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迅时通信设备有限公司OMAPI技术开发文档_第1页
上海迅时通信设备有限公司OMAPI技术开发文档_第2页
上海迅时通信设备有限公司OMAPI技术开发文档_第3页
上海迅时通信设备有限公司OMAPI技术开发文档_第4页
上海迅时通信设备有限公司OMAPI技术开发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迅时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OMAPI技术开发文档(V6.0)

网址:

电话:

传真:

文档版本:V6.0

更新时间:20180208

版权所有©上海迅时通信设备有限公司2018。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

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NewRoczk

TECHNOLOGIES

OMAPI技术开发文档(V6.0)

本文主要介绍OMAPI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帮助程序开发人员学习并掌握OMAPI,最终利

用OMAPI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应用程序。

•点击这里下载PDF版。

•点击这里下载Word版。

读前须知

阅读本文档之前,您最好对我司的OM系列的IPPBX产品有一定了解。

推荐资料:《OM用户手册》、《OM管理员手册》、《OM功能学习指导书》。

资料下载:0M相关资料可到迅时官网下载。

说明:所有OM系列产品的OMAPI都是一样的,只是版本不同而已。

技术支持与服务

为保障开发者能够基于OMAPI顺利开发应用产品,我们提供了论坛、QQ群、微信公共号

等多渠道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OMAPI技术交流QQ群号:

OMAPI技术咨询电话:转278

迅时IPPBX客服电话:

微信公众号:

迅时通信迅时OMAPI

发布时间:2017-02-08

目录

OMAPI技术开发文档(V6.0)....................................................错误!未定义书签。

1快速入门................................................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初次见面............................................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交互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测试demo............................................................................错误!未定义书签。

1.4API认证............................................错误!未定义书签。

2OMAPI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控制命令(Control)................................................................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查询(Query)...................................................................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配置(Assign).................................................................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呼叫保持和接回(Hold/Unhold)......................................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静音开启与解除(Mute/Unmute)....................................错误!未定义书签。

2.1.5监听和插播(Monitor/Talk/Listen).................................错误!未定义书签。

2.1.6强插(Bargein)................................................................错误!未定义书签。

2.1.7强拆(Clear)....................................................................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呼叫转接命令(Transfer).................................................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连接(Connect)..........................................................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队列(Queue).............................................................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会议(Conference)....................................................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语音管理命令(Manage)...................................................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查询语音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删除语音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来电受理(Accept)...........................................................错误!未定义书签。

2.5事件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系统事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分机状态变更事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呼叫状态变更事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5.4来电呼入控制流程事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2.5.5按键信息事件(DTMF)....................................................错误!未定义书签。

2.5.6语音文件播放完毕事件(EndOfAnn)..............................错误!未定义书签。

2.5.7分机组队列事件(QUEUE)..........................................错误!未定义书签。

2.6通话记录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呼入(IN).........................................................................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呼出(0U).......................................................................错误!未定义书签。

2.6.3内部互拨(L0).................................................................错误!未定义书签。

2.6.4呼叫转移(FI/FW)............................................................错误!未定义书签。

2.6.5双向外呼(CB).................................................................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实现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点击拨号............................................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来/去电弹屏.........................................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多级IVR...............................................................................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来电黑名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来电直通车.........................................错误!未定义书签。

3.6指定中继外呼.......................................错误!未定义书签。

3.7酒店叫醒解决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8API+TTS实现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9语音播报实现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API中间件解决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API+侬好解决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API+云平台解决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分机外呼控制实现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监听+插播+强拆实现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接通后播放语音实现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16满意度评价实现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17公网服务器访问私网内OM................................................错误!未定义书签。

3.17.1端口映射.......................................错误!未定义书签。

3.17.2配置云平台做代理转发...........................错误!未定义书签。

3.17.3客户端直接访问OM....................................................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专题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4.1IPPBX...................................................................................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语法和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4.3API认证............................................错误!未定义书签。

4.4API反向认证........................................错误!未定义书签。

4.5API功能开关........................................错误!未定义书签。

4.6API控制模式功能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4.7外转外功能开关.....................................错误!未定义书签。

4.8录音...............................................错误!未定义书签。

4.9FSP录音下载.......................................错误!未定义书签。

4.10语音文件配置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语音菜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出队列判断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插播TTS远程语音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4.14迅时云平台配置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4.15跨域访问OM的解决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4.16Telnet登录OM后台的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5常见问题解答............................................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网络环境相关问题解答................................错误!未定义书签。

