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册同步训练题
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下面有关细胞和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细胞学说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结合促进了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完善
2,下列各项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B.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C.青蛙的表皮细胞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因素以及池塘中生活的青蛙等各种生物
3.非洲猪瘟病毒(ASFV)能导致受感染猪死亡,对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猪饲养业都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研究发现该病毒存在于被感染猪的血液、组织液、内脏等部位,ASFV在处于低温暗室的血液中可以生存6
年。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SFV属于生命系统中基本的结构层次
B.ASFV虽没有细胞结构,但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来研究其致病机理
D.ASFV属于生物,能感染动物细胞
4.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高台跳水动作的完成需要多种细胞密切合作
B.缩手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神经细胞的参与
C.流感病毒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D.草履虫仅靠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等生命活动
5.常见的食用蘑菇,肉眼可见,它不属于()
A.真核生物B.微生物C.单细胞生物D.多细胞生物
6.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创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C.细胞学说内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7.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西瓜的种子属于组织层次
B.一条蛔虫是个体层次,也属于细胞层次
C.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D.一片森林中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的群落
8.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生长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和分化为基础的
B.龟的单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全身各项生命活动
C.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D.多细胞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
9.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10.如图所示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只属于结构层次中的①
B.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⑥
C.病毒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绿色开花植物无结构层次③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早春的秀丽景色。与其相关的生
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桃花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
B.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C.江水等非生物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2.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自身所需要的一切生命活动。请完善下面探究草履虫对刺激反应的
实验方案。
(1)提出问题: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作出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有利刺激,有害刺激。
(3)实验观察:准备草履虫培养液,放大镜,显微镜,3支滴管,镜子,4片载玻片,清水,肉汁,小盐
粒。
实验设计如表所示:
载玻片
含有草履虫卷/不含彳i草
1号一履虫的培
的培养液Zz_------,养液
含彳j草履虫J
2号汐,清水
的培养液Z-
/不含有草
3号含有草履虫4?履虫的培
的培养液Zz--------'养液
/不含有草
4号含有甲履虫4?已六履虫的培
的培养液匕--------‘养液
把每个载玻片中的两个液滴连起来,一段时间后,观察草履虫的变化,发现
②用镜子取少许小盐粒,放入3号载玻片左侧液滴中,发现o
③用滴管取肉汁滴入4号载玻片右侧液滴中,发现0
④由此得出结论:O
13.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部分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电物
(1)上图中生物有,这些生物(填能或不能)构成群落,原因是
(2)该池塘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的生物为o
(3)该池塘中,水草与鱼具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方面有何差异?。
参考答案解析
1.A【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结论是可靠的,A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细胞学说使动植物
结构在细胞结构有相同的结构,所以统一于细胞水平,同时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c正确;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通过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提出的,D正确。故选A。
2.B【解析】池塘中的一只青蛙属于个体层次,A不符合题意;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
统层次,B符合题意;青蛙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C不符合题意;池塘中的水、阳光等因素以及生活其
中的等各种生物属于生态系统层次,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D【解析】生命系统中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ASFV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范畴,A错误;ASFV没
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也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来培养,其只有寄生在宿
主细胞中才能生活,B、C错误;ASFV属于生物,根据上述材料,其为动物病毒,故能感染动物细胞,D正
确。故选D。
4.C【解析】高台跳水动作的完成需要多种细胞密切合作,A正确;缩手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需要神经细胞的参与,B正确;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活,C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可
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等多种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C。
5.C【解析】蘑菇属于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我们看到的它如植物一般的外表实际
上是真菌的集合。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D【解析】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而细胞的发现是虎克的功劳,A错误;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
的认识由个体水平进入到细胞水平,B错误。细胞学说其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
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不是一切生物,C错误;魏尔肖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
充,D正确。故选Do
7.C【解析】西瓜的种子属于器官层次,A错误。蛔虫是多细胞生物,不属于细胞层次,B错误。生态系统
