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光现象专项精练
本节要点对应题号
专项精练1光的直线传播1-7,23-24
专项精练2光的反射(含实验)8-10,25,30-35
专项精练3平面镜成像(含实验)11-12,26-27,36-43
专项精练4光的折射13-17
专项精练5光的色散18-22,28-29
【答案】A
【详解】A.林间光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
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
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水珠中的叶脉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湖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2024•江苏泰州•一模)如图是2024年4月8日发生日全食时的场景。下列四种光现象
中与图甲日全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水中倒影
【答案】B
【详解】日全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筷子“折断”是由于水面下的筷子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
成的,所以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
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
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3.(2024•江苏南京•二模)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放大的“熊猫”B.水中“折笔”
C.湖面“月影”D.树荫下“光斑”
【答案】C
【详解】A.图中是放大镜,属于凸透镜成像,本质是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折笔”是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产生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湖面“月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此时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故C符合题意;
D.树荫下“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4•江苏南京•一模)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夜晚墙壁上出现的手影B.树底下太阳的圆形光斑
C.湖水中天上飞鸟的倒影D.水中石头看起来变浅
【答案】C
【详解】A.夜晚墙壁上出现的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在传播过程中,被不
透明的手遮挡,在墙壁上形成了手的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
B.树底下太阳的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湖水中天上飞鸟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水中石头看起来变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
角,使得人眼看到的石头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看起来变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5.(2024•江苏南京•三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从侧面看,白纸更亮
【答案】C
【详解】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发生的折射现象。
A.树萌下的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
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感觉白纸是亮的,
故B不符合题意;
C.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
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感觉折断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
合题意;
D.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4•江苏泰州•三模)关于下图所示的现象或实验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树荫下的亮斑的形状和树叶缝隙的形状是一-致的
B.图乙中水中的筷子变弯了,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C.图丙中自行车尾灯是将照射来的光反射回去,达到安全警示的作用
D.图丁中将纸板沿ON向后翻折,发现纸板F上没有反射光,表明反射现象消失
【答案】C
【详解】A.图甲中,树荫下的亮斑是小孔成像,是太阳通过树叶缝隙成的实像,是圆形的,
故A错误;
B.图乙中,水中的筷子变弯了,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发生偏折形成的,故B错误;
C.图丙中,光照在自行车尾灯上时,被反射回去,此时的尾灯相当于平面镜,故C正确;
D.图丁中,将纸板F沿ON向后翻折,B上没有反射光,因为此时F与承接入射光线的纸
板E不在同一平面内,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D错误。
故选C。
7.(2024・江苏无锡•三模)下列所示的四个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答案】A
【详解】A.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不均匀,产生的折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日环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鸟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8.(2024•江苏常州•二模)鱼缸里只有一条金鱼,小红却在某个角度看到了两条金鱼,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面的金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下面的金鱼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C.人看到上面金鱼的过程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光在金鱼身上发生了漫反射
【答案】B
【详解】AC.上面的金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虚像的位
置比鱼实际位置偏高,故AC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和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
以下面的金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符合题意;
D.光在金鱼身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从不同方向射出,所以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到上
面的金鱼的虚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9.(2024・江苏常州•一模)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只有高温物体在辐射红外线
B.红底白字在蓝光照射下呈现黑底蓝字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鱼”和“浅底”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答案】A
