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辽阳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一、常识判断(共20题)1.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A.辽朝B.金朝C.元朝D.清朝答案:C。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辽朝和金朝虽也是少数民族政权,但并非大一统王朝;清朝是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2.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是()。A.钱学森B.邓稼先C.钱三强D.杨振宁答案:A。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钱三强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贡献。3.下列哪部作品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A.《巴黎圣母院》B.《战争与和平》C.《老人与海》D.《哈姆雷特》答案:B。《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4.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第一名称为()。A.状元B.榜眼C.探花D.举人答案:A。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举人是乡试中试者的称呼。5.下列哪种气体可以造成酸雨?()A.二氧化碳B.氮气C.二氧化硫D.氧气答案:C。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会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进而被氧化为硫酸,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一般不会造成酸雨。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台湾岛B.格陵兰岛C.马达加斯加岛D.海南岛答案:B。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最大的岛屿;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7.下列哪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A.立春B.春分C.惊蛰D.清明答案:C。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8.被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B.张仲景C.孙思邈D.李时珍答案:B。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华佗被称为“外科圣手”;孙思邈被称为“药王”;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后汉书》答案:C。《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10.下列属于道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答案:C。“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仁者爱人”是儒家孔子的思想;“兼爱非攻”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以法治国”是法家的思想。11.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马里亚纳海沟B.日本海沟C.菲律宾海沟D.波多黎各海沟答案:A。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1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武汉答案: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四大名著”?()A.《聊斋志异》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答案:A。“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不属于“四大名著”。14.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裸子植物?()A.银杏B.苹果C.水稻D.菊花答案:A。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苹果、水稻、菊花都属于被子植物。15.我国的“五岳”中,位于陕西的是()。A.泰山B.衡山C.华山D.恒山答案:C。华山位于陕西;泰山位于山东;衡山位于湖南;恒山位于山西。16.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答案:C。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17.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煤炭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答案:C。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18.被称为“乐府双璧”的是《木兰诗》和()。A.《孔雀东南飞》B.《陌上桑》C.《长歌行》D.《十五从军征》答案:A。“乐府双璧”指的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19.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国家”?()A.巴西B.俄罗斯C.加拿大D.南非答案:C。“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不包括加拿大。20.下列哪部法律是我国的根本大法?()A.《刑法》B.《民法通则》C.《宪法》D.《行政法》答案:C。《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0题)21.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的演讲________,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听众。A.慷慨激昂B.津津乐道C.夸夸其谈D.娓娓动听答案:A。“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符合演讲打动听众的语境;“津津乐道”形容对这件事十分地感兴趣,很感兴趣地谈论;“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但没有“慷慨激昂”那种能打动听众的强烈情感表达。2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答案:D。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2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从不________。(2)我们要________自己的青春,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3)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________,要勇敢面对。A.敷衍了事珍惜退缩B.马马虎虎珍视后退C.得过且过爱惜畏惧D.粗心大意重视害怕答案:A。“敷衍了事”指对一件事情不认真,草草了事,符合(1)中对工作的态度;“珍惜”强调对青春的重视和不浪费,比“珍视”“爱惜”“重视”更合适;“退缩”更能体现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比“后退”“畏惧”“害怕”更恰当。2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忘纪B.篮天C.既然D.坚难答案:C。A项“忘纪”应为“忘记”;B项“篮天”应为“蓝天”;D项“坚难”应为“艰难”。2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比喻夸张B.拟人比喻C.夸张对偶D.对偶拟人答案:A。“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瀑布的壮观;“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比作银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2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的样子。B.“你吃饭了吗?”妈妈问:“今天工作忙不忙?”C.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D.他说:“我明天去北京。”答案:D。A项相邻两个数字表示约数时,中间不用顿号;B项“妈妈问”在中间,后面应用逗号;C项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2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他的话言简意赅,切中要害。”A.完备B.完备,全C.概括D.包括答案:C。