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历史三轮复习之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
选择题(共23小题)
1.(2025•南开区校级一模)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下列史实能够印证
这一原理的是()
A.山顶洞人掌握人工取火和磨光钻孔技术,成为我国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B.河姆渡居民学会建造房屋和种植水稻,推动中国历史进入到奴隶制社会阶段
C.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促使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发展过渡
D.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国国富兵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此后的统一奠定基础
2.(2025•南开区校级一模)下列史料中,能够为我们了解“牧野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提供最为准确直
接凭证的是()
A.良渚遗址中出土的文物
B.对陶寺都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C.司马迁《史记》中的相关记载
D.青铜器利霞中的铭文内容
3.(2025•石家庄校级模拟)“秦的商鞅变法……是一个以政治行政为统帅的,将国家政治行政、社会经济
生产、精神文化乃至于军事等一体化的系统工程。”这表明商鞅变法()
A.促进了秦朝的强大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得到了秦孝公支持D.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4.(2025•西安校级模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其中,主张靠法令、权
术和威势来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5.(2025•石家庄校级模拟)它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
了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该朝代的建立时间是()
A.公元前21世纪初期B.公元前21世纪晚期
C.公元前20世纪初期D,公元前20世纪晚期
6.(2025•望城区一模)如图是妇好墓出土的饕餐纹带盖方鼻(jia),整件青铜器纹饰精美、制作精良,特
别是器盖一宽一窄的开口,是为了便于扣合器盖之后的拿取,可谓是设计巧妙。这反映了当时()
AM.铸造工艺的高超B.等级制度的森严
C.农耕文明的传播D.冶炼技术的成熟
7.(2025•石家庄校级模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西周青铜器士山盘,铭文记载了贵族士山被周王封
在汉水中游一带,负责管理当地的贡赋缴纳等事务。士山盘的铭文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A.早期国家产生B.青铜器的诞生
C.井田制的产生D.西周的分封制
8.(2025•石家庄校级模拟)春秋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并提出”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出自()
A.《道德经》B.《论语》
C.《韩非子》D.《孙子兵法》
9.(2025•阜阳一模)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农
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这
可以用来佐证()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力的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人们掌握了训牛方法
D.铁农具的推广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10.(2025•阜阳一模)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贾思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
而成功多。二则皆强调()
A.遵循自然规律B.依法治国
C.注重道德教育D.仁政治国
H.(2025•沛县模拟)2023年9月24日,“天地吉金一一郑州地区夏商周青铜器特展”在沈阳博物馆启幕。
展览显示郑国王室使用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最高规格青铜礼器“九鼎八签”。这反映了当时()
A.周天子势力增强B.大国诸侯势力雄厚
C.分封制得到巩固D.周朝政局稳定
12.(2025•丛台区校级一模)“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
薪鼻U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
A.秦灭六国的影响B.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C.商鞅变法的背景D.商鞅变法成功原因
13.(2025•吴中区模拟)西周时期天子土地直辖方圆千里,兵力直辖14万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
位;到东周时期天子直辖土地方圆百里,直辖兵力几千人,天子成为诸侯的傀儡。这种变化反映的历史
现象是()
A.贵族腐败B.农业发展C.王室衰微D.诸侯争霸
14.(2025•吴中区模拟)“战国李悝估计,(当时)一个农民可以耕田百亩(约相当于20800平方米),每
亩产粟三斗,可供五口人食用。以上这些都为解放劳动力创造了条件,也使得有相当一些人成为有闲阶
层,从而有时间去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为‘百家争鸣’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从材料中可以得出
的正确结论是()
A.战国时旧制度瓦解
B.农业生产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C.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D.思想解放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15.(2025•太仓市模拟)2022年10月底,邢台市扁鹊祭祀非遗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
展优选项目”。扁鹊在历史上的贡献是()
A.总结出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法”
B.著作为《黄帝内经》
C.写有《论语》一书
D.发现了龙骨上刻有古文字
16.(2025•吴江区模拟)“在距今4300-4000年的陶寺遗址中,发现有宫殿建筑,贵族居住区,……陶寺
墓地发现一千多座墓葬,可划分为大型墓、中型墓和小型墓三大类七八种等级。”该考古发现有助于了
解()
A.原始农耕兴起B.早期国家形成
C.世袭制开创D.封建王朝建立
17.(2025•吴中区模拟)”在春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发展壮大时,与中原各国不断发生碰撞,(在方式
