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历年真题汇编与题库解析试卷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历年真题汇编与题库解析试卷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历年真题汇编与题库解析试卷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历年真题汇编与题库解析试卷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历年真题汇编与题库解析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历年真题汇编与题库解析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学常识要求:请根据所给选项,选择正确的答案。1.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A.鲁迅B.胡适C.郭沫若D.巴金2.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阿Q正传》B.《呐喊》C.《彷徨》D.《狂人日记》3.下列哪位作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郭沫若4.下列哪部作品是茅盾的代表作?A.《子夜》B.《春蚕》C.《家》D.《骆驼祥子》5.下列哪位作家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A.老舍B.巴金C.茅盾D.郭沫若6.下列哪部作品是朱自清的代表作?A.《荷塘月色》B.《背影》C.《荷塘夜色》D.《荷塘晓色》7.下列哪位作家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A.钱钟书B.张爱玲C.沈从文D.萧红8.下列哪部作品是沈从文的代表作?A.《边城》B.《长河》C.《湘行散记》D.《八骏图》9.下列哪位作家是“七月派”的代表人物?A.郭沫若B.艾青C.田汉D.鲁迅10.下列哪部作品是艾青的代表作?A.《我爱这土地》B.《大堰河——我的保姆》C.《光的赞歌》D.《我爱这土地》二、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荷塘月色》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它们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有时候必要的。月光是柔和的;微微有点淡;不甚明亮。然而所有的花仿佛都在向上,向天空。壁上小虫子也停止了它们的鸣叫,只在极少数的地方低吟着。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片叶子,颤动的是花须。于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七年前自己曾见有人采过。那是我到杭州的第二个星期,有些朋友约我到西溪的平湖上去;还有一位老友带去了他的小儿子。那是个胖胖的,按他的年龄,我叫他小弟弟。他已和我一同去过了三回;水乡上的是他的爱;我也喜欢湖上的风月。这夜谈话的题目是“荷塘月色”,我们都说我爱的是荷花,他说我爱的是月色。他说得对——这样轻妙的月色确是不容易得来的。月亮越升越高,湖面也越扩越大,逐渐看不见了。但我知道,那里依旧闪烁着无数的星星。1.文章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设问2.文章中“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片叶子,颤动的是花须”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境?A.荷塘的宁静B.月光的柔和C.花的美丽D.水波的荡漾3.文章中“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七年前自己曾见有人采过”这句话说明了什么?A.采莲的历史悠久B.采莲的习俗普遍C.采莲的地点特殊D.采莲的时机适宜4.文章中“月亮越升越高,湖面也越扩越大,逐渐看不见了。但我知道,那里依旧闪烁着无数的星星”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A.对月亮的喜爱B.对荷塘的眷恋C.对星星的赞美D.对自然的敬畏5.文章的标题“荷塘月色”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A.点明时间B.点明地点C.点明主题D.点明人物6.文章中“月光是柔和的;微微有点淡;不甚明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设问7.文章中“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片叶子,颤动的是花须”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境?A.荷塘的宁静B.月光的柔和C.花的美丽D.水波的荡漾8.文章中“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七年前自己曾见有人采过”这句话说明了什么?A.采莲的历史悠久B.采莲的习俗普遍C.采莲的地点特殊D.采莲的时机适宜9.文章中“月亮越升越高,湖面也越扩越大,逐渐看不见了。但我知道,那里依旧闪烁着无数的星星”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A.对月亮的喜爱B.对荷塘的眷恋C.对星星的赞美D.对自然的敬畏10.文章的标题“荷塘月色”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A.点明时间B.点明地点C.点明主题D.点明人物四、古诗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诗中的“白日依山尽”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A.太阳落山B.河水流动C.风景如画D.草原辽阔2.诗中的“黄河入海流”一句表达了什么意境?A.河水奔流不息B.河水清澈见底C.河水波涛汹涌D.河水宁静悠远3.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寓意了什么?A.意欲攀登高峰B.意欲远观景物C.意欲超越自我D.意欲寻求真理4.诗中的“白日依山尽”一句中的“白日”指的是什么?A.太阳B.月亮C.星辰D.风景5.诗中的“黄河入海流”一句中的“海”指的是什么?A.实际的海洋B.比喻的海洋C.广阔的平原D.高大的山岭6.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中的“一层楼”指的是什么?A.实际的楼层B.比喻的楼层C.高山之巅D.人生的境界五、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醉翁亭记》宋·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酿泉之上,其土润沃,杂树交阴,蓊郁茂盛,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酿泉之上也。1.下列哪个词表示“环绕”?A.环B.围C.绕D.团2.下列哪个词表示“特别”?A.尤B.特C.特别D.特别3.下列哪个词表示“向上”?A.望B.向C.上D.去4.下列哪个词表示“美丽”?A.美B.妍C.丽D.雅5.下列哪个词表示“茂盛”?A.茂B.盛C.茏D.蓊6.下列哪个词表示“向上”?A.望B.向C.上D.去六、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背影》朱自清我那时年幼,不知道什么是人生的艰难,只是觉得父亲是个大人,应该什么都会做。父亲在南京做事,我随母亲住在家里。每当父亲回来,我总是很高兴。有一天,父亲回来了,他带我去火车站,送我上学。父亲帮我提着书包,带着我去检票口。我看着父亲,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长袍,显得有些瘦弱。我问他:“爸爸,你怎么这么瘦?”父亲笑了笑,说:“我最近工作很忙,没时间锻炼。”火车到了,父亲帮我买好了票,把我送到车厢里。