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平湖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平湖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平湖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平湖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平湖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平湖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49年9月,美国墨西哥湾所产的石油实际离岸价格为每桶2.71美元,而波斯湾产地石油价格每桶0.39美元,运到美国后交货价格每桶也只有1.60美元。这-状况A.引发了第三世界反霸斗争 B.阻碍了世界经济增长趋势C.刺激了产油国家走向联合 D.造成了南北经济差距扩大2.史学家霍布斯鲍姆(1917—2012)说:“自由贸易对于英国,就如同在政治上美国宪法对于美国一般,同是两者身份形象的象征。英国从世界经济体系中撤退,放弃了自由交易的原则,愈发凸显当时各国急于保护自家门户的现象。说得更明确一些,西方各国在大萧条压力之下,不得不将社会政策的考虑列为优先,经济事务只好屈居次要了。否则政治后果会很严重,德意志等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他强调A.大萧条时期激烈的经济战有一定的合理性B.德国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产生了严重后果C.经济大危机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击得粉碎D.各国携手合作才能够达到共同繁荣和稳定3.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开工后)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请)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耗损殆尽。对于丝厂发展,折射出的史实本质是A.技术人员主要依赖外国 B.产品销售不十分的顺畅C.因官督商办而走向衰败 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艰难4.1955年万隆会议后,西方国家将数百亿美元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转入香港银行,香港的银行家不得不将沉积的资金以极低的利息贷出。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利用香港银行的国际游资引入国内建设的想法,毛泽东表示赞同。毛泽东意在A.打破对外经济交往的孤立局面B.重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合作C.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条件D.缓解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困难5.下表为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正在迅速完成C.优先发展重工业合乎国情 D.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6.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C.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 D.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7.马歇尔在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时宣称:我们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所谓“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是指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C.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D.世界市场的自由贸易制度8.1988年,斯坦福大学经过一翻激烈的争论后,决定把西方文明这门课程改成包括黑人、拉丁美洲、亚洲等在内的一种世界文明概述。1990年,英国的一些历史学家进行了类似的争论。这表明在20世纪末期欧美A.社会精神危机影响文明史研究B.开始重视亚非拉文明的研究C.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强D.历史学率先突破西方中心论9.西周初年,边陲之地的诸侯国地广人稀。经过春秋时期的开发,这些封国内的荒地被开垦,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始兴建,楚国修建芍陂渠,吴王修建伍堰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B.南方水旱灾害较为严重C.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吴楚经济实力较为强大10.强调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种观点属于:()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11.近代欧美国家的税收理念大多经历了从“税收法定主义”到“税收宪政主义”的演变,即从征税的权力基本控制在议会里,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征税的各项内容,转变为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这表明欧美国家A.宪政制度的完善B.征税程序严格化C.否定了议会至上D.税收立法民主化12.《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赫德,执掌中国海关48年的英国人。