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第二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腹地的中、小聚落中,绵羊存活年龄较短,暗示获取肉食资源是养羊的主要目的。而在都邑和大型聚落中,绵羊的存活年龄较长,尺寸较大,出现以获取羊毛为主要目的的养羊业。这从侧面反映出()A.社会阶级分化明显B.原始手工业成独立部门C.原始生活物资充裕D.早期社会的复杂化趋向【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里头文化时期(中民在社会地位、财富占有等方面的差异,不能仅仅根据养羊目的不同就得出社会阶级分化明显的结论,排除A项;养羊业主要涉及的是畜牧业领域,材料中没有明确提及养羊业与原始手工业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表明原始手工业成为了独立部门,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供关于整体生活物资是否充裕的信息,养羊目的的不同不能直接反映出原始生活物资的充裕程度,排除C项。故选D项。2.至东汉时期,三公中的司马(太尉)成为因灾异而被罢免的主要对象。汉代皇帝这一做法旨在()A.推卸自身责任B.践行天人感应理念C.巩固皇权统治D.调整行政运行体系第1页/共14页【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两汉之际的中国。据材料“在面对灾异时,多有皇帝罢免三公的现象。至东汉时期,三公中的司马(太尉)成为因灾异而被罢免的主要对象”可知,皇三公决策权,三公成为荣誉职务。罢免太尉可防止其威胁皇权,同时展示皇帝对“天意”的绝对解释权,C项正确;灾异理论下,皇帝作为“天子”需承担终极责任,罢免三公是转移舆论压力,但非根本目的。若A项;罢免三公符合“天人感应”的操作逻辑,但题干要求分析“目的”,而非“手段”。天人感应本身是维护皇权的工具,皇帝利用其合法性巩固统治,而非单纯“践行理念”,排除B项;罢免个别官员不等于调整行政体系。东汉行政体系的核心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博弈,而非制度性改革。三公在东汉已非实权中枢,罢免行为更多是象征性操作,与“调整体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私社即民间非族缘、非村社的自愿公益结社。从敦煌文献看,唐宋之际敦煌私社的种类很多,可分为丧葬互助、婚嫁互助、赈济急难、慰问迎送等几类。结社规模一般为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社人地位平等,社务公开。据此可知,唐宋时期敦煌的私社()A.影响政府财政收入B.创新了基层治理模式C.深受心学思想浸染D.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答案】D【解析】据题干“敦煌私社为民间自愿公益结社,提供丧葬互助、婚嫁互助、赈济急难等服务,社人地位平等,社务公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类私社通过互助机制缓解民众生活压力,强化基层社会自我管理能力,A项;基层治理模式创新需体现官方制度调整或官方与民间互动,而私社属自发组织,未直接反映与官方治理体系的结合,排除B项;心学思想形成于南宋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A.对外政策封闭B.实行消极防御C.边境较为安宁D.坚持缓进攻略【答案】B【解析】第2页/共14页及结合所学可知,朱熹评论中提到宋朝在全盛之时,面对夷狄的侮辱,只是忍受,不敢与较,也不敢施设体现宋朝对外政策封闭的信息,主要强调的是面对夷狄的侵犯采取忍受的态度,而非封闭国门不与外界交A项;材料中明确说“被夷狄侮”,说明宋朝边境受到夷狄的侵扰,并不安宁,排除C中强调的是不敢做事、不敢动,不敢与夷狄较量,是一种消极躲避的态度,而不是缓进攻略,缓进攻略至少还包含了进攻的意图,只是节奏放缓,与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不同,排除D项。故选B项。5.明清时期,各地商帮运河沿岸城镇纷纷建立会馆。会馆由商人募请老家工匠按家乡建筑风格建造,结构考究,形式精美。他们还会在会馆附近举行家乡民俗活动,如徽商在扬州、南京等地举办家乡庙会——都天会。这些活动()A.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交流B.刺激了工商业集镇的兴起C.推动了文化重心的转移D.加速了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商帮建立的会馆,在会馆附近举行家乡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是在文化方面的交流,A项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会刺激了工商业集镇的兴起,而不是民俗活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中心的转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商帮的建立的会馆活动,与手工业的资本生产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并要求“各省铁路所需钢轨,必向汉厂订购,不得外购洋铁”。这一主张()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进步理念B.巩固了民族工业的市场基础C.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D.奠定了重工业自主发展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张之洞要求铁矿采炼权归官局,不许商民另设炉座,还强制各省铁路向汉厂订购钢轨,救国理念强调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通常是民间资本倡导的,而张之洞作为洋务派官员,其主张第3页/共14页更多体现的是官办企业的垄断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非实业救国理念,排除A项;这种官办企业的垄断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工业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巩固民族工业的市场基础,排除B项;这种垄断做法不利于重工业的长期自主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7.1901这反映了当时()A商业报刊占据市场主导地位B.政论性报刊注重思想启蒙C.报刊注重迎合民众阅读需求D.