【详解】A.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在辐射红外线,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红底白字在蓝光照射下,红底不能反射蓝光,呈黑色,白字能反射蓝光,字呈现蓝色,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在界面发生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不符合题
思;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鱼”和“浅底”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0.(2024-江苏苏州•一模)小鸟在靠近平静的湖面上飞行,有时我们看到好像小鸟在水中
游动,有时看到小鸟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小鸟的虚像,后者是小鸟的影
B.前者是小鸟的影,后者是小鸟的虚像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二者都是鸟的像,形成原理一样
【答案】A
【详解】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游动,水中的鸟是鸟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
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看到鸟的阴影,阴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鸟背光一侧形成的影子,不
是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11.(2024•江苏南通•一模)如图,蜡烛在平面镜MNOP前处,所成的像在位置/®
处.现将平面镜以为轴,顺时针旋转1。,那么蜡烛所成的像()
1°A',
p
A.仍在HP处B.下端不成在8'处
C.以33'为轴旋转1。D.以83'为轴旋转2。
【答案】B
【详解】物体在平面镜MNOP前,所成的像在位置/出处,即3点的像在皮处;因平面镜
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以为轴,顺时针旋转1°,因对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
化,故8点所成的像位置也发生了变化,顺时针向下转,不以29为轴转动,故下端不在
B,处,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只与物体大小相等。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4•江苏常州•一模)2024年3月20日和22日,南海海域进行军事演习。一架J20
战机在平静的南海海面上水平巡航时,通过海面形成了战机的“倒影”,“倒影”是由于光的_
形成的(实/虚)像。当战机往高处拉升时,“倒影”的大小将(变大/变小/不
变)。
【答案】反射虚不变
【详解】口][2]水面起到了平面镜的作用,“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虚像。
[3]平面镜成的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当战机往高处拉升时,“倒影”的大小将不变。
13.(2024•江苏扬州・一模)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下列诗句涉及光的反射
的是()
A.瀑水喷成虹B.绿树荫浓夏日长
C.倒影入清漪D.潭清疑水浅
【答案】C
【详解】A.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树荫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
影子,故B不符合题意;
C.倒影入清漪,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潭清疑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2024•江苏扬州•二模)下列描述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答案】B
【详解】A.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在不同介质的接触面会发生折射,鱼缸中的鱼是光
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属于影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质被阻挡形成的被遮挡的区域,
故B符合题意;
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筷子“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2024•江苏南京•二模)人从岸上看,会觉得水的深度比它的实际深度浅,下列图中的
光现象成因与此相同的是()
光斑
c.D.
【答案】C
【详解】人从岸上看,会觉得水的深度比它的实际深度浅,看到的是水底的光线在水面处折
射形成的虚像。
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树荫下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折断”的钢勺,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
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2024•江苏徐州•三模)下列各种光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的光污染
【答案】D
【详解】A.林间笔直的光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球上层空气温度较高,而靠近地面和海面的温度很低,从而使得下层空气密集,上层
的空气比较稀薄。日落期间当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两个空气层时,由于光线的折射,它不再
走直线,而是弯向地面一侧。太阳上部和下部的光线都被折射得十分厉害,几乎成了平行于
地平线的直线,人们看到的太阳被压扁,便成了奇怪的“方形太阳”,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
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C不符合题意;
D.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镜面反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2024•江苏南京•二模)两千多年前,《墨经》中就有关于小孔成像的论述,下列光现象
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B.树在水中的倒影
C.汽车后视镜中的像D.路灯下的影子
【答案】D
【详解】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树在水中的倒影,类似于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后视镜中的像,后视镜为凸面镜,由光的反射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
D.路灯下的影子是因为人挡住了光线,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8.(2024•江苏泰州•模拟预测)小明去武夷山旅行观看了《印象大红袍》演出,舞台上的
舞者的衣服随着舞台灯光的变换,时而变成绿色,时而变成红色,美轮美奂。小明立刻判断
舞者的衣服在阳光下应该呈()
A.红色B.绿色C.白色D.黑色
【答案】C
【详解】红色灯光照在台上舞蹈演员身上时,演员的服装看起来是红色的;当灯光变成绿色
时,演员的服装看起来也变成了绿色,说明演员的衣服既能反射红光,又能反射绿光,所以
演员穿的衣服是白色,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9.(2024•江苏泰州•三模)航天员穿着航天服操作胸前的按钮时会有视野盲区,工程师在
航天服的袖子上安装了两个小面镜,使航天员可以通过镜子看到按钮,解决视线受阻的问题,
下列与造成“视野盲区”的原因及小面镜所应用的物理知识一致的是()
1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
【答案】A