5.2API认证相关问题解答................................错误!未定义书签。

5.3menu相关问题解答..................................错误!未定义书签。

5.4配置相关问题解答...................................错误!未定义书签。

5.5呼叫相关问题解答...................................错误!未定义书签。

5.6事件相关问题解答...................................错误!未定义书签。

5.7CDR相关问题解答...................................错误!未定义书签。

5.8其他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6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系统参数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6.2系统参数查询和配置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软件版本迭代.......................................错误!未定义书签。

Rev21(GA)...................................................................错误!未定义书签。

Rev13(GA)...................................................................错误!未定义书签。

Rev07(GA)...................................................................错误!未定义书签。

Rev02(GA)...................................................................错误!未定义书签。

Rev2(GA).....................................................................错误!未定义书签。

Rev6(GA).....................................................................错误!未定义书签。

6.4文档更新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1快速入门

本章简单介绍OMAPI基本概念及应用服务器和0M之间的基本交互原理,手把手教你完

成OMAPI认证配置,并使用测试工具体验应用服务器和0M之间的消息交互,助您快速

入门。

1.1初次见面

关于OMAPI

迅时0M系歹ij的IPPBX设备提供统一的开放式接口---OMAPI,开发者可以通过OMAPI

对OM设备进行控制、监控和数据统计等。

OMAPI本质上是经过封装的简单XML消息,应用服务器和0M设备之间通过HTTP协议

进行通信。

1.应用服务器通过OMAPI对OM进行操作:参数查询、参数配置、状态查询、呼叫控制、

呼叫转接等。

2.OM实时向应用服务器推送报告:分机状态变化、呼叫状态、配置变化、服务启动、DTMF、

语音播放完毕和通话记录等。

OMAPI使OM设备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开发者可利用OMAPI开发或对接呼叫

中心、计费系统、酒管系统、CRM、OA办公系统等丰富多彩的应用。

OMAPI有如下四类本领:

q大西切

承翳釐融词图含解通1遑

可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点击拨号、来/去电弹屏、通话记录、录音、状态监控、分机组和队

列、IVR语音导航、满意度调查、酒店叫醒服务、语音信箱、语音验证码、来电黑/白名单

等。

成功案例和合作共赢

迅时搭建了一个类似于第三方应用市场的平台——企业应用平台,所有利用OMAPI开发

的应用产品都可以申请上架到该平台。

上架该平台至少有两大好处:

1.扩展渠道:迅时的渠道就等于你的渠道。迅时在全国大约有1200家渠道和合作伙伴,

这些渠道会向用户推荐你的应用产品。当用户需要购买时,渠道人员会联系你。另外,

我们也会定期推广优质的应用产品。

2.数据统计和分析:迅时会定期将您的应用产品的访问量、用户喜欢数量、排名等统计结

果以邮件或微信形式发送给你,让你轻松掌握市场反馈。

迅时欢迎更多合作伙伴的参与,共同解决中小型企业的办公和通信问题。

1.2交互原理

简单认识OMAPI之后,我们来了解下OMAPI的通信方式。

传输协议

应用服务器和OM之间基于HTTP协议进行通信,API消息封装在HTTP包体中。

消息内容如:

HTTP请求消息:

POST/xmlHTTP/1.0

Content-Type:text/xml

Content-Length:101

<?xmlversion="1.0"encoding="utf-8"?>

<Controlattribute="Query">

<Devicelnfo/>

</Control>

HTTP响应消息:

HTTP/1.0200OK

<?xmlversion=n1.0uencoding=Hutf-8"?>

<Devicelnfo>

<manufacturer>NewRockTechnologies,lnc</manufacturer>

<model>Rev1.0.1WROC2000-1S/1</model>

<version>Rev1.1</version>

<mac>00:0E:A9:00:12:BD</mac>

<devices>

<extlineid=HPhone1nid=n200n/>

<extlineid="IPPhone50Mid="208H/>

<linelineid='Line2“id=""/>

dinelineid=HIPLine21'*id="n/>

</devices>

</Devicelnfo>

通信方式

应用服务器和OM之间的交互是双向的,双方互为HTTP服务端和客户端。

正向:应用服务器作为HTTP客户端,OM作为HTTP服务端

应用服务器请求OM执行某个功能(如,发起呼叫)或提供某些信息(如,查询状态)。

此时,采用的是HTTPPOST方法、TCP短连接方式(注:OM只支持TCP短连接接收)。

流程为:①请求②响应③断开。

交互图如下:

