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开大联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开大联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开大联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开大联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开大联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开大联考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小吴经常以“日耳曼人征服”、“隶奴与农奴”、“查理·马特改革”、“封建等级”等为关键词搜索有关资料。据此推测他关注的是A.欧洲君主专制 B.欧洲封建制度 C.德国宗教改革 D.中世纪城市自治2.l8世纪的法国,多数启蒙思想家热衷于从拟设的“自然状态”出发,谈论人普遍享有的“自然权利”,但这种思考政治的方式在法国大革命后被指责为无视历史与传统,用理性建构出一套抽象的政治法令改造社会将使法国走向无序与暴政。这一认识的转变表明西方社会A.对“天赋人权”的理性反思 B.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同情支持C.对社会贫富分化现象的愤懑 D.对社会政局持续动荡的不满3.下图为五十年代初画家李琦表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宜传臥《越走越快》,该作品反映出当时A.我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B.传统的耕作方式占主体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4.《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该时局下爆发了A.武昌起义B.五四运动C.淞沪会战D.渡江战役5.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着手创办北京协和医学院。该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为教师提供世界水准的丰厚工资和福利保障。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创建A.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B.有助于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C.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D.改善了中国社会的医疗卫生状况6.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B.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D.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7.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A.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C.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8.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 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9.1934年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允许总统对凡是同意对美国降低关税的国家降低关税,但最多只能削减50%。到1962年,美国《贸易扩展法》允许总统对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产品出口有权削减100%的关税,而且总统也有权取消现行税率为5%或不到5%的产品的关税。这一变化A.导致经济危机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B.推动以美元为中心货币体系的形成C.表明政府放弃了对国家经济的干预D.客观上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10.在周代,大宗是宗族成员共同宗庙的宗庙主。小宗也是各自范围内近亲的共同宗庙的宗庙主。普通族人祭祀祖先,一般须在大宗或小宗所主持的各级宗庙中进行,并由大宗或小宗主持祭祀仪式。这一体制A.保障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身份B.维护了周天子天下大宗的特殊地位C.确保了嫡长子对权力的合法继承D.保证了大宗独享对祖先的祭祀权力11.如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中央集权的弱化B.中央机构的精简C.行政效率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强化12.王国维《商制度论》记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盖诸侯之于大子犹后世诸侯之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股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这一变化A.建立起天子的集权统治 B.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C.标志着贵族政治开始确立 D.加强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清军初入关时,由于连年战乱,留下满目疮痍,地荒人亡,赋税无征。顺治三年(1646年)摄政王多尔衮谕户部曰:“国计民生首重财赋,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朝廷几度刊行修订《赋役全书》,明确章法条令、采取有效办法催促课税,制止乱摊派。康熙年间,鉴于土地的不断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无地、少地的农民越来承担不起丁税的情况,清政府又宣布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但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只是固定了丁银数额,并未废除丁银,丁役负担不均的问题仍存在。为了彻底解决负担不均问题,以缓和社会矛盾,清政府于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将丁银摊入地亩征收,即所谓“摊丁入亩”,又称“地丁制”。规定把康熙五十年固定下来的丁银(人丁2462万,丁银335万余两)摊入田赋银中一并征收。——摘编自王士立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明清时期从事茶业者人数众多,造成一个结果是茶树的普追种植,“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宣茶。”尤其是南方宣茶山区,几乎都栽种茶树,成为供应茶叶市场的重要来源,…茶树的普適种植,从业人员的增多,使茶叶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地位日益重要,茶叶生产的比重增加,作用突出。由于植茶的经济效益远优于种稻,使原先田都改种了茶树,扩大了茶国的面积,减少了稻米的生产,其根食的需求要依賴外省,需要从市场上购买。——摘编自孙洪升《明清时期茶叶生产发展的原因探析》材料二虽然16世纪中期欧洲的书籍中就提到了中国的茶叶,但是直到17世纪初,茶叶才进入欧洲。茶叶最初在欧洲一些国家是作为一种奢修的药品替代生美,后来才遂渐变成大众消费品。中国是早期近代世界茶叶出口国,而欧洲主要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输入中国茶叶。1719—1755年,这两个公司从中国输入欧洲的茶叶为46179千克。17211760年,仅英国就从中国进口茶叶36305千克。——摘编自施诚《从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看世界财富的流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茶叶种植发展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以后欧洲茶叶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与欧洲进行茶叶贸易的主要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题干“日耳曼人征服”、“隶奴与农奴”、“查理·马特改革”、“封建等级”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欧洲中世纪的历史现象,由此可知,小吴关注的是欧洲的封建制度,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不能概括题干全部信息,排除A项;德国宗教改革为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排除C项;中世纪城市自治属于欧洲封建制度的一方面,排除D项。故选B。2、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过度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会使法国走向无序和暴政,强调的是对“天赋人权”的理性反思,A正确;启蒙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无关,B排除;材料未涉及贫富分化问题,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3、B【解析】