阅读赫德大事年表,回答问题。一百年来,围绕赫德的评价中外各界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他是“最险恶最阴险的敌人”,教科书上曾给他下过“英国侵华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定义,西方的汉学家说他是“中国坚定不渝的朋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倡导者”,“沟通中国和西方观点的桥梁”,《清史稿》上也说“赫德久总税务,兼司邮政,颇与闻交涉,号曰客卿,皆能不负所事”,是一个“食其俸禄者忠其事”的大忠臣1854年以优异成绩考取英国外交部赴中国人员,先后在香港、宁波、广州等地领事馆任职。注:在此期间,赫德认真学习汉语,努力钻研及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1859年受巡抚劳崇光的邀请,辞去领事馆职务,担任广州粤海关副总税务司。注: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后,英、法、美三国领事趁机攫取江海关(上海海关)征税行政权,清廷对此无所谓。此后,中国各海关“邀请”洋人“帮办税务”成了惯例。1861年北上见奕䜣,得到赏识,任命为署理(代理)总税务司。注:北上路途中赫德在日记中写到:“我必须时刻牢记,海关是中国衙门,而非外国机关。……必须围绕中国的利益开展工作,避免得罪中国……”。奕䜣对外人称呼他为“我们的赫德”。1863年被总理衙门正式任命为总税务司,时年28岁。注:随后的几年,赫德建立了一整套科学、严密、高效的管理制度。他实现了按章征税、按律执法,改变了以往的随意性。他还引进了“服务”和“公仆”的理念,要求各口税务司简化海关办事程序,顺畅海关和商人的交流。他还实行全球公开招聘,高薪养廉,再加上各种监督制度,使海关成了大清国唯一没有贪污腐败的部门。赫德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绝大部分文件都是亲自撰写,为了提高效率,都是站着办公。1861年,海关税收为496万两,到1887年,海关税收达到2000万两,占清廷财政收入的24.35%。关税成了清廷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源。1865年向总理衙门递交《局外旁观论》注:赫德在文章中对清廷的积弱做出了一针见血的分析,并提出了效法西方以自强的建议。总理衙门将《局外旁观论》抄录给东南沿海各督抚讨论,在晚清政坛引发震动。可以说,《局外旁观论》成了洋务运动的号角和檄文。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所办的众多近代洋务企业,都是海关出钱。此外,建设航运设施、统一全国邮政、支持幼童出国留学、倡导中国派遣驻外使节、组织参加万国博览会等等都有赫德的身影。1879年,又提交海防章程,建议增设总海防司署,由他担任总海防司,其弟赫政接任总税务司注:赫德的海军梦在李鸿章等人反对之下破灭,他们上书说,赫德不能又管钱又管兵,况且赫德又不熟悉军事。1885年,清廷成立海军衙门,由亲王挂帅,封疆大吏辅佐,没赫德什么事。1885年操纵中法谈判,6月被英国任命为驻华大使,不久辞职,11月回任总税务司注:赫德在给英国的一份电报中这样评价他的辞职:“我认为这样对英国最为有利,当然对中国肯定也有利。……外交部可以指望我的合作以进一步增进英国的利益。”1900年8月在总理衙门请求下,为停战谈判奔波注:被困使馆区的赫德曾经写下:“今天的这段插曲不是没有意义的,那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当时,德国皇帝瓜分中国的建议,在西方引起了很大认同。赫德则在英国杂志上连发6篇文章,综合分析三条出路:第一条瓜分中国;第二条扶持新政府;第三条继续支持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他认为只有第三条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好出路。1908年4月离开中国,十几个西方国家的驻华使节、清朝官员及各界人士上千人为其送行。1911年9月在英国病逝,享年76岁注:20天后,武昌起义爆发,紧接着,赫德为之效力近半个世纪的大清王朝灭亡。——摘编自《文史参考》2011年第18期同名文章(1)材料中提及对赫德的多种评价,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评价?(2)赫德对于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建设有何作为?(3)基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赫德这个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4.(20分)材料安史之乱后,刘晏对第五琦所创立的盐榷制进行了系统改革。他放弃第五琦的官产官销政策,撤销原来非产盐区的州县盐官,只在产盐地区设置盐官,收购亭户所煮的盐,加价转卖给商人,任由他们运到各地出售。为了保证官盐的运销,刘晏还采取以下措施:设置十三巡院,加强缉私,严禁私盐的运销,以保护贩卖官盐的利益。禁止各道对过境商盐船身及商船使用堰埭征取通过税,使盐在离开盐场以后即通行无阻,便利盐的转运……在距产盐区较远的地区设置常平盐,当盐供给不上时,减价出售。盐法改革后,唐政府的盐利岁入60万贯,到代宗大历(766~779年)末年,增加到600万贯。刘晏对盐法的改革,将直接专卖制改为间接专卖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盐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隋唐五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盐法改革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晏盐法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波斯湾产地石油价格明显低于美国墨西哥湾所产石油的价格,在差价的刺激下为了牟取更多利益,产油国必然走向联合以提高石油价格,故选C;不同产地石油价格的差异与第三世界反霸斗争无关,也没有阻碍世界经济的增长趋势,排除AB;美国和波斯湾产油国同属于北半球,造成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故选C。2、A【解析】

