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_第1页
江苏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_第2页
江苏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_第3页
江苏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_第4页
江苏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苏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3年一、常识判断(共15题)1.苏州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下列不属于苏州四大名园的是()A.拙政园B.留园C.狮子林D.豫园答案:D。解析:苏州四大名园是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和清代的留园,豫园位于上海。2.下列哪个朝代在苏州地区设置了吴郡()A.秦朝B.汉朝C.三国时期吴国D.唐朝答案:C。解析:三国时期吴国在苏州地区设置了吴郡。3.苏州话属于()方言区。A.吴方言B.北方方言C.闽方言D.粤方言答案:A。解析:苏州话属于吴方言区,具有软糯等特点。4.苏州的()是中国重要的丝绸产地之一,有“丝绸之府”的美誉。A.盛泽镇B.周庄镇C.同里镇D.木渎镇答案:A。解析:盛泽镇是中国重要的丝绸产地之一,周庄、同里、木渎主要以古镇旅游闻名。5.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的总称。A.苏州弹词B.苏州大鼓C.苏州琴书D.苏州道情答案:A。解析: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6.下列哪个历史人物与苏州没有直接关系()A.伍子胥B.范仲淹C.林则徐D.孙武答案:C。解析:伍子胥曾帮助吴国建苏州城,范仲淹在苏州有诸多事迹,孙武在苏州著《孙子兵法》,林则徐主要活动与苏州关系不大。7.苏州的虎丘塔又被称为()A.报恩寺塔B.云岩寺塔C.北寺塔D.寒山寺塔答案:B。解析: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8.苏州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A.小麦B.水稻C.玉米D.高粱答案:B。解析:苏州地处江南水乡,主要农作物是水稻。9.苏州的()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A.太湖湿地公园B.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C.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D.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答案:D。解析: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10.苏州的市花是()A.桂花B.荷花C.梅花D.茉莉花答案:B。解析:苏州的市花是荷花。11.下列关于苏州的描述,错误的是()A.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B.苏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C.苏州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D.苏州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答案:C。解析:苏州经济发达,工业和服务业占据重要地位,并非以农业为主。12.苏州的寒山寺因唐代诗人()的《枫桥夜泊》而闻名。A.李白B.杜甫C.张继D.王维答案:C。解析: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让寒山寺闻名。13.苏州的()是中国四大绸都之一。A.吴江B.昆山C.太仓D.常熟答案:A。解析:吴江是中国四大绸都之一。14.苏州的穹窿山是()的发源地。A.道教B.佛教C.兵家文化D.儒家文化答案:C。解析:穹窿山是兵家文化的发源地,孙武曾在此著书。15.苏州的()被誉为“东方威尼斯”。A.昆山B.吴江C.苏州古城D.太仓答案:C。解析:苏州古城河网密布,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1.苏州园林的美,在于它的________,每一处细节都精雕细琢,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A.独具匠心B.鬼斧神工C.巧夺天工D.匠心独运答案:A。解析:“独具匠心”强调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用于艺术创作等方面,符合苏州园林设计独特的语境;“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多形容自然景观;“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匠心独运”侧重于创造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2.漫步在苏州的古巷中,那________的石板路,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A.坑坑洼洼B.平平坦坦C.错落有致D.曲径通幽答案:D。解析:“曲径通幽”意思是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能体现苏州古巷石板路的特点,也与后文“诉说岁月故事”相呼应;“坑坑洼洼”与古巷石板路的美感不符;“平平坦坦”不能突出古巷的特色;“错落有致”多形容事物布局安排得巧妙整齐。3.苏州评弹以其________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A.委婉动听B.慷慨激昂C.高亢嘹亮D.低沉压抑答案:A。解析:苏州评弹的唱腔特点是委婉动听,符合其艺术风格;“慷慨激昂”“高亢嘹亮”不符合评弹的风格;“低沉压抑”也与评弹给人的感受不符。4.苏州的丝绸制品________,远销海内外。A.美轮美奂B.琳琅满目C.巧夺天工D.应有尽有答案:C。解析:“巧夺天工”强调技艺高超,能体现苏州丝绸制品制作精美;“美轮美奂”多用于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应有尽有”表示应该有的都有了。5.随着时代的发展,苏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也在不断________,焕发出新的活力。A.变化B.变革C.变迁D.蜕变答案:D。解析:“蜕变”有质的变化之意,能体现苏州在时代发展中从古老到焕发出新活力的巨大转变;“变化”较为宽泛;“变革”侧重于重大的改变,多用于制度等方面;“变迁”一般指时间上的变化。6.苏州的文化底蕴深厚,________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才情与智慧。A.蕴含B.包含C.包涵D.饱含答案:A。解析:“蕴含”指包含在内,更强调内在的、深层次的包含,与“文化底蕴”搭配恰当;“包含”比较宽泛;“包涵”是客套话,请人原谅;“饱含”一般指充满某种情感等。7.这座苏州园林虽然规模不大,但却________,别有一番风味。A.小巧玲珑B.微不足道C.短小精悍D.简明扼要答案:A。