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汇编(易错85题32个易错点)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汇编(易错85题32个易错点)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汇编(易错85题32个易错点)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汇编(易错85题32个易错点)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汇编(易错85题32个易错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复习(易错精选85题32大易错点)

训练范围:人教版2025:八年级下册第7~10章。

扇湎男工少二窗地

目录

【易错点1力的概念】..........................................................................3

【易错点2力的作用效果】......................................................................3

【易错点3力的作用的相互性】..................................................................4

【易错点4弹力的概念】........................................................................5

【易错点5弹簧测力计的读数】..................................................................5

【易错点6重力的方向和重心】..................................................................6

【易错点7物体在不同星球质量和重力的计算】...................................................8

【易错点8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10

【易错点9惯性及惯性现象】...................................................................11

【易错点10平衡状态的判断】..................................................................13

【易错点11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14

【易错点12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6

【易错点13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8

【易错点14计算合力的大小和判断方向】.......................................................20

【易错点15力与运动的关系】..................................................................22

【易错点16压力大小的计算】..................................................................23

【易错点17混淆压力的作用效果和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25

【易错点18固体压强的计算】..................................................................26

【易错点19分析柱状固体压强的变化】.........................................................28

【易错点20液体压强的分析和比较】...........................................................30

【易错点21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32

【易错点22托里拆利实验的分析】.............................................................34

【易错点23大气压强与高度、沸点的关系】.....................................................37

【易错点24飞机升力的应用】..................................................................39

【易错点25浮力产生的原因】..................................................................40

【易错点26浮力的方向】......................................................................41

【易错点27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42

【易错点28浮力与图像结合】..................................................................43

【易错点29分析轮船、潜水艇浮力的变化】.....................................................45

【易错点30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重力、密度和压强的大小】..................................47

【易错点31判断液面的升降】..................................................................48

【易错点32连接体的浮力、压强计算】.........................................................51

1

2

【易错点1力的概念】

1.(23-24八年级下•四川成都•期中)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B.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D.用力推书桌,书桌才能运动,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A

【详解】A.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谈到力,必须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只

有一个物体不会有力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

B.力的产生不一定要求两物体相互接触,如空中飞行的小鸟受重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推书桌,书桌才能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不

会发生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23-24八年级下•甘肃武威•期中)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推物体产生推力,人拉物体产生拉力,说明只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一定是施力物体

C.磁体能吸引铁球,说明单独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同时,一定不会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答案】B

【详解】A.发生力的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要相互接触,比如:磁铁吸引小铁钉,虽然磁铁和铁钉之间存

在力的作用,但是没有相互接触。故A错误;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故B正确;

C.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C

错误;

D.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同时,也可能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如飞行的足球被运动员顶飞时,运动状态改

变,同时足球也发生形变,故D错误。

故选Bo

3

3.(23-24八年级下•辽宁大连•期中)关于力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力作用在物体上一定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答案】A

【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故A正确;

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如:并排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虽然接触但无力的

作用),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

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故c错误;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作用在物体上不一定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故D错误。

故选A。

【易错点2力的作用效果】

4.(23-24八年级下•广东清远•期中)运动员拉弓射箭的过程中:对于弓弦,施力物体是,说明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松手后箭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答案】运动员形状运动状态

【详解】⑴⑵运动员拉弓射箭的过程中,运动员对弓弦施加作用力,弓弦的形状发生变化,故对于弓

弦,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同时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⑶松手后,弓弦对箭施加作用力,箭飞出,箭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23-24八年级下•广东揭阳•期中)跳水比赛时,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过程中,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o学生玩滑板车时,用脚向后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如果

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o

【答案】运动员形状运动状态

【详解】⑴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过程中,跳板受到运动员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⑵跳板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⑶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滑板车在摩擦力的

4

作用速度大小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易错点3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6.(23-24八年级下•河南焦作•期中)“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

的是()

A.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而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它们相互作用的力的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用鸡蛋碰石头,鸡蛋会破;如果用石头碰鸡蛋,则石头会破

【答案】C

【详解】“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无损。不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而是因为鸡蛋的

硬度小,它们受到的力是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故选C。

7.(23-24八年级下•江苏淮安•期中)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民俗活动,如图所示,是某队比赛时的情景,

选手用桨向后划水龙舟就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还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

