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合学业质量监测考试高二生物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代苏敬的《新修本草》云:凡作酒醴须曲,而蒲桃(即葡萄)、蜜等酒独不用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密闭发酵过程中,酒精度变化是先增加后趋于稳定B.“蒲桃、蜜等酒独不用曲”说明葡萄酒的酿制不需要微生物C.酿酒中期起泡现象是微生物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D.工业发酵中为降低杂菌污染,发酵前需要对器具、原料等进行灭菌2.“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蓝碳”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下列生产活动不利于“蓝碳”的是()A.围海造地,增大耕地面积B.开发海洋牧场,发展深海渔业C.建设大坝鱼道,保障鱼类洄游D.禁用渔具非法捕捞海洋资源3.生态足迹反映了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用来衡量生态系统承受负荷的指标。它不仅可以反映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还能够显示出人类对地球的压力。研究生态足迹对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及水域面积B.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生态足迹C.建立沙滩保护区、环境容纳量强度的捕捞量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D.碳足迹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积4.如果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性动物,1/4来自羊肉,假设能量传递效率是10%,请分析,人每增加1kg体重,约消耗植物()A.28kg B.10kg C.110kg D.280kg5.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和果醋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和乳酸菌B.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C.酿制果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35℃D.泡菜坛内的白膜是由产膜酵母大量繁殖形成的6.为乡村振兴赋能,某地将发展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发展林下经济,在茶树下养禽、种药、种菜等;兴建生态茶园,吸引游客观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发展林下经济能有效提高茶园的抵抗力稳定性B.合理布设茶园生物组分遵循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主要是协调原理C.研究物种组成,使茶树成为茶园优势种D.吸引游客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7.中科院通过分析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发现了飞蝗群聚信息素(4VA)。4VA能诱导飞蝗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聚型,其诱导能力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飞蝗OR35蛋白缺失突变体,发现其触角和锥形感觉神经的生理反应显著降低,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4VA促进飞蝗种群密度增加的方式类似于正反馈B.OR35可能是化学信息4VA的特异性受体C.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飞蝗属于生物防治D.食物、气候属于飞蝗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8.生态浮床技术通常用于生态修复、治理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等,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浮床植物能直接利用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抑制了水华的发生B.生态浮床中,不同地段芦苇的长势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浮床技术的应用,使池塘生物的空间结构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复杂化D.建立生态浮床之后,底栖动物的丰富度将减小9.1978年科学家将小鼠的桑椹胚一分为二获得成功,目前胚胎工程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下图中a、b、c表示现代胚胎工程中使用的多项技术,①②③分别表示其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则①反映了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若c是胚胎分割技术,则③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型不一定相同C.①②③中作为受体的动物品种是珍稀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D.若b是体外受精技术,则②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10.图1是某生态系统各组分关系示意图,图2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生物类型,序号代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的丁、图2的B均代表分解者,其一定是细菌等微生物B.图2的过程①只代表光合作用,②③只代表呼吸作用C.碳元素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中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D.图1中乙和丁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11.为了获得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先用植物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然后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多倍体愈伤组织细胞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量常高于二倍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其在植物细胞中含量很少B.愈伤组织是由高度分化的一团薄壁细胞组成,无特定形态C.经生长素诱导会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而获得高产的多倍体细胞D.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得次生代谢产物的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12.某实验小组完成了“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其上生长的都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B.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会减少,pH会下降C.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免污染环境D.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12个/L13.锁阳属是多年生肉质草本,无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其头部布满鳞甲,种籽被包裹的十分严实而无法脱落,锁阳的根部会生出一种白色的小虫——锁阳虫。锁阳虫从底部沿锁阳内部逐渐向上吃空锁阳,直至顶部。锁阳籽沿洞掉入底部后,会随着锁阳内部倒流的水分进入白刺(一种绿色植物)根部,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迅速成长、壮大。白刺对湖盆和绿洲边缘沙地有良好的固沙作用,果入药健脾胃,助消化,枝、叶、果可做饲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锁阳属于生产者,其种籽被严实包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锁阳与锁阳虫和白刺的种间关系分别为互利共生和寄生C.锁阳因长期干旱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D.锁阳同化的能量等于自身的呼吸作用、生长发育和繁殖、被锁阳虫同化、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之和14.科研人员对某岛海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进行研究,其中第二、三、四营养级能量分配情况如表所示(单位:t/(k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营养级被捕食量海产品捕捞量流向碎屑量呼吸量营养级总能量二356.62.06150829104777(A1)三22.891.249153.8178.7356.6(A2)四1.2060.2888.92312.472289(A3)A.图中A1+A2+A3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6.4%C.分解者主要利用的是流向碎屑的能量D.第四营养级大部分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15.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一种能够同时结合两种抗原的抗体。CD19和CD47是淋巴瘤细胞广泛表达的表面标记物,CD19在B细胞表面普遍存在,CD47在正常组织细胞上普遍存在。研究人员将两种产生不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融合成双杂交瘤细胞,最终得到了能同时结合CD19和CD47的BsAb,它可以结合同一靶细胞上两种不同的抗原,通过这种“双靶向”模式增强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均可显著杀伤淋巴瘤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获得BsAb过程中,筛选双杂交瘤细胞的依据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B.同时注射两种抗原后提取B细胞,获得大量同时分泌两种抗体的单个浆细胞C.若BsAb的部分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降低D.使用BsAb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小于联合使用CD19单抗和CD47单抗16.研究人员利用杏鲍菇(具有双核,AA)和秀珍菇(具有单核,B)进行体细胞杂交,以期培养食用菌新品种,流程如图。已知异源融合子因异源基因相混合而获得新的遗传特性,表现出对亲株的拮抗作用,能够在培养基上观察到一条拮抗带。融合后的菌丝,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一个喙状结构,而单核菌丝不会。注:高温灭活使原生质体AA仅能生存而无法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②中原生质体应在低渗溶液中进行培养并处理B.