【详解】航天员穿着航天服操作胸前的按钮时会有视野盲区,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工程师在航天服的袖子上安装了两个小面镜,使航天员可以通过镜子看到按钮,利用了光的
反射。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铅笔“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想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符合
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0.(2024•江苏宿迁•一模)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面桃花相映红”中桃花看起来是红色的原因是吸收了红光
B.《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因为太阳光能产生色散
C.验钞机能显示钞票上隐藏的标记,因为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教室内同学会看到“黑板反光”现象,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A
【详解】A.桃花是不透明物体,太阳光照射到红色的桃花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桃花吸收
了,只有红光被反射到人的眼睛里,所以看到的桃花是红色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这是喷出的水散开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
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故B正确,不
符合题意;
C.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下照射下
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
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2024•江苏苏州•二模)小明在等待小吃“围炉锅盔”时,看到营业员用一把如图所示的红
外线测温仪对着炉内的铁板测温,小明发现铁板上有一个红色光点,关于红外测温仪和红色
光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色光点”是红外线测温仪发出的红外线
B.“红色光点”是高温铁板反射的红外线
C.红外线测温仪是利用高温铁板发出的红外线测温
D.红外线测温仪是利用高温铁板反射的红外线测温
【答案】C
【详解】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准确地测定物体表面温度
的仪器,而不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2.(2024•江苏苏州•二模)一束圆形红光和一束圆形绿光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到白色的墙壁
上,合成一个圆形的光斑,现将闪电形状的不透明卡片放在绿色光束中,如图所示,则墙壁
上“闪电”的颜色是()
A.红色B.绿色C.黑色D.黄色
【答案】A
【详解】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另外两种色光
合成,但现将闪电形状的不透明卡片放在绿色光束中,绿光被挡住所以墙壁上看到的闪电为
红色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二、填空题
23.(2024・江苏盐城•二模)晴朗假日小明随家人乘车郊游,正午经过树荫,看到地面上有
一些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形成的。交警建议不要将圆瓶装纯净水
长时间放在车内,因为这种瓶装水对太阳光有作用,存在安全隐患。景区道路上
设有红、黄、蓝和白四条有色的交通标线,漆黑夜晚只在红光的照射下,其中的
色标线能反射红光。
【答案】沿直线传播会聚红
【详解】[1]在浓密的树荫下,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这是由于光
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⑵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射入车内的光线经矿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焦点上,时间一长正好使放置于此处的物品起
火。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漆黑夜晚只在红光的照射下,红色标线能
反射红光。
24.(2024•江苏无锡・二模)如图为“初识光的折射现象”的活动,在半透明水槽中放蚊香产生
烟雾,打开激光笔,根据(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原理,可观察到笔直光路,
“笔直”说明,在水槽内壁的光斑尸点处做上标记,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
斑将(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
【答案】漫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向左移动
【详解】[1]烟是固体颗粒,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漫反射,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
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线。
⑵光传播路径是笔直的,笔直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
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则水槽底部光
斑的位置将向左移动,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25.(2024・江苏无锡・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1)夏天,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小区苞花的香味,这是现象;
(2)图中A为小区大门旁的禁鸣标志,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此标志是因为光发生了反
射;
(3)图中C是摄像头,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成像,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所成的像(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扩散
⑵漫
⑶变小
【详解】(1)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小区苞花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做无
规则运动造成的。
(2)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此标志是因为光在此标志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将反射光线射向
各个方向。
(3)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和照相机相似,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所成
的像变小。
26.(2024•江苏苏州•一模)如图所示,一平面镜竖直放置,镜前/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3m,一物点S以/点为圆心、0.4m为半径沿逆时针做圆周运动,则物点S的像沿时针旋转;
在运动过程中像、物之间的最小距离为mo身高1.7m的小杰站立在该平面镜前面,如
果他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高为mo
【答案】5.21.7
【详解】[1]平面镜竖直放置,镜前/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一物点S以/点为圆心、0.4m
为半径沿逆时针做圆周运动,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像的旋转方向
为顺时针。/点到平面镜距离为3m,0.4m长为半径,S点距离平面镜最近为
