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汀县新桥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长汀县新桥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长汀县新桥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长汀县新桥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长汀县新桥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长汀县新桥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旧唐书·桓彦范传》载:时有墨敕授方术人郑普思秘书监,叶净能国子祭酒,彦范(政事堂宰相)苦言其不可。帝曰:“既要用之,无容便止。”彦范又对曰:“陛下自龙飞宝位,遂下制云:‘军国政化,皆依贞观故事。’……至如普思等是方伎庸流,岂足以比踪前烈?臣恐物议谓陛下官不择才,滥以天秩加于私爱。惟陛下少加慎择。”帝竟不纳。由此可知当时A.缺乏系统完善的用人机制 B.政事堂成为国家权力中枢C.方术破坏了国家政治秩序 D.君权和相权矛盾依然尖锐2.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其基本职能包括:为成员方提供开展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和论坛;解决成员方之间的贸易争端,避免贸易战;强调成员方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促进贸易管理体制的一体化。由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A.开启了经济全球化时代 B.意在保持成员国经济同步繁荣C.实现了国际贸易平等化 D.旨在追求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3.“劳工神圣”是一战后出现于中国社会响亮的口号。据统计,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这反映A.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国劳工的觉醒B.十月革命改变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C.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方向D.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4.五四运动期间,一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诸君不必光顾。”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市民阶层B.五四运动群众基础比较广泛C.五四运动的主力是资产阶级D.五四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5.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思想家高尔吉亚指出:人的本性自然不是人能选择的,而合乎自然、无法选择的就是必然。既然合乎自然的行为正当和无可指责,那么与之相违背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法律就应当废弃和变更。这一思想A.否定了法律的作用 B.促进了人文思想的产生C.凸显了人性的重要 D.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6.17、18世纪,景德镇生产的碗、盘等外销瓷器(景瓷),既有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图案,也有特洛伊木马、手持雷电的朱庇特等西方神话故事类装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瓷器贸易A.突破了海禁政策的限制 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C.由地中海地区转口到西欧 D.推动了景瓷生产方式变革7.1921年开始,苏俄大部分文化艺术企业被取消并收归国有,但是允许私人或集体电影企业的存在。为了逐利,一些私人电影企业以少量的资金到外国购买现成的影片,结果导致了庸俗化的外国电影广泛上映,助长了资产阶级思潮的泛滥。“电影实际上已成为受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教士或是劳动群众的腐蚀剂”。1923年俄共(布)十二大后,苏联开始生产自己的电影。这一历程表明此时的苏俄(联)A.新经济政策已基本被废止 B.政府关注意识形态影响C.文化市场被西方思想占领 D.积极应对美国冷战政策8.有学者说:“光荣革命自身也就成为一种传统,为以后的英国人们提供历史依据。”该学者意在说明光荣革命A.清除了政治体制中的君主残余 B.开启了保守而渐进的民主之路C.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迅速发展 D.完成了国家权力中心成功转移9.秦汉时期负责社会基层征税和调解纠纷的是A.县令 B.三老 C.啬夫 D.里长10.墨子在《非命》篇中,反对儒家所宣称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定论,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认为真正能够决定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的,是主观的“力”。下列对这一主张最合理的解释是A.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得到当时君主的认同C.强调人民群众力量巨大 D.带有“无神论”的色彩11.康熙十一年(1672年),清政府规定;如将违禁出海贸易之人,不行举首,反以外海作为内地,或为隐匿,或擅给印票,往来侦探、通商漂海,皆革职提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沿海地区开放通商口岸,准许中国商人出海贸易,随后又正式成立—浙、江、闽、粤四海关,统一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导致清政府海洋政策变化的直接背景是A.收复 B.平定三藩之乱C.列强染指中国东南沿海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2.在古代雅典社会,除了奴隶、妇女、外邦人和儿童外,凡是殴打父母、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以及挥霍所继承的父母财产的公民,都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这说明雅典民主A.重视社会道德和政治秩序 B.规范了公民的日常行为C.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 D.是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13.如下图所示,这幅漫画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头目罗得斯的侵略野心,他要在下列哪个地区建立殖民帝国A.美洲 B.欧洲 C.亚洲 D.非洲14.1930年代,美国漫威和DC两大漫画公司成立。至40年代,两大公司创作了许多有着超级能力的英雄,如超人、美国队长等,他们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为人们带来希望,深受美国及世界民众喜爱。这一现象A.体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流行 B.反映了世界动荡不安的局面C.表明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电影技术的发展15.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这表明郡国并行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B.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C.导致了国家分裂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16.“左右共治”是法国政府生活中的独有现象,其指分属不同党派阵营的总统与总理在同一任期内共同执政的局面。下表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出现的三次“左右共治”情况。这一现象执政期(年)总统总统党派总理总理党派1986~1988密特朗社会党(左)希拉克保卫共和联盟(右)1993~1995密特朗社会党(左)巴拉迪尔保卫共和联盟(右)1997~2002希拉克保卫共和联盟(右)若斯潘社会党(左)A.