应用服务器(HTTPClient)0M设备(HTTPServer)

----------------由应用服务器主动和OM建立TCP连接--------------►

----------------应用服务器向OM发送HTTPPOST请求--------------►

POST.'xmlHTTP/LO

Content-rype:texVhtniI

Content-Length:!01

<?xmlvcrsion=M1.0Mcncoding=,*utf-8n?>

<Controlattributc=HQueryn>

<DcviccInta'>

</Control>

步骤3-----------应用服务II接收OM回复的HTTP响应

HTTP1.0200OK

Date:Eri,21Mar201409:3331GMI

Server:2.2,61

Cachc-Contn)l:no-cachc

Pragma:no-cachc

Expires:-!

Connection:close

Contcnt-Tji^c:tcxt'xml

Content-Length:504

<?xmlvcr5ion='*1.0°cncoding=Mutf-8**?>

<Devicelnfb>

<manutacturer>NewRockTechnologies,Inc<.nunutacturer>

<modd>Rcv1,0.1WROC2000-1<'modcl>

<vereion>Rev1<.Version>

<devices>

<extImei^Phonerid=H20R"Z>

<extlineicH'IPPhone10"id=-2(XF/>

<linelineid”Line2”id”61204321”》

Vinelincid=HIPLinc21Mid="6l2OO375”>

〈/devices〉

<.DeviceInfb>

步骤4----米------般情况下,由应用服务器主动断开TCP连接------X-------►

情况二:OM作为HTTP客户端,应用服务器作为HTTP服务端

OM主动向应用服务器推送某些消息(如,分机振铃事件),应用服务器收到消息后断开

TCP连接(注:这里不是标准的HTTP请求响应流程,不需要应用服务器回复响应)。

此时,采用的是HTTPGET或POST方法(默认为GET,若参数API_METHOD=1,则

为POST)。

注:OM默认以短连接方式推送消息,也可通过参数CONTROL_TYPE配置为长连接。

建议采用短连接方式。

流程为:①接收消息②断开。

应用服务器(HTTPServer)OM设备(HTTPClient)

。监听TCP连接

<4--------------------------接受由OM发起的TCP连接请求-------------------

步赛3】----------------接收由QM发送的HTTPGET谙求------------------

GET/busy.htmHTTP/l.l

Host:53

Cache-Control:no-cachc

Content-Length:93

<?xmlversion-1.0*'encoding="ut08”?>

〈Eventattribute"BUSY"〉

<extid”218”3

〈/Event)

步骤4】X.........一般情况下,由应用服务器主动断开TCP连接--X-―

1.3测试demo

我们提供多种语言(如PHP、JAVA、C#、C)编写的发送和接收消息的demo,详情请参考

API新编开发指南•

下面,我们用测试工具(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应用服务器)来演示OM和API应用服务器的

配置方法及收发消息过程。

配置

注:这里我们采用IP认证方式。

步骤一:配置OM设备认证地址

登录0M设备页面,点击应用服务器〉API,在应用服务器一栏选择自定义(默认选中为

侬好,侬好是内置在设备里的小型呼叫中心),填写应用服务器地址(即测试工具所在的电

脑IP:OM发送端口,可自定义)如,7:8989o

步骤二:配置分机和外线的API开关

进入应用服务器>API,在API功能开关一栏将分机和外线的状态监控、来电应答前/来电

应答后控制开关打开,点击保存,并重启设备。

设备配置如下图所示:

OM20产品馔中■憔»£;।jfia

步骤三:配置测试工具

1.点击这里下载测试工具及其源代码,并在电脑桌面打开,填写一个HTTP监听端口(该

端口与设备上配置的0M发送端口保持一致,应为8989),点击开始监听。(注:测

试工具的源码可点击这里下载)。

2.填写发送地址(即0M的IP地址和HTTP端口),如19:80。

注;OM的HTTP端口默认为80,可在设备高级设置〉安全配置〉Web管理处修改。

测试工具配置如下图所示:

跑个流程

完成了配置以后,接下来我们演示一个分机呼叫分机的流程,为第二章的接口使用和理解奠

定基础。

发送命令

如何通过OMAPI实现分机呼分机呢?