£=3m-0.4m=2.6m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像、物间的最小距离为5.2m。
⑵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因此身高1.7m的小杰站立在该平面镜前面,
他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高为1.7m。
27.(2024•江苏镇江•一模)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平面镜正前方的①位置,他在镜中成的是一
(选填“实”或“虚”)像;小明垂直镜面移动80cm到②位置,他与像的距离改变
cm;将一个点光源放置在②位置与放置在①位置比较,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覆盖的区域
会。
//////////////////
平面镜
①•
②•
【答案】虚160变小
【详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可知,他在镜中成的是虚像。
⑵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物距与像距相等可知,当小明垂直镜面移动80cm,像也会移动80cm,
则他与像的距离改变了
80cm+80cm=160cm
[3]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将一个点光源放置在2位置与放置在1位置比较,经平
面镜反射的光覆盖的区域会变小。
28.(2024•江苏南京•二模)手机屏幕上有水滴时,透过水滴可以观察到屏幕图案是由
红、、蓝三种颜色的像素组成;验钞机是利用外线工作的,手机信号利用波接收
信息。
【答案】绿电磁
【解析】【小题1】口]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各种色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的。可知,手机屏幕上的图案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像素组成。
[2]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受台,所以是利用电磁波来接收
信息的。
29.(2024•江苏泰州•二模)一束白光斜射入三棱镜的一个棱面,会发生____现象,在另一
侧的光屏上范围内将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色带,。端将呈现光。
白光
【答案】色散红
【详解】当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现象,分解成七种单色光,从上到下依次
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所以。为红光。
三、实验题
30.(2024•江苏淮安・模拟预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
平桌面上,白色纸板N8DC,能沿垂直于平面镜的ON轴翻转。
(1)实验时,激光束紧贴纸板入射,利用光在纸板表面发生________,使坐在不同方位的同
学都能看到激光束。若测得入射光线与。夹角为40。,则反射角度数为.°,请在
甲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或向前折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
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3)保持平面镜水平,如图丙将板向后倾斜,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与ON夹角不变
入射到平面镜的。点,此时与图甲情形对比,未发生改变的是.
A.法线位置B.反射光线方向C.反射角大小
【答案】(1)漫反射50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⑶A
【详解】(1)[1]由题意知,可以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说明光线在纸板
上发生漫反射。
[2][3]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CO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
90°-40°=5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为50。,由此作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由题意得,当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时,可以同时看到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将纸板右半
部分绕ON向后折转任意角度,此时显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发现
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将纸板像后倾斜,入射光线的方向发生改变,法线为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所以法线
方向不变,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得,反射光线的方向发生改变,反射角大小发生改变,
故BC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o
31.(2024•江苏苏州•一模)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
把纸板与平面镜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度;
(2)如图乙将右侧纸板沿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发现在纸板右侧的部
看不到反射光线;
(3)经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利用刻度尺在白纸板上作了
一条平行于平面镜的直线/忆/、B、C、。、E、F、N是直线与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法线的交点(图丙),测量发现5c瓦CN=ND,这样的发现(能/不能)
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4)在探究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后,小明想到自行车的尾灯(图丁)本身并不发光,但是夜晚
当汽车的灯光无论从哪个方向照在它上面时,它都能将光反射回去,以引起汽车驾驶员的注
意.经了解它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则该角反射器是由()
A.一个平面镜组成
B.二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C.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答案】⑴垂直40
⑵上
⑶能
⑷C
【详解】(1)[1]⑵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
在纸板上,应把纸板及VF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图中的
入射角是
90°-50°=40°
(2)将右侧纸板沿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纸板的上半部与P不在同一平面
内,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上部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
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由/5=石尸,BC=DE,CN=ND,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识知道
ANOA=^NOF
LNOB=LNOE
3OC=LNOD
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自行车的尾灯本身并不发光,它是由多个角反射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
反光装置,最后的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能引起司机的注意,故选C。