“西方各国在大萧条压力之下,不得不将社会政策的考虑列为优先,经济事务只好屈居次要了。否则政治后果会很严重,德意志等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表明大萧条时期激烈的经济战有一定的合理性,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故A正确;B理解片面,材料无法体现德国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3、D【解析】

近代史上,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列强的挤压和剥削,发展困难。材料正体现了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详解】4、C【解析】

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55年”来看,这一时期利用香港银行的国际游资引入国内建设,是为了即将开展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有利条件。故答案为C项。当时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有经济交往,排除A项;材料中利用的是西方国家的国际游资,排除B项;1955年大跃进尚未发动,排除D项。5、A【解析】

对比表中各行业的数据可知,与农业相关的数据有所下滑,而其他各行业的数据则大幅上升,这说明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了第二第三产业中,故选A;20世纪80年代为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差距是在逐步拉大的,而不是一体化迅速完成,排除B;第三产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这体现不出对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排除C;D项只能反映材料的部分信息,不是最佳答案,排除。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任何僵化的东西都不可能长久的影响,不断的丰富和加入新的内涵才是儒家学说长盛不衰的原因。儒家讲究兼容并蓄,中庸之道,是核心理念。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7、B【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想通过援助西欧以遏制苏联,因此是要建立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故B项正确。8、C【解析】

材料体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美对“西方文明”外延的概述及争论,反映了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强,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9、A【解析】

春秋时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确立主要和生产力发展有关,即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A正确;自然灾害是影响因素之一,不属于主要原因,B排除;春秋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排除;材料中的吴楚两个仅是修建水利工程的代表,不能就此推出两国的经济实力强大,D排除。故选A。10、A【解析】

儒家思想强调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故选A;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法治和中央集权,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CD。11、A【解析】

税收理念从“税收法定主义”到“税收宪政主义”的演变,表明近代欧美国家认识到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这一过程体现了宪政制度的完善。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议会征税权的限制,不是规范征税程序,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限制议会征税权并非否定议会至上,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立法程序,排除D项。12、B【解析】

从材料中的“《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可以看出,人们从对先祖鬼神的尊敬变为对现实中的人本身的关注,体现出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王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宗法等级观念的变化,排除C项;D项中的“完全分离”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否定说:受旧的史观影响,应该是改革开放之前的观点;肯定说:站在西方学者和清政府的立场,肯定其做的一些实事。(2)赫德建立了一整套科学、严密、高效的管理制度。他实现了按章征税、按律执法,改变了以往的随意性。他还引进了“服务”和“公仆”的理念,要求各口税务司简化海关办事程序,顺畅海关和商人的交流。他还实行全球公开招聘,高薪养廉,再加上各种监督制度,使海关成了大清国唯一没有贪污腐败的部门。1861年,海关税收为496万两,在赫德打理下,到1887年,海关税收达到2000万两,占清廷财政收入的24.35%。关税成了清廷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源,赫德也成了大清国的“财神爷”。(3)如何看待: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已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历史问题能力。在进行观点评述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其次结合所学史实对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写出观点的合理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以围绕以下主题展开:不管用这些概念化的词汇给他打上多少标签,作为一个几乎参与了晚清历史所有重大事件的英国人,赫德绝对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具体内容略。评分项一:观点水平l:能够将赫德的所思所为作为解读的对象,提出观点较深入。如:赫德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48年的奇特现象,一方面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适应变化了的局势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的体现。水平2:能够跳出文本,将文本的内容与社会背景简单联系起来提出观点。如:赫德是近代西方侵略者复杂性的具体体现,在客观上促进中国向近代社会迈进的同时,又有助于列强、特别是英国在华势力的扩大。水平3:就文本本身的内容提出一个观点如:赫德的行为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评分项二:史实水平1:能充分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文本解读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如既要结合1859年、1861年、1863年、1865、1900年的材料论述,又要结合1879、1885年的材料论述。水平2: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水平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水平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评分项三:论述水平l: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水平4:回避问题。评分项四:组织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水平1:叙述成结构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解析】

(1)根据材料“有学者认为他是‘最险恶最阴险的敌人’,教科书上曾给他下过‘英国侵华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定义”可知有些人对赫德持否定观点,主要是受旧的史观影响,没有从一分为二的观点看。根据材料“中国坚定不渝的朋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倡导者”,“沟通中国和西方观点的桥梁”,《清史稿》上也说“赫德久总税务,兼司邮政,颇与闻交涉,号曰客卿,皆能不负所事”,则是对赫德持肯定学说,主要是认为赫德给中国所做的实事,促进中国的发展。(2)根据材料“赫德建立了一整套科学、严密、高效的管理制度。他实现了按章征税、按律执法”“要求各口税务司简化海关办事程序,顺畅海关和商人的交流。他还实行全球公开招聘,高薪养廉,再加上各种监督制度,使海关成了大清国唯一没有贪污腐败的部门”。“1861年,海关税收为496万两,到1887年,海关税收达到2000万两,占清廷财政收入的24.35%。关税成了清廷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