只需向0M发送一条API消息:

<?xmlversion="1.0"encoding="utf-8"?>

<Transferattribute="Connect">

<extid="200"/>

<extid="2017>

</Transfer>

说明:

第一行是XML声明,每个API消息都有且相同。它定义了XML的版本(1.0)和所使

用的编码方式(utf-8)o

•第二行是XML的根。根元素Transfer表明这个是一个呼叫转接类的API。属性值

Connect表示本次转接的属性为连接。

•第三、第四行中ext是“分机’的英文单词extension的简写,200为主叫分机号码,201

为被叫分机号码。

•第五行为根节点的闭合标签。

注:更多XML的语法参见XML教程,更多OMAPI语法详解请参见第二章。

观察执行结果

执行完该API后,后续流程为:

1.主叫分机200会先振铃(默认,先呼谁后呼谁由参数API_CALLING控制);

2.将200摘机后,被叫分机201开始振铃,并且200可以听到“嘟嘟”的回铃音;

3.将201也摘机后,双方成功建立通话:

4.任意一方挂机后通话结束。

观察收到的API消息

查看测试工具,可以看到接收到很多条API消息。这些消息中,有两个消息是话单(CDR),

其他的为事件(Event)。

•CDR为通话记录,在通话结束时产生。2个CDR中一个是主叫分机的通话记录,另一

个是被叫分机的通话记录;

•Event表示事件消息,由呼叫过程中0M自动触发。

1)事件

本次呼叫过程中,收到的事件属性有这些:BUSY、IDLE、RING、ALERT、ANSWER、

ANSWERED.BYE。

其中:

•BUSY和IDLE是一对,在分机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BUSY表示分机由空闲变为忙状

态,IDLE表示分机由忙变为空闲状态;

・RING、ALERT,ANSWER.ANSWERED.BYE属于一个系歹ij,在呼叫过程中产生。

其中:

oRING和ALERT是一对,RING表示分机开始振铃,ALERT表示收到对方的回铃

(ringback)信号。

oANSWER和ANWERED是一对,ANSWER表示分机应答,ANSWERED表示收

到对方应答的信号。

oBYE表示通话结束。

通过以上事件,你可以实时监控分机的线路状态和呼叫情况,并可以实现一些应用功能,比

如:来/去电弹屏(当分机振铃时将来电号码对应的客户资料弹屏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注:更多关于事件的介绍,参见2.5章节。

2)通话记录(CDR)

通话结束后,0M会立即将通话记录推送给应用服务器(这里指测试工具)。

消息格式

<?xmlversion="1.0"encoding="utf-8"?>

<Cdrid=H103713-0H>

<callid>32820</callid>

<TimeStart>209</TimeStart>

<Type>IN</Type>

<Route>IC</Route>

<CPN>200</CPN>

<CDPN>201</CDPN>

<TimeEnd>203</TimeEnd>

<Duration>2</Duration>

<TrunkNumberx/TrunkNumber>

<Recording>20170308/200_201_20170308_103711_8034_cd.wav</Recording>

<RecCodec>PCMU</RecCodec>

</Cdr>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解释说明

Cdrid通话记录的编号。格式:系列号+年月日时分秒+固定内容卜0)

callid通话的相对唯一标识符

TimeStart呼叫起始时间戳,格式:年月日时分秒

Type话务类型,IN表示呼入,LO表示内部呼叫

Route路由类型,IC表示内部路由

参数名称解释说明

CPN主叫号码

CDPN被叫号码

TimeEnd呼叫释放时间戳,格式:年月日时分秒

通话时长,单位:秒。即,从呼叫接通到呼叫释放的时长,不包括振铃

Duration

时间。

Trunk中继号码(本次是内部呼叫,没有用到中继,所以值为空)

Recording录音文件的相对保存路径,格式:生成日期/录音文件名称

注:更多关于CDR的介绍,参见2.6章节。

1.4API认证

API认证方式包括正向认证和反向认证两种。

正向认证:应用服务器向0M发送请求命令时,需通过0M的认证。

反向认证:0M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消息时,需通过应用服务器的认证。

一、正向认证

正向认证分为IP认证和数字签名认证两种方式,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场景选择一种来

完成认证。

IP认证

IP认证,只允许某一固定IP地址向0M发送API请求,其他地址统统认为没有权限.

