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第1页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第2页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第3页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第4页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本单元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六课传承核心思想理念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第八课践行中华传统美德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单元导语思考并回答: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答案与解析: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引领同学们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性认识,并用蕴含其中的精髓精华滋养精神世界,提振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程目标分析: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七下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政治认同】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参见2022版新课标P10、11)品读经典: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阅读并回答:上述故事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品读经典: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阅读并回答:上述故事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负荆请罪”的故事体现了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大局观,展现了廉颇知错即改、知耻而后勇的风范。这个故事蕴含着以礼义廉耻为标准的荣辱观。“闻鸡起舞”的故事体现了祖逖、刘琨关心时局、胸怀大志,以报效国家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这个故事充分展现了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程门立雪”的故事彰显了杨时、游酢尊敬师长、遵守礼仪规范的良好素养,他们是尊师重道的模范。这个故事蕴含着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流传已久、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岳母刺字黄香温席张良拾履孟母三迁苏武牧羊孔融让梨曾子杀猪三顾茅庐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1.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P66

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国无德不威”——《战国策》“人而无德,行之不远”——《论语》“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左传》

探究与分享: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阅读并思考:➊谈谈你对“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理解。➋想一想,还有哪个经典故事也传达了“慎独”精神?答案与解析:(1)这句话从字面上看的意思是:“梨子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内心也没有主人吗?”在更深层次上,许衡说明内心的主人就是自己的道德观念和原则。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自律、自我约束的精神。在面对诱惑和选择时,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原则,对于是非、善恶、荣辱有明确的标准,而不是无原则地追求个人利益或随波逐流。(2)许衡的言行是古人提倡的“慎独”“慎微”的生动写照。这一故事与东汉杨震“四知却金”的故事都是光明磊落、修心养性、自省慎独的典型。2.★中华传统美德具体道德理念和规范的内涵?P66-68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a.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华民族一贯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b.这一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P66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

为荣,背义为辱。”——南宋思想家·陆九渊《与郭邦逸书》

释义: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以道义作为其为人处世之根本。有道义的人会受到世人的尊重,丧失道义的人会让世人看不起,遭循道义是光荣之事,背信弃义则是令人耻辱之事。

相关链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内涵。P67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合称“八德”,是对诸多德目的概括总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①孝,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②悌,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泛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③忠,指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常指为国尽忠;④信,指讲诚信;⑤礼,指为人处世懂礼貌、讲规矩;⑥义,指做事情符合道义;⑦廉,指廉洁奉公;⑧耻,指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讨论:有人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已经过时了,你怎么看?“修其孝弟(悌)忠信”——《孟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中华典故:

墨悲丝染阅读故事并分组讨论:墨子的思想强调了什么作用?这对于今天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有怎样的启示?答案与解析:墨子认为“染缸"与“素丝”的关系就像后天的环境与人的关系。人的天性如同待染的素丝,把素丝放入什么颜色的染缸就能染成什么颜色的丝,即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受到怎样的影响,就会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由此可见,他强调人的品德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会改变或形成,肯定了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墨子的“染丝说”启示我们要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个人道德修养。2.★中华传统美德具体道德理念和规范的内涵?P66-68

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a.“德者,本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P67出自《礼记》,原意是道德是治国的根本出自《孟子》,意思是:对君子来说,最伟大的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品读诗词:

中华民族爱国情怀品读诗歌并回答:陆游和林则徐借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你还知道哪些精忠报国的爱国英雄?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执节不使命”

—苏武“精忠报国”

—岳飞“拒倭寇于海外”—戒继光“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2.★中华传统美德具体道德理念和规范的内涵?P66-68

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a.“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b.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P67-68“中华民族之复活”——▲精忠报国是中华民族爱国情怀的最高体现;振兴中华是中华民族爱国情怀的时代表达国礼故事:

“四海升平”观看并思考:这件国礼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民族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答案与解析:中华民族历来强调“明伦”“尽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国礼故事: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总书记选定了一件名为“四海升平”的景泰蓝赏瓶作为国礼,赠予参会的各经济体领导人。这件国礼的细节蕴含巧思:瓶身最大直径21厘米,代表APEC的21个经济体。器型四面开窗,周围以浮雕吉祥水纹环绕,既象征“四海”也代表环太平洋。“四海升平”寄意世界和平、共同发展。2.★中华传统美德具体道德理念和规范的内涵?P66-68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a.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b.这种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P68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日知录》

梁启超将之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当今世界还蕴含着为全人类的发展担当尽责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

....本课小结:▲本课重难点:重点:明确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难点: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中华传统美德具体道德理念和规范的内涵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1.下面图片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A.悌、贤 B.礼、和 C.诚、孝 D.悌、孝【答案与解析】D

本题考查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孔融让梨的故事是说孔融小的时候就知道把大个的梨给哥哥吃,教育我们要谦让,体现了“悌”,悌的意思是敬爱兄长。黄香温床的故事是说黄香为父母温床,体现的是“孝”,故D符合题意;本题选D。3课堂练习3课堂练习2.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有(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与解析】D本题考查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①:描写的是自然景物,故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②体现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统一,强调在有能力时心系家国,符合家国情怀;③体现鲁迅毫不保留地奉献自我的爱国之情;④体现文天祥以死明志,彰显对国家忠诚的至高境界,故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课堂练习3.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主题为“重建信任”。中国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是重信守诺的国家,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持续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机遇创造良好条件。这表明中国(

)①有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和担当②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③将担起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担④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与解析】B本题考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担起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担”说法错误,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但各国经济发展的主体责任在于各国自身,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4.2024年9月,黄宗德获得“共和国勋章”。黄宗德同志先后参加渡江战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在多场战役战斗中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黄宗德以实际行动(

)①诠释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②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③彰显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④展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与解析】B本题考查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①②④:黄宗德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说明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展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未体现出诚信守法、见利思义,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课堂练习3课堂练习5.对崇德向善价值理念的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主题,中国将“德善”作为一切道德的本源,以下词句能体现“崇德向善”的是(

)A.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位卑未敢忘忧国

D.由义为荣,背义为辱【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A:“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意思是对君子来说,最伟大的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体现要崇德向善,故A正确;BCD:B体现的是向榜样看齐,C体现爱国情怀,D指做人做事要遵循道义,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课堂练习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

)A.中华人文精神

B.中华传统美德

C.核心思想理念

D.自尊自信自强【答案与解析】B本题考查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B:根据教材知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课堂练习7.总书记善于用“中国风格”的表达方式,引经据典、融情于理。以下用典与其蕴含的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①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追求和谐美好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坚持做符合道义的事③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④言必信、行必果——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A.①② 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③④说法正确;①:比喻积少成多,体现了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故①说法错误;②:寓意单一之美难以构成春日之绚烂,这体现了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课堂练习8.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他带领团队攻克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等国际难题,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杨叔子身上集中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有(

)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②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④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