有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故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C正确。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才构成群落,并不只是动物和植物,D错误。
8.B【解析】人的生长发育是经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分化为基础的,A正确。龟为多细胞生物,只有多个细
胞形成一定的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由各个系统组成生物个体,才能完成全身各项
生命活动,B错误。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C正确。多细胞生物的遗传
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遗传和变异为基础的,D正确。
9.B【解析】人体属于个体,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人体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个体。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10.D【解析】细菌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A错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是⑦生物圈,B错
误;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绿色开花植物无系统层次,D正确。故选D。
11.A【解析】桃花是桃树开的花,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A正确;一片江水中的鱼有好多个品种,所
以所有鱼构成了多个种群,B错误;江水等非生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C错误;细胞是地球上最
基本的生命系统,D错误。故选Ao
12.能趋向躲避草履虫来回的游动草履虫向右侧液滴运动草履虫向右侧液滴运动
草履虫能通过运动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解析】(2)由于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自身所需要的一切生命活动,所以作出假设:草履虫
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能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
(3)实验观察:①把每个载玻片中的两个液滴连起来,一段时间后,观察草履虫的变化,发现草履虫来回
游动。②用镜子取少许小盐粒,放入3号载玻片左侧液滴中,发现草履虫向右侧液滴运动,说明草履虫能
躲避有害刺激。③用滴管取肉汁滴入4号载玻片右侧液滴中,发现草履虫向右侧液滴运动,说明草履虫趋
向有利刺激。④由此得出结论:草履虫能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13.浮萍、水绵、鱼、水草、虾以及微生物不能池塘中还有其他生物单细胞生物水草没有
系统层次,而鱼有系统层次
【解析】(1)上图中生物有浮萍、水绵、鱼、水草、虾以及微生物,这些生物不能构成群落,原因是池塘
中还有其他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的总和。(2)该池塘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既属于细胞层
次也属于个体层次的生物为单细胞生物。(3)水草属于植物,没有系统层次,而鱼有系统层次。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只需要使用低倍镜即可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完整的分裂过程
C.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以后,无需再调整粗准焦螺旋
D.如果没有显微镜的发明,就不会有细胞学说的创立
2.如图所示,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观察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
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物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
A.观察物象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好调节光圈玲移动装片玲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象,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3,下列关于黑藻和蓝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场所不同B.都含有核糖体
C.遗传物质都是环状的DNAD.光合色素的种类不同
4.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所以蛋白质没有复杂的空间结构
B.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
C.没有核膜,未完成转录的mRNA就可以指导蛋白质合成
D,都有细胞壁,可以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其细胞壁
5.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长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称为菌紫质,菌紫质能将光能转
换成化学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菌紫质由染色质上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
B.嗜盐菌的线粒体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嗜盐菌的细胞膜外侧具有由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
D.嗜盐菌中可能存在功能上类似于蓝藻细胞光合膜的结构
6.下列关于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不同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均具有多样性
C.细胞的统一性说明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D.多细胞生物体由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分化,导致构成该生物体的细胞呈现多样性
7.下面对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框图①内的生物都不是原核生物,但都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有两种核酸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的生物细胞中只有DNA,不含有RNA
8.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其病原体主要是痢疾杆菌,以下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质
C,具有细胞壁,但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同
D.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膜
9.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B.醋酸杆菌不含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
D.乳酸菌无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10.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有控制性状的基因
B.大肠杆菌中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相同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
D.大肠杆菌分泌的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
11.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罪魁祸首"。如图是幽门螺旋杆菌结构模式
图。请回答:
(1)幽门螺旋杆菌与酵母菌比较,二者共有的结构是(填序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幽门螺
旋杆菌O
(2)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培养该菌过程中,发现了在
某种细菌(简称W菌)的周围,该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W菌接种在专门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
时间后,除去W菌在此培养基上再培养幽门螺旋杆菌,结果是幽门螺旋杆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①据材料分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造成W菌周围的幽门螺旋杆菌不能生长繁殖"的原因的最可能假设是
②试参照上述材料设计实验验证①中的假设。
A.方法步骤
a.制备培养基: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的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b.设置对照:.