适用的应用场景:

1.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域名固定;

2.一个应用服务器对接一台0M;

3.应用服务器和0M之间网络互通。

配置

配置方法,如下图所示:

参数说明:

•服务器地址: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域名和监听端口,如:7:8989。

如果用户未指定端口时默认为80端口。

•URL:接收API报告的相对路径(也可不填写)。格式为:

{parti}/{part2}/{part3}/{......},如:omapi/reporto

服务器地址和URL组合起来即为应用服务器接收API报告的全路径,如:

7:8989/omapi/report,

应用服务器地址的作用:

1.接收API报告:0M会将API消息推送给这个地址;

2.访问权限控制:0M只受理从该服务器的IP地址(端口不影响)发送的API请求;

拒绝受理从其它地址发送的API请求,并对该请求响应Unauthorized»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详情。

数字签名认证

数字签名认证本质上是通过验证0M和应用服务器双方持有的秘钥来完成认证。

版本要求

OM软件版本:Rev9及其以上。

适用的应用场景:

1.应用服务器采用动态域名,IP地址不固定;

2.一个0M要对接多个API应用服务器;

3.API应用客户端要直接访问0M;

4.API消息的源地址容易发生变化;

5.应用服务器通过迅时云平台转发消息给0M。

配置

配置参数:数字签名认证密码(接收)和数字签名有效期。

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参数说明:

1.API数字认证密码(接收):0M对应用服务器认证的秘钥,可自定义,需和应用服

务器发送请求时携带的秘钥保持一致。

2.API数字认证有效期:可自定义,范围:0-86400,单位:秒,只有在该有效期内认

证参数才有效,0表示永久有效。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详情。

注:不论是IP认证还是数字签名认证,都需要在OM页面配置应用服务器地址,用来接

收API消息。

二、反向认证

反向认证,即应用服务器对OM的认证。OM向应用服务器推送API消息时携带Auth认

证信息,应用服务器根据收到的消息是否满足认证条件来选择是否接收该消息。

注:只有应用服务器要求对OM进行认证时才配置,若不要求,可不配置。

版本要求

Rev16及以上

配置

配置参数:数字签名认证密码(发送)和数字签名有效期。

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参数说明:

1.API数字认证密码(发送):应用服务器对0M进行认证的秘钥,可自定义,需和

应用服务器接收消息时配置的秘钥保持一致。

2.API数字认证有效期:可自定义,范围:0-86400,单位:秒,只有在该有效期内认

证参数才有效,0表示永久有效。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详情。

2OMAPI接口

本章为OMAPI接口部分,包括API请求命令和API报告两部分内容。

・API请求命令,指应用服务器向OM发送的API消息,包括制命令、转接命令和来电

受理命令三种类型。

・API报告,指OM主动向应用服务器推送的API消息,包括事件报告和通话记录报告

两种类型。

2.1控制命令(Control)

控制命令包括查询、配置、呼叫保持与接回、静音与解除静音、监听、强插、强拆。

2.1.1查询(Query)

此类API用于查询0M设备上指定对象的相关信息(如,配置参数和状态)。这些对象包括:

设备信息(deviceInfo)分机(ext)、中继(trunk)>来电(visitor)去电(outer)、分

机组(group)、语音菜单(menu)。

查询请求的规则说明

・最小的查询单位是对象,即不支持单独查询该对象的某一个具体参数。

查询结果的规则说明

・查询结果中包含该对象的所有可提供的相关参数和状态信息。

・如果查询结果中没有携带某个参数信息,则可能原因为:

°该参数值为默认值;

°该参数不存在;

°不支持查询该参数。

查询设备信息

该API用于查询0M设备自身的相关信息,如:生产商、硬件版本、软件版本,以及所有

的分机、分机组和中继等。

请求示例

<?xmlversion="1.0"encoding="utf-8"?>

<Controlattribute="Query">

<Devicelnfo/>

</Control>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类型参数说明参数值说明

<Devicelnfo>stringOM设备的基本信息无值

响应示例

<?xmlversion="1.0"encoding=Hutf-8"?>

<Devicelnfo>

<manufacturer>NewRockTechnologies,lnc</manufacturer>

<model>Rev6.0.0OM20-2S/2</model>

<version>Rev11</version>

<mac>00:0E:A9:00:12:BD</mac>

<devices>

<extlineid=HPhone1nid=n200"/>

<extlineid=HIPPhone50"id="208M/>

dinelineid="Line2nid=""/>

dinelineid="IPLine21Hid=(m/>

<groupid=T>

<extid=M200"/>

</group>

</devices>

</Devicelnfo>

参数说明

说明:v>表示必选项,口表示可选项(当参数值为默认值或空时,响应消息可能不携带该参

数),|表示或者关系

参数名称类型参数说明参数值说明

Devicelnf

objectOM设备信息无

0

<manufac

string生产商NewRockTechnologies,Inc

turer>

<model>string硬件版本如Rev6.0.0OM20-2S/2

参数名称类型参数说明参数值说明

<version>string软件版本如Rev11

如00:0E:A9:00:12:BD(由系统

[mac]string物理地址参数API_MAC决定是否携带

MAC地址)

