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学案【每课学案全集】_第1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学案【每课学案全集】_第2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学案【每课学案全集】_第3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学案【每课学案全集】_第4页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学案【每课学案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学案【每课学案全集】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学案设计

学习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目标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根本特征。

重点:生物的根本特征。

学习

难点:植物的营养、呼吸、排出废物。

重点

学习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方法

一、独学:

熟读课文P3-7,然后关上书完成以下题目。

_______。植物获取营养的方式: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绿

色植物通过______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叫自养。

动物获取营养的方式:动物不能自己制造_______,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这种营

养方式叫异养。

_______o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_______,呼出_______O

_______o人和动物可以通过_______、出汗、_______排出废物。植物可以通过_______、

预呼出气体排出废物。

_______〔应激性〕。植物的茎向_____生长,而根向地、肥和水生长。

_______和_______o高等植物通过产生______繁殖下一代,鸟类通过_______繁殖,哺

乳类通过______繁殖下一代。

_______和_______的特性。亲代与子代之间表现相同的特征,属于_______现象。亲代与

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表现不同的特征,属于_______现象。

7.除__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构成。

二、互学:

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机器人能踢足球、钟乳石能慢

慢变大,为什么说它们不是生物?

2.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属于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展三、质疑:

1.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吗?

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四、点拨:

1.植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在进行呼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那么是

进行光合作用,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理过程。

2.注意准确识记生物的特征,如“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特征必须加上限制条

件“除病毒以外"。

五、小结:

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O__________________

出身体内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和_____的特性。7.除_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

六拓展:

1.以下诗句中不属于描写生命现象的一句是〔〕

A、春眠不觉晓B、处处闻啼鸟C、夜来风雨声D、花落知多少

2.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以下不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病毒C、草履虫D、蘑菇

3.以下关于生物根本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生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D、生物都能繁殖

4.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给作物播放音乐能提高产量。这说明生物〔〕

A、生长需要营养B、能进行生长C、能排出废物D、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

5.以下哪项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

A、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满足自身生存所需B、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能做出一定反响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6.观察是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方案,有耐心

7.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当地许多蟾除成群结队地逃离灾区,这种现象说明生物

〔)

A、需要营养B、都能够生长和繁殖C、能对刺激作出反响D、都能运动

9.关于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关系,以下不正确的观点是()

A、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所以我们应该学好生物学

B、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运用生物学解决

C、生物学对人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D、生物学是一门边缘的小科学,有相关的科学家们研究、开展和应用就可以了

10.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属于科学观察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夜间,偶然发现流星划破夜空

B、观察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

C、用摄像机拍摄昙花开花的全过程

D、用录音机记录某种鸟的叫声,并对叫声进行分析

1L以下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细菌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学案设计

学习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目标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学习重点:体验调查的过程,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重点难点:制作合理的调查方案,呈现调查结果;调查过程中的问题的解决。

学习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方法

一、独学:

熟读课文P9T1,然后关上书完成以下题目。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首先要明确_______和_________,并制定合理

的________。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局部调查对象作

为________。调查过程要________。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________和_________,有时还

要用数学方法进行________。

2.调查的方法步骤依次为,选择________分组,设计__________调查,将调查到的生

物进行________整理。

3.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________.

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_______o特别注意平安。

习查到的生物归类: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生物

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_______和________等;还可以按照用途,

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宠物等。

二、互学:

1.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关于描写生物世界的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

又提到到了哪些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2.尝试将你们组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并整理在记录本上。

三、质疑:

展1.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欣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对以上

植物进行归类的依据是什么?

2.姗姗饲养了一只蜥蜴,试按照不同的归类方法说出它属于哪一类生物。

四、点拨:

1.抽样调查时要做到样本大小适宜,以减小误差。一般来说,样本越大,调查的结果

越准确,但调查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大。样本越小,越容易产生误差。

2.对生物进行归类可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五、小结:

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反「调查的方法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调查校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馈1生物的归类方法

六、拓展:

1.根据生物的生活环境,可以将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好人陆生生物等,这是对生物进行

[〕

2.以下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是(

A.猫头鹰和鼠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狗和水草

关于调查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4.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初中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A.调查前应拟好调查提纲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C.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5.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以下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6.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选项是〔〕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虫由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华在墙角发看见一只老鼠逃窜,觉得很恶心,决定不记录

法将它们归类,并说明理由。

A.家鸽B.蘑菇C.蜜蜂D.海带E.鲫鱼F.水杉G.虾H.水稻

方法一:

方法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案设计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学习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目标3.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

一般过程,说出设计对照实验的关键。

学习重点: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O

W-占难点: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学习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方法

一、独学:

