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公开课_第1页
《24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公开课_第2页
《24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公开课_第3页
《24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公开课_第4页
《24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面积4.43万平方千米。这里气候极为干旱,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年蒸发量超过3500毫米。但这里发育了100多个湖泊,并拥有全球相对高差最大的沙山,形成了沙山与湖泊相伴的独特景观。巴丹吉林高大沙山与湖泊并存的成因,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材料】【思考题】1.查阅文献,了解上述争议内容,谈一谈,你对巴丹吉林高大沙山与湖泊并存成因的看法。2.巴丹吉林沙漠的一些湖泊边缘有淡泉水出露。讨论这些淡泉水比湖水对当地沙漠治理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巴丹吉林沙漠地理位置目录CONTENTE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含义01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0203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生态脆弱区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接过渡区域,目前泛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低、系统稳定性差的地区。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55KM小标题科尔沁草原科尔沁沙地何为“双面孔”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或丧失(风蚀、水蚀、冻融、盐碱)植被生长水热土肥减少沙漠化寒漠化石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气候变化人类活动荒漠化变化过程不毛之地荒漠化:由于

等因素造成的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是指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它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荒漠化的类型红色荒漠化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荒漠化的类型土壤盐碱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措施而引起耕作土壤盐渍化的过程。多发生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不合理的灌溉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荒漠化的类型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荒漠化的类型【自主探究】判断下列景观反映的环境问题及典型区域②①④

青藏冻融荒漠化西南石漠化南方红漠化华北盐碱化西北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科尔沁的荒漠化科尔沁的荒漠化活动2说出科尔沁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科尔沁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形较平坦,夏季降水较多,年温差大,天然植被以草原为主,土壤较肥沃。为何“双面孔”活动3【合作探究】总结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AD沙漠广布C沙质土广布气候干旱荒漠化严重降水稀少高大地形阻挡B河流较少EF风力侵蚀作用强G植被稀疏沙源丰富土壤易被侵蚀深居内陆蒸发旺盛大风频繁防风固沙能力弱活动4【阅读探究】1.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以及书本材料,分析科尔沁地区荒漠化快速拓展的人为原因。材料二

研究表明,科尔沁地区20世纪50代末至70年代中期,沙漠化面积增加9084平方千米。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面积增加9624平方千米。土地沙漠化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材料三

科尔沁地区人口与耕地面积统计表。人口快速增长粮食短缺养殖增加燃料短缺水资源短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荒漠化年份1949年1964年1998年耕地面积(万亩)137316721860人口总数(万人)1101923892.从社会、生态、经济说出荒漠化对科尔沁地区产生的危害。

塔里木河流域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加之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土地荒漠化加剧。从2004年开始,新疆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启动了以防沙治沙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达690万亩以上。与此同时,新疆以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土地荒漠化防治,目前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已明显改善。

(1)结合图2-41,分析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

当地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如滥牧、垦荒等导致植被破坏、耕地面积扩大,同时由于植被涵蓄水源能力下降和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和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进一步使得胡杨林枯死,最终荒漠化面积扩大。

我国近年来荒漠化动态变化情况,其中引起荒漠化面积有所增加的类型:盐碱化。

简析华北平原盐碱化成因:自然原因:①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2)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许多“红色荒漠”。所谓“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地区植被破坏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资料,了解“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比较其与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荒漠化成因的异同。主要分布区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区。

不同点: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加剧水土流失;地形多低山丘陵,重力作用显著。

塔里木河下游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风力作用显著。人类的不合理灌溉使得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相同点:不合理的人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地退化。人为破坏植被(过度樵采、毁林开荒、开矿等开发建设不当),加速了水土流失。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气候:黄土土质疏松坡度较大植被覆盖率低植被:地形:土壤: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请你从社会、经济、生态角度说出荒漠化对科尔沁地区产生的危害。农田、村庄、道路等受到威胁;丧失大量土地,引发饥荒、贫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沙尘暴提供沙源,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经济危害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经济损失巨大。生态危害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生产危害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双面孔”的变迁

在科尔沁草原,沙丘普遍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这表明科尔沁草原曾有三次沙地固定时期。据文献记载,公元9世纪契丹族在这里建立政权后,掳掠汉民和渤海国民前来垦殖,造成土地荒漠化。随着契丹族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这里的土地利用方式恢复为牧业,土地荒漠化有所逆转。清朝时期,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草原开荒,使荒漠化土地面积再度扩大。活动5人为原因①人口剧增②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③不合理利用水资源①控制人口规模②生态移民③退耕还林还草④封沙禁牧⑤调整农业结构⑥禁樵禁采⑦解决农民生活能源⑧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⑨发展节水农业⑩水资源综合调配与开发活动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而得名。经过多年治理,2015年7月28日,库布齐沙漠的绿化成果荣获联合国颁发的2015年度土地生命奖。【材料】1.读图2.45,描述库布齐沙漠的变化。2.库布齐沙漠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议一议,库布齐沙漠这些自然资源开发对保护当地地表植被有何作用?3.库布齐沙漠治理中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结合地形与地理环境,分析库布齐沙漠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原因。【思考题】问题:1.读图2.45,描述库布齐沙漠的变化。答案:库布齐沙漠面积显著缩小,仅有的部分沙漠呈碎片化分布。库布奇沙漠的变迁问题:2.库布齐沙漠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议一议,库布齐沙漠这些自然资源开发对保护当地地表植被有何作用?答案:风能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当地地表风速减弱,风力侵蚀,从而保护植被。太阳能开发:降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强度,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从而保护植被。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图问题:3.库布齐沙漠治理中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结合地形与地理环境,分析库布齐沙漠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原因。答案:库布齐沙漠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多,北部紧邻黄河地势较为平坦,能够得到黄河水的补给,故地下水较为丰富。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图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03第四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国际行动荒漠化造成的严重恶果及扩展趋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如今,防治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行动。我国荒漠化的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保护并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目的: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018.11浙江地理)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完成1、2题。1.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A.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 B.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C.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D.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2.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①合理用水 ②全面造林③禁止放牧 ④生态移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第1、2题图BD【思考题】(1)科尔沁沙地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2)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问题:(1)科尔沁沙地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答案:加剧沙尘暴灾害,局地气候变差;流域下游河水泥沙含量增加,河床淤积严重;农、牧业承载能力下降,威胁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等问题:(2)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答案:区域开发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秉承因地制宜原则,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

活动2(1)在地图上找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位置,说明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2)塞罕坝林场50多年艰苦造绿的案例,给予我们哪些启迪?谈一谈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思考题】问题:(1)在地图上找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位置,说明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答案:位于河北承德北部坝上地区。当地以高原和波状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当地气候属于半湿润向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区,河流稀少,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问题:(2)塞罕坝林场50多年艰苦造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