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微专题 风(讲义)(原卷版)_第1页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微专题 风(讲义)(原卷版)_第2页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微专题 风(讲义)(原卷版)_第3页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微专题 风(讲义)(原卷版)_第4页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微专题 风(讲义)(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专题风目录TOC\o"1-4"\h\u01考情透视·感悟高考 2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303情境导入·重温考点 3题型一风 3典题研析·思维建模 3知识再现·查漏补缺 41.风 4典题研析·思维建模 9知识再现·查漏补缺 92.背景风 9典题研析·思维建模 10知识再现·查漏补缺 123.局地风 12典题研析·思维建模 16知识再现·查漏补缺 174.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7思辨延伸·命题预测 18考向01从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角度,考查风向与风力 18考向02从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角度,考查局地风 19考向03从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角度,考查风对地理环境影响 19考点要求年份命题统计命题情境和角度风2024广西,18(1)题,8分以瑞士中部高原地区莱芒湖区大风和冰冻现象为情境通过莱芒湖区大风形成过程考查风力福建,6-7题,6分以海南岛东侧大陆架水下监测为情境通过海平面变化考查风的形成浙江1月,17题,2分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时的天气形势为情境通过风向变化最大考查风向2023浙江1月,24题,3分以“热泡”上升形成雷雨天气为情境通过等压线判读考查风向2022山东,16题,14分以冷空气南下过程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气温分布为情境通过风向和山脉阻挡冷空气、冷空气对海产影响考查风向和风的影响浙江6月,24-25题,6分以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为情境通过风速和风向判读考查风浙江6月,27题,10分以黄淮地区干热风灾害、皖苏两省干热风日数分布为情境通过干热风空间分布、成因、影响分析考查干热风【命题趋势】近三年高考中对风向、风力、局地风等考查频率较高,综合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题型一风(2024·浙江1月选考)2023年某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地带来强降水。下图为该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1.未来两日,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是(

)A.东北→西南 B.东北→西北C.西南→东南 D.东南→西北2.(2024·广西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a示意欧洲部分区域一种典型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图b)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100千米。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下方常有层云(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形成;当有其他条件配合时,莱芒湖畔局地还容易出现冰冻现象。右图为莱芒湖畔某次发生冰冻时的街景。(1)结合图,分析莱芒湖区大风的形成过程。1.风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的疏密温差的大小离高(低)压中心的距离重力顺着山坡往下吹,风力变大;往上吹,风力变小摩擦力(下垫面)水域面积的大小地形的起伏阻挡/加强(狭管效应)海拔高的地区,空气稀薄,风受空气阻力小,风力强植被覆盖率建筑物的多寡风向的确定通过地理位置定位判读气候类型风向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地中海气候终年受西风带影响热带草原气候冬季受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的影响通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判断风向的呈现形式和绘制(1)风向呈现方式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如东北风是从东北方向吹向西南方向的风。通常呈现风向的方式有两种:①风矢风矢用来表示风,由风向杆和风羽组成。风向杆指出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风羽是指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的短划线和小三角,用来表示风速,一道短线代表1级风,一道长线代表2级风,一面三角旗帜代表8级风。②风玫瑰图频率最高的方位,表示该风向出现次数最多,如右图中的东南风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东北风,西南风出现次数最少。(2)等压线图中风向的绘制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一般用虚线箭头表示)。第二步,根据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画出偏转方向(用实线箭头表示)。如果是近地面的风,偏转角度为30°~45°;如果是高空的风,则偏转90°,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如下图所示:风向日变化的原因分析根本原因: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温度差异,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气压差异导致气流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便形成风。典型区域:海陆交界处、湖陆交界处、绿洲与沙漠交界处等,这些区域昼夜温度差异明显,就会导致风向变化明显。答题步骤:第1步——点出两处为不同的下垫面第2步——点出该地区多晴天天气,昼夜温差大第3步——白天,一个地方比热容大,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区;一个地方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区;风便从一个地区(高压区)吹向另一个地方(低压区)第4步——晚上,一个地方(比热容大)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区;一个地方(比热容小)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区;风便从一个地方(高压区)吹向另一个地方(低压区)第5步——所以风向日变化明显(2023·重庆卷)美国夏威夷地区瓦胡岛(21°30'N,157°50'W)大范围连续性降水少,但受岛屿内高大山地影响,夏季阵性降水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瓦胡岛阵性降水多发期间,控制该岛的大气环流是(

