadAdVdafS1,dQgr.d指数类
号
煤
(%)(%)(%)(%)(MJ/kg)GR.I
1.16-1.3922.44-32.9918.94-22.541.28-1.9722.992-27.959
原
1.2327.1220.851.7225.173
3JM
0.24-0.3711.18-11.9618.27-18.860.79-0.8365-73
浮
0.3111.5018.520.8169
0.89-1.6519.60-25.9320.04-22.761.53-2.5725.607-28.590
原
1.3222.6521.142.0527.292
8PS
0.23-0.446.98-8.4615.80-16.422.05-2.4912-15
浮
0.357.6716.092.2513
0.45-1.9012.11-19.0517.52-19.831.35-2.4128.498-31.650
原
1.1616.4218.461.6729.530
9PS
0.20-0.516.53-8.9915.80-17.031.59-2.109-19
浮
0.367.7816.341.8414
0.42-1.3115.31-30.7816.66-23.941.06-3.9125.514-30.231
原
0.7819.4018.662.1729.023
10PS
0.14-1.506.92-11.3314.88-16.851.80-2.5413-16
浮
0.439.0816.022.1515
1、3号煤层
水分(Mad):原煤1.16-1.39%,平均1.23%,浮煤0.24-0.37%,平均0.31%。
灰分(Ad):原煤22.44-32.99%,平均27.12%,浮煤11.18-11.96%,平均11.50%。
挥发分(Vdaf):原煤18.94-22.54%,平均20.85%,浮煤18.27-18.86%,平均18.52%□
全硫(St,d):原煤1.28-1.97%,平均1.72%,浮煤全79-0.83%,平均0.81%。
发热量(Qgr,d):原煤22.992-27.959MJ/kg,平均25.173MJ/kg。
粘结指数(GR.I):浮煤在65-73,平均69。
根据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3(炼焦用煤分级)和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5751-86,该煤层属中灰、中低硫、中热值-高热值、强粘结性的焦煤。
2、8号煤层
水分(Mad):原煤0.89-1.65%,平均1.32%,浮煤0.23-0.44%,平均0.35%。
灰分(Ad):原煤19.60-25.93%,平均22.65%,浮煤6.98-8.46%,平均7.67%。
挥发分(Vdaf):原煤20.04-22.76%,平均21.14%,浮煤15.80-16.42%,平均16.09%。
全硫(St,d):原煤1.53-2.57%,平均2.05%,浮煤2.05-2.49%,平均2.25%。
发热量(Qgr,d):原煤25.607-28.590MJ/kg,平均27.292MJ/kg。
粘结指数(GR.I):浮煤在12-15,平均13o
根据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3(炼焦用煤分级)和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5751-86,该煤层属中灰、高硫、高热值、弱粘结性的贫瘦煤。
3、9号煤层
水分(Mad):原煤水45-1.90%,平均1.16%,浮煤水20-0.51%,平均0.36%。
灰分(Ad):原煤12.11-19.05%,平均16.42%,浮煤6.53-8.99%,平均7.78%。
挥发分(Vdaf):原煤17.52-19.83%,平均18.46%,浮煤15.80-17.03%,平均16.34%。
全硫(St,d):原煤1.35-2.41%,平均1.67%,浮煤1.59-2.10%,平均1.84%。
发热量(Qgr,d):原煤28.498-31.650MJ/kg,平均29.530MJ/kg。
粘结指数(GR.D:浮煤在9-19,平均14。
根据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3(炼焦用煤分级)和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5751-86,该煤层属低灰、高硫、高热值-特高热值、弱粘结性的贫瘦煤。
4、10号煤层
水分(Mad):原煤0.42-1.31%,平均0.78%,浮煤水14-1.50%,平均0.42%。
灰分(Ad):原煤15.31-30.78%,平均19.40%,浮煤6.92-11.33%,平均9.08%。
挥发分(Vdaf):原煤16.66-23.94%,平均18.66%,浮煤14.88-16.85%,平均16.02%。
全硫(St,d):原煤1.06-3.91%,平均2.17%,浮煤1.80-2.54%,平均2.15%。
发热量(Qgr,d):原煤25.514-30.23IMJ/kg。平均29.023MJ/kg。
粘结指数(GR.I):浮煤在13-16,平均15o
根据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3(炼焦用煤分级)和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5751-86,该煤层属低灰-中灰、高硫、高热值-特高热值、弱粘结性的贫瘦煤。
三、可选性
在本井田邻区沁新煤矿曾作过3号煤层的简易筛分浮沉试验,其结果可供本井田
参考。
(一)煤的筛分浮沉试验
煤的筛分试验共分13-6、6-3、3-0.5、0.5-0四个粒度级及煤粉。筛分结果见表
3-2-2和图3-2-1。煤的浮沉试验在13-6、6-3>3-0.5,0.5-0mm粒级进行,其结果浮
煤产率主要集中在1.3-L4比重级内,详见表3-2-3。并绘制了13-0.5mm级可选性曲
线图3-2-2o
沁新煤矿3号煤层简易筛分试验报告
表3-2-2
统一编号9940004送样单位144井田沁新煤矿煤层名称3
来样编号QK-2-1钻孔号沁新煤矿
产率质量
粒度产物筛上占Qgr,v,d
质量占全样MadAdSt.d
(mm)名称累计13-0.5(MJ/kg)
(kg)(%)(%)(%)(%)
(%)(%)