的,使龙舟前进的力施力物体是=

【答案】相互运动状态水

【详解】⑴⑵⑶选手用桨向后划水龙舟就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选手用桨向后划

水时,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同时水给桨(进而给龙舟)一个向前的力,

使龙舟前进。这个过程中力改变了龙舟的运动状态,所以还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上

述分析可知,使龙舟前进的力施力物体是水。

【易错点4弹力的概念】

8.(23-24八年级下•河南洛阳•期中)下列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5

C.两个物体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答案】D

【详解】A.两个物体接触,还有相互挤压才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

B.弹力的方向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故B错误;

C.两个物体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故C错误;

D.两个物体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时,两个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故D正确。

故选D。

9.(23-24八年级下•陕西咸阳•期中)2024年3月,在新加坡举行的WTT大满贯混双决赛中,中国组合孙

颖莎/王楚钦战胜韩国组合,夺得冠军。运动员用球拍将迎面而来的乒乓球打回去,将乒乓球打回去的

力的施力物体是,比赛中击打乒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运动情况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击球时,乒乓球受到的弹力是由_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球拍作用点球拍

【详解】⑴将乒乓球打回去的力是球拍作用在乒乓球上的,所以施力物体是球拍。

⑵击打乒乓球的不同部位,力的作用点不同,球的运动情况不同,即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表明力的作

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⑶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直接接触的物体要施加力的作用,击球时,乒乓球受到的弹力是

由球拍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易错点5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0.(23-24八年级下•河南信阳,期中)如图所示,在该测力计两端水平相反方向各施加3N的拉力,使测力

计处于水平静止状态(不计测力计自重),则测力计示数是()

o—«n

7Jiiuhiiihiiihiiihiiil、

NqrrrTrirmTrTTTTrrrrrrrrrJ

占一r-im6s

A.6NB.ONC.3ND.无法确定

6

【答案】C

【详解】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这两个力是

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所以其示数是3N,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3-24八年级下•山西晋中•期中)关于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睡J

A.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别是0~5N和1N

B.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只能测出竖直方向上的拉力

D.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

【答案】D

【详解】AD.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以看出,其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

故A错误,D正确;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越大,它的弹簧伸长就越长,故B错误;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既能测出重力又能测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只要挂钩与外壳平行即可,故C错误。

故选D。

12.(23-24八年级下•河北秦皇岛•期中)关于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7

o0

--

三-

1-1

三-

-

三-

2-2

--

三-

-

3三-3

-

三-

4-4

--

--

三-

5-5

小.-

A.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别是0~5N和0.1N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越长,它所受的拉力就越大

C.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上的拉力而无法测出水平方向的拉力

D.量程大的测力计弹簧长度一定比量程小的测力计弹簧长度长

【答案】B

【详解】A.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以看出,其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故A错误;

B.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越长,它所受的拉

力就越大,故B正确;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既能测出重力又能测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只要拉力沿弹簧的轴线方向即可,故C

错误;

D.量程是弹簧测力计所能测的最大力,与弹簧的长度无关,量程大的弹簧长度不一定比量程小的弹簧

长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易错点6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13.(23-24八年级下•河北唐山•期中)下列有关重力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持面

B.重力不随物体位置变化而变化

C.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D.空中向上飘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

【答案】C

【详解】A.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物体的支持面不一定垂直,故A错误;

B.地球上不同的纬度,g值大小不同,物体受到的重力不同,故B错误;

8

C.重力大小与质量有关,其关系式为G=mg,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故C正确;

D.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所以空中向上飘的气球也受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14.(23-24八年级下•河北邯郸•期末)重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力,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C.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D.飘浮在空中的气球不受重力作用

【答案】C

【详解】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意味着重力总是指向地心(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近似认为是

指向地心)。但"竖直向下"并不等同于“垂直向下"。垂直向下是相对于某个特定平面而言的,而竖直向

下则是绝对的,指向地心。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它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随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而

改变。而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有关。因此,

不能说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而应该说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故B错误。

C.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它的位置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对于形状规则、质量

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通常在其几何中心上。但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可能

不在物体上。故C正确。

D.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是漂浮在空中的还是沉在

水底的。飘浮在空中的气球同样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5.(23-24八年级下•广东东莞•期中)现在智能手机都有自动旋转屏幕画面的功能(题图),这是通过手