32.(2024・江苏盐城•二模)在探究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和小华进行了如
下实验:
(1)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表面应尽
可能粗糙,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这样我们就能从各个方向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小明让一细束光贴着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硬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儿为了进
一步确定反射光的位置,小明将硬纸板的右侧沿PQ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
图乙所示,发现右侧硬纸板的(上部/下部)看不到反射光。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
(3)小明用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
的是;实验中若只将玻璃板水平向左平移,蜡烛所成像的位置(选填“向左移”“向
右移”或“不变”);
(4)如图丁,将玻璃板倾斜,蜡烛A的像将(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A关于
镜面对称。
【答案】竖直漫反射上部在同一平面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
变仍然
【详解】(1)[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且反射光线、入
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所以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
[2]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白色的纸板材质应较粗糙些,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
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
(2)[3][4]将纸板沿尸0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则纸板的上半部
分与左侧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而上部不会看到反射
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3)[5]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6]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实验中若只将玻璃板水平向左平移,玻璃板所在平
面位置不变,则蜡烛所成像的位置不变。
(4)[7]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如图丁,将玻璃板倾斜,蜡烛A的像将仍然
与蜡烛A关于镜面对称。
33.(2024•江苏苏州•一模)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
应把纸板与平面镜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度;
(2)如图乙将右侧纸板沿尸0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一部
看不到反射光线;
(3)经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利用刻度尺在白纸板上作
了一条平行于平面镜的直线//(图丙),测量发现:AB=EF,BC=DE,这样的发现—
(能/不能)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4)在探究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后,小明想到自行车的尾灯(图丁)本身并不发光,它都能
将光反射回去,以引起汽车驾驶员的注意,则该角反射器是由—o
A.一个平面镜组成
B.二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C.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答案】垂直40上能C
【详解】(1)口][2]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
在纸板上,应把纸板瓦VF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图中的
入射角是90°-50°=40°;
(2)[3]将右侧纸板沿尸。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纸板的上半部分与纸板不在同
一平面内,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上部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4]由BC=DE,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识可得NN。/=NN。尸、ZNOB=ZNOE,
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5]自行车的尾灯本身并不发光,它是由多个角反射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的反光装置,最后的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能引起司机的注意。如图:
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4.(2024•江苏扬州•一模)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于桌面上,E、
F是两块可以绕接缝ON翻折的白色硬纸板。
实验次数123
入射角60°45°30°
反射角60°45°30°
(1)如图甲所示,白色硬纸板应当______立在平面镜上;为了使光线更加明显,实验应
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中所用的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较为(选填“光滑”或“粗
糙”);
(2)让一束光紧贴纸板E沿/O方向射向镜面上的。点,在纸板F上呈现反射光束08,
然后将纸板F绕ON向前或向后翻折,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束,这表明反射光线、入射
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
(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将测量数据记入表格,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相等的结论。
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4)若入射光束NO绕。点顺时针旋转,将观察到反射光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绕。
点时针旋转;
(5)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在天花板上形成光斑,竖直向上移动
平面镜,观察到光斑位置的变化情况是。
【答案】竖直粗糙同一平面内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顺
向左移动
【详解】(1)[1]⑵过入射点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叫法线,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故白色硬纸板应当垂直立在平面镜上;为了更清晰地显示光路,白色硬纸板的
表面应较为粗糙,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都能看得清楚。
(2)[3]让一束光紧贴纸板E沿49方向射向镜面上的。点,在纸板F上呈现反射光束08,
然后将纸板F绕0N向前或向后翻折,此时E和F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在纸板厂上看不到