上)既有军事战争的冲突,也有盟会、联姻等和平的方式。”上述材料表现了春秋时期()
A.民族之间的交融与交流
B.文化飞速发展
C.政治黑暗和落后
D.汉族同化少数民族
18.(2025•丛台区校级一模)战国时期,“客”指游说于各诸侯国的知识分子。“以客出仕”是一种流行的
入仕途径,公孙衍、张仪、白起、范雎、李斯等人均是典型。当时的“以客出仕”()
A.促进了儒学兴盛B.推动了百家争鸣
C.改变了统治制度D.导致了思想趋同
19.(2025•西安一模)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出现众多成语典故。下列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A.破釜沉舟B,退避三舍C.草木皆兵D.春风得意
20.(2025•南海区一模)甲骨文中已发现商朝有施肥的记载,考古资料中也发现不少储藏粮食的大型窖穴,
卜辞中还有仓縻的縻字。这反映了商朝时期()
A.农业技术发展B.文化成就突出
C.政治秩序稳定D.社会矛盾缓和
21.(2025•吴江区模拟)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河南就有了原始制陶业、纺织业和酿酒业。春秋战国时期,
铁器最先在河南地区得到推广,冶铁业随之发展起来。这共同表明古代河南()
A.农业生产先进B.手工业技术高超
C.商业繁荣鼎盛D.文化教育昌盛
22.(2025•太仓市模拟)孔子认为,统治者有统治权力的同时,还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
如果统治者具有一个绅士的五条美德一一诚实、正直、忠诚、恩惠和仁爱,他们就能成为贤者。孔子的
治国思想是()
A.有教无类B.兼爱非攻C.克己复礼D.以德治国
23.(2025•吴江区模拟)西周时期,“天子”统治的地域叫“天下”,诸侯统治的领地叫“国”,卿大夫统
治的采邑叫“家”,天下、国、家的层次得以落实。这表明分封制的实行()
A.巩固了统治秩序B.强化了中央集权
C.确立了世袭制度D.开发了边疆地区
2025年中考历史三轮复习之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CDBAADABAB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
答案DCBABABBABD
题号23
答案A
选择题(共23小题)
1.(2025•南开区校级一模)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下列史实能够印证
这一原理的是()
A.山顶洞人掌握人工取火和磨光钻孔技术,成为我国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B.河姆渡居民学会建造房屋和种植水稻,推动中国历史进入到奴隶制社会阶段
C.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促使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发展过渡
D.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国国富兵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此后的统一奠定基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的认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山顶洞人掌握人工取火和磨光钻孔技术,此时仍处于旧石器时代,并未实现向新石器时代的过
渡,且这一时期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没有发生实质性变革,排除A项;
河姆渡居民学会建造房屋和种植水稻,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原始社会,并没有推动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阶
段,排除B项;
据题干“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原理的是”和
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奴
隶制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促使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发展过渡,符合生产力提高
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原理,C项正确;
商鞅变法是为了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而进行的改革,其主要作用是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统一奠定基础,
但重点强调的是变法对秦国国力的影响,并非生产力提高直接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这一原理的
体现,排除D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2.(2025•南开区校级一模)下列史料中,能够为我们了解“牧野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提供最为准确直
接凭证的是()
A.良渚遗址中出土的文物
B.对陶寺都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C.司马迁《史记》中的相关记载
D.青铜器利答中的铭文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牧野之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西周青铜器利霞中的铭文,记录了牧野之战的内容,属于第一手资料,能够为我们了解“牧野
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提供最为准确直接的凭证。故D符合题意;良渚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良
渚遗址出土的文物与“牧野之战”无关,排除A;陶寺都城遗址距今约4300-4000年,陶寺都城遗址
的考古发现与“牧野之战”无关,排除B;司马迁《史记》中的相关记载属于第二手资料,不能为我们
了解“牧野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提供最为准确直接的凭证,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牧野之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能够为我们了解“牧野之战”
这一历史事件,提供最为准确直接凭证的是青铜器利中的铭文内容。
3.(2025•石家庄校级模拟)“秦的商鞅变法……是一个以政治行政为统帅的,将国家政治行政、社会经济
生产、精神文化乃至于军事等一体化的系统工程。”这表明商鞅变法()
A.促进了秦朝的强大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得到了秦孝公支持D.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的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商鞅变法促进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强大,与统一后的秦朝不符,排除A项;