解析:“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符合苏州园林规模不大但精致有风味的特点;“微不足道”表示不重要;“短小精悍”多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或文章、发言简短有力;“简明扼要”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8.苏州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每一道菜都________着当地的特色。A.体现B.表现C.呈现D.展现答案:A。解析:“体现”着重于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体现当地特色”搭配恰当;“表现”侧重于表示出来、显露出来;“呈现”指显出、露出;“展现”侧重于展示、展开。9.苏州的水乡风光如诗如画,让人________。A.流连忘返B.乐不思蜀C.恋恋不舍D.依依不舍答案:A。解析:“流连忘返”指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忘记了回去,强调对景色的喜爱而不愿离去,符合语境;“乐不思蜀”原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带有贬义;“恋恋不舍”和“依依不舍”主要侧重于人与人分别时的不舍。10.苏州的传统手工艺在传承中不断________,展现出独特的魅力。A.创新B.创造C.创作D.制造答案:A。解析:“创新”强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造新的东西,符合传统手工艺在传承中发展的语境;“创造”侧重于从无到有地制造;“创作”主要用于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创作;“制造”一般指用人工使原材料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11.苏州的历史文化犹如一部________的巨著,等待着人们去解读。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C.浩如烟海D.汗牛充栋答案:A。解析:“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能体现苏州历史文化的丰富和深厚,符合语境;“源远流长”侧重于历史悠久;“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12.苏州的建筑风格________,融合了江南水乡的婉约与古典的韵味。A.别具一格B.独树一帜C.标新立异D.别开生面答案:A。解析:“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能体现苏州建筑风格独特的特点;“独树一帜”强调自成一家;“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有时含贬义;“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13.苏州的旅游景点________,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A.星罗棋布B.鳞次栉比C.错落有致D.密密麻麻答案:A。解析:“星罗棋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符合苏州旅游景点多且分布广的情况;“鳞次栉比”多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错落有致”强调事物布局安排得巧妙整齐;“密密麻麻”侧重于形容又多又密。14.苏州的戏曲艺术_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古色古香D.独具匠心答案:A。解析:“源远流长”强调历史悠久,能体现苏州戏曲艺术历史传承的特点;“博大精深”侧重于内涵丰富;“古色古香”多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独具匠心”多用于形容艺术创作等方面有独特的心思。15.苏州的文化名人________,他们为苏州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层出不穷B.络绎不绝C.纷至沓来D.接二连三答案:A。解析:“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能体现苏州文化名人不断涌现的情况;“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接二连三”强调一个接着一个。三、判断推理(共15题)1.所有苏州人都是江苏人,有些江苏人喜欢吃甜食,所以有些苏州人喜欢吃甜食。这个推理是否正确?()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虽然所有苏州人都是江苏人,但仅知道有些江苏人喜欢吃甜食,不能必然推出有些苏州人喜欢吃甜食,因为喜欢吃甜食的江苏人不一定就是苏州人。2.如果“苏州园林甲江南”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有些苏州园林不是甲江南的B.所有不是苏州的园林都不是甲江南的C.有些甲江南的园林是苏州园林D.所有甲江南的园林都是苏州园林答案:C。解析:“苏州园林甲江南”意思是苏州园林在江南是最好的,根据换位推理,“所有A是B”可以推出“有的B是A”,所以可以推出有些甲江南的园林是苏州园林;A项与题干矛盾;B项过于绝对;D项也过于绝对。3.甲、乙、丙三人讨论苏州的景点。甲说:“拙政园是苏州最有名的景点。”乙说:“留园才是苏州最有名的景点。”丙说:“他们说的都不对,狮子林才是苏州最有名的景点。”如果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对的,那么苏州最有名的景点是()A.拙政园B.留园C.狮子林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甲和乙的说法相互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因为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对的,所以丙说的一定是错的,即狮子林不是最有名的景点,那么甲说的就是对的,所以苏州最有名的景点是拙政园。4.以下哪项与“苏州:江苏”逻辑关系一致()A.南京:江苏B.上海:中国C.杭州:浙江D.深圳:广东答案:C。解析:“苏州”是“江苏”的一个地级市,是组成关系。“杭州”是“浙江”的一个地级市,也是组成关系;A项“南京”是“江苏”的省会,与题干逻辑关系不完全一致;B项“上海”是直辖市,与“中国”是直辖市与国家的关系;D项“深圳”是“广东”的副省级市,与题干逻辑关系也不完全一致。5.“苏州评弹”对于()相当于()对于“传统艺术”A.曲艺;苏州刺绣B.苏州;文化遗产C.表演;艺术形式D.舞台;民间艺术答案:A。解析:“苏州评弹”属于“曲艺”的一种,“苏州刺绣”属于“传统艺术”的一种,前后逻辑关系一致;B项“苏州评弹”和“苏州”是地点对应关系,“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概念有交叉,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C项“苏州评弹”需要“表演”,“艺术形式”包含“传统艺术”,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D项“苏州评弹”在“舞台”上表演,“民间艺术”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6.某旅游团去苏州旅游,导游说:“要么去拙政园,要么去留园。”游客甲说:“我不同意。”那么游客甲的意思是()A.既去拙政园,也去留园B.既不去拙政园,也不去留园C.要么既去拙政园又去留园,要么既不去拙政园也不去留园D.去拙政园但不去留园答案:C。