促融后形成的融合菌株可能为AAAA、AAB、BB、ABC.在培养基上可以观察到AA菌落、B菌落以及AAB菌落D.若有喙状结构和无喙状结构同时出现在拮抗带,步骤③应选择有喙状结构的菌丝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17.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杂食性鸟属于______,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2)从图中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分解者在分解有机碎屑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_____(填“能”或“不能”)被生产者利用。(3)在鸟类繁殖季节,雄鸟发出特殊的鸣叫声吸引雌鸟,这属于__________信息。(4)图中蜘蛛同化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途径包括_____。18.发酵工程在医药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青霉素的发现和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发酵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产黄青霉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霉菌,是生产青霉素的重要工业菌种。工业上生产青霉素的发酵工程流程如图所示。回答相关问题:(1)接种之前的过程①、②都属于_______。整个发酵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2)在制备该培养基时,除了添加必要的营养成分外,还需要将pH调至______性。过程④可采用_______方法将菌体分离干燥。(3)对青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计数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其可以用来计数原理为______。(4)研究发现,某些青霉菌属于维生素营养缺陷型菌株,失去合成某种维生素的能力,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所缺乏的维生素后才能生长。某研究小组筛选出某种维生素营养缺陷型菌株,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具体类型,他们把15种维生素按照不同组合分为5个小组,用5个滤纸片分别蘸取不同小组的维生素,然后覆于接种后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下:组别维生素组合1维生素A维生素B₁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2维生素C维生素B₁维生素D2维生素E烟酰胺3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D2胆碱泛酸钙4对氨基苯甲酸维生素B6维生素E胆碱肌醇5生物素维生素B12烟酰胺泛酸钙肌醇实验结果显示1组和2组滤纸片周围产生生长圈(图2),则该营养缺陷型青霉菌不能合成的维生素是_____。若该菌株为叶酸和生物素的双营养缺陷型青霉菌,则其在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位置是_______。19.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是指利用射线破坏供体细胞的染色质,与未经射线照射的受体细胞融合,所得融合细胞含受体全部遗传物质及供体部分遗传物质。红豆杉的次生产物紫杉醇是一种高效抗癌药物,但由于红豆杉野生资源匮乏,且红豆杉植株紫杉醇含量极低,导致了紫杉醇的供应严重不足。因此,研究人员尝试运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将红豆杉(2n=24)与柴胡(2n=12)进行了融合,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柴胡,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注:X射线处理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使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处理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细胞分裂。(1)过程①中将植物组织接种于MS培养基上,经过______过程,产生愈伤组织。(2)过程②中将愈伤组织加入含有______的溶液去壁,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加入洗液多次洗涤后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______。(3)为测定原生质体活力,可采用二乙酸荧光素(FAD)法,已知FAD本身无荧光,当其进入细胞后可被酯酶分解为无毒、具有荧光的物质,该荧光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会留在细胞内发出荧光。据此应选择______的原生质体用于融合。获得的原生质体经诱导融合后,只有异源融合的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形成再生细胞团,原因是______。(4)科研人员对获得的部分植株细胞进行染色体观察、计数和DNA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如下:后代植株类型染色体数目、形态DNA分子标记鉴定甲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含双亲DNA片段乙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无红豆杉DNA片段丙12,形态与柴胡染色体相似含双亲DNA片段和新的DNA片段由表可知,后代植株中______类型一定不是所需植株。科研人员推测杂种植株的染色体主要来源于亲本柴胡的染色体,另一方亲本的遗传物质可能不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杂种植株细胞中,而是以DNA片段的方式整合进柴胡的基因组,作出以上推测的依据是______。20.下图是制作抗病菌X的单克隆抗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和______________技术;图B中注射的物质是___________。(2)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体淋巴细胞尽管有这两条途径,但不能无限增殖,肿瘤细胞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无限增殖。请依据该原理,设计化学方法获得C所示细胞的流程: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图中所示_________细胞(填字母),再加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药剂,置于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能够增殖的细胞只有________(填字母)。(3)上述选出细胞仍然不能作为生产目标单克隆抗体的种子细胞,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D所示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4)用抗HCG单克隆抗体作出诊断试剂,能在妊娠初期即可作出诊断,主要是因为该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21.我国新设立的河北雄安新区将依托白洋淀生态环境建设,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有研究人员对白洋淀生态系统进行了如图所示的设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2)在水面浮床上种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组合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的特征,其意义为_______。污水流入湿地后,经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污染物最终被分解为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湿地中的植物吸收利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功能。这样设计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3)根据白洋淀能量流动特点合理地确定其载鱼量,保证渔产品的持续高产。这体现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_______。(4)我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CO2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①“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达到“碳中和”时,图中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Y1、Y2、Y3和Z4过程释放的CO2总量。②植树造林是“碳捕集”的重要措施之一,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体系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主要原因是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合学业质量监测考试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17题答案】【答案】(1)①.消费者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产品销售合同简单版本
- 《室内绿植布置》课件
- 2025起重设备租赁合同
- 2025年浙江a卷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c类综合应用真题及答案
-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卷 无答案
- 浑南区面试真题及答案
- 大厂公务员考试题目及答案
- 5.2 染色体变异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 2025华语教师聘请服务合同
- LED制程与工艺介绍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导读-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北京中考语文词语表
- 水资源利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
- 水质对干豆腐品质的影响机制及调控技术
- LY/T 2676-2016半干旱地区灌木林平茬与复壮技术规范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安装分项工程(验收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作业许可检查表
- 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等级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张京16分钟中英文对照翻译稿
-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技术管理策划书(4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