根据题干“以政治行政为统帅的,将国家政治行政、社会经济生产、精神文化乃至于军事等一体化的系
统工程”可知,商鞅变法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掌握在中央手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
项正确;
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支持,但题目未提及秦孝公的作用,排除C项;
商鞅变法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但题目未体现其深远影响,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的影响。
4.(2025•西安校级模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其中,主张靠法令、权
术和威势来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法家。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长期争霸和混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导致国家分
裂。法家的代表韩非子认为分封制已经不能用来治理当时的老百姓,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以
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任命官吏代替世袭的贵族,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
个人手里,主张靠法令、权术和威势来加强统治。
故选:B。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法家的有关主张的代表、内容和影响。
5.(2025•石家庄校级模拟)它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
了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该朝代的建立时间是()
A.公元前21世纪初期B.公元前21世纪晚期
C.公元前20世纪初期D.公元前20世纪晚期
【分析】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纪年方法和年代换算,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一一夏
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约公元前2070年属于公元前21世纪初期。
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纪年方法和年代换算,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约
公元前2070年属于公元前21世纪初期。
6.(2025•望城区一模)如图是妇好墓出土的饕餐纹带盖方壁(jia),整件青铜器纹饰精美、制作精良,特
别是器盖一宽一窄的开口,是为了便于扣合器盖之后的拿取,可谓是设计巧妙。这反映了当时()
A.铸造工艺的高超B.等级制度的森严
C.农耕文明的传播D.冶炼技术的成熟
【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整件青铜器纹饰精美、制作精良,特别是器盖一宽一窄的开口,是为了便于扣合器盖
之后的拿取”并结合所学可知,妇好墓出土的饕餐纹带盖方鹭是商朝青铜器,材料反映商朝青铜器设计
巧妙,工艺高超。故A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不同等级使用的青铜器,体现不出等级制度的森严,
排除B;材料中的青铜器属于礼器,未涉及农耕文明的传播,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青铜铸造工艺的高
超,不能反映冶炼技术的成熟,排除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青铜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材料反映商朝青铜器设计巧妙,
工艺高超。
7.(2025•石家庄校级模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西周青铜器士山盘,铭文记载了贵族士山被周王封
在汉水中游一带,负责管理当地的贡赋缴纳等事务。士山盘的铭文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A.早期国家产生B.青铜器的诞生
C.井田制的产生D.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等知识,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贵族土山被周王封在汉水中游一带,
负责管理这一地区的贡赋缴纳等事务
【解答】根据材料“贵族士山被周王封在汉水中游一带,负责管理这一地区的贡赋缴纳等事务。”及所
学知识,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
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
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
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故D项正确;铭文主要记载的是分封事件,并未直接涉及早期国家的产生,排除A项;铭文内容并未
提及青铜器的诞生或制作工艺,而是记录了分封事件,排除B项;井田制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土地制度,
但士山盘的铭文并未提及井田制或与之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2025•石家庄校级模拟)春秋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并提出”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出自()
A.《道德经》B.《论语》
C.《韩非子》D.《孙子兵法》
【分析】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事物都有其对立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结合所学知识,老子是春秋
晚期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
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的
是道家的辩证思想,应出自《道德经》,A项正确;《论语》是儒家的经典,排除B项;《韩非子》是法
家经典,排除C项;《孙子兵法》是兵家的经典,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25•阜阳一模)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农
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这
可以用来佐证()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力的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人们掌握了训牛方法