使得总统的权力被削弱 B.有利于法国两党制的发展C.说明法国政体更为民主 D.影响政府权威及国家管理17.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D.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18.“废除封建制度,必然带来人民身份的变更……这样就确立了以华族、士族、平民三种身份代替过去复杂的身份制度。”文中“人民身份的变更”最早发生于:A.17世纪80年代 B.18世纪70年代C.19世纪8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19.戏曲刻本侧重故事情节再现的插图模式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十分流行,由上图下文模式逐渐发展为单而大图或双而合式(见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活字印刷得到广泛应用B.戏曲艺术发展臻于完善C.商业出版迎合市场需要D.市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20.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政治需要出发B.从天人关系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21.马丁·路德指出,只要受洗入教,心存信仰,人人都是教士,人人都可以成为祭司,都享有与主教同等的权力。据此可知,马丁·路德A.倡导信仰自由 B.否定宗教权威 C.主张权利平等 D.具有人文精神22.七一五政变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革命暂时转入低潮。国民革命的失败是指()A.右倾错误思想在中共内部占了上风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C.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23.苏格拉底在民主的雅典度过了一生,在战争中为雅典而战,至死服从雅典法律……他坚持认为,民主的目的不是引导非哲学家尽可能行善,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以死捍卫的是A.自由B.民主C.法治D.平等24.如图“阳台对话”(1973年,美苏首脑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25.如图为1975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的优秀作品《支农列车到山村》。该作品A.说明了经济形式全面好转 B.以政治思想宣传作为主题C.反映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 D.表明当时文艺方针已转变26.下表是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的简况,它说明分封制实质上重视的是A.血缘关系 B.姓氏关系 C.地域关系 D.官僚关系27.下列诠释评价最贴合如图场景的当是A.敬天保民 B.民贵君轻 C.儒学独尊 D.道法自然28.“酋邦”是指介于氏族和国家间的早期社会组织,该组织不存在中央管理和权威。据此,中国史上的“酋邦”出现在A.炎黄时期 B.夏商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29.唐高祖李渊为笼络前来归降的隋朝官吏,“割置州县以宠禄之”,自此“州县之数,倍于开皇、大业之间”。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在合并州县的同时,又设置了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准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以监察地方。唐太宗此举A.吸取了隋亡的历史教训 B.意图在于控制江南各地C.易于造成地方办事低效 D.起到了革新政治的作用30.东汉时期,太学中“三奸”现象突出,即虚说妄言、抄袭成说、生搬硬套;与此同时,私家经学大师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太学博士。这说明当时A.儒学的影响力减弱 B.太学的政治地位衰退C.太学的学术性降低 D.察举制度的弊端暴露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20世纪20年代初,长江上驶过的船只几乎都挂着外国旗帜。卢作孚决心创办自己的航运公司,收回各国公司手里的内河航运权。1926年6月,卢作孚在重庆召开了民生公司的创立大会,确定公司的名称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宗旨是“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卢作孚信仰“三民主义”,“民生”这个词,就来源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而“实业”,即以发展祖国实业为目的的综合性事业。靠“艰苦创业,努力改进航运服务”,卢作孚由5万元资本、一条小火轮,发展到上亿元资本、140多艘江海轮船,逐步统一了川江航运,并在长江航运夺得优势。1938年初卢作孚担任交通部次长,负责战时全国水陆交通运输。在10月至11月的40天里,他率领民生公司抢运人员、物资、机关、科研单位、学校设备及若干文物撤向大后方,这一壮举被称为“宜昌大撤退”。——摘编自刘重来《卢作孚与宜昌大撤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创办民生公司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卢作孚实施宜昌大撤退的意义。32.材料蜚声中外的唐代京师长安,以及东都洛阳,实际上都是在隋代建造的,创建这两座历史名城的第一功臣是杰出的建筑学家宇文恺。宇文恺字安乐,隋朔方(今陕西靖边白城子)人,后迁居西安。出身武将世家,好学博览,多技艺。初仕北周。入隋任营新都副监。凡所规划,皆出其手。大业时,任营东都副监,迁将作大匠,考历代宫殿法式,继其华丽,逾其宏伟。拜工部尚书。又征民工开凿广通渠,以利灌溉。引渭水,达黄河,以通漕运。大业三年炀帝北巡,命其造殿、帐,其下可坐千人。又造观风行殿,能容侍卫数百人,下装轮轴,可推移。著有《东都图记明堂图议》释疑》,已佚。(1)根据材料,概括宇文恺的主要成就。(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建筑取得巨大成就的条件。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金圆券在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以总统命令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自即日起以金圆券为本位币,发行总限额为二十亿元限期收兑已发行之法币、东北流通券;限期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等。发行金圆券的宗旨在于限制物价上涨,这一政策,使得商品流通瘫痪。10月1日,国民政府被迫宣布放弃限价政策,准许人民持有金银外币,并提高与金圆券的兑换率。限价政策一取消,物价再度猛涨,金圆券急剧贬值。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竞达一百三十余万亿元,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六万五千倍。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废纸,国民政府财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溃。——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金圆券》(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金圆券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国民政府金圆券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由材料“彦范(政事堂宰相)苦言其不可……帝竟不纳”可知,一个敢对皇帝谏言,一个敢于否定丞相的合理谏言,这说明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故选D;用人问题仅是事情的起因,材料的重点更在于强调其后引发的君相矛盾,A项不符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宰相合理谏议,但皇帝却并不采纳,这说明相权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削弱,B项表述与此不符,排除;方术只是引子,其背后真正破坏国家政治秩序的,是独尊的皇权,C项表述夸大了方术的作用,排除。2、D【解析】