)A.热带气旋 B.西南季风 C.盛行西风 D.东北信风2.背景风大尺度的全球性风向(背景风):行星风带(风带)和季风(一)行星风带行星风带指在不考虑地形起伏和海陆分布影响的情况下全球范围盛行风带的总称,就是三圈环流形成的六个风带(南北半球对称,也可以说是三个风带):1.风带性质及分布低纬信风带干热—副热带地区,风由高纬(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低纬(赤道低气压带)中纬西风带温湿—温带,风由低纬(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高纬(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干冷—寒带附近,风由高纬(极地高气压带)吹向低纬(副极地低气压带)2.行星风带一般只适用南半球和北半球大陆西岸三圈环流是建立在地表均匀(没有海陆差异)和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赤道的基础上,所以气压带和风带是理想模式,只适用南半球和北半球大陆西岸。注意:北半球大陆东岸要用季风环流来解释。3.风带的影响因素(实际模式)季节因素气压带、风带不是静止的,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南北移动海陆分布因素被切断,由理想的带状分布变成块状分布。因此原本理想的带状的气压带、风带不再严格存在(二)季风1.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以东亚季风最为显著,东亚季风区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远东沿岸地区。2.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季风,以南亚西南季风最为典型,南亚季风区(热带季风)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中南半岛以及我国西南局部地区。3.青藏高原的冷热源作用形成的季风(高原季风):(2024·广东卷)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暖季上、下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则该地(

)A.大气下沉气流增强 B.冰面的流水作用减弱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下行风焚风效应减弱5.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

)A.年均气温趋于降低 B.冰川消融加快C.年降水量趋于增加 D.湖泊效应增强(2022·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7.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8.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3.局地风小尺度的风(局地风)主要指热力环流引起的风,不仅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还有湖陆风(大面积水域和陆地之间)、绿洲风(绿洲和沙漠之间)等,它们都是由于热力差异导致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而且风向在昼夜之间发生变化(城市风除外)。1.对小尺度的风的分析,注意四个信息关键点宏观区域位置决定有没有大尺度背景风的影响—盛行风带、季风区等微观区域条件有没有(有什么类型的)下垫面差异,形成什么类型的热力环流或风判断有无叠加是否有形成其他局地风的条件,是否存在局地风之间的叠加风的影响因素除了热力差异形成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外,根据题目信息,分析其他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如地面摩擦力、地形的阻挡或狭管效应、植被覆盖率等几种特殊的小尺度风①焚风效应概念当空气越过高山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在山麓地带形成高温干燥气流的现象