D.铁农具的推广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分析】本题考查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可知,新的生产工具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故B正确;题目主要强调生产力的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涉及生产关系的改变,排除A;题目
强调牛耕的出现推动经济发展,而非强调人们掌握了训牛方法,排除C;铁农具的推广有利于提高粮食
产量,但不是题目反映的全部信息,比较片面,排除D。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铁器和牛耕的出现,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可以用来佐
证生产力的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0.(2025•阜阳一模)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贾思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
而成功多。二则皆强调()
A.遵循自然规律B.依法治国
C.注重道德教育D.仁政治国
【分析】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贾思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思是人类的行为应
该效法大地,大地的运动遵循于天,天的运行遵循“道”,而“道”则以自然为法则,强调了人要顺应
自然规律。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意思是农业生产要
顺应天时,估量地利,这样可以用较少的力气获得较多的收获,也体现了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的思想。
故A符合题意;题干中老子和贾思勰的言论均未涉及法律相关内容,与依法治国无关,排除B;题干
中老子和贾思勰的言论主要围绕自然规律展开,没有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排除C;题干中老子和贾思
勰的言论重点不是治国理念中的“仁政”,而是关于顺应自然的观点,排除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贾思勰,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强调遵循
自然规律。
11.(2025•沛县模拟)2023年9月24日,“天地吉金一一郑州地区夏商周青铜器特展”在沈阳博物馆启幕。
展览显示郑国王室使用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最高规格青铜礼器“九鼎八篌”。这反映了当时()
A.周天子势力增强B.大国诸侯势力雄厚
C.分封制得到巩固D.周朝政局稳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郑国王室使用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最高规格说明的问题,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
【解答】九鼎八篌是古代中国礼制中最高规格的青铜礼器,只有周天子才有资格使用。九鼎代表天子,
八蕉则代表诸侯,象征着天子的权威和社会的最高等级。郑国王室使用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最高规格青
铜礼器”九鼎八箧”,这反映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现象,反映了当时大国诸侯势力雄厚,B项正确;“周
天子势力增强”说法错误,排除A项;题干内容与分封制无关,排除C项;“周朝政局稳定”说法错误,
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郑国王室使用了周天子
才能使用的最高规格说明的问题。
12.(2025•丛台区校级一模)“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
薪凰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
A.秦灭六国的影响B.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C.商鞅变法的背景D.商鞅变法成功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秦灭六国的影响是结束了分裂割据,完成了国家统一,排除A项;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主要有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为小篆、北击匈奴等,排除B项;
商鞅变法的背景是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秦国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排除C
项;
根据材料“'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繇鼻U其傅'”和所
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在变法中公正无私、赏罚分明,这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
13.(2025•吴中区模拟)西周时期天子土地直辖方圆千里,兵力直辖14万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
位;到东周时期天子直辖土地方圆百里,直辖兵力几千人,天子成为诸侯的傀儡。这种变化反映的历史
现象是()
A.贵族腐败B.农业发展C.王室衰微D.诸侯争霸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周时期的周王室势力衰微,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西周时期天子土地直辖方圆千里,兵力直辖14万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到
东周时期天子直辖土地方圆百里,直辖兵力几千人,天子成为诸侯的傀儡”可知,材料反映了西周和东
周的政治状况对比变化情况。这种变化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周王室势力衰微。东周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
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故C符合题意;题
干反映的是诸侯争霸,不是贵族腐败,排除A;题干反映的是东周时期的政治方面的特点,与农业方面
不符,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周王室势力衰微,没有体现诸侯争霸,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东周时期的周王室势力衰微。
14.(2025•吴中区模拟)“战国李悝估计,(当时)一个农民可以耕田百亩(约相当于20800平方米),每
亩产粟三斗,可供五口人食用。以上这些都为解放劳动力创造了条件,也使得有相当一些人成为有闲阶
层,从而有时间去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为‘百家争鸣’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从材料中可以得出
