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题库:文言文阅读与历史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甲之善射,射中则获;乙之善射,不中则猎。甲之射也,必射其中;乙之射也,未必射其中。然甲之获猎常多,乙之获猎常少。或曰:“甲善射而获猎多,乙善猎而不获猎多。”曰:“非然也。甲善射而不中,则已矣;乙善猎而不获,则已矣。故甲之获猎常多,乙之获猎常少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或曰有时B.然甲之善射前一个“射”,动词,射箭;后一个“射”,名词,箭C.射中则获那么D.必射其中中:名词,箭靶的中心;中:动词,到达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甲之善射/射中则获/乙之善射/不中则猎B.甲之善射/射中则获/乙之善射/不中则猎C.甲之善射/射中则获/乙之善射/不中则猎D.甲之善射/射中则获/乙之善射/不中则猎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射箭技术好,射中目标则获得猎物;乙射箭技术不好,射不中就打猎。B.甲射箭技术好,射不中则罢;乙射箭技术不好,射不中就打猎。C.甲射箭技术好,射不中则罢;乙射箭技术不好,射不中就打猎。D.甲射箭技术好,射不中则罢;乙射箭技术不好,射不中就打猎。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先写甲射箭技术好,射中则获得猎物;乙射箭技术不好,射不中则打猎。再写甲射不中则罢;乙射不中就打猎。B.文中先写甲射箭技术好,射中则获得猎物;乙射箭技术不好,射不中则打猎。再写甲射不中则罢;乙射不中就打猎。C.文中通过对比,说明了善于射箭的,射不中则罢;不善射箭的,射不中就打猎。D.文中通过对比,说明了善于射箭的,射不中则罢;不善射箭的,射不中就打猎。5.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甲之获猎常多,乙之获猎常少。(2)甲善射而不中,则已矣。二、文言文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1.以下句子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余方心动欲还以其年七十有六,且病B.以故其国富C.以故其国富D.以故其国富2.下列句子中,“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秦王不怿以于其群臣B.秦以城求壁于赵C.秦以城求壁于赵D.秦以城求壁于赵3.下列句子中,省略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项籍乃悲歌慨叹于乌江之畔B.公之视廉颇也薄之至也C.公之视廉颇也薄之至也D.公之视廉颇也薄之至也4.下列句子中,判断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赵王不敢以城回璧B.赵王不敢以城回璧C.赵王不敢以城回璧D.赵王不敢以城回璧5.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何如?B.吾欲之南海,何如?C.吾欲之南海,何如?D.吾欲之南海,何如?四、文言文综合运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子曰:“君子不器。”何也?器者,各有所能,而不能遍用也。君子则不然,其心广大,其才多能,故能兼善天下。是以君子之学也,贵乎博而能约,贵乎通而能守,贵乎变而能常。博而能约,则能兼收并蓄;通而能守,则能持正不阿;变而能常,则能应变无穷。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君子之学也以是B.是以君子之学也以是C.是以君子之学也以是D.是以君子之学也以是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以君子之学也/贵乎博而能约/贵乎通而能守/贵乎变而能常B.是以君子之学也/贵乎博而能约/贵乎通而能守/贵乎变而能常C.是以君子之学也/贵乎博而能约/贵乎通而能守/贵乎变而能常D.是以君子之学也/贵乎博而能约/贵乎通而能守/贵乎变而能常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像器物一样,各有各的用途,不能广泛使用。B.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心胸宽广,才能多能,能够治理天下。C.孔子认为君子的学习应该广泛而能概括,通晓而能坚守,变化而能保持常态。D.孔子认为君子的学习应该广泛而能概括,通晓而能坚守,变化而能保持常态。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通过对比君子和器物的不同,阐述了君子的广泛才能。B.文中通过对比君子和器物的不同,阐述了君子的广泛才能。C.文中通过对比君子和器物的不同,阐述了君子的广泛才能。D.文中通过对比君子和器物的不同,阐述了君子的广泛才能。5.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君子之学也,贵乎博而能约。(2)是以君子之学也,贵乎通而能守。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夫仁者,国之本也;不仁,国必亡。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王何必曰利何以B.王何必曰利何以C.王何必曰利何以D.王何必曰利何以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B.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C.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D.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仁义是国家的根本,没有仁义国家必然灭亡。B.孟子认为仁义是国家的根本,没有仁义国家必然灭亡。C.孟子认为仁义是国家的根本,没有仁义国家必然灭亡。D.孟子认为仁义是国家的根本,没有仁义国家必然灭亡。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通过对话的形式,阐述了仁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B.文中通过对话的形式,阐述了仁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C.文中通过对话的形式,阐述了仁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D.文中通过对话的形式,阐述了仁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5.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2)夫仁者,国之本也;不仁,国必亡。