解析:“要么去拙政园,要么去留园”的矛盾命题是“(去拙政园且去留园)或者(不去拙政园且不去留园)”,即要么既去拙政园又去留园,要么既不去拙政园也不去留园。7.以下推理形式与“如果是苏州人,那么就是江苏人。小李是江苏人,所以小李是苏州人”相同的是()A.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地面湿了,所以下雨了B.如果努力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小王取得了好成绩,所以小王努力学习了C.如果是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度。这个图形内角和是180度,所以这个图形是三角形D.以上都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的推理形式是“肯后推肯前”的错误推理形式。A、B、C选项的推理形式都是“肯后推肯前”,与题干相同。8.有研究表明,苏州的空气质量与工业发展有一定关系。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A.苏州近年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空气质量明显改善B.苏州周边城市工业也很发达,但空气质量比苏州差C.苏州空气质量的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D.苏州的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区域答案:C。解析:C项指出苏州空气质量的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而不是与工业发展有一定关系,直接削弱了论点;A项说明发展环保产业改善空气质量,与工业发展和空气质量的关系无关;B项苏州周边城市的情况不能说明苏州的情况;D项工业发展区域与空气质量和工业发展的关系无关。9.某旅行社推出苏州一日游活动,有以下几种套餐:套餐一:包含拙政园和狮子林;套餐二:包含留园和虎丘;套餐三:包含寒山寺和周庄。游客甲说:“我只选择包含拙政园的套餐。”那么游客甲选择的是()A.套餐一B.套餐二C.套餐三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因为只有套餐一包含拙政园,所以游客甲选择的是套餐一。10.以下能体现苏州文化特色的是()A.苏州刺绣B.京剧C.秦腔D.东北二人转答案:A。解析:苏州刺绣是苏州的文化特色之一;京剧是北京的特色剧种;秦腔是陕西的特色剧种;东北二人转是东北的特色艺术形式。11.对于“苏州的美食”有以下描述:(1)松鼠鳜鱼是苏州美食;(2)如果有生煎包,那么就有苏式汤面;(3)如果没有松鼠鳜鱼,那么就有生煎包;(4)没有苏式汤面。由此可以推出()A.有松鼠鳜鱼B.有生煎包C.没有生煎包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由(4)“没有苏式汤面”,根据(2)的逆否命题“没有苏式汤面→没有生煎包”,可得没有生煎包;再根据(3)“没有松鼠鳜鱼→有生煎包”的逆否命题“没有生煎包→有松鼠鳜鱼”,可以推出有松鼠鳜鱼。12.某公司组织员工去苏州旅游,选择去拙政园的员工比选择去留园的多,选择去虎丘的员工比选择去寒山寺的多。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再加上以下哪项,就可以得出“选择去拙政园的员工比选择去寒山寺的多”的结论()A.选择去留园的员工比选择去虎丘的多B.选择去虎丘的员工比选择去留园的多C.选择去留园的员工和选择去虎丘的一样多D.以上都可以答案:D。解析:已知去拙政园的员工>去留园的员工,去虎丘的员工>去寒山寺的员工。A项:去留园的员工>去虎丘的员工,结合前面条件可推出去拙政园的员工>去寒山寺的员工;B项:去虎丘的员工>去留园的员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出去拙政园的员工>去寒山寺的员工;C项:去留园的员工=去虎丘的员工,同样可以推出去拙政园的员工>去寒山寺的员工。所以以上选项都可以。13.以下关于苏州旅游景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拙政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B.留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C.虎丘是苏州的最高峰D.寒山寺全年不对外开放答案:B。解析:留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空间布局巧妙;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是承德避暑山庄,A项错误;苏州的最高峰是穹窿山,不是虎丘,C项错误;寒山寺是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D项错误。14.某游客在苏州旅游,他说:“我游览了苏州的所有著名景点,但没有看到传说中的美景。”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游客的说法()A.该游客游览的景点并不是苏州所有著名景点B.传说中的美景可能在其他地方,不在苏州著名景点C.该游客游览时天气不好,影响了观赏效果D.该游客的审美标准与大众不同答案:A。解析:游客的说法是游览了所有著名景点但没看到传说中的美景,A项指出他游览的景点并不是所有著名景点,那么就有可能传说中的美景在他没游览的景点中,直接反驳了游客的说法;B项说美景可能在其他地方,与游客在苏州著名景点的情况无关;C项天气不好影响观赏效果,不能说明实际上没有美景;D项审美标准不同也不能说明实际上有美景。15.以下哪组词语与“苏州:园林:文化”逻辑关系一致()A.北京:故宫:历史B.西安:兵马俑:艺术C.杭州:西湖:风景D.以上都正确答案:D。解析:“苏州”有著名的“园林”,体现了“文化”;“北京”有“故宫”,体现了“历史”;“西安”有“兵马俑”,体现了“艺术”;“杭州”有“西湖”,体现了“风景”,逻辑关系都一致。四、资料分析(共15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2023年上半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58.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450.8亿元,同比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5942.9亿元,同比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股份制企业增长5.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8%。分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民间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49.2亿元,同比增长8.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32.8亿元,同比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6.4亿元,同比增长9.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4136.9亿元,同比增长7.8%;餐饮收入512.3亿元,同比增长13.8%。1.2023年上半年苏州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A.0.5%B.0.6%C.0.7%D.0.8%答案:B。