政府鼓励民间报刊的创办【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0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强。上海报刊倡导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经验,是在提倡中国需A项;C出来政府的态度,排除D项。排除B项。8.1942年,日军在华北根据地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据一位民主人士观察,当年的晋察冀边区某县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占比从33%升至40%,面对“三三制是否名存实亡”的讨论,边区政府回应称,新增党员委员均为“带领群众坚壁清野的民兵队长”和“组织妇女支援前线的妇救会主任”。这体现了()A.中间派势力已无法适应抗战需要B.“三三制”原则的适应性调整C.根据地民主建设出现新理论框架D.中共探索新型政权组织形式【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的信息“党员占比升至过吸收基层群众组织代表担任党员委员,既强化党的领导又保持统一战线本质,体现“三三制”原则的适应性调整,B项正确;材料未否定中间派作用,且边区政府解释新增党员来源,表明仍坚持团结中间势力,排除A项;调整未突破“三三制”理论框架,非“新理论”,排除C第4页/共14页形式,材料仅体现其战时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9.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将分散于各宗族家庭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形成了超越宗族界限的集体生产组织,经济活动的主导权从宗族转移到集体组织。在管理上,合作社党组织和合作社干部共同组成了合作社的组织管理体系。由此可见,农业合作化运动()A.重塑了乡村的社会组织结构B.扩大了农村基层自治的范围C.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D.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为影响题。根据题目具体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成立初期的新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农业合作化运动从生产要素上、组织形式上、管理上都改变了原来的宗族为界限的形式,形成集体生产组织和管理体系,可知,农业合作化运动重塑了乡村的社会组织结构,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是经济领域的改变,不是政治领域的基层自治权扩大,排除B项;材料信息是生产领域的组织形式改变,不涉及土地所有制的改变,排除C项;农业合作化运动是生产组织领域的内容,无法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面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人口流动原因的统计图标。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的优化B.中国加入WTOC.改革的深入发展D.民营企业的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2-1987年、2015年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工作调动、随迁家属等是人口第5页/共14页流动主要原因;随着改革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就业机会增多,务工经商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同时教育、住房等领域改革也使得学习培训、改善住房等在人口流动原因中占比变化,能全面解释图元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虽然会促使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转移,无法充分解释其他原因的人口流动,排除A项;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主要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等方面带来影响,与国内人口流动原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民营企业崛起是改革深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表现,它只能部分解释务工经商等方面人口流动原因,不能涵盖婚姻嫁娶、学习培训等其他因素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下列史料可用于研究()公元前255年,一位埃及养驼人给雇主写信讨薪,他说因为自己是一个“蛮族9个月报酬公元前218年,埃及的希腊人伊多门努斯投诉同村的两个埃及人灌溉时用水冲走了他田里的种子公元前163年,马其顿后裔托勒迈写信给埃及总督,投诉塞拉皮翁神庙一些面包师对他进行了暴力袭击,他的助手哈尔迈斯遭到殴打A.托勒密埃及的社会结构B.罗马统治下的埃及经济C.希腊化范围的持续扩大D.地中海区域的文明交流【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信息“埃及的希腊人、马其顿后裔与本地人因语言、职业纠纷产生冲突”并结合所学知识,托勒305-前30料中“希腊人投诉埃及人”“马其顿裔与神庙冲突”体现社会等级与族群分层,反映托勒密埃及的社会结构,A项正确;罗马统治埃及始于前30年,材料时间属托勒密王朝时期,排除B项;希腊化范围在亚历山大东征后已覆盖埃及,材料反映内部社会矛盾,非“持续扩大”,排除C项;材料聚焦埃及国内族群矛盾,非跨地中海文明互动,排除D项。故选A项。12.1239亨利三世屡次迁怒于伦敦,动辄中止伦敦特权,以迫使伦敦满足其各种要求。这反映出该时期英国()A.民族意识强化B.城市自治仍具有脆弱性第6页/共14页C.国王成为虚君D.市民阶层受到沉重剥削【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可知,13世纪的中世纪的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兴起,伦敦拒绝英王亨利三世要求,说明伦敦这一项AA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王权与城市自治权的较量,没有体现市民阶层,排除D项。故选B项。13.约翰·迪伊是英国著名占卜家、数学家,1558年伊丽莎白继位后,成为王室的御用顾问。