机内部的重力感应器来实现的,关于手机的这一功能,可能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A.重力方向竖直向下B.G与加成正比

C.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D.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

【答案】D

9

【详解】A.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当手机旋转90度时,手机的重力方向没有改变,故A不

符合题意;

B.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G与机成正比,在地球附近,物体的重力大小几乎不变,

即手机自动旋转屏幕画面的功能与重力大小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当手机旋转90度时,重力的施力物体仍是地球,即手机自动旋转屏幕画

面的功能没有涉及重力施力物的知识,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在旋转的过程中,重心的高度变了,手机感应器捕捉到了这个信号,所以画面也跟着旋转,故

D符合题意。

故选Do

【易错点7物体在不同星球质量和重力的计算】

16.(23-24八年级下•湖北武汉•期中)如图所示,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与桌面的夹

角夕,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填"改变"或"不变"):已知物体所受月球重力为地球的,,若一

O

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到达月球表面,他所受重力为N,若运动员在地球举重记录为

150kg,则在月球比赛最好成绩为kgo

【答案】不变150900

【详解】⑴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所以改变木板与桌面的夹角,悬线OA的方向不变。

⑵根据题意,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到达月球表面时所受重力为

G'=-G=-mg=-x90kgx10N/kg=150N

666

⑶由题意可得,运动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物体的重力为

G最大=m最大g=150kgx10N/kg=1500N

己知物体所受月球重力为地球的!,所以该运动员到月球上最多能举起物体的质量为

10

%最大=箸=1500N

=900kg

1

g—xlON/kg

66

17.(23-24八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猛。登月计划已在逐步实施中,同一物体在月

球上所受重力为地球上所受重力的),若地球上g=10N/kg。求:

O

(1)一个质量为1.2k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一重600N的物体,这个物体到了月球上质量是多少?这根绳子在月

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约是多少?

【答案】⑴12N

(2)60kg,360kg

【详解】(1)一个质量为1.2k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G=mg=1.2kgxION/kg=12N

(2)这个物体在地球上质量为

5=事工=

"gION/kg

物体的质量与位置无关,所以这个物体到了月球上质量仍为60kg。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为地球

上所受重力的J,所以这根绳子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重力为

0

G2=6Gl=6x600N=3600N

则这根绳子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约为

G,=2600N=

“gION/kg

【易错点8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18.(23-24八年级下•山西临汾,期中)东亚杯U15男足锦标赛决赛中,中国队顽强拼搏,以4回2力克日本

队,勇夺桂冠。随着中国队最终捧起冠军奖杯,此次赛事圆满落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滚出后慢慢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力维持足球的运动

B.头球破门时,球能飞出去,说明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

C.守门员踢出的足球,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

D.足球在空中向前运动到最高点时,若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11

【详解】A.足球滚出后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而不是因为没有力维持足

球的运动,故A错误;

B.头对足球的力和足球对头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故B错误;

C.守门员踢出的足球,由于足球具有惯性,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

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足球在空中向前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不为0,若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B。

19.(23-24八年级下•河北保定•期中)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沿光滑圆弧轨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时,

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轨迹是()

A.沿a轨迹继续运动B.沿b轨迹匀速直线运动

C.沿c轨迹继续运动D.沿d轨迹竖直下落

【答案】B

【详解】小球从A点沿光滑圆弧轨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2点时,速度水平向右,若此时一切外力全

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小球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会沿匕路线继续运动,故B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3-24八年级下•山东德州,期中)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

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从A点向C点摆动,若小球摆到最

低点8时,其所受力全部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

A.小球将静止在3点B.小球在8点会沿竖直方向运动

C.小球受力消失后,惯性也随之消失D.小球在8点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详解】ABD.小球在B点的运动方向为水平向右,小球摆到最低点8时,其所受力全部消失,由牛顿

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沿着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D

正确;

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即使小球受力消失,也仍然具有惯性,故C错误。

故选D。

【易错点9惯性及惯性现象】

21.(24-25九年级上•四川自贡•开学考试)如图所示,向西匀速运动的列车车厢内,在水平桌面上A处静

止的小球,突然沿虚线运动到2处,该过程中列车()

<--V

QB北

'、、A

-O南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答案】A

【详解】由于列车原来向西运动,说明小球相对于地面也向西运动,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突然

小球相对于桌面向西运动,说明列车正在减速,桌面随同列车一起减速,小球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