“言简意赅”指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赅”是概括的意思。28.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B.请你明天在家里等候,我会按时光临的。C.这是我刚写的文章,请您斧正。D.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人。答案:C。A项“鼎力相助”是敬辞,用于请别人帮助自己;B项“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D项“令尊”是敬辞,称对方的父亲,此处应用“家父”。29.下列句子中,语序恰当的一项是()。A.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B.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C.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D.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答案:C。A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把“如果”放在“他”前面;B项否定词位置不当,应把“不”放在“把”前面;D项语序不当,应把“每年”放在“10%的速度”前面。30.下列词语中,与“囫囵吞枣”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浅尝辄止B.精益求精C.融会贯通D.举一反三答案:A。“囫囵吞枣”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二者意思相近;“精益求精”指好了还求更好;“融会贯通”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3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花之君子者也D.菊之爱答案:B。A、C、D项“之”是助词,可译为“的”;B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3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A.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南山,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B.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专门去看南山,表现了诗人对南山的喜爱之情。C.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看见了南山,心情很悲伤。D.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看见了南山,想起了自己的故乡。答案: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抬头看见南山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闲适恬淡的心境。33.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B.其真无马邪C.必先苦其心志D.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答案:B。A、C、D项“其”是代词;B项“其”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34.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他走了一个多小时了。B.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C.几个学校的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D.我看见他高兴得跳了起来。答案:A。B项“想起来了”有“想起床”和“想起某事”两种意思;C项“几个学校的领导”有“几个不同学校的领导”和“同一学校的几个领导”两种理解;D项“高兴得跳了起来”的主语不明确,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他”。35.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神机妙算B.足智多谋C.诡计多端D.料事如神答案:C。“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料事如神”都形容人聪明、有智谋,是褒义词;“诡计多端”指坏主意很多,是贬义词。36.下列句子中,与“他的话犹如一阵春风,温暖了我的心。”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他像一只小鸟,快乐地歌唱。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D.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答案:B。例句把“他的话”比作“春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把“他”比作“小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37.下列句子中,“而”表示转折关系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D.敏而好学答案:B。A项“而”表示顺承关系;B项“而”表示转折关系;C项“而”表示顺承关系;D项“而”表示并列关系。3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C.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能否进入决赛。D.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答案:D。A项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一面对两面,可在“获胜”前加上“能否”。39.下列词语中,与“坚持不懈”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锲而不舍B.持之以恒C.半途而废D.勇往直前答案:C。“坚持不懈”意思是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二者意思相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都表示有恒心,坚持做下去;“勇往直前”指勇敢地一直向前进。4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样子。B.“你吃饭了吗?”妈妈问:“今天工作忙不忙?”C.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D.他说:“我明天去北京。”答案:D。A项相邻两个数字表示约数时,中间不用顿号;B项“妈妈问”在中间,后面应用逗号;C项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三、判断推理(共20题)41.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这是一个()推理。A.归纳B.演绎C.类比D.概率答案:B。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题干从“所有金属都能导电”这个一般性前提,推出“铜能导电”这个个别结论,属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例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概率推理是基于概率来进行的推理。42.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会游泳。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答案:B。甲说的“我会”和丙说的“甲不会”相互矛盾,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为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所以真话就在甲和丙之中,那么乙说的就是假话。乙说“我不会”是假的,所以会游泳的是乙。43.下列选项中,与“医生:患者”逻辑关系一致的是()。A.教师:学生B.警察:罪犯C.老板:员工D.父母:子女答案:A。“医生”的服务对象是“患者”,二者是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也是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警察”的主要职责是打击“罪犯”,并非服务关系;“老板”和“员工”是雇佣关系;“父母”和“子女”是亲属关系。44.如果“小李是医生”为真,那么下列判断一定为真的是()。A.小李不是教师B.小李是男性C.小李有医学学位D.小李在医院工作答案:A。因为小李是医生,那么小李就不可能同时是教师,A项一定为真;小李是医生并不能推出他是男性,B项不一定为真;小李是医生不一定就有医学学位,存在其他途径成为医生的可能,C项不一定为真;小李是医生也不一定就在医院工作,也可能在诊所等其他地方,D项不一定为真。4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1)发现问题(2)拿出备选方案(3)调查研究(4)确定方案(5)付诸实施A.12345B.13245C.14532D.12435答案:B。