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考试高频考点速记题库(文言文词汇积累)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要求: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白处。1.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以吾一日长乎尔,母吾以也。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下列句子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楚人三闾大夫屈原,其志洁,其行廉。B.其文约,其辞微。C.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D.其称文小而其辞微。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类迩而见义远。B.而致千里。C.而求之弗得。D.而求之弗得。4.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之谓矣。B.其之者,以声之长短为异。C.其之者,以声之清浊为异。D.其之者,以声之清浊为异。5.下列句子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与其皆死,不如吾死之愈于民也。B.与其皆死,不如吾死之愈于民也。C.与其皆死,不如吾死之愈于民也。D.与其皆死,不如吾死之愈于民也。6.下列句子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B.其称文小而其辞微。C.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D.其称文小而其辞微。7.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致千里。B.而求之弗得。C.而求之弗得。D.而求之弗得。8.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之者,以声之长短为异。B.其之者,以声之清浊为异。C.其之者,以声之清浊为异。D.其之者,以声之清浊为异。9.下列句子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与其皆死,不如吾死之愈于民也。B.与其皆死,不如吾死之愈于民也。C.与其皆死,不如吾死之愈于民也。D.与其皆死,不如吾死之愈于民也。10.下列句子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B.其称文小而其辞微。C.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D.其称文小而其辞微。二、填空题要求:在下列各题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______。”2.《孟子》中,孟子说:“______,然后知之。”3.《庄子》中,庄子说:“______,然后能游。”4.《诗经》中,有“______,______”的名句。5.《楚辞》中,屈原说:“______,______。”6.《史记》中,司马迁说:“______,______。”7.《左传》中,有“______,______”的名句。8.《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说:“______,______。”9.《红楼梦》中,贾宝玉说:“______,______。”10.《水浒传》中,宋江说:“______,______。”四、翻译题要求: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子路问曰:“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4.曾子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5.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五、简答题要求:简述下列文学常识。1.请简述《论语》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2.请简述《孟子》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3.请简述《庄子》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4.请简述《诗经》的作者及其主要特点。5.请简述《楚辞》的作者及其主要特点。六、论述题要求:论述下列观点。1.论述“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意义。2.论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意义。3.论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学习态度。4.论述“仁者爱人”的道德理念。5.论述“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1.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解析:选项A中的“以”表示原因,B项中的“以”表示方式或方法,C项中的“以”表示让步,D项中的“以”表示条件。2.C.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解析:选项A、B、D中的“其”均指代前文提到的某个事物或概念,而C项中的“其”指代的是文章或言辞,表示文章虽小,但所指的意义却很大。3.C.而求之弗得。解析:选项A、B中的“而”表示结果,D项中的“而”表示转折,C项中的“而”表示假设。4.A.其之者,以声之长短为异。解析:选项B、C、D中的“之”均表示所属关系,而A项中的“之”用于构成“其之者”,表示某种情况或特点。5.B.与其皆死,不如吾死之愈于民也。解析:选项A、C、D中的“与”表示选择,B项中的“与”表示比较。6.C.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解析:与第二题解析相同,选项A、B、D中的“其”指代前文提到的某个事物或概念,而C项中的“其”指代的是文章或言辞。7.C.而求之弗得。解析:与第三题解析相同,选项A、B中的“而”表示结果,D项中的“而”表示转折,C项中的“而”表示假设。8.A.其之者,以声之长短为异。解析:与第四题解析相同,选项B、C、D中的“之”表示所属关系,而A项中的“之”用于构成“其之者”,表示某种情况或特点。9.B.与其皆死,不如吾死之愈于民也。解析:与第五题解析相同,选项A、C、D中的“与”表示选择,B项中的“与”表示比较。10.C.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解析:与第六题解析相同,选项A、B、D中的“其”指代前文提到的某个事物或概念,而C项中的“其”指代的是文章或言辞。二、填空题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3.不知其所措,或委蛇而行。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6.君子豹变,小人怀土。7.道不同,不相为谋。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9.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三、翻译题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翻译: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的私欲,使之符合礼就是仁。一旦做到了约束自己的私欲并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归于仁。做到仁是从自己开始的,难道还需要别人的教导吗?”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3.子路问曰:“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翻译:子路问道:“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如果有父亲和哥哥在,那怎么办呢?”4.曾子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翻译:曾子说:“孝道,开始于侍奉父母,发展于侍奉君上,最终成就于立身。”5.孟子曰:“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居民用电工程实施合同协议书
- 2025采购合同审批确认表
- 2025机械设备采购合同协议
- 小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主题班会
- 《探索养生》课件
- 2025四川省苹果购销合同
- 冀教版设计包装箱
- 欧式路灯创意美术课件
- 钢铁行业安全教育
- 正班风、促学风、树校风主题班会
- 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实战 课件 任务5 E-mail人机交互自动化-2
- 【华为】通信行业:华为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白皮书2023
- Python 程序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师范大学
- 03D201-4 10kV及以下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
- 城乡环卫保洁投标方案(技术标)
- 充值合同范本
- MSDS中文版(锂电池电解液)
- 《职业病防治法》知识考试题库160题(含答案)
- 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卷
- 环境监测仪器安装施工方案(更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