[ext]object分机

<ext分机的线路编号,是分<Phone|IPPhone>{NO.},如:

string

lineid>机的唯一固定标识Phone1

<extid>string分机号

line和trunk是指同一个对象,

[line]object中继(外线)

即中继(外线)

<line中继的线路编号,是中<Line|IPLine>{NO.},如:Line

string

lineid>继的唯一固定标识13

[lineid]string中继号

[groupid]int分机组的序号1-50

注:

・响应结果中包含所有的分机线路和中继线路信息,如果设备线路量很大,注意查询接收

的缓存空间;

・设备线路量大时,建议使用web的分页查询接口分别获取分机或中继线路。

查询分机

该API用于查询指定分机的相关信息,如:配置参数、分机状态、通话方等。

请求示例

<?xmlversion="1.0"encoding="utf-8"?>

<Controlattribute="Query">

<extid="208"/>

</Control>

参数说明

参数名

类型参数说明参数值说明

<extid>string分机号必须为0M上的有效分机,值不能为空

响应示例

<?xmlversion="1.0"encoding="utf-8u?>

<Status>

<extid=M208M>

<lineid>Phone1</lineid>

<groupid="1V>

<groupid=M27>

<staffid>1304081</staffid>

<Call_Pickup>yes</Call_Pickup>

<Fwd_Numberx/Fwd_Number>

<Call_Restriction>3</Call_Restriction>

<Off_Line_Num>200</Off_Line_Num>

<mobilex/mobile>

<forkx/fork>

<emailx/email>

<record>on</record>

<api>7</api>

<voicefile>welcome</voicefile>

<state>active</state>

<outerid=M8"from=n208Hto='n,trunk』”callid=,,28680">

<state>talk</state>

</outer>

</ext>

</Status>

参数说明

说明:v>表示必选项,口表示可选项(当参数值为默认值或空时,响应消息可能不携带该参

数),|表示或者关系

参数名称类型参数说明参数值说明

<extid>string分机号纯数字字符串

分机的线路编号,是分机IPPhone|Phone

<lineid>string

的唯一固定标识XXX

参数名称类型参数说明参数值说明

工号,分机接通前会向来

[staffid]string纯数字字符串

电方播放该工号

分机组,这里为该分机所

[group]int1-50

属的分机组

语音文件,这里为分机队

只支持.dat和.pcm格

[voicefile]string列中排队等待时播放的

语音文件

员工的电子邮件地址(暂

[email]string

无对应功能)

0:内线,1:市话,

[Call_Restriction]int呼叫权限

2:国内,3:国际

代接权限,是否允许来电

[Call_Pickup]stringYes:允许,no:不允许

被其它分机代接

免打扰功能开关,开启免

[No_Disturb]string打扰后分机将屏蔽所有on:开启,off:关闭

来电,但能主动发起呼叫

0:关闭,1:全转,

[Fwd_Type]int呼叫转移方式

2:遇忙或无应答转

[Fwd_Number]string呼叫转移号码值为空时关闭

[fork]string同振号码值为空时关闭

分机绑定的手机号,该手

[mobile]string机号可作为呼叫转移、离值为空时关闭

线转移的缺省配置

[record]string实时录音功能开关on:开启,off:关闭

0:关闭API状态监控

7:开启API状态监控

[api]intAPI的功能开关

点击查看API功能开

关详细介绍

[state]string线路状态Ready:空闲可用

参数名称类型参数说明参数值说明

Active:振铃、回铃或

通话中

Progress:模拟分机摘

机后等待拨号以及拨

号过程中

Offline:IP分机离线

Offhook:模拟分机听

催挂音时的状态

去电,这里作为该查询分

[outer]object

机的通话方

去电的编号,可依据该参

[id]int

数进行呼叫转接

[from]string原始主叫号码

原始被叫号码(对于

<to>stringvisitor而言,原始被叫为

来电呼入中继号码)

中继号,即该去电从该中

[trunk]string

继呼出

[callid]int通话的相对唯一标识符

Talk:通话进行中

Prog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