世界贸易组织旨在促进“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统一“贸易管理体制”,这体现了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故选D项;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前既已出现,排除A项;“同步繁荣”不符合世界经济的现实状况,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中期,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尚未完全确立,不可能实现国际贸易平等化,排除C项。3、D【解析】

材料“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表明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故D项正确;中国劳工的觉醒、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改变和民主、革命在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在材料未体现,排除ABC三项。4、B【解析】五四运动期间,连理发店门前都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诸君不必光顾。”说明五四运动群众基础比较广泛,故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先锋是青年学生;C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5、C【解析】

材料中高尔吉亚认为人的本性是必然的,伦理规则、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法律等要适应人性的需要,从而凸显了人性的重要,故选C项;材料只是说“与之相违背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法律就应当废弃和变更”,并没有否定法律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本身属于人文思想的范畴,无法起到“促进了人文思想的产生”的作用,故B项错误;题干思想体现了人文精神,对民主政治有促进作用,故D项错误。故选C。6、B【解析】

材料反映了当时景德镇外销瓷器既有中国传统的图案,又有从西方传来的故事类装饰,这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B;材料反映了当时景德镇外销瓷器有中国传统的图案,无法体现瓷器贸易突破了海禁政策的限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瓷器贸易的路线,排除C;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7、B【解析】