他最早使用“大英帝国”一词,也是第一个把欧几里得的几何学用于航海事业的人,还设计了许多早期航海家需要的设备。约翰·迪伊的做法()A.确立了英国日不落帝国地位B.强化了英国世俗王权的权威C.体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D.助力了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6世纪中期的英国。据材料“最早使用‘大英帝国’一词,也是第一个把欧几里得的几何学用于航海事业的人,还设计了许多早期航海家需要的设备”可知,航海技术(几何测算、设备改良)能够提升远洋航行精度与安全性,为殖民探险(如德雷1588年击败18—19世纪英国全球殖民霸权,与16世纪迪伊的活动无直接关联。迪伊提出“大英帝国”仅为概念雏形,此时英国殖民活动尚处起步阶段,排除A项;强化世俗王权需通过削弱教会权力(如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或中央集权政策,题干未提及迪伊参与政治或宗教事务,航海技术属于科学实践,与王权权威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人文主义强调人性解CD项。14.19)A.德意志民主意识觉醒B.自由主义对德意志影响深远C.德意志统一的迫切性D.德意志工业革命的水平较低【答案】C第7页/共14页【解析】19律基础由不同元素组成,彼此存在着冲突’”“我们所得到的是无穷尽的法律混乱,正如我们正享受着上于德意志地区整体的发展,这凸显了德意志统一的迫切性,只有实现统一,才能建立统一的法律体系,解决法律混乱的问题,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法律的混乱状况,没有直接涉及德意志民主意识的觉醒,排除A项;自由主义主张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自由,与题干中“统一法律和度量衡”的需求无关。蒂堡的批判指向国家分裂,而非对自由主义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供关于德意志工业革命水平的信息,无法由此得出德意志工业革命水平较低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表是19世纪初—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殖民地种植园经营情况。据此可知()时间主要作物空间分布典型案例集中于群19世纪初经济作物:咖啡、蔗糖荷属东印度公司爪哇种植园岛国家向中南半经济作物:咖啡、糖、19世纪中叶岛国家扩菲律宾糖、茶种植园茶叶张遍及群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越南20世纪初工业原料:橡胶及半岛国南部橡胶种植园家遍布东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油棕20世纪上半叶工业原料:橡胶、油棕亚种植园A.殖民地经济获得长足发展B.殖民国家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日益减弱C.荷兰主导东南亚殖民体系D.宗主国随市场需求调整殖民地作物种植【答案】D【解析】第8页/共14页【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20世纪1919世纪中叶增加茶叶(消费20的推进,宗主国对工业原料(如橡胶用于汽车工业、油棕用于化工)的需求激增,推动殖民地种植结构从经济作物向工业原料转变,D涉及殖民地整体经济的“长足发展”,排除A项;种植园经济的强化(作物种类随宗主国需求调整、空间B法、英等)共同控制,荷兰并非主导,排除C项。故选D项。16.1990年代,德国鲁尔区钢铁企业大规模引入计算机控制系统,车间工人数量减少60%,数据分析师和自动化工程师岗位增长400%。当地职业培训学校同步增设“工业机器人运维”“计算机图形学”等课程。这反映出信息技术发展()A.促进生产流程的标准化B.催生跨领域技能的融合C.推动劳动力结构的变革D.加速全球产业分工重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0年的德国。根据材料可知,1990年代,德国鲁尔区钢铁企业大规模引入计算机控制系统后,车间工人数量大幅减少,而数据分析师和自动化工程师岗位大幅增长,同时职业培训学校也相应调整课程,这表明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劳动生产流程的标准化,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明确提及跨领域技能的融合,增设相关课程主要是为了适应新的岗位需求,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企业内部劳动力结构和职业培训的变化,没有涉及全球产业分工重组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徽派建筑始形成于唐末,极盛于明清,主要流行于古徽州府所辖各县。徽派建筑以粉墙黛瓦、层叠错落的马头墙为标志,布局上强调“四水归堂”的天井结构,既满足采光通风,又暗含“财不外流”第9页/共14页——摘编自王振忠《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等材料二据《歙县志》载,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4祠六百余座,民居十毁其四”,大量匠户因战乱流散,砖雕、木雕等技艺“传人不过二三”。1909年沪杭1934193790%降至41%,中西合璧式建筑达35%,部分大族甚至将宗祠梁柱拆卖,转建西式楼房。——摘编自安徽省档案馆《近代徽州城乡建设档案汇编》等材料三20世纪80山市率先建立古民居档案,对西递、宏村等村落实施保护性开发。1999年颁布的《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2015年累计修复古建筑120035%的徽派建筑因村民改建新房遭到破坏,歙县许村等地的水口园林因道路扩建消失。在文旅融合背景下,2020年呈坎村通过“民宿+非遗”模式实现年旅游收入超2亿元。——摘编自吴晓勤《皖南古村落规划保护方法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徽派建筑所反映的社会观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徽派建筑衰落的原因及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皖南古村落保护对传统村落开发利用的启示。【答案】(1)社会观念:珍惜财富;聚族而居的宗法家族观念;忠孝伦理道德观念;耕读传家文化观念;(2)原因:战乱破坏,匠人流失;徽商衰落导致当地经济基础丧失;交通变革冲击区域经济;政府强制改(3)启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约束力;平衡保护与利用(如文旅融合带动经济)调动民众参与,增强文化认同;警惕过度商业化。