C.接种幽门螺旋杆菌:0
d.培养观察: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旋杆菌一段时间。
B.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甲图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x和15x字样,
物镜标有10x和40x字样。乙图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1)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填字母),
此时放大倍数为倍。
②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则
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个。
③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④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
存在于(填编号)。
A.物镜上B.目镜上C.装片上D.反光镜上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
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O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液泡体积较大,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只需要使用低倍镜即可,A正确;因为观
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需要进行解离,解离过程中细胞被杀死,所以用显微镜无法观察到一个细胞完整的分
裂过程,B错误;在高倍显微镜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正确;细胞肉眼不
可见,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因此如果没有显微镜的发明,就不会有细胞学说的创立,D正确。故选B。
2.D【解析】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图丙是高倍镜下观
察到的物像,故此时需要选择放大倍数大的镜头组合,应选择甲中②③⑤组合,A错误;从图中的乙转为
丙,是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玲转动转换器玲调节光圈玲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
误;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长度或宽度增大为原来的10倍,C错误;显微镜下呈现的是
倒立的虚像,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D正确。故选D。
3.C【解析】黑藻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而蓝藻不含叶绿体,显然二者光合作用的场所不同,A正确
黑藻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二者都含有核糖体,B正确;黑藻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染色体上,遗
传物质主要是链状DNA,而蓝藻的遗传物质是环状的DNA,C错误;黑藻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
素,而蓝藻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和藻蓝素,即二者的光合色素有差异,D正确。故选C。
4.C【解析】原核细胞中虽然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但是蛋白质也会经过加工,具有复
杂的空间结构,A错误;原核细胞中虽然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蓝细
菌,B错误;没有核膜,未完成转录的mRNA就可以指导蛋白质合成,即边转录边翻译,C正确;有一些原
核生物具有细胞壁,但其成分不是纤维素和果胶,不能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其细胞壁,D错误。故选C。
5.D【解析】嗜盐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染色质,A错误;嗜盐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只含
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线粒体等复杂细胞器,B错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不是纤维素,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分成之一,C错误;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由题可知,嗜
盐菌含有的菌紫质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则嗜盐菌中可能存在功能上类似于蓝藻细胞光合膜的结构,D
正确。故选D。
6.A【解析】不同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DNA,因为,原核细胞没有
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即二者均具有多样性,B正确;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统一性说明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C正确;多
细胞的生物体由于细胞分化,细胞具有了多样的形态进而担负不同的功能,即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结构和功
能的多样性,D正确。故选A。
7.C【解析】①中烟草花叶病毒不属于原核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生存,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A错
误;框图②内的烟草花叶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其余两种细胞生物都含DNA和RNA两种核酸,B错
误;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C正确;框图④内的生物都是细胞生物,都含DNA
和RNA两种核酸,D错误。故选C。
8.C【解析】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核糖体,没有线粒体,A错误;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B错误;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而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C正确;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拟核等结构,D错误。故选C。
9.B【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硝化细菌虽不
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C正确;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核
膜、核仁,但含有拟核和核糖体,所以能进行转录和翻译,D正确。故选B。
10.A【解析】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有控制性状的基因,可以控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每个DNA
中含有多个基因,故大肠杆菌中DNA分子数目小于基因数目,B错误;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
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C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内质网,D错误。故选A。