引入外国电影导致“电影实际上已成为受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教士或是劳动群众的腐蚀剂”,由此苏联生产自己的电影,说明当时政府关注意识形态影响,B正确;斯大林执政后逐渐废除新经济政策,排除A;C过分夸大了当时引入电影的影响,排除;冷战不是二战后出现的政治格局,排除D。8、C【解析】

据材料“光荣革命自身也就成为一种传统,为以后的英国人们提供历史依据。”可知,“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正常的统治秩序确立,为代议制民主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C正确;据所学可知英国政体中保留了“君主”,A说法与史实不符;开启了保守而渐进的民主之路应该是1660年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开始,B与题意不符;据所学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D说法错误。9、C【解析】

根据所学秦朝“乡置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可知啬夫是秦汉基层社会中负责征税和调解纠纷的群体,C正确;县令不直接负责基层社会,排除A;三老掌管教化,排除B;里长负责户口赋役,不负责调节纠纷,排除D。10、A【解析】

墨子认为“真正能够决定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的,是主观的‘力’”,说明墨子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A正确;墨子主张并不被当时国君认可,排除B;墨子解释的是个人或者国家的命运不能受制于天命,在强调个体时,并未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排除C;墨子否认的是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而非否认天命本身,因此无法断定墨子具有“无神论”色彩,排除D。1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3年,清朝攻克,1684年设立府,1685年海禁政策开始松弛。由此可知,导致清政府海洋政策变化的直接背景是收复,故A正确;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故B错误;明末开始,列强染指中国东南沿海,故C错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是材料的背景,故D错误。12、B【解析】

材料信息是,凡是殴打父母、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以及挥霍所继承的父母财产的公民都没有发言权。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公民的行为,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社会道德和政治秩序,故A错误;材料信息和私有制无关,故C错误;材料和直接民主也无关,故D错误。13、D【解析】

罗得斯脚下的版图是非洲大陆版图,D正确;美洲、欧洲、亚洲于版图形状不符,排除A、B、C。14、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萧条和世界大战使世界动荡不安,漫画公司创设的角色恰恰符合人们摆脱混乱和苦难的愿望,故选B。现代主义采用主观色彩极重的表现法,反对客观的描写法,强调主观随意的自由联想,从超级英雄的特点看,其不属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范畴,排除A;二战后美国才确立其超级大国的地位,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说的是漫画,而不是电影,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15、D【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是在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的背景下实行的,郡国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这种东西异制的政策缓解了文化冲突,有利于汉初统治的稳定,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汉初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特殊政策,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C项脱离材料的主旨,排除。16、D【解析】

“左右共治”现象下总统和总理分属不同党派阵营,容易导致政党间争权夺利,影响政府的权威,不利于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也不利于社会问题的高效解决,故答案为D项;总统的权力是法律规定的,不是“左右共治”决定的,排除A项;法国是实行多党制的典型国家,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与其他国家的比较,C项结论不能得出,排除。17、D【解析】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建设具有重大作用,要求干部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就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培养人才的表现,故D正确。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是1945年的中共七大,故A错。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B错。材料是提到要求干部阅读书籍而非民众,故C错。18、C【解析】

根据材料“华族、士族、平民三种身份”可以联系到是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规定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所以最早发生在1868年之后,选项中18世纪80年代符合题意,故选C;AB在明治维新之前,排除;D距离明治维新时间较长,不符合题意,排除。19、C【解析】

戏曲刻本侧重故事情节再现的插图模式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大众化的阅读需求,故材料说明当时商业出版迎合市场需要,故C正确;插图模式突出图画内容,不能说明活字印刷得到广泛应用,故A排除;戏曲刻本的出版也不能说明戏曲艺术发展臻于完善,故B错误;材料没有将市民文化与其它文化形式比较,不能说明市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戏曲刻本插图模式与市民阶层大众化需求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此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0、C【解析】