【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观念:据材料一“布局上强调‘四水归堂’的天井结构,既满足采光通风,又暗含‘财不外流’的寓意”可知,珍惜财富;据材料一“徽人重宗法,十户九祠,民居皆聚族而居,棂木雕多刻画‘岳母刺字’‘朱子家训’‘渔樵耕读’等题材”可知,忠孝伦理道德观念;耕读传家文化第10页/共14页级观念。【小问2详解】百余座,民居十毁其四’,大量匠户因战乱流散”可知,战乱破坏,匠人流失;据材料二“1909年沪杭铁落导致当地经济基础丧失;交通变革冲击区域经济;据材料二“民国时期,安徽省建设厅推行‘新生活运材料二“部分大族甚至将宗祠梁柱拆卖,转建西式楼房”可知,西方建筑技术传入。影响:据材料二“休宁、歙县等地明代祠堂多被改造为学校或乡公所”及所学可知,加剧了传统文化遗产的流失;强化了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据材料二“取缔天井结构,改建西式门窗"可知,冲击了传统生活方式。【小问3详解】本题是启示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三“1999年颁布的《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明确‘修旧如2015年累计修复古建筑1200世纪802020年呈坎村通过“民宿+非遗”模式实现年旅游收入超2融合带动经济)调动民众参与,增强文化认同;警惕过度商业化。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如关税、消费税、货物税、营业税等。直接税是指税负不能转嫁,而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如所得税、遗产税、住房税等。18世纪时期,英国关税、货物税、印花税占税收的绝大部分。1846年皮尔内阁宣布废除谷物法,只对进口谷物征收每夸特1先令的象征性关税。这一时期,英国还减少了700种商品的关税。1862年英国的直接税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增长到38%,到1896年已达财政总收入的半数。经过长期的演变,英国的税收已只有所得税、遗产税、少量印花税、住房税、一些关税、酒类产销税等相对而言少的几种捐税。——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材料二1842年,皮尔内阁恢复了原先作为战时临时税收的所得税,对年收入达150镑的人收取7便士的税,这实际上是对中上层阶级征收的税。所得税获得了合法性。议会还扩大了遗产税(即死亡税)的征收范围。到19世纪90年代,英国建立累进的达级之多的税收等级体系,从价值在100—500镑之间的1%的死手税,到100万以上的征收8%的死手税不等。——摘编自【英】罗伊·道格拉斯《1660年以来英国的税收》第11页/共14页(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英国税收演变趋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税收演变的影响。【答案】(1)演变趋势:税收来源主体从间接税向直接税转变;税种简化;征税主体从普通消费者到侧重(2)影响:减轻了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增强了社会公平性;有利于提高民众收入及扩大消费;促进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国家财政的稳定性。【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题。时空:19年英国的直接税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增长到1896对而言少的几种捐税”可知,税种简化;据材料一“英国的税收已只有所得税、遗产税、少量印花税、住房税、一些关税、酒类产销税等”可知,征税主体从普通消费者到侧重于以财富为主的中上层人士(日益【小问2详解】的纳税负担;据材料二“英国建立累进的达11级之多的税收等级体系”可知,增强了社会公平性;结合所学从提高民众收入及扩大消费、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的稳定性的角度分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今县官——《盐铁论》材料二开宝四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阇婆、占城、勃泥、麻逸、三佛齐诸蕃并通货易。——《宋史·食货志》材料三片板不许下海,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明太祖实录》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古代国家权力对商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阐述:中国古代国家权力通过垄断重要资源实现经济控制,如汉代的盐铁官营、宋代的对外贸易、明代的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宜春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联考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护工与老年人直接雇佣合同
- 2025合同法制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 2025中介租赁合同书范本
- 2025年科技创业前如何精准签订技术转让合同
- 2025年深圳市租房租赁合同简易模板
- 2025年合作伙伴间的合同范本
- 2025铝材买卖合同模板范本
-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课件
-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开曼群岛公司法2024版中文译本(含2024年修订主要内容)
- 【MOOC】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悦己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汇总
- JJF 1318-2011 影像测量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沉井工程施工综合方案
- 产品开发控制程序
- 冲压作业指导书模板
- MAPGIS使用手册
- 员工工作调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