13-6煤2.60028.9528.91t34.080.559.00©.2833.491
6-3煤2.60028.9557.90034.070.548.710.3033.416
3-0.5煤2.43027.0684.96031.850.568.080.3333.717
0.5-0煤1.35015.0399.9900.619.330.3633.221
13-0.5小计煤7.63084.97100.000.558.610.30
13-0合计煤8.980100.000.568.720.31
备注
沁新煤矿3号煤层浮沉试验综合表
表3-2-3
浮沉试验编号9940004粒度13-0.5mm
累计分选密度级±0.1
产率灰分浮煤沉煤
比重密度产率
(%)(%)产率Ad产率Ad
(kg/1)(%)
(%)(%)(%)(%)
12345678
全级100.009.09
<1.3011.042.7111.042.7188.969.881.3085.81
1.30-1.4074.775.2985.814.9614.1934.071.4082.17
1.40-1.507.4014.0993.215.686.7955.841.508.90
1.50-1.601.5025.5894.716.005.2964.421.602.64
1.60-1.801.1439.7195.856.404.1571.211.701.14
1.70-1.8095.856.404.1571.211.800.53
1.80-2.001.0654.8996.916.933.0976.811.901.06
>2.003.0976.81100.009.09
合计100.00
煤泥0.2123.55
总计100.00
(-)煤的可选性评价
煤的可选性评价采用±0.1含量法。假定浮煤灰分为6%时,从2号煤层可选性
曲线上可查得:浮煤回收率为94.71%,理论分选比重为1.60,±0.1含量为2.6%,
扣除沉肝后,±0」含量为2.7%,属易选煤。
四、煤的风氧化
在井田西部和北部都有3号煤层露头,在煤层露头处煤质变劣,发生风氧化。根
据沁源详查勘探成果,在水平面上煤层风氧化带宽度是由煤层露头线内推50m左右
划定。
五、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
3号煤层属中灰、中低硫、中热值-高热值、强粘结性的焦煤,可作炼焦用煤。
8号煤层属中灰、高硫、高热值、弱粘结性的贫瘦煤,脱硫后可作炼焦配煤。
9号煤层属低灰、高硫、高热值-特高热值、弱粘结性的贫瘦煤,脱硫后可作炼焦
配煤。
10号煤层属低灰-中灰、高硫、高热值-特高热值、弱粘结性的贫瘦煤,脱硫后可
作炼焦配煤。
图3-2-1
筛分粒度(mm)
沁新煤矿2号煤层13-0.5nlm级可选性曲线图
次分%
第六节有益矿产
区内的其它有益矿产主要是铁矿、铝土矿、石灰岩。
一、铁矿
位于本溪组下部,奥陶系古风化面之上,一般层位稳定,厚度变化大,俗称“山
西式铁矿”。当矿层位于地表露头附近时,经风化淋浴后为褐铁矿。经调查手选品位
Fe2O3含量达60%以上,当地居民大量开采,土法冶生铁。沁源详查采样测试结果:
三氧化二铁(Fe2O3)含量一般在30%左右,属贫矿类,且矿层厚度变化大,多数埋
藏较深,不易探明,又难同煤层综合开采,故工业价值不大。
二、铝土矿
位于本溪组中下部,厚度一般在0.20m-10.40m之间。沁源详查采样测试结果:
三氧化二铝(AbCh)含量为40.16%-69.92%,平均49.20%,二氧化硅(SiCh)含量平均
为22.95%,铝与硅比平均为2.14,达到工业边界品位。工业上主要用于提炼AI2O3。
三、石灰岩
主要指奥陶灰岩,层位稳定,厚度大,主要用作建筑材料。
第四章水文地质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一、区域地表河流
井田西侧为李元河上游,区内仅为冲沟,雨季出现水流,南流或西南流汇入李元
河,李元河南流经李元村后折东流沁河,沁河南流入黄河。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由
于地质构造为单斜,且在局部地段李元河河谷水流及潜水将补给含水层,因此,将对
矿井开采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按照《中国北方主要煤矿区水文地质图集》的划分,本区属于霍山岩溶水系统,
构成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霍山背斜以南北走向耸立于矿区西侧,背斜轴部出露地层
为元古界及下古生界地层,两翼出露大面积碳酸盐岩地层,成为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区,
出露面积约1420km2,背斜西翼受霍山大断裂和太谷大断裂的切割。地下水向南北径
流构成南北两个水文地质单元。北单元为介休洪山泉域,泉水从第四系砂砾石中溢出,
流量1.4—2.3m3/s,水温14C,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硫酸盐型,矿化度0.48g/L;
南单元洪洞广胜泉,位于洪洞县城东北15km,霍山背斜的南端与霍山断裂的交汇处,
泉口标高581.60m,流量4.53n?/s,水温14℃,水化学类型重碳酸盐硫酸盐型,矿
化度0.31-0.56g/L;二者水化学类型和矿化度基本近似。本区属于广胜寺泉域,属
于泉域北部径流地带。
广胜寺泉位于洪洞县城东15km的广胜寺镇,泉域范围北部自西向东由后悔沟沁
源县花坡一段,东部及东南部边界,以奥陶系灰岩顶板埋深600m等深浅为界,可视
为阻水边界。西部由南向北分为3段,由胡家沟至场同一段,灰岩含水层与下盘的碳
一二叠阻水岩接触,构成阻水边界,场同至耙子里一段,岩溶含水层与第四系砾石为
半阻水边界,由耙子里至灵石的后悔沟一段,岩溶含水层与前震且系变质岩接触,构
成隔水层边界,泉域面积1273km2,其中裸露岩溶岩面积64L51km2。(详见图4-1-1)。
二、区域含水层
1、第四系冲积洪积含水层:多分布于较大沟谷及两侧一级阶地,大多含水性较
好,
片亍]越是界找泉源重arzrn岩溶地下水二]公路
|3」和地层代号保炉区LTJ水源地
1r匚刁不瞥合X景龙点厂F下铤煤n>-i黔溶地下水突尸丁]巾、县行
图区I僦接触界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