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五首1文定试验学校课件中心诗五首民权县和平路学校王光启第1页诗五首杂诗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第2页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第3页第4页王维介绍王维(约701-761),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河东人。外号“诗佛”。他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和孟浩然合称为“王孟”。苏东坡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第5页1、杂诗:写随时产生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标诗。2、来日:来时候。3、绮(qǐ)窗:雕画花纹窗户。绮,有花纹丝织品。4、着花未:着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示疑问。【注释】第6页诗歌赏析诗歌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语气,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异乡异地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亲友,欲知故乡情事分外热烈、急迫心情。那么,身在异地异客,最想知道什么样事呢?最令诗中主人公亲切怀想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借代,不但愈加生活化,而且也诗化了最普通家务事,同时又表达了诗人独钟梅花那种清高超脱品性。全诗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第7页对故乡来人问询,能够很多很多,为何诗人独问梅花是否开花?思索:第8页
近人王文濡评论:“即此寻常通问,而游子思乡之念,昭然若揭。”
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借代,不但愈加生活化,而且也诗化了最普通家务事,同时又表达了诗人独钟梅花那种清高超脱品性。全诗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第9页夜雨寄北李商隐第10页第11页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在晚唐诗人中,他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人中“三李”之一(李白、李贺)。有《李义山诗集》传世。作者介绍第12页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北方友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些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题目解释第13页
夜雨寄北(七言绝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问我回家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日期。在这秋夜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情景呢?第14页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亲人、欲归不得愁苦跃然纸上。第15页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愁苦交织于巴山夜雨,融入涨满秋池。“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第16页何当共剪西窗烛,陡然一转,构想日后重逢时候。却话巴山夜雨时。向“君”述说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情景。第17页小结这首诗经过归期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异乡对友人思念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波折意思。第18页书法作品观赏第19页第20页一字之师你知道吗?成语故事:成语“一字之师”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老师。第21页淮上与友人别郑谷第22页
郑谷(公元848—909年),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均为唐代诗人。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当初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郑谷考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他写一首《鹧鸪》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郑鹧鸪”之称。他与许棠、张乔、任涛等九位同辈人经常唱和往还,诗名颇盛,被誉为“芳林十哲”。郑谷、许棠、任涛、张口、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第23页扬州火车站第24页古城扬州运河第25页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郑谷第26页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长江边上杨柳依依,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游人。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我却要往长安而去。第27页“扬子江”,长江别称,点明了离别地点,“杨柳春”点明了季节。 杨花:飘飞柳絮。“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思绪写到了极致。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飘入友人耳中,更是显出千钧愁情。互道一声珍重,各奔前途。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第28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第29页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第30页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城阙:五津:指长安,送别之地。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首联叙述了两人一留长安,一往蜀州,将分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第31页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有《王子安集》。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一起提倡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作者介绍第32页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位姓杜朋友也是位不得志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时,彼此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一样,但此刻惜别之意却是一样啊!第33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四海之内,即全中国。在这诗人突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友人:“我们分手之后,即使天各一方,不过无须悲伤。海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作者用辽阔博大胸襟去劝慰友人,表示了作者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第34页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无为:岐路:沾巾:无须,不要。分手路口。沾湿手巾,指哭。此两句就前句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当然是悲伤,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无须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巾。第35页王勃这首送别诗,一洗酸楚情调,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全诗赏析第36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第37页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和柳宗元交谊很深。有《刘梦得集》。作者介绍第38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白居易相会时所作。白居易在酒席上吟诗一首,题为《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为刘禹锡长久被贬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感叹万端,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写作背景第39页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第40页诗歌朗诵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第41页首联点明自己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之久。弃置身:指遭受贬谪诗人自己。置:放置。诗文赏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第42页颔联经过用典,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心情。阔别已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怅惘心怀。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空吟:徒然地吟诵。第43页用典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昭篡权而被杀害。以后,向秀经过嵇康、吕安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思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思念被害王叔文、被贬柳宗元等人。第44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示自己遭贬23年感叹。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示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心情。用典第45页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考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丰富性,增加表示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效果,增强作品表现力和感染力。用典第46页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船旁边会有千帆驶过,枯萎树前头有万木争春。颈联表示了诗人乐观精神。侧畔:旁边。千帆:形容过往船只很多。病树:即枯树。万木春:万木逢春,生机勃勃。第47页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诗歌,暂且举杯,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吧。长精神:振作精神。长:增加,振作。尾联表示了诗人坚忍不拔意志。第48页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自然改变暗示社会发展,个人沉沦不算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必定比现在好,前景无限美好。第49页品析名句
“沉舟”“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诗人自己,而“千帆”“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新贵们。这一联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愤激之语,因为它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自然规律,其意义不但局限于诗人身世之感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哲理:以自然改变暗示社会发展,没落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定要发展起来,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必定比现在好,前景无限美好.第50页题目作者体裁内容情调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五律送别友人奔放豪迈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七律酬答友人豪放乐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淮上与友人别》郑谷七绝友人握别难舍哀婉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夜雨寄北》李商隐七绝思念友人深情期盼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总结第51页诗歌思想感情《杂诗》表示了作者思乡之情。《夜雨寄北》表示了游子羁旅巴山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淮上与友人别》表示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经过对别离赴任友人宽慰和劝勉,表示了对友情豁达态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示了作者对生活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归纳思想感情第52页诗歌定义诗歌是一个抒情言志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讲话为诗”。宋严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中国古代称不合乐为诗,合乐称为歌,当代统称为诗歌。它是一个按照一定音节、韵律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精神世界文学体裁。第53页诗歌特点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应社会生活一个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思想感情与丰富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含有鲜明节奏,友好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普通分行排列,重视结构形式美。
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应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思想感情;第三,丰富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含有音乐美第54页诗歌分类一、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概念,是从诗音律角度来划分。(1)古体诗:包含古诗(唐以前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古风、新乐府。
第55页(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正确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一个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指定赠与合同范文
- 生理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 上栗县六年级试卷及答案
- 山东英语八下期末试卷及答案
- MRPⅡ原理专题培训讲义
- 石油开采与能源安全战略考核试卷
- 弹射玩具行业智能制造与大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制造企业市场营销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江苏公务员网试题及答案
- 项目部施工管理实施计划编制任务分工表
- 【202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 橙色黑板风小学生知识产权科普PPT模板
- 电网公司变电设备带电水冲洗作业实施细则
- 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手册课件
- Q∕CR 9218-2015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ppt课件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及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
- 蠕墨铸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V”法铸造工艺及应用
-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