熟读课文P12-17,然后关上书完成以下题目。

_______o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根据有无生命,生态因素

可分为_______因素和_______因素。如小麦的生活受到阳光、温度、水、空气等_______因

素的影响。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属于

_______因素。

预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_______并________〔探究成功的前提〕、_______〔探究成功

的关键〕,实施方案,_______,_______o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_____以外,其他条

件都_______的实验,叫做_______。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_____的影响。

4.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生,等等。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能______环境〔如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生物也能______环

境〔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环境也要______生物〔如植树造林后,鸟的种类多起来〕。

二、互学:

1.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O

⑵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o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时,要设计_______实验。控制单一变量_______。明亮

处的鼠妇为实验组,阴暗处的鼠妇为对照组。

〔4〕实施方案: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项选择择了_______环境。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为了减小误差,防止实验结果的偶然性,至少取_______只鼠妇,而

不是1只。实验数据应取全班各组的______o实验后应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O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制定方案时设置的两种环境分别是?

_______和_______0

三、质疑:

在河流中生长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活呢?

四、点拨:

1.进行探究实验要设计对照实验,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接

受变量处理的、非常态下的对象组,对照组是指不接受变量处理的、常态下或正常

条件下的对象组。

2.探究过程中,除了光照不同,两侧的其他条件〔土壤多少、湿度、动物数量、大小〕

应保持相同。统计鼠妇数目时,如个别鼠妇钻入土壤中,应计入阴暗侧。

五、小结:

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物识?

反r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对照实验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六、拓展:

1.以下成语能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2.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C。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

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

3.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以下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表达,

不正确的选项是〔〕

A、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

C、池塘里的鱼可以在海洋中生活D、蚯蚓活动可以疏松土壤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

是〔〕

A、阴暗潮湿与阴暗枯燥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枯燥D、明亮潮湿与明亮枯燥

5.科学探究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的方法之一。在科学探

究一般过程的六个环节中,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A、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方案B、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C、应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D、购置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6.以下哪种曲线能表示黑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学案设计

1.说出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学习2.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目标3.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4.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学习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重点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学习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方法

一、独学:

熟读课文P19-23,然后关上书完成以下题目。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与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

做_______o

2.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动物不能自己制造________它们直

接或间接地以_______为食,因而叫做_______o_______和______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

中的分解者。

3.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预叫做_______o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交错连接,形成_______O

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和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_______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_______自身。

5.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是

_______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_O

二、互学:

1.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

f植物--------_______

(____J_____——消费者

生窸眼陷细菌、真莺一_______

1____-、_______、水、土壤等

2.完成P22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1、2。

三、质疑:

展1.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2.生物实验室的水族箱,翠屏山的所有鸟能否看做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四、点拨:

1每条食物链从______开始,到_______结束,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和分解者,箭

头方向向右。食物链的起始端生物个体数量、有机物和能量最_______有毒物

质最_______最末端个体数量、有机物和能量最_________有毒物质最________O

〔除有毒物质增加,其余都减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五、小结:

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1.识记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等重要概念。

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3.学会正确书写食物链和食物网,并分析相关问题。

六、拓展:

1.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麦地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空气

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那么可能引起〔〕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减少(丁丘合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1")

D、乙和丁数量增加[丙//

3.以下属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是〔〕

A、狐一鼠一树B、树一昆虫一啄木鸟

C、阳光T树一昆虫T啄木鸟D、啄木鸟T树一昆虫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

A、非生物局部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

5.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

关系,那么以下哪1条食物里的联系是正确的〔〕

生物种类ABCD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540.0330.0020.1610.010

A、A-B――EB、E-D-C-B-A

C、D一ATB—E—CD、C—E一B—A-D

6.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分析答复:

(1)生态系统是学科王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和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如图要构成一

个生态系统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局部,以及_______o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

的生物是_______,它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O

[2)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________o如果图中生物

所在的这个生态系统被有害农药污染,那

么,生物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的生田鼠、

物正°水稻——►鸟类——►蛇——►猫头鹰

13)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

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蟆4一音好,

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能力;图

中,如果大量捕捉野生青蛙和鸟类,一段

时间内,会导致蝗虫的数量______,使水稻减产。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学案设计

1.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学习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目标

3.说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学习重点:说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重点难点:理解生物圈是一个同一的整体。

学习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方法

一、独学:

熟读课文P26-31,然后关上书完成以下题目。

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_____o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向下均可达一千米。生物

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o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

要是能够飞翔的______和________还有________等微小生物。在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

活在距海平面一米以内的水层中。岩石圈是一切______的“立足点”。

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气候干旱、缺乏高大植物,能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的是_______

生态系统。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_____生态系统。吸收二

氧化碳,提供地球70%的氧气的是_____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色水库”

习地球之肺"之称的是_____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水源的是______生态系统。受人为

影响较大,以农作物为主体的是_____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

的是_______生态系统。

3.不管是从非生物因素、地域关系,还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相互

关联的,可见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互学:

1.在其他洲施用的农药DDT,为什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南极洲动物的体内呢?说明了什么

问题?