11.①②③⑤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W菌产生了不利于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
在甲培养基上接种W菌,乙培养基上不接种W菌,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甲培养基上的w菌
在甲、乙两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幽门螺旋杆菌甲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繁殖不受抑制,能够正常生长繁殖
【解析】(1)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两者共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
核糖体、⑤细胞质;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核
膜、核仁和染色体);(2)实验设计注意对照和单一变量的原则,设置对照时应该在甲培养基上接种W菌,
乙培养基上不接种W菌,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甲培养基上的W菌,接种幽门螺杆菌应该在甲、
乙两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幽门螺杆菌,培养观察时应该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甲、乙两个培养基上
的幽门螺杆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甲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繁殖;乙培
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不受抑制,正常繁殖。
12.b、c、A6006dB气泡右上方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
【解析】(1)①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要
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应使用高倍镜,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此
时放大倍数为15x40=600(倍)。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将长或者宽放大,物镜转换为40x后,则物体
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放大4倍,因此整个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96+4+4=6(个)。
③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④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
明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不在物镜上。所以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2)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可能是制作装片时产生的气泡。②因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而气泡位于视野
右上方,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
第二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生活在缺水的沙漠环境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化合物分别是()
A.H和蛋白质B.H和水
C.0和蛋白质D.0和水
2.下列四组化合物中,不含氮元素的一组是()
A.淀粉和糖原B.脂肪酸和磷脂
C.脱氧核甘酸和脱氧核糖核酸D.纤维素和血红蛋白
3.食物中含有很多种营养物质,可以用一系列的化学试剂检测出这些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梨汁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需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B.花生子叶用苏丹in染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橙黄色颗粒
C.向蛋清稀释液中依次加入双缩版A、B试剂,需加热后溶液变紫色
D.向马铃薯块茎匀浆液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需用显微镜观察到匀浆液变蓝色
4.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苏丹DI染液能使细胞中的脂肪呈紫红色
B.本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多余的染料
C.观察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一般需先制作装片
D.制片时,需从前向后拖动刀片将花生子叶切成薄片
5.鲜重状态下,大多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B.葡萄糖C.水D.脂肪
6.下列对相关实验原理的叙述,合理的是()
A.经甲基绿、毗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细胞核呈现红色
B.用苏丹IV染液可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存在
C.用斐林试剂可检测生物组织中葡萄糖的存在
D.用植物细胞制备细胞膜比用动物细胞更容易
7.食物中常常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有些物质能与相应的试剂发生反应显示出可鉴别的颜色变化。下列
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反应后溶液呈橙黄色
B.向蛋清液中加入双缩服试剂A液,加热后溶液呈紫色
c.用苏丹m染液处理花生子叶切片,观察到油滴呈蓝色
D.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8.下列物质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A.核糖、核酸B.ATP、NADPH
C.胰岛素、甲状腺激素D.三碳糖、葡萄糖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眠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10.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
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
验结果如表所示:
地块甲乙丙丁戊
施肥情况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钱硫酸钺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55.5665.2656.8855.4455.11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A.KB.NC.PD.S
11.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如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0SiCNH
地壳48.6026.300.0870.030.76
细胞65.0极少18.03.010.0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
(2)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
(3)由上表数据可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C、H、。含量最多,请据下表分析,其原因是:
化合物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
质量分数(%)70-901~1.57-101~21~1.5
①;
②o
12.下表为组成地壳和两种生物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某同学对其进行了反思整理。请分析回答:
玉米细胞(干人体细胞(干
元素地壳
重,质量分数)重,质量分数)
C0.08743.5755.99
H0.766.247.46
048.6044.4314.62
N0.031.469.33
⑴该同学看到组成细胞的元素与组成地壳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0
(2)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组成不同生物的元素的种类大致相同,这体现了不同细胞元素组成的—性;而含量
有较大差异体现了细胞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具有性。
⑶该同学发现表格中玉米细胞氧元素的含量高于人体细胞,推测原因主要是0
⑷已知细胞中水的相对含量约为该同学根据水分子中氢和氧的质量比推知细胞中氢元素质量
70%-90%o
分数约为7.7%-10%,他认为上表人体细胞内氢元素的含量就是按照此方法推出的。请你对这位同学的思路
作出评价(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答案及解析
1.D【解析】生活在缺水的沙漠环境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碳;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D。
2.A【解析】淀粉和糖原均属于糖类,二者的元素组成都是C、H、0,不含氮元素,A符合题意;脂肪酸的
元素组成是C、H、0,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N、P,B不符合题意;脱氧核甘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
元素组成都是C、H、0、N、P,C不符合题意;纤维素的元素组成是C、H、0,血红蛋白的元素组成中含
有C、H、。、N,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A【解析】向梨汁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需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A正确;花生子叶用苏丹III染液染色
后,需用显微镜观察到橙黄色颗,B错误;向蛋清稀释液中依次加入双缩版A、B试剂,不需加热后溶液变
紫色,C错误;向马铃薯块茎匀浆液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不需用显微镜观察到匀浆液变蓝色,D错误。故
选Ao
4.A【解析】苏丹in染液使组织中的脂肪颗粒呈橘黄色,A错误;脂肪鉴定中50%乙醇溶液的作用是洗去多
余的苏丹in染液,B正确;观察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一般需先制作装片,然后再用显微镜观察,c正确;
观察脂肪要将花生子叶制成临时装片,制片时,需从前向后拖动刀片将花生子叶切成薄片,然后用毛笔蘸
起最薄的花生子叶制成临时装片,D正确。故选A。
5.C【解析】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A错误;葡萄糖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不是含量最
多的化合物,B错误;生物体中的水含量一般为60%~90%,特殊情况下可能超过90%,是活细胞中含量最
多的化合物,C正确;脂肪是生物体内储能物质,在细胞中不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错误。故选C。
6.B【解析】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吐罗红使RNA呈
现红色。因此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A错误;苏丹IV染液可使脂肪染成红色,所以用苏丹IV染液可
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存在,B正确;斐林试剂能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用于鉴定还原糖,但葡萄
糖只是还原糖中的一种,C错误;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要先去壁,操作更繁琐,D错误。故
选Bo
7.D【解析】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反应后溶液呈蓝色,A错误;双缩版试剂鉴定蛋白质,需要
加入A液后再加入少量B液,无需加热,B错误;用苏丹ID染液处理花生子叶切片,观察到油滴呈橘黄色,
C错误;葡萄糖是还原糖,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D正确。故选D。
8.B【解析】核糖的组成元素为C、H、0,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N、P,A不符合题意;ATP、NADPH
的组成元素均为C、H、0、N、P,B符合题意;胰岛素的组成元素为C、H、0、N,S,甲状腺激素的组成
元素为C、H、0、N,I,C不符合题意;三碳糖即磷酸甘油酸,元素组成是C、H、。、P,葡萄糖的组成元
素为C、H、0,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B【解析】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由于乙液的浓度较高,所以不可直接用于蛋白
质的鉴定,A错误;对细胞的观察需要显微镜,所以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
颗粒,B正确;斐林试剂是甲、乙液一起混合后再使用,C错误;双缩服试剂则是先向待鉴定材料加入A试
剂摇匀后,再加入试剂B,D错误。故选B。
10.A【解析】甲、乙、丙、丁、戊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由小麦收获量可看出,施用尿
素、磷酸二氢铁、磷酸二氢钾、不施肥时产量均在55左右,只有施用磷酸二氢钾的情况下小麦产量最高65.26,
而其他四个地块的产量无明显区别,说明增产与K有关,A正确。故选A。
11.【答案)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①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
量最多的是水,占70%~90%②构成细胞的有机物都含有C、H、。三种元素
【解析】(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2)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
物界具有差异性。(3)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出0含量最多,占70%~90%,而水由H、。组成,其次是蛋白
质,蛋白质中含有C、H、。三种元素。
12.【答案】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来自于无机自然界统一选择与人体细胞相比,玉
米细胞的糖类含量要多一些该思路是错误的,因为上表中细胞中的氢元素含量是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
与自由水无关(或者是细胞中的其他成分,比如结合水、有机物等也可以含有氢元素)、
【解析】(1)由于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来自于无机自然界,所以组成细胞的元素与组成地壳的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2)组成不同生物的元素的种类大致相同,体现了不同细胞元素组成上的统一性;而
不同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差异加大,说明了细胞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3)根据表格分析发现,
玉米细胞氧元素的含量高于人体细胞,可能是因为与人体细胞相比,玉米细胞的糖类含量要多一些。
(4)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可知,表格中玉米和人体细胞中的氢元素含量是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与自由水无
关,因此该思路是错误的。
第2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1.人们直接饮用的纯净水是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去除有机杂质、微生物和部分无机盐处理后