从“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可以看出,朱熹思考伦理纲常是从万物本源出发,故答案为C项;朱熹是从天地和理之间的关系来探讨的,没有涉及政治需要,也不是从人的本性出发,排除A、D项;朱熹探讨的是天地和理的关系,不是天人关系,排除B项。【点睛】程朱理学宣扬天理,并将天理推崇到宇宙万物本源的高度;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在理物关系上带有鲜明的客观唯心主义色彩;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但其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这些主张表明宋明理学在引入佛、道哲思的同时,在万物本源的高度来确立穷理灭欲、重建礼制的道德理想,儒学进入哲学化、思辨化阶段。21、D【解析】

材料显示,马丁·路德认为凡是受过洗礼的人都可担任神职,有信仰者在上帝面前权力平等,这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马丁·路德关于信仰虔诚问题的理论,而非信仰自由问题,排除A;马丁·路德并不否认宗教权威,其强调的是信仰平等,排除B;只要虔诚信仰,人人平等,这是宗教信仰领域的平等,权利平等强调的是政治方面的平等,排除C。22、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判断革命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是看革命目标是否达成。因此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要依据是因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B选项符合题意;右倾错误思想在中共内部占了上风和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不是依据,AC选项排除;工农运动转入低潮是国民革命失败的影响,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B。23、A【解析】

苏格拉底主张“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强调个人的自由,苏格拉底以死捍卫的也是个人言论的自由,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死于过度直接民主制的弊端,他批评而非捍卫直接民主制,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与法治和平等无关,故C、D两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苏格拉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本题为中档题,考查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反对追求功利,“美德即知识”。24、B【解析】

材料中美苏两国首脑在1973年进行亲切交谈,结合当时冷战的背景可知这一时期双方关系开始趋向缓和,B正确;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A排除;冷战格局的终结是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C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美苏之间的关系,与多极化世界无关,D排除。故选B。25、C【解析】

《支农列车到山村》中描绘的国家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各种机械和物资,反映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故选C项;1975年处于“文革”时期,国家经济形势并未“全面”好转,A项错误;图片中没有鲜明地政治口号和标语,B项错误;文艺方针的转变是在十一届三中以后,D项错误。26、A【解析】

依据表格中“同姓”分封占据主导地位,说明西周初年的分封以血缘关系为主,故A正确;姓氏关系不符合材料中分封制主题的信息,排除B;地域关系是郡县制划分的依据,排除C;分封制不是官僚政治,排除D。故选A。27、C【解析】

根据图片内容可知是著名的《汉代讲经图》,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后在长安设立太学,讲授儒家学说,实行大一统统治,故答案为C;敬天保民的思想是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不符合题意,排除A;民贵君轻思想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不符合材料内容,B错误;D是道家思想,在汉武帝时已经不受推崇,排除。28、A【解析】

酋邦“介于氏族和国家间的早期社会组织,该组织不存在中央管理和权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炎黄传说时代处于氏族部落联盟时期,符合酋邦特征,A正确;夏商、春秋和战国时期已经进入国家阶段,具备了权威,排除B、C、D。29、D【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合并州县添设十道,是对地方行政监察体制的改革,D项正确;A项表述错在把革除唐高祖旧弊解读为吸取隋朝灭亡教训,排除;材料体现了唐太宗加强对全国地方的控制,并非针对江南地区,B项错误;仅凭材料难以推断出C项结论,排除。故选D。30、C【解析】

据所学可知,太学是汉朝时期培养人才的官立学校,但“三奸”现象突出,而“私家经学大师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太学博士”,这说明“太学的学术性降低”,C正确;材料“私家经学大师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太学博士”,这说明“太学的学术性降低”,但儒学的影响力并未减弱,A说法错误;材料“私家经学大师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太学博士”可知,材料没有涉及太学的政治地位,B错误;据所学可知,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D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背景:近代列强控制中国内河航运权;实业救国思潮的盛行;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民族主义运动高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卢作孚具有强烈的民族尊严和爱国精神。(2)意义:抢运了大量战略物资,支持抗日战争的战略产业建设;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内迁,保住了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有利于恢复战时大后方的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