2.河流生态系统与那些生态系统相关联?

三、质疑:

展1.生物圈的各个圈层是截然分开的吗?请说明理由。

2.多数生物是固定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还是在多个生态系统中不断流动?

四、点拨:

1.任何生态系统的能量都来自太阳。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

2.DDT污染南极的事例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五、小结:

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它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o湿地生态系统有“________"之称。制造的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生

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之称。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

是野生动物的是______生态系统。

六、拓展:

1.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麦地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空气

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以下有关生物圈的说

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B.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2.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

圈的〔〕

反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馈3.以下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海口的万绿园B.五指山的热带雨林

C.琼海的万泉河D.昌江海尾的湿地公园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5.请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并答复以下问题:

据新华社消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

统一“月宫一号”完成实验任务,三位实验人员经过105天的科学实验于2021

年5月20日成功出舱。“月宫一号”由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和2个植物舱组

成,总面积160平方米,总体积500立方米。“月宫一号”是能与地球媲美的“微

型生物圈”。可实现航天员在远离地球的太空长期生活的目标。

〔1〕“月宫一号”之所以可称为“微型生物圈”,是因为它具备了构成生物圈的根本

要素,即它包含了________圈、__________圈和岩石圈。

〔2〕“月宫一号”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___________成分组成。

〔3〕“月宫一号”内实验人员的生存不仅需要营养物质,还必须保障生活环境〔如空

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这种调节能力与生

态系统成分的复杂程度有关系。“月宫一号”总体积500立方米,实验人员仅生活

了105天,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相对_________自动调节能力较____________o

同时,“月宫一号”实验还说明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练习使用显微镜

练习使用显微镜学案设计

学习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2.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初步观察。

目标

学习重点:显微镜的标准操作方法。

重点难点: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学习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实验法

方法

一、独学:

熟读课文P36-40,然后关上书完成以下题目。

1.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镜进行观察。

2.看P37图,结合实物显微镜,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3.〔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哪几步?答: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三

是____________O

[2)____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_____o

安装好___________和________o

[3)转动___________,使_________正对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_____厘

米距离)

预⑷把一个____________对准__________o_只眼注视_______内,另一只眼________O

转动____________,使光线通过__________反射到镜筒内。通过________可以看到______

习的圆形视野。

15)要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要使标本正对_______,用_____把玻片标本压住。

转动_______螺旋,使镜筒缓缓_______,这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______,直到物镜接近玻

片标本。

物镜?目镜和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有什么关系?

二、互学:

L观察显微镜,认识各个局部结构以及功能。

2.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

3.归纳:显微镜中起控制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哪些?4.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

同?小组内思考讨论:光线如何到达我们眼睛的?

5.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三、质疑:

1.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大小、数量有何关系?

展2.如果显微镜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用什么方法判断这个污点在什么地方?

四、点拨:

示1.目镜没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o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O

2.外界光线强,用—光圈、一面镜;光线弱,用—光圈、—面镜。

3.将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的方法在哪里就往哪里移。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判断

时只需要将卷面水平旋转180。〔把书倒过来看〕

4.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越视野越—〔即“小多亮”;

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即“大少暗”〕

:先转动目镜,污点动那么在目镜上,假设不动,再动玻片,污点动那么在玻片上,仍

然不动,污点在_______上。

6.目镜和物镜的作用是________O转换器的作用是_________o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

是________、________o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__________O

五、小结:

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六、拓展:

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此时眼睛看着〔〕

A、反光镜B、目镜C、物镜D、镜筒

2.以下可以调整光线强弱的是〔〕

A、遮光器和载物台B、反光镜和通光孔

C、遮光器和反光镜D、反光镜和镜臂

x,物镜标示40x,那么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10倍B、40倍C、50倍D、400倍

“左侧”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移向[〕

A、上方B、下方C、左方D、右方

反5.当显微镜的物镜被弄脏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手指擦拭B、用抹布擦拭C、用清水清洗D、用擦镜纸擦拭

“d”,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dB、qC、bD、p

7.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你认为污点不可能存

在于以下哪个结构中〔〕

A、物镜B、玻片标本C、反光镜D、目镜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

假设要使视野变亮,以下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

A、换用高倍镜B、缩小光圈C、关闭光源D、改用凹面反光镜

9.假设显微镜镜筒上目镜倍数为5倍,要使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0倍,转换器上正对通

