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2100-2014-用水效率考核指标-吉林省_第1页
DB22-T2100-2014-用水效率考核指标-吉林省_第2页
DB22-T2100-2014-用水效率考核指标-吉林省_第3页
DB22-T2100-2014-用水效率考核指标-吉林省_第4页
DB22-T2100-2014-用水效率考核指标-吉林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60.25DB22P41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2100—2014用水效率考核指标Wateruseefficiencyevaluationindex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2/T2100—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保志、李国海、鄂锦平、李永和、孙晓梅、赵忠海、金颖、王凤、韩正茂、温永左、董惠民、魏忠成、张敬东、刘少春、管延海、齐冰、王艳秋、邰伟、焦志超、黄美花、张军保、王子成、李钦、张绍武、弓健、常磊、马晶、孙启运、曹艳、鄂文锋、周曼宇。IDB22/T2100—2014用水效率考核指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水效率的考核指标。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人民政府对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公主岭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各行政区)用水效率的考核;各行政区对所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的考核可参照本标准。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illionyuanofindustrialaddedvalueofwater工业用水量与工业增加值(以万元计)的比值。2.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theeffectiveutilizationcoefficientofirrigationwater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与灌溉系统取用的灌溉总水量的比值。unconventionalwaterresources地表水和地下水之外的其他水资源,包括苦咸水、矿井水、雨水和城镇污水再生水等。therecyclingrateofindustrialwater满足相同的饮用、厨用、洁厕、洗浴、洗衣用水功能,较同类常规产品能减少用水量的器件、用具。1DB22/T2100—20143考核指标3.1用水效率考核指标包括约束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3.2约束性指标主要考核各行政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3.3用水效率通用考核指标见表1。表1用水效率通用考核指标指标值考核指标备注2015年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30a25b约束性工业火电工业一般工业95759780指导性指导性约束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指导性综合指标大型灌区0.550.450.480.510.540.580.70800.600.470.500.530.560.620.809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15万亩≤A中型<30万亩5万亩≤A中型<15万亩中型灌区1万亩≤A中型<5万亩小型灌区井灌区计划用水率(%)用水计量率(%)2DB22/T2100—20143.4重点行业用水效率考核指标见表2。表2重点行业用水效率考核指标单位产品取水量行业工艺单位2015年2.72.394.3542020年2.22.033.625单机容量<300MW火力发电钢铁循环冷却m/MW.h3单机容量300MW级普通钢铁m/t3漂白化学木浆本色化学木浆漂白化学苇浆化学机械木浆未涂布印刷书写纸涂布印刷书写纸生活用纸6050纸浆7560造纸m3/t23172515印刷3020乙烯生产(不含煤制烯烃)炼油玉米淀粉3DB22/T2100—20143.5用水效率考核指标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3.6区域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见附录B。4DB22/T2100—2014AA附录A(规范性附录)用水效率考核指标计算方法A.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取)水量计算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按式(A.1)计算:Vvai=Vi......................................(A.1)VA式中:Vvai——万元工业增值用(取)水量,m3/万元;Vi——在一年的计量时间内,工业企业的取水量,m3;VA——在一年计量时间内的工业增加值,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按2000年不变价计。η=W净η——灌区(区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W净——灌区(区域)净灌溉用水总量,m;3W毛——灌区(区域)毛灌溉用水总量,m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按式(A.3)计算:Vr5DB22/T2100—2014R——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Vr——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区域工业企业的重复利用水量总和,m3;V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区域工业企业的取用的新水量,m。3A.4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计算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按式(A.4)计算:VihKh=Vi+Vih×100.................................(A.4)式中:Kh——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Vih——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区域非常规水资源所替代的取水量,m;3V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区域常规水资源取水量,m3。Vi...................................(A.5)KmVVi——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区域取水户总数,个。Vi....................................(A.6)6DB22/T2100—2014Kl——计划用水率,(%);Vl——区域内年度(考核期)已实行计划用水户的用水总量,mVi——区域内年度(考核期)应实行计划用水户的用水总量,m;。33A.7节水灌溉面积比例(%)计算节水灌溉面积比例按式(A.7)计算:Kl=Vl×100Vi....................................(A.7)式中:Kl——节水灌溉面积比例,%;Vl——区域内节水灌溉面积,hm;2Vi——区域内灌溉总面积,hm。27DB22/T2100—2014BB附录B(规范性附录)区域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方法B.1样点灌区选择B.1.1样点灌区选择原则a)选择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的样点灌区。b)在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区域内灌溉面积的分布、灌区节水改造等情况,尽量使所选的样点灌区能基本反映区域灌区整体特点。B.1.2各行政区样点灌区选取数量应按照《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导细则》规定选取。B.2区域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依据各大型灌区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与用水量加权平均后得出区域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按式(B.1)计算:——区域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W样大i——第i个大型灌区样点灌区年毛灌溉用水量,万mN——区域大型灌区样点灌区数量,个。3;以中型灌区3个档次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基础,采用算术平均法分别计算1~5万亩、5~15万亩、15~30万亩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然后将汇总得出的1~5万亩、5~15万亩、15~30万亩灌区年毛灌溉用水量加权平均得出区域中型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按式(B.2)计算:8DB22/T2100—2014................(B.2)式中:——区域中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ηηη1-5、5-15、15-30——分别为1~5万亩、5~15万亩、15~30万亩不同规模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区域内1~5万亩、5~15万亩、15~30万亩不同规模灌区年毛灌溉用水量,万m3B.4区域小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以测算分析得出的各个小型灌区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基础,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省级区域小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按式(B.3)计算:——区域小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B.5区域纯井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以测算分析得出的各类型纯井灌区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基础,采用算术平均法分别计算土质渠道地面灌、防渗渠道地面灌、管道输水地面灌、喷灌、微灌等5种类型灌区样点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然后,按不同类型灌区年毛灌溉用水量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区域纯井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按式(B.4)计算:9DB22/T2100—2014..............(B.4)式中:η土、η防、η管、η喷、η微——分别为土质渠道地面灌、防渗渠道地面灌、管道输水地面灌、喷灌、微灌等5种类型样点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区域土质渠道地面灌、防渗渠道地面灌、管道输水地面灌、喷灌、微灌等5种类型纯井灌区的年毛灌溉用水量,万m。3B.6区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