反射光束,这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4]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将测量数据记入表格,得
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相等的结论。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4)[5]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入射光束/。绕。点顺时针旋转,入射
角变小,反射角变小,则反射光束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因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
对称,所以可观察到反射光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绕。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5)[6]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在天花板上形成光斑,竖直向上移
动平面镜,如下所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观察到光斑位置的变化情况是向左移动。
35.(2024•江苏苏州•二模)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平
面镜水平放置,把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
平面镜上:
甲乙
(1)小明在实验时,让入射角等于30。,测得反射角也等于30。,于是他得出结论: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该结论的得出存在的问题是:;
(2)将硬纸板右半部分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尸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小
明认为此时反射光线消失了,为了验证小明的想法是否正确,在不改变NOF面位置的条件
下,你的验证方法是;
(3)上述活动中,若增大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将(靠近/远离)法线;
(4)实验中用硬纸板显示光路,利用了光在硬纸板表面反生了反射;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
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能做到,没能做到的原因是o
【答案】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可靠将NO尸面剪开分成上下两部分,将下半部
分折回与NOE同一平面内,观察下半部分是否有反射光线远离漫反射光路
是可逆的
【详解】(1)[1]实验中,只通过一组测量数据就得出实验结论,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存在
偶然性,应多次测量,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2]将NO尸面剪开分成上下两部分,将下半部分折回与NOE同一平面内,观察下半部
分是否有反射光线,若下半部分出现反射光线,则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反之,小明的想法
正确。
(3)[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增大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增大入
射角时,反射角也随之增大,此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4)[4]实验中用硬纸板显示光路,是因为硬纸板表面粗糙不平,利用了光在硬纸板表面反
生了漫反射,人们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光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5)[5]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同样的光照情况下,若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
眼睛,必然会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
36.(2024•江苏泰州•三模)小明和小华用茶色玻璃板、两个相同的棋子、两支等长的蜡烛、
刻度尺、光屏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甲所示:
O后
左_________5_右
—1-------------
A/
:J'1前
甲乙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便于_____;
(2)为了确定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如图甲,可以在
(选填7"或“8”)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像。(/处为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B处为直接
观察光屏)
(3)如图乙所示,小明调整器材位置观察到蜡烛A的像,同组的小华站在他的右侧,却没有
看到像。为了能够让小华看到像,在不改变蜡烛A位置的前提下,采取了两个方法,方法
一:将平面镜沿着MN方向向(选填“左”或“右”)平移;方法二:以茶色玻璃左侧边
0M为轴,将平面镜适当向(选填"前”或“后”)转动,上述两个方法小华所看到的像_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位置。
(4)小明成功完成实验后,小华也想自己亲自操作完成一下实验。她继续用小明的器材进行
实验,却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总不能和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0
【答案】⑴确定像的位置
⑵B
(3)右后不在
(4)蜡烛A燃烧变短,B和A的大小不相等
【详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可以看到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
(2)因为平面镜成虚像,玻璃是透明的,所以如果从A处看时,会看到成的虚像,误以为
在光屏上,而从B处直接看时,就会判断是否能在光屏上成像。
(3)[1]方法一:将平面镜沿着MN方向向右平移,反射角增大,反射光线向右转动,由于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像仍然成在原来的位置。
[2]方法二:以茶色玻璃左侧边0M为轴,将平面镜适当向后转动,反射角增大,反射光线
向右转动,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像会成在原来的位置的左边。
[3]方法一中像仍然成在原来的位置,方法二中像会成在原来的位置的左边,则上述两个方
法小华所看到的像不在同一位置。
(4)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总不能和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蜡烛A燃烧变短,B和
A的大小不相等,则蜡烛B和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37.(2024•江苏淮安•二模)小菊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甲乙
(1)应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A、B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2)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择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
验时,小菊点燃蜡烛A,她应该在______(选填“蜡烛A”或“像”)的一侧进行观察以便确定
像的位置;
(3)实验中,她发现蜡烛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
或“虚”)像;