的水。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细胞中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
B.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越高,其代谢越旺盛
C.纯净水中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D.严重脱水的病人需要用纯净水输液治疗
2.结合下列曲线,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曲线②可表示细胞代谢强度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
C.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
D.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水含量的变化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速率主要取决于膜内外离子的浓度差
B.镁是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合成
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会发生抽搐
D.细胞内的无机盐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
4.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D.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5.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
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
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培养液编号①②③④⑤
甲离子2030503040
乙离子5545604555
丙离子1015202525
A,①⑤B.②③C.②④D.③⑤
6.某实验室通过检测来自生物体内不同器官的细胞的水分含量,得到了下面一组数据:
细胞类型骨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肌细胞表皮细胞
含水量62%79%75%73%7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能够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是组成生物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②水在生物体中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
③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生物的新陈代谢就越旺盛
④心肌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比肝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多
A.①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B.某些无机盐是组成叶绿素、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
C.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8.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中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缺少某种无机盐。为此,
他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等均
相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地块甲乙丙丁
施肥情况尿素(含氮元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皴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千克)55.6665.6856.2555.12
从表中判断,该农田缺少最多的元素是
A.KB.NC.PD.S
9.某小儿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根据所学知识,建议他平时要补充
A.钙片和维生素DB.新鲜水果和蔬菜
C.谷物种皮和胡萝卜D.蛋白质和糖类
10.表一显示几种不同生物体中水分的含量;表二显示人体中几种不同器官或组织中水分的含量。
表一
生物水母鱼类蛙哺乳动物藻类高等植物
含水量(%)9780〜8578659060s80
表二
组织器官牙齿骨髓骨骼肌心脏血液脑
含水量(%)102276798384
从表中的数据分析,试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B.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C.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
D.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无关
11.枣有"百果之王"的美称,成熟时枣出现裂果会影响枣的品质和产量。为研究枣裂果出现的原因,某兴趣
小组测定了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细胞的细胞壁结构物质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纤维素和果胶总含量
(45「口裂果率
#
)
凝
会
疝
玄
要
(1)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o据图推断,在成熟期,出现裂果的原因可能是
(2)有研究表明,在枣果实迅速增长期,Ca元素与果胶结合形成钙盐,能够增强细胞壁的弹性,使果皮有
较强的抗裂能力,从而有效降低裂果率。该实例说明无机盐的作用是o防素是生产上常用的叶面
肥,主要成分为有机钙和无机钙,能有效降低裂果率。设计实验验证防素具有降低枣裂果率的作用,写出
简要的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O
12.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由土壤中缺锌引起的,也有人认为是由土壤中缺镁引起
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以上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三十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镭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完全
培养液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液对苹果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判断苹果小叶病的病因。
(1)方法步骤:
①首先配制完全培养液、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材解析水利水电工程试题及答案
- 五年级心理健康成长教育
- 物理学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知识集萃
- 高尔夫运动基础技能培训指南
- 教育科技产品研发合同
- 探索市政工程考试领域的试题及答案
- 企业临时用工劳动合同
- 经济师中级考试重要试题及答案提醒
- 物理实验答辩报告设计规范
- 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测试题库
- DB44∕T 2158-2019 公共场所(水下)用电设施建设及运行安全规程
- 液氨培训课件资料
- 专家聘用协议书参考
- 板式家具生产工艺PPT通用通用课件
- 【儿童绘本故事PPT】《鲸鱼》
- 石油知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承包商(外来施工人员)入厂安全培训教学内容课件
-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
- 肌腱缝合术(课堂PPT)
- 建筑工程安全罚款单范本
- 水电工班组承包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