解析: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100%=64.7÷11458.4×100%≈0.6%。2.2023年上半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最快的经济类型是()A.国有控股企业B.股份制企业C.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股份制企业增长5.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8%,所以增速最快的是股份制企业。3.2023年上半年苏州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差为()A.9.3个百分点B.10.5个百分点C.1.2个百分点D.11.7个百分点答案:A。解析:增速差=工业投资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10.5%1.2%=9.3个百分点。4.2023年上半年苏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商品零售占比约为()A.80%B.85%C.90%D.95%答案:B。解析:占比=商品零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4136.9÷4649.2×100%≈85%。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2023年上半年苏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于第一产业B.2023年上半年苏州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高于乡村C.2023年上半年苏州餐饮收入同比增速低于商品零售D.2023年上半年苏州民间投资同比增速低于固定资产投资答案:A。解析:A项,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第一产业增长3.1%,第二产业增速高于第一产业,正确;B项,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9%,乡村增速高于城镇,错误;C项,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8%,商品零售同比增长7.8%,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错误;D项,民间投资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错误。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2023年17月,苏州进出口总值17003.2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出口10262.1亿元,同比增长2.3%;进口6741.1亿元,同比下降1.7%。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8727.4亿元,同比增长2.9%;加工贸易进出口5344.7亿元,同比下降3.2%。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进出口7332.1亿元,同比增长5.7%;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503.7亿元,同比下降1.5%;国有企业进出口1167.4亿元,同比下降3.3%。6.2023年17月苏州出口总值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约为()A.50%B.60%C.70%D.80%答案:B。解析:比重=出口总值÷进出口总值×100%=10262.1÷17003.2×100%≈60%。7.2023年17月苏州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量约为()亿元。A.230B.250C.270D.290答案:C。解析:根据增长量公式\(增长量=\frac{现期量\times增长率}{1+增长率}\),一般贸易进出口现期量8727.4亿元,增长率2.9%,则增长量\(=\frac{8727.4\times2.9\%}{1+2.9\%}\approx\frac{8727.4\times0.029}{1.029}\approx270\)亿元。8.2023年17月苏州各类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B.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C.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D.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答案:A。解析: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5.7%,外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1.5%,国有企业同比下降3.3%,所以增速从高到低为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9.2023年17月苏州进口总值同比减少了约()亿元。A.110B.120C.130D.140答案:B。解析:根据减少量公式\(减少量=\frac{现期量\times减少率}{1减少率}\),进口现期量6741.1亿元,减少率1.7%,则减少量\(=\frac{6741.1\times1.7\%}{11.7\%}\approx\frac{6741.1\times0.017}{0.983}\approx120\)亿元。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2023年17月苏州进出口总值实现正增长B.2023年17月苏州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C.2023年17月苏州国有企业进出口总值高于民营企业D.2023年17月苏州出口总值同比增速高于进口答案:C。解析:A项,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7%,实现正增长,正确;B项,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3.2%,正确;C项,民营企业进出口7332.1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1167.4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高于国有企业,错误;D项,出口同比增长2.3%,进口同比下降1.7%,出口增速高于进口,正确。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5题:2023年上半年,苏州旅游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15%。接待国内游客1.2亿人次,同比增长18%;接待入境游客50万人次,同比增长20%。从旅游客源地来看,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占比达到60%,同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来自珠三角地区的游客占比为15%,同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