光孔的镜头应为以下哪一种〔〕

A、8倍目镜B、15倍目镜C、10倍物镜D、40倍物镜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学案设计

学习o2.认识植物细胞的根本结构。

目标3.学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根本方法以及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学习重点:认识植物细胞的根本结构。

重点难点:学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根本方法。

学习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实验法

方法

一、独学:

熟读课文P42-45,然后关上书完成以下题目。

种:切取薄片制成的是______、液体涂抹制成的是______、撕下、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

制成的是_____。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________。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用7个字概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在放洋葱内表皮之前在载玻片中

央滴的液体是__________,目的是维持植物细胞的正常形态。染色滴的液体是

铅笔绘图;图绘在________方,________侧写文字说明,下方写图的________;图中比

拟暗的地方要用铅笔_______表示。

预4.植物细胞的结构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______o细胞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O

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里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糖分〕的是_______O

习细胞质里还有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______o在植物体的绿色局部的细胞中,细

胞质内还有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

二、互学:

选择以下问题中的3个展开思考。

:为什么要擦拭干净?

2.滴清水:滴水过多会出现什么情况?过少又会怎样?

3.撕取标本:为什么撕取的材料不能太多?4.展开:为什么不能重叠?

5.盖盖玻片:为什么要从一侧缓缓盖上盖玻片?

6.滴碘液:为什么要染色?染色会对细胞产生什么影响?生物材料都需要染色吗?

三、质疑:

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核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有哪些相同的结构?

展2.怎样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

四、点拨:

1.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植物细胞的根本结构只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

质和细胞核四个局部。只有植物体绿色局部的细胞中才含有叶绿体。

2.观察植物细胞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移动玻片标本,使细胞在视野中央后;再转

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观察,此时视野中细胞变少,细胞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五、小结:

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标本类型:切片、涂片、装片

植物细胞J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撕、展、盖、染、吸

I植物细胞的根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六、拓展:

1.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①在载波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镜子撕取实验材料③用染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④盖上盖玻片⑤擦拭载、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浸入载波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⑥④⑤①C、⑤①②⑥④③D、②①⑥④③⑤

2.橘子呈金黄色,味道甘甜,橘子的颜色和味道主要来自细胞的哪一局部〔〕

A、细胞膜内B、细胞质内C、细胞核内D、液泡内

3.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酒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时,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核D、液泡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材料必须〔〕

A、薄而透明的B、新的C、枯燥的D、完整

5.制作临时装片时,应用镜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再轻轻盖

在水滴上,这样做主要为了防止〔〕

反A、碰碎盖玻片B、压坏细胞C、产生气泡D、弄脏载玻片

6.各种植物细胞能够保持一定的形态,这主要是靠〔〕

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C、细胞壁的支持作用D、细胞膜支持作用

7.植物细胞中,对细胞起保护作用的是〔〕

A、细胞壁和细胞膜B、细胞膜和细胞质

C、细胞壁和细胞核D、细胞质和细胞核

它可把细胞核上的染成深色,便于观察。〔3〕假设此图表示制作人体口腔上

皮细胞的实验步骤,那么图D所滴液体应

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学案设计

学习o说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根本结构的异同点。

目标2.学会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学习重点:学会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动物细胞的根本结构。

重点难点:学会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学习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实验法

方法

一、独学:

熟读课文P46-49,然后关上书完成以下题目。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为〔用7个字概括〕:________________

———一。

,目的是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盖盖玻片时,一侧轻触水滴,另一侧缓缓地

盖下,防止o皮细胞在口腔.取。漱口是为了去除O用..染

色,使细胞核着色便于观察。

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同的结构:o不同

的结构是植物细胞还有、,有的还有.

""。主要观点是:动物、植物都是由构成的,是生物体结

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细胞能够产生________O

二、互学:

温馨提示:生理盐水就是0.9%

习选择以下问题中的3个展开思考。

1.为何滴生理盐水而非清水?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的氯化钠溶液,它和人的组织液大

致一样。这种液体环境有利于维

2.比拟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完成下表:

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细胞壁①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⑥

叶绿体

线粒体

三、质疑:

展1.蛙的皮肤上皮细胞,肌肉细胞,红细胞的结构有哪些共同点?与植物细胞有什么不

同之处?

不生物样品,但从外形上分辨不出该样品是取自植物还是动物,你会

怎样进行鉴定?

四、点拨:

动物细胞的根本结构中,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它的流动加快了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

心。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五、小结:

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舌上涂、盖、染、吸

动物细胞-动物细胞的根本结构: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K、拓展:

1.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将盖玻片垂直于载玻片后迅速放下

C、假设有气泡,那么用手使劲按压赶走D、盖上盖玻片后直接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上

染色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无需用到的材料用具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