首先要发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拿出备选方案,接着从备选方案中确定方案,最后将确定的方案付诸实施,所以顺序为13245。46.某单位共有18名员工,因缺乏科学管理,人浮于事和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十分严重,工资只分高、低两类。单位中不干事的比干事的还多,干事者中工资低的人比不干事者中工资低的人还多。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不干事的人中,工资高的只占少数,另外,毕竟还有工资不低的干事者。最近,小张和小王离开了这个单位,但是该单位人员的上述结构并未因此而改变。据此,可以推断小张或小王原来在单位中不可能是()。A.工资高的干事者B.工资低的干事者C.工资高的不干事者D.工资低的不干事者答案:A。根据题干信息,可得出以下关系:不干事>干事;干事低工资>不干事低工资;不干事低工资>不干事高工资;存在干事高工资。因为小张和小王离开后结构未变,若小张或小王是工资高的干事者,那么干事者的人数和干事高工资的情况会改变,与题干矛盾,所以小张或小王原来在单位中不可能是工资高的干事者。47.“如果下雨,那么地湿”,下列选项中与这一判断的逻辑关系一致的是()。A.只有地湿,才下雨B.如果地不湿,那么没下雨C.只要地湿,就下雨D.除非下雨,否则地不湿答案:B。“如果下雨,那么地湿”可翻译为:下雨→地湿。A项“只有地湿,才下雨”翻译为:下雨→地湿,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但这是从必要条件的角度,不如B项直接;B项“如果地不湿,那么没下雨”翻译为:¬地湿→¬下雨,是题干的逆否命题,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且是最直接的等价关系;C项“只要地湿,就下雨”翻译为:地湿→下雨,与题干逻辑关系不同;D项“除非下雨,否则地不湿”翻译为:¬地湿→¬下雨,从逻辑关系上是对的,但表述不如B项简洁明了。所以选B。48.下列选项中,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是()。A.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B.当且仅当一个数能被2整除,这个数才是偶数C.如果明天天气好,我就去爬山D.除非你努力学习,否则你不会取得好成绩答案:C。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C项“如果明天天气好,我就去爬山”符合这一形式;A项“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是“只有p,才q”;B项“当且仅当一个数能被2整除,这个数才是偶数”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是“当且仅当p,才q”;D项“除非你努力学习,否则你不会取得好成绩”也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可翻译为“取得好成绩→努力学习”。49.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据此,我们可以知道()。A.总经理是男性B.已婚者中有男性C.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答案:C。由“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和“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可推出所有已婚者都是女性,所以B项错误;“总经理尚未结婚”,无法确定总经理的性别,A项错误;因为所有已婚者是女性,那么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C项正确;由“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和“所有已婚者都是女性”可知销售人员都未婚,D项错误。50.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说: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请你推出是谁做了好事?()A.甲B.乙C.丙D.丁答案:A。乙说的“这件好事是丁做的”和丁说的“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相互矛盾,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为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所以真话就在乙和丁之中,那么甲和丙说的就是假话。甲说“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是假的,所以做了好事的是甲。51.下列选项中,与“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逻辑关系一致的是()。A.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B.多边形:三角形:五边形C.线段:射线:直线D.点:线:面答案:A。“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一种,三者是层层包含的关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B项“三角形”和“五边形”是并列关系;C项“线段”“射线”“直线”是不同的几何概念,不存在包含关系;D项“点”“线”“面”是不同维度的几何元素,不存在包含关系。52.如果“有的大学生是党员”为真,那么下列判断真假不定的是()。A.有的大学生不是党员B.所有大学生都是党员C.所有大学生都不是党员D.以上都对答案:D。“有的大学生是党员”为真时,“有的大学生不是党员”真假不定,因为“有的是”不排除“有的不是”的情况;“所有大学生都是党员”真假不定,“有的是”不能推出“所有都是”;“所有大学生都不是党员”一定为假。所以选D。53.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有A、B、C、D四个景点可供选择。领导说:“如果去A景点,那么也要去B景点;如果不去C景点,那么就去D景点;如果去B景点,那么就不去C景点;单位规定只能去一个景点。”根据领导的要求,以下哪个景点是可以选择去的?()A.A景点B.B景点C.C景点D.D景点答案:D。根据题干信息可翻译为:①A→B;②¬C→D;③B→¬C;④只能去一个景点。由①③递推可得A→¬C,再结合②可得A→D。如果去A景点,就会去D景点,与只能去一个景点矛盾,所以不能去A景点;若去B景点,由③可知不能去C景点,再由②可知要去D景点,也与只能去一个景点矛盾,所以不能去B景点;若去C景点,由②的逆否命题可知不能去D景点,由③的逆否命题可知不能去B景点,由①的逆否命题可知不能去A景点,不符合只能去一个景点的条件;若去D景点,其他景点都不去,符合条件。所以选D。54.下列推理形式正确的是()。A.所有的鸟都会飞,鸵鸟是鸟,所以鸵鸟会飞。B.有的金属是液体,汞是金属,所以汞是液体。C.所有的偶数都能被2整除,4是偶数,所以4能被2整除。D.有的植物是绿色的,仙人掌是植物,所以仙人掌是绿色的。答案:C。A项中“鸵鸟”虽然是“鸟”,但鸵鸟不会飞,这是一个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推理;B项“有的金属是液体”不能必然推出“汞是液体”,因为“有的”不代表“所有”;C项“所有的偶数都能被2整除,4是偶数,所以4能被2整除”,符合演绎推理的规则,推理形式正确;D项“有的植物是绿色的”不能必然推出“仙人掌是绿色的”,“有的”不代表“所有”。所以选C。55.甲、乙、丙、丁四人在谈论他们的职业。甲说:“我是教师。”乙说:“我是医生。”丙说:“我是律师。”丁说:“我不是律师。”已知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假话,那么说假话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D。丙说“我是律师”和丁说“我不是律师”相互矛盾,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为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假话,所以假话就在丙和丁之中,那么甲和乙说的就是真话,即甲是教师,乙是医生。由此可推出丙是律师,那么丁说的就是假话。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中的‘隐秘风险’
- 2025年稀有金属及稀土金属材料项目建议书
- 2025标准工业仓库租赁合同范本
- 2025中国某省份教育行业教师之总集体合同范本
- 2025合作连锁加盟合同范本
- 2025年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泌尿系统感染用药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软件开发、评测平台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模组检测系统合作协议书
- VDA6-3的要求与说明
- 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 GB 43067-2023煤矿用仪器仪表安全技术要求
- 大课间跑操评分表
- 教育调查报告3000字小学
- 沟通的艺术沟通与自我课件
- 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咨询服务协议
-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
- 学生休学家长申请表
- 数独题目100题1(可打印)
- 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