根据材料中“从前推着走”到“现在跟着走”,想象未来要“将来骑着走”,说明从前和现在的耕作方式没有根本性的转变,当时还是以传统的耕作方式占主体,故B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从前、现在的耕作方式及展望未来的耕作方式,无法得出我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故A选项错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材料没有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故C选项错误;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形式,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济的特点,故D选项错误。4、B【解析】

根据材料“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结合选项可知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属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B项正确。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与材料中“皖直交斗”不符,排除A。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5、C【解析】

材料体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创建是“全部采用英文教学,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为教师提供世界水准的丰厚工资和福利保障”,故C符合题意;A、B与材料无关;D说法绝对。【点睛】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该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考查的是学生读取材料的能力。6、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7年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1947年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故答案是A。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7、D【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材料中“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中“新”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的救国理论,即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D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排除A;选项B中“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不属于新文明,排除;选项C中的移风易俗不属于材料内容,与材料无关,排除。8、C【解析】

据材料“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说明唐玄宗时期绢布绫罗丝绵可以当货币进行物物交换;“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可知,交换的在市价一千以上的,也可以钱物兼用,否则违者科罪。这说明政府没有认识到物物交换与货币交换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货币交换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打破原有交易规范,只是以立法的形式维护物物交换,A错误;B与材料无关;据材料分析可知,政府没有认识到物物交换与货币交换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货币交换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没有顺应经济发展趋势,D错误。9、D【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战后美国的经济政策变化。依据材料可知美国六十年代对关税政策的放宽,这样做客观上可以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故D项说法正确;六十年代并未出现世界性经济危机,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涉及的是贸易问题,而不是金融问题,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政府干预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不会放弃,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10、B【解析】

根据材料“大宗是宗族成员共同宗庙的宗庙主”“并由大宗或小宗主持祭祀仪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这种宗庙祭祀制度有利于维护大宗的地位,最终是维护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大宗和小宗作为宗庙主的地位,没有强调贵族在政治上特权身份,A项错误;材料通过大宗小宗作为各自范围内的共同宗庙的宗庙主,体现了周天子天下大宗的特殊地位,与嫡长子的合法继承无关,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宗对祖先的祭祀具有优先权力,但不能表述为“独享”,D项错误。11、D【解析】

由材料“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可知反映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的特点,故D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与图中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无关,故A项不符合题意;从图中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看不出机构精简,故B项不符合题意;行政效率的提高只是官制改革的作用之一,并非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不能说明历史趋势的发展,故C项不符合题意。12、B【解析】

由材料“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可以得出,分封制下诸侯名义上为天子的臣下,相比之前没有君臣之分,可以得出天子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故B正确;商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不正确;夏朝开始即实行世袭制,贵族政治已经存在,故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和文化认同的相关信息,故D不正确。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背景:清初连年战乱使经济严重破坏,社会矛盾尖锐;借鉴明代相关经验教训;土地兼并,人口增长;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2)意义:废除了人头税,是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步松弛;赋税负担更公平,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赋役的均平和合并简化以减轻负担);客观上起到了鼓励人口增殖的作用。【解析】

(1)背景:根据“清军初入关时,由于连年战乱,留下满目疮痍,地荒人亡,赋税无征”得出清初连年战乱使经济严重破坏,社会矛盾尖锐;根据“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