形成条件①地形:山地的背风坡;②大气环流:气流下沉影响因素①正相关:垂直高差、地面温度;②负相关:空气湿度、植被覆盖率、降水量分布中纬度相对高度不低于800-1000m的山地影响有利方面:增加热量,促进农作物、水果成熟;加速积雪融化,增加土壤水分。不利方面:导致农作物枯萎,树叶焦枯,土地龟裂、干旱;引发森林火灾;使高山地区加速积雪融化,引发山洪等②冰川风概念沿着高山冰川表面向下吹的风,称为冰川风形成由于冰川表面气温与周围同高度气温相比要低得多,近冰川面的空气密度较大,冷而重的空气团沿着冰雪表面向下坡方向流动,形成冰川风。风速可达3m到10m每秒(7级风左右),厚度可达到2000m。夏季晴朗的白天,冰川表面与周围温差对比最大,冰川风最强盛分布我国青藏高原、天山、祁连山都有此风的存在,其中珠峰北坡冰川风很强势,对北坡登峰造成很大威胁③布拉风概念布拉风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温暖沿海(湖)地区倾落的寒冷暴风。这种风是因为在不太高的寒冷高原上的严寒空气,受暖海面上暖低气流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形成条件迎风坡有利于冷空气堆积;适合的气压梯度;背风坡陡峻且相对高度不大,使爬越山顶的气流下沉绝热增温不多影响布拉风可以促进气体混合和植物授粉,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繁殖;同时也可以带来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气温,给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一定好处④圣安娜风概念圣安娜风是在每年的秋季至初春,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低地出现的强劲的干热风,一般为东北风,会引发火灾。形成条件冬半年,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的东北部有内陆高压,气流由内陆高压向加利福尼亚州沿海低压流动,形成东北风(气压差);气流在由高原荒漠吹向沿海低地的过程中下沉增温、加速,变得干热(重力);干热气流在通过沿海山谷的过程中,风速加大,变得强劲,最终形成圣安娜风。(地形)影响由于加利福尼亚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秋季气温下降后,林中落叶纷纷,为干热大风引发火灾提供了燃料,秋冬圣安娜风一来,很容易引发山火。因此,圣安娜风被称为“魔鬼风”。④峡谷风概念峡谷风是因经过山区而形成的地方性风。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由于空气质量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流体的连续性原理),从而形成强风。形成条件地形条件——大多为峡谷地区,或者是在间距极小的城市高层建筑之间;气象条件——比如寒潮、沙尘暴、台风等,都会引起大范围、大规模的空气流动,经过狭管效应的加强,就可能产生灾害性大风。影响高楼峡谷风直接影响了建筑物和居民的安全,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危害,城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住宅楼的走向避免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⑤干热风概念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多见于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受副高控制,其风速在2米/秒或以上、气温在30℃或以上、相对湿度在30%或以下形成条件每年初夏,我国内陆地区气候炎热,雨水稀少,增温强烈,气压迅速降低,形成一个势力很强的大陆热低压。在这个热低压周围,气压梯度随着气团温度的增加而加大,于是干热的气流就围着热低压旋转起来,形成一股又干又热的风,这就是干热风。影响干热风使小麦失去水分平衡、灌浆不足,导致小麦减产⑥龙卷风概念龙卷风是从积雨云底向地面(或水面)延伸的范围小、风力极大的涡旋空气柱,云系直径一般为几米至几十米不等。本质上是一种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分布:美国中部最多(春秋),中国江苏最多(夏)形成条件上升运动——气流旋转上升或受热抬升;降温——水汽凝结,释放热量;湿热气团和冷干气团交汇影响庄稼被毁,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伤亡。背景风是指大尺度区域(大空间)下的风,即全球性的风带、季风等,影响的范围较广。与背景风相对的是局地风,是指小尺度区域(小空间)的风,例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绿洲风、冰川风、湖陆风、焚风等,它们会影响局部区域的小气候。一个地区往往会受到背景风和局地风的共同影响,因此要想准确分析当地的大气状况,就需要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1.背景风与局地风的叠加当局地风和背景风风向相同时,二者叠加,风力变强,风速加快。局地风和局地风的叠加,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山谷中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谷地如果有湖泊,便会出现湖陆风,白天吹湖风,夜晚吹陆风。谷风和湖风风向相似,山风和陆风风向相似,就会出现叠加效应,使当地风力增强。2.背景风和局地风针锋相对局地风与背景风风向不同时,如果局地风较强时,可能会取代背景风,控制当地的实际风向。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背景风较弱的空间和时间。一个地区往往会受到背景风和局地风的共同影响,因此要想准确分析当地的大气状况,就需要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时间上看比如,约在3月下旬—5月下旬,是我国冬夏季风的转换期。冬季风逐步减弱,夏季风还未发力,这段时间局地风会较为明显从空间上看

在地形较为封闭或地形复杂地区,背景风可能无法深入,从而对当地的影响较小,这时局地风会更明显。局地风势力一般局限在近地面,因为局地风(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绿洲风等)的形成,多受下垫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离下垫面越远,局地风的影响(势力)越弱,因此高空一般以背景风为主(2023·广东卷)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 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10.(2023·北京卷)近年来,中国在农业领域为巴哈马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卡特岛的形态特征,并说出图中所示的风对该岛形成所起的作用。4.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风对气候的影响①气温:大风利于蒸发,蒸发吸热起到降温作用;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②降水:一般来说,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风,能带来降水;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2)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力侵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风力堆积地貌,如新月形沙丘等。风对水体的影响①水体运动:波浪;盛行风吹拂形成风海流;离岸风盛行形成上升流。②结冰融冰:风速大,结冰晚,融冰晚。风对植被的影响①树冠的形状:如旗形树冠。②植株的高矮:风力大,植株矮小。③植物的生长:花粉的传播和消散影响植物生长;冬季风或寒冷气流造成植物冻害。(5)风对土壤的影响风力侵蚀易造成土壤侵蚀,影响土壤肥力(6)风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大风: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7)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风能开发特点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缺点:能量密度低,不稳定,贮存输送困难区位条件自然条件:风力资源+土地广阔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资金技术+政策自然灾害风灾、寒潮、台风、沙尘暴城市规划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大气污染风力大,利于污染物扩散农业冬季风易引发寒潮,造成农作物冻害夏季风不稳定易引发旱涝背风坡干热风易引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