他站在车厢门口,看着我,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我,说:“这是我写给你的信,你路上看。”我接过纸条,看到上面写着:“儿啊,你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惹事生非。爸爸在外面工作,也很辛苦,你要体谅一下。”我看着父亲,他转身走向月台,我看着他渐渐消失在人群中。1.文章中“我那时年幼,不知道什么是人生的艰难”这句话表达了什么?A.主人公年幼无知B.主人公对未来充满期待C.主人公对父亲充满信任D.主人公对人生感到迷茫2.文章中“父亲帮我提着书包,带着我去检票口”这句话描绘了什么场景?A.父亲送主人公去学校B.父亲带主人公去旅行C.父亲送主人公去火车站D.父亲带主人公去看病3.文章中“我看着他渐渐消失在人群中”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A.主人公对父亲的思念B.主人公对父亲的敬佩C.主人公对父亲的依赖D.主人公对父亲的恐惧4.文章中“父亲帮我提着书包,带着我去检票口”这句话中的“我”指的是谁?A.父亲B.主人公C.司机D.火车站工作人员5.文章中“我看着他渐渐消失在人群中”这句话中的“他”指的是谁?A.父亲B.主人公C.司机D.火车站工作人员6.文章中“父亲帮我提着书包,带着我去检票口”这句话中的“我”指的是谁?A.父亲B.主人公C.司机D.火车站工作人员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学常识1.A解析: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他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A解析:《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讽刺和批判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端。3.A解析: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倡导文学革命,推动了新文学的发展。4.A解析:《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5.A解析:老舍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多描写农村生活,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况。6.B解析:《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通过回忆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7.C解析:沈从文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多描写北京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京味。8.A解析:《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通过对湘西边陲小镇的描写,展现了一段纯真的爱情故事。9.B解析:艾青是“七月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10.B解析:《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代表作,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描写,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二、现代文阅读1.A解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流水,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柔和和宁静。2.A解析:“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片叶子,颤动的是花须”表达了荷塘的宁静,通过叶子和花的颤动,展现了月光下的静谧之美。3.A解析:“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七年前自己曾见有人采过”说明了采莲的历史悠久,江南地区有着悠久的采莲传统。4.B解析:“月亮越升越高,湖面也越扩越大,逐渐看不见了。但我知道,那里依旧闪烁着无数的星星”表达了作者对荷塘的眷恋,即使月亮升起,湖面扩大,但作者依然能感受到荷塘的美丽。5.C解析:“荷塘月色”作为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荷塘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色。6.A解析:“月光是柔和的;微微有点淡;不甚明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柔和的光线,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特征。7.A解析:“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片叶子,颤动的是花须”表达了荷塘的宁静,通过叶子和花的颤动,展现了月光下的静谧之美。8.A解析:“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七年前自己曾见有人采过”说明了采莲的历史悠久,江南地区有着悠久的采莲传统。9.B解析:“月亮越升越高,湖面也越扩越大,逐渐看不见了。但我知道,那里依旧闪烁着无数的星星”表达了作者对荷塘的眷恋,即使月亮升起,湖面扩大,但作者依然能感受到荷塘的美丽。10.C解析:“荷塘月色”作为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荷塘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色。三、古诗文阅读1.A解析:“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太阳落山的景象,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壮美。2.A解析:“黄河入海流”表达了河水奔流不息的意境,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永恒。3.C解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了要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4.A解析:“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指的是太阳,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5.A解析:“黄河入海流”中的“海”指的是实际的海洋,形容黄河水流的终点。6.C解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的“一层楼”指的是实际的楼层,比喻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四、文言文阅读1.A解析:“环滁皆山也”中的“环”表示环绕,形容滁州四周都是山。2.A解析:“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中的“尤”表示特别,强调西南诸峰的美丽。3.B解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的“望”表示向上,指向更高处。4.C解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的“美”表示美丽,形容琅琊的景色。5.A解析:“杂树交阴,蓊郁茂盛”中的“茂”表示茂盛,形容树木的繁茂。6.B解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的“上”表示向上,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