(4)若保持A不动,将玻璃板向远离蜡烛A的方向平移,使得A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增
加,则此时A的像与玻璃板的距离将;
(5)实验中,把玻璃板向右倾斜(如图乙),请你画出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
【答案】大小较黑暗蜡烛A虚像变大
【详解】(1)[1]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A、B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2)[2]实验应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因为在较黑暗环境中,烛焰与周围环境间的差异较
大,实验现象更明显。
[3]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因此实验时应从蜡烛A一侧观察
以便确定像的位置。
(3)[4]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实验中她发现蜡烛的像不能用光
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5]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若保持A不动,将玻璃板向远离蜡烛
A的方向平移,使得A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增加,则此时A的像与玻璃板的距离将变大。
(5)[6]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当把玻璃板向右倾斜时,像的位置会偏低,
如图所示
38.(2024•江苏泰州•二模)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
放在玻璃板前面的棋子,B为与A一模一样的另一棋子。
(1)该实验采用茶色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玻璃板既能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
特点,是为了便于确定为了比较A的像与A的大小关系,玻璃板前放棋子A,棋子
B放到玻璃板后,尝试使它与______重合,这是一种等效替代思想,这里棋子8替代
了、(选填“棋子A”或“棋子A的像”);
(2)移去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
“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3)实验中发现A的像A,偏暗,为了使/的像更亮,可用手电筒发出的一束平行光束来照射,
图乙中有a、b、c、d四种照射方法,其中能观察到棋子的像变亮的最佳方法是;
(4)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
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⑶ac
⑷A
【详解】(1)口]⑵由于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用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
点,这样可以方便的确定像的位置。
[3]玻璃板前放棋子A,玻璃板后放棋子B,直到看上去棋子A的像与棋子B完全重合,这
样可以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
[4]用棋子B替代棋子A,发现棋子A的像与棋子B大小相等,用来判断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所以此时棋子B代替的是棋子Ao
(2)[1]⑵光屏能接收到实像,但接收不到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移去棋子
B,在棋子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棋子A的像。
(3)物体成像时,物体越亮,物体射出的光线越强,成像越清晰,所以实验时,应该在较
暗环境中进行,并用光源把棋子A照亮,棋子的像会更清晰,故ac的照射方法能观察到棋
子的像变亮。
(4)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C、A、T、V,从模型上看,只有C左右不同,而A、T、
V,左右相同,所以当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A、T、V不
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C左右不同,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
题意。故选A。
39.(2024•江苏苏州•二模)如图甲所示是星星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如图甲所示,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M,可以
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星星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
它跟蜡烛M的像,说明像与物是;
(2)若图乙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线分成两半,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后移一
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镜子(选填字母)。
A.都不能成像
B.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3)如图所示,水族馆方形大鱼缸内正在表演的美人鱼看到自己通过鱼缸壁成的像在/点,
看到B点的观众的像在C点处。请你完成美人鱼看到观众的光路图。
【答案】(1)点燃完全重合大小相等
【详解】(1)口][2]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
烛的像;未点燃的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与点燃的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这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2)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
成完整像;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像与小猫关于镜面对称,因为其中的一半平
行向后移一段距离,所以两个像的位置是不同的,故选B。
(3)作出/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土地规划专业硕士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媒体传播与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英语翻译与口译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外卖平台配送员工作纪律与奖惩制度合同
- 线上兼职税前税后薪资结算与税务规范协议
- 影视企业事务兼聘员工服务合同
- 住宅小区车位租赁合同(含停车管理及月租优惠)
- 抖音与火花元宇宙平台跨界合作推广协议
- 网络直播平台主播形象权保护与数据安全保密补充协议
- 游戏道具市场调研与品牌推广合作协议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第1-5单元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北师大版)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农业推广》调查报告参考答案
- 慈善行业案例用慈善法分析
- 系统性硬化症性肺病变的护理查房
- 市教育局印鉴使用流程图
- 2024年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 新编《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解读与操作指南
- 节能模压高耐腐锌铝镁彩钢(PVDF涂层)耐火电缆桥架
- 医院培训课件:《床旁快速检测(POCT)》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老年综合评估与护理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