的运动状态,相对桌面继续向前(西)运动,由图中可以看出,小球向前运动的同时也向北运动,说

明此时的列车在向南转弯,使得小球相对桌面向北运动。综上可知,列车减速行驶的同时向南转弯,

使得水平桌面上A处静止的小球,突然沿虚线运动到B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2.(23-24八年级下•江苏无锡,期中)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瓶,水中有个气泡和金属球,

突然向左水平推动瓶子时,相对瓶子而言,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13

A.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B.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

C.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D.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

【答案】D

【详解】因为水和金属球具有惯性,需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当突然向左水平推动瓶子时,水和金

属球向瓶子的右方运动,因为气泡的质量小、惯性小,所以水会将气泡挤向瓶子运动的方向,即左方,

因此,我们会看到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3.(23-24八年级下•山东临沂•期中)如图所示,从车箱顶的A处有一小球自由落下,结果落在底板上的

B处,则此时该车箱所处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向左加速运动B.向左减速运动

C.向右加速运动D.向右匀速运动

【答案】A

【详解】如果车匀速向左运动和匀速向右运动,小球从车顶落下时,由于惯性,小球向车行方向的运

动速度和车前进的速度相同,小球会落到A点的正下方;如果车向左进行加速运动,当小球从车顶落

下时,小球向左的运动速度小于车前进的速度,小球会落到A点的右侧;如果车向右进行减速运动,

当小球从车顶落下时,小球向右的运动速度大于车前进的速度,小球会落到A点的右侧。

故选Ao

【易错点10平衡状态的判断】

24.(23-24八年级下•广东汕头,期中)北京冬奥会谷爱凌勇夺金牌。如图是谷爱凌在空中的身影,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14

A.谷爱凌正处于平衡状态B.谷爱凌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谷爱凌此时重力变小D.谷爱凌此时没有惯性

【答案】B

【详解】AB.谷爱凌此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所

以谷爱凌正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错误,B正确;

C.谷爱凌此时质量不变,g的值不变,根据G=mg可知,其重力大小不变,故C错误;

D.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谷爱凌此时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B。

25.(23-24八年级下•福建福州•期中)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答案】D

【详解】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卫星的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不是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15

BC.加速的运动员,下落的苹果,速度大小都在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不是平衡状态,故BC不符合

题意;

D.匀速下落的伞兵,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6.(23-24八年级下•湖南常德•期中)妈妈给小宇买了一个室内秋千,如图所示,小宇玩的不亦乐乎。小

宇在荡秋千时受到的力是(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假如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所有的外

力全部消失,秋千将保持状态。

【答案】非平衡力静止

【详解】⑴小宇在荡秋千时,小宇做的是曲线运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故小宇受

到的是非平衡力。

⑵秋千荡到最高点时,秋千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外力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秋千将保持静止

状态。

【易错点11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

27.(23-24八年级下•重庆江津•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

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铅笔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铅笔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笔尖对手指的弹力是由于手指的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C

16

【详解】A.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

错误;

B.铅笔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铅笔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

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笔尖对手指的弹力是由于笔尖的形变而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C。

28.(23-24八年级下•四川南充•期中)如图所示,物体A放物体B上,然后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

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A.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

B.B对地面的压力与B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A对B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A与B的重力之和

【答案】D

【详解】A.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B的总重力,故A错误;

B.B对地面的压力与B受到的支持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互为彼此,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A对B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互为彼此,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B的总重力,地面对B的支持力与B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

小相等,所以,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A与B的重力之和,故D正确。

故选D。

29.(23-24八年级下•重庆•开学考试)如图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上放一支钢笔,都保持静止,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17

A.钢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详解】A.钢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钢笔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书和钢笔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

错误;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桌面和书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

正确;

D.书和钢笔受到的总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易错点12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0.(23-24八年级下•贵州贵阳,期中)(多选)如图所示,用一个水平压力,将一个物体压在竖直的墙面

上,使其静止在墙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

A.物体与墙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大于物体的重力

B.物体与墙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C.如果物体重力增大,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D.如果墙面变为绝对光滑,则物体不可能静止在墙面上

【答案】BCD

18

【详解】AB.用一个水平压力,将一个物体压在竖直的墙面上,使其静止在墙面上,物体与墙面之间的

摩擦力和物体的重力,二者为平衡力,故大小相等,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如果物体重力增大,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也随之

