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节 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_第1页
第八章 第一节 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_第2页
第八章 第一节 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_第3页
第八章 第一节 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_第4页
第八章 第一节 二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1.牧场:A呼伦贝尔草原;B锡林郭勒草原。2.农业区:①天山绿洲农业、②河西走廊、③河套平原、④宁夏平原。【描图填图】·圈:用“”圈出主要种植业区的大概位置。【易错诊断】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只能发展畜牧业。 (×)2.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区灌溉水源相同。 (×)【练基础向下扎根】如图是徐先生途经某地区时拍摄的“草捆子”景观图片。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该图片拍摄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C)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2当地居民之所以打“草捆子”,最主要的目的是 (D)A.作为生活燃料B.作为建筑材料C.为草场提供肥料D.为牲畜准备越冬饲料【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特征及“草捆子”的用途。第1题,由图中景观地形平坦,草原辽阔,牧草充足可知,该地为内蒙古高原。第2题,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草捆子”的主要用途是牲畜越冬饲料。坎儿井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灌溉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小型蓄水池四个部分,坎儿井普遍分布于新疆吐鲁番地区。读图,回答3、4题。3下列有关坎儿井的叙述,正确的是 (D)A.分布在湿润地区 B.竖井主要是防止水分蒸发C.暗渠主要便于坎儿井的维护 D.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4坎儿井分布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A.水源 B.光照C.土壤 D.热量【解析】本题组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灌溉设施坎儿井的有关问题。第3题,坎儿井的修建是为了解决干旱地区的灌溉问题;其中,竖井便于坎儿井的维护,暗渠则是为了集水和输水。第4题,坎儿井分布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5新疆的瓜果有的特别甜,有的特别红,其原因是 (D)①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 ②绿洲的水源充足③云量多、光照强烈,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④夏季昼夜温差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新疆瓜果品质优良的原因。新疆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夏季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表皮的着色。(2024·唐山质检)西北地区天然草场广布,畜牧业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读西北地区略图,完成6、7题。6①②③地放牧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C)A.①-游牧为主,②-定居放牧,③-季节轮牧B.①-季节轮牧,②-游牧为主,③-定居放牧C.①-定居放牧,②-游牧为主,③-季节轮牧D.①-定居放牧,②-季节轮牧,③-游牧为主7该区域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是 (D)A.过度放牧,植被少 B.气候变暖,蒸发量大C.四周环山,降水少 D.地处非季风区,降水少【解析】本题组考查西北地区放牧方式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第6题,①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肥美,多为定居放牧;②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③天山牧场,相对高差较大,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的牧场。第7题,该区域荒漠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过度放牧,不是主要原因,但过度放牧会使荒漠面积变大;与气候变暖关系不大;地形不是主要原因,但会起到加剧作用。【练综合向上攀登】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45°N~50°N的优质奶源带,被誉为“乳都核心区”。下图示意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分布。据此完成8~10题。8“乳都核心区”地处 (B)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9导致甲→乙→丙植被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A.海陆B.海拔C.纬度D.地形10乙区域过度放牧导致的问题是 (D)A.水土流失严重 B.冰川退化C.森林过度砍伐 D.土地荒漠化【解析】本题组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第8题,由材料和图示可知,优质奶源带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常见的植被是草原。第9题,内蒙古自治区深居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受降水的影响,从东到西,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第10题,内蒙古自治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过度放牧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为沙尘暴埋下祸根。11草原牧场、戈壁大漠,成群的牛羊、成片的农田,展现了一幅西北地区壮美的画卷。图1为西北地区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2)西北地区东西差异较大,东部距海相对较近,降水较多。甲地地表景观以草原(荒漠/荒漠草原/草原)为主,主要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乙地以荒漠草原为主,主要畜种是阿拉善骆驼。(3)完成结构图,体会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①深居内陆,②以下,③干旱,④河流,⑤高山冰雪融水,⑥坎儿井。三北防护林建设四十多年来成绩斐然。图2为三北防护林成就示意图。(4)依据图中信息,列举两项三北防护林建设以来的成就。答: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地沙化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等。【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植被及畜种等。第(1)题,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第(2)题,西北地区东西差异较大,东部距海较近,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多在200~400mm,甲地地表景观以草原为主,主要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等;乙地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降水稀少,植被以荒漠草原景观为主,主要畜种是阿拉善骆驼。第(3)题,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在结构图中的相关内容是:西北地区①深居内陆;年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