六、文言文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以B.以吾一日长乎尔以C.以吾一日长乎尔以D.以吾一日长乎尔以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B.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C.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D.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询问子路等人,如果有人了解他们,他们会怎么做。B.孔子询问子路等人,如果有人了解他们,他们会怎么做。C.孔子询问子路等人,如果有人了解他们,他们会怎么做。D.孔子询问子路等人,如果有人了解他们,他们会怎么做。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孔子对子路等人的了解和期待。B.文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孔子对子路等人的了解和期待。C.文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孔子对子路等人的了解和期待。D.文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孔子对子路等人的了解和期待。5.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夫子哂之。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1.答案:D解析:A项中“或”表示“有时”;B项中“射”在两个句子中分别是动词和名词;C项中“中”在两个句子中分别是名词和副词;D项中“中”在两个句子中都是动词,表示“到达”。2.答案:A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正确的断句应该是“甲之善射/射中则获/乙之善射/不中则猎”,这样断句符合句子的意思和语法结构。3.答案:B解析:A项中甲射箭技术好,射中则获得猎物;乙射箭技术不好,射不中就打猎。B项中的表述与原文相符,是正确的。C项和D项的表述与原文不符。4.答案:B解析:A项、C项和D项的表述都与原文相符,是正确的。B项中的表述错误,因为原文并没有提到乙射箭技术不好,只是说乙射箭不中就打猎。5.答案:(1)因此,甲捕获的猎物经常很多,乙捕获的猎物经常很少。(2)甲射箭技术好,射不中目标就停止。二、文言文翻译1.答案:B解析:A项中的“以”表示原因;B项中的“以”表示凭借;C项和D项中的“以”表示因为。2.答案:B解析:A项中的“于”表示在;B项中的“于”表示向;C项和D项中的“于”表示在。3.答案:B解析:A项中的省略句是“于其群臣”;B项中的省略句是“公之视廉颇也”;C项和D项中的省略句是“公之视廉颇也”。4.答案:A解析:A项中的“以”表示条件;B项、C项和D项中的“以”表示目的。5.答案:A解析:A项中的“而”表示转折;B项、C项和D项中的“而”表示并列。四、文言文综合运用1.答案:A解析:A项中的“以”表示原因;B项、C项和D项中的“以”表示目的。2.答案:A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正确的断句应该是“是以君子之学也/贵乎博而能约/贵乎通而能守/贵乎变而能常”,这样断句符合句子的意思和语法结构。3.答案:B解析:A项、C项和D项的表述都与原文相符,是正确的。B项中的表述错误,因为原文并没有提到君子应该像器物一样,各有各的用途,不能广泛使用。4.答案:B解析:A项、C项和D项的表述都与原文相符,是正确的。B项中的表述错误,因为原文并没有提到君子的学习应该广泛而能概括,通晓而能坚守,变化而能保持常态。5.答案:(1)因此,君子的学习,贵在广泛而能概括。(2)因此,君子的学习,贵在通晓而能坚守。五、文言文阅读1.答案:D解析:A项中的“以”表示原因;B项、C项和D项中的“以”表示目的。2.答案:A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这样断句符合句子的意思和语法结构。3.答案:B解析:A项、C项和D项的表述都与原文相符,是正确的。B项中的表述错误,因为原文并没有提到仁义是国家的根本,没有仁义国家必然灭亡。4.答案:B解析:A项、C项和D项的表述都与原文相符,是正确的。B项中的表述错误,因为原文并没有提到仁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5.答案:(1)王何必说利?也有仁义就可以了。(2)仁者,是国家的根本;不仁,国家必然灭亡。六、文言文翻译1.答案:B解析:A项中的“以”表示原因;B项、C项和D项中的“以”表示目的。2.答案:A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乌鲁木齐四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物理化学实验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碳化硅烧嘴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社会统计与spss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沧江中学2024届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2025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真题汇编)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B卷)
- 2025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新】
- 2025年厂里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 2025岗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综合卷
-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道教文化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矿用自动抑爆装置应用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与查房护理
-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科融合
-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课件2
- 女性宝妈健康知识讲座
- 运动营养食品生产许可审查方案
- 景区保安投标方案技术标
- 九宫格数独附答案
- 2023风力发电机组在线状态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