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模拟题历史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深圳新中考卷)-历史(考试版A4)_第1页
2024中考模拟题历史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深圳新中考卷)-历史(考试版A4)_第2页
2024中考模拟题历史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深圳新中考卷)-历史(考试版A4)_第3页
2024中考模拟题历史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深圳新中考卷)-历史(考试版A4)_第4页
2024中考模拟题历史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深圳新中考卷)-历史(考试版A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深圳新中考卷】历史(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运用如下表史料,可以设计出的探究主题是(

)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谷壳、稻杆堆积,最厚处达1米东晋南朝时,实现水稻移栽,麦稻兼作或双季稻真宗深念稼稍,闻占城稻耐旱...遣使以珍货求种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A.水稻种植的发展 B.农业工具的进步 C.农耕文化的兴衰 D.科学技术的演变2.历史学习中,比较法的运用有助于我们分析历史现象的异同、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比较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出现原因时,发现其共同点有(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治世出现的前提②统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举选才③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百姓负担④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③3.包伟民在《宋代城市游民研究》一书中指出,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变革与转型的时期,与前代相比,宋代城市的经济功能凸显。以下描述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开封人口超过100万 B.坊市的界限被打破C.商品交易中使用纸币 D.民族关系大交融4.如图是明朝初期胡椒售价的方块堆叠图。由此可见(

)A.明朝时胡椒开始传入中国 B.郑和下西洋后胡椒大幅降价C.明政府完全垄断胡椒销售 D.晋商徽商大量从事胡椒贸易5.1871年,科学巨匠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曾引用《本草纲目》中金鱼颜色形成的史料说明动物的人工选择。由此可见,《本草纲目》(

)A.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力 B.属于近代自然科学C.为进化论形成奠定基础 D.是一部生物学著作6.“《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的方向和道路。”这表明《资政新篇》(

)A.促使农民阶级摆脱了封建思想的羁绊 B.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必然产物C.是近代中国唯一而又正确的救国纲领 D.是先进中国人顺应近代化的救国方略7.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8.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时间内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7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领导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1940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1945年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彻底打败侵略者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B.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9.如下图是1902年与1912年中国新式学校数量数据图,促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清廷救亡图存发展近代教育 B.科举制废除促进近代教育发展C.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教育转型 D.近代西方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10.1954年在完成全国基层选举的基础上,分别选举产生1226名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台湾省代表暂缺)。其中,中共党员668人,占54.48%,党外人士558人,占45.52%。这反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提高决策科学性 B.强调制度稳定性C.权力具有至上性 D.具有广泛代表性11.20世纪80年代,中英双方对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时,英方曾要求香港作为单独的一方加入中英谈判,并提出了“三脚凳”理论。对此,邓小平公开表示:“香港问题我们会和英国解决,这里只有‘两脚凳’,没有什么‘三脚凳’。”邓小平意在表明(

)A.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B.“一国两制”将会以武力达成C.香港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D.中国综合实力已显著提高12.中国经济中的周期性变化并非是线性单调的趋势。通过下面的中国经济GDP增长率变化图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曾几次出现了短暂的触底反弹后重新高速增长。出现第二个快速增长期(1990—1993年)的原因是(

)A.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B.实行国有企业改革C.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3.2023年3月26日,中国和洪都拉斯建立外交关系。至此,我国同182个国家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了友好关系。这体现了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谋求全球伙伴关系 B.“求同存异”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14.希罗多德说:“当雅典人是在僭主的统治下的时候,雅典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并不比他们的任何邻居高明,可是一旦他们脱离了僭主的牵绊,他们就远远地超出了他们的邻居……每一个人都会竭尽全力为自己做事情了。这意在论述(

)A.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B.雅典军事实力强大C.雅典公民意识增强 D.僭主政治无法逾越15.如下所示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的部分目录。作者这样设置目录旨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目录一、新的全球性视野二、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全球性扩散三、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四、全球性的政治关系五、全球性的文化关系A.促进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 B.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欧洲与其他洲建立商业联系16.下面内容说明甘地和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甘地: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方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玻利瓦尔:为了上帝,为了我的祖国,为了我的尊严。我发誓,只要西班牙政权的殖民枷锁还套在我们身上,我就要不停地战斗。A.背景不同 B.目的不同 C.方式不同 D.性质不同17.1949年,为对抗苏联,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经历了多轮扩张后,2023年4月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总部举行的北约外长会上,芬兰正式加人北约,成为其第31个正式成员国。这一组织(

)A.其成立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B.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其首要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C.致力于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D.冷战结束后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第Ⅱ卷二、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6分。1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全新的模式,它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历程。某校九年级(3)班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理论到实践】材料一【艰难的探索】材料二

以下为1913—1937年俄国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及欧洲的排名表: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石油232121【认识的变化】材料三

作家威尔斯第一次去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他第二次到苏联的时候,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家们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6分)(2)材料二呈现苏俄(联)工业变化趋势是怎样的?1937年苏联在位的领导人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表中1928年后苏联工业产值排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3)由材料三内容可知,威尔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学习苏联的代表事件及其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的。(6分)19.(18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人物孟子荀子墨子韩非言论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③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④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1)指出材料一中哪两则言论体现了民本思想?(写序号即可)依据材料概括韩非的主张。(4分)材料二

二十世纪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国人精神”历经革命却黑暗依旧,如需革新政治,必先革新国人精神。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摘编自《中国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