增大,故c正确;

D.如果墙面变为绝对光滑,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在重力的作用下,物体不可能静止在墙面上,

故D正确。

故选BCD„

31.(23-24八年级下•甘肃武威•期中)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8N装满水的瓶子并保持水平静止,手对瓶子

的压力为10N,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为N,方向o现将瓶子里的水倒掉一部分,手用

同样10N的力握住瓶子,瓶子保持水平静止,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8竖直向上变小

【详解】⑴⑵用手握住重8N装满水的瓶子并保持水平静止,物体处于平衡态,则瓶子重力大小等于其

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为8N,方向竖直向上。

⑶现将瓶子里的水倒掉一部分,手用同样10N的力握住瓶子,瓶子保持水平静止,物体仍处于平衡态,

瓶子重力大小等于其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但瓶子的质量减小,重力减小,则摩擦力大小变小。

32.(23-24八年级下•安徽合肥•期中)王老师在操场向南慢步走时,地面对王老师的摩擦力方向(选

填"向南"或"向北");一段时间后他换为快步走,则地面对他的摩擦力(选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

【答案】向南不变

【详解】⑴王老师在操场向南慢步走时,脚向北蹬地,有向北运动的趋势,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

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因此地面对王老师的摩擦力方向向南。

⑵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无关,快步走和慢步走时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地面对他的摩擦力不

变。

19

【易错点13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3.(23-24八年级下•江苏无锡,期中)如图所示,用6N的水平拉力厂拉动木板B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运

动,物块A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卜一并片林I炒一,

A.必须匀速拉动木板B才能测出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

B.增大拉动木板B的速度,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大

C.物块A对木板B的摩擦力大小为2.5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大小为3.5N,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D

【详解】AB.拉动木板B时,A相对于地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无关,

所以实验中可以不匀速拉动,增大拉动木板B的速度,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AB错误;

CD.因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

小为2.5N,方向水平向左,因B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测力计向左的拉力和A对B向右

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块A对木板B的摩擦力大小为2.5N,方向水平向右,用6N的水平拉

力厂拉动木板B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运动,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A对B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

向右的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由力的合成可得地面和A对B的摩擦力大小之和为6N,方向水平

向右,即

fB+fJS=F=6N

地面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了将产力=6N-2.5N=3.5N

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大小为3.5N,方向水平向右,故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34.(23-24八年级下•江苏无锡・期中)如图所示,物块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之间用一根轻质弹簧

连接,当用12N的水平拉力/使物块A和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们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航=1国3,

且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

20

A^W^WBj

A.此时弹簧没有发生形变

B.弹簧对B的拉力大小为9N

C.B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9N

D.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9N

【答案】C

【详解】当用12N的水平拉力F使物块A和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

衡力的作用;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整体受到向右的拉力、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AB受到摩擦力之和

Z6=^=12N

已知它们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一xl2N=3N

A1+3

fB=12N-3N=9N

且这两个摩擦力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左的;

以B为研究对象,B受到向右的拉力F、向左的摩擦力和弹簧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知道

F=九十/簧

所以弹簧对B的拉力等于对A的拉力等于A的摩擦力

七簧=〃=3N

弹簧有弹力,则必然发生弹性形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5.(23-24八年级下•贵州铜仁・期中)(多选)水平桌面上有物体A、B。如图甲A在可作用下向左做匀速

直线运动;如图乙A、B用轻绳水平连接,在耳和F?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

£=6N,K=20N。在图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

甲乙

A.桌面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A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N

C.B与桌面的摩擦力为8ND.绳子的拉力为12N

【答案】BCD

【详解】A.图乙中,A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则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

B.由甲图可知,A在B的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此时A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JA=FI=6N

图乙中,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A与桌面的摩擦力仍为6N,故B正确;

D.图乙中,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绳子向右的拉力,地面对A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左的力受

力平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绳子的拉力为

F折角•B=6N+6N=12N

故D正确;

C.图乙中,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绳子向左的拉力,地面对B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的力/2,受

力平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B与桌面的摩擦力为

弁=/2-尸折20N-12N=8N

故C正确。

故选BCD„

【易错点14计算合力的大小和判断方向】

36.(23-24八年级下•福建泉州•期中)跳伞运动员连同装置共重700N,他从飞机上跳下,伞未打开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