的正确结论是()
A.战国时旧制度瓦解
B.农业生产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C.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D.思想解放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结合百家争鸣的背景分析作答。
【解答】材料中提到战国时期农民耕田的亩数和产量,这些农业生产方面的发展为解放劳动力创造了条
件,进而使一些人有时间从事学术活动,为“百家争鸣”奠定了经济基础。所以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进
步(农民耕田亩数和产量情况)促进了思想解放(“百家争鸣”),B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战国时旧制
度瓦解的相关内容,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生
产发展推动思想解放,而不是思想解放推动农业生产发展,D项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15.(2025•太仓市模拟)2022年10月底,邢台市扁鹊祭祀非遗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
展优选项目”。扁鹊在历史上的贡献是()
A.总结出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法”
B.著作为《黄帝内经》
C.写有《论语》一书
D.发现了龙骨上刻有古文字
【分析】本题考查扁鹊,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相传,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
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故A正确;《黄帝内经》并非扁鹊所著。《黄帝内
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是众多医家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排
除B;《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排除C;清朝人王懿
荣首次发现龙骨上刻有古文字,排除D。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扁鹊,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扁鹊的贡献。
16.(2025•吴江区模拟)“在距今4300-4000年的陶寺遗址中,发现有宫殿建筑,贵族居住区,……陶寺
墓地发现一千多座墓葬,可划分为大型墓、中型墓和小型墓三大类七八种等级。”该考古发现有助于了
解()
A.原始农耕兴起B.早期国家形成
C.世袭制开创D.封建王朝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说明当
时已经出现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导致阶级分化,这些都是步入早期国家的特征,该考古发现有助于了解
早期国家形成。故B正确;距今约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排除A;夏
启即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排除C;公元前221年建立的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
国家,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助于
了解早期国家形成。
17.(2025•吴中区模拟)”在春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发展壮大时,与中原各国不断发生碰撞,(在方式
上)既有军事战争的冲突,也有盟会、联姻等和平的方式。”上述材料表现了春秋时期()
A.民族之间的交融与交流
B.文化飞速发展
C.政治黑暗和落后
D.汉族同化少数民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民族交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春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发展壮大并与中原各国频繁互动。互动方式多样,包括军事战争这种
冲突形式,以及盟会、联姻等和平形式。民族交融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生活方式等方面相互影响、
相互学习,逐渐融合的过程。盟会可以促进双方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联姻则加强了民族间的血缘
联系,这些都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融与交流,A项正确;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并
未涉及文化飞速发展的相关内容,B项错误;题干重点在于民族关系,而非政治黑暗和落后,C项错误;
题干中未体现汉族同化少数民族这一内容,且这种表述过于片面,互动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同化,
D项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民族交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2025•丛台区校级一模)战国时期,“客”指游说于各诸侯国的知识分子。“以客出仕”是一种流行的
入仕途径,公孙衍、张仪、白起、范雎、李斯等人均是典型。当时的“以客出仕”()
A.促进了儒学兴盛B.推动了百家争鸣
C.改变了统治制度D.导致了思想趋同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百家争鸣,“以客出仕”冲击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贵族政治,推动了
百家争鸣的繁盛,故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无法得出促进了传统儒学兴盛,排除A;“以
客出仕”与官员文化素质高低无关,排除C;不同思想家代表不同的阶级属性,其思想并非走向趋同,
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当时的“以客出仕”推动了
百家争鸣。
19.(2025•西安一模)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出现众多成语典故。下列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A.破釜沉舟B.退避三舍C.草木皆兵D.春风得意
【分析】本题考查退避三舍的典故,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A.破釜沉舟是秦朝末年的巨鹿之战,排除A项;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退避三舍来源于春秋时城濮之战,B项正确;
C.草木皆兵出自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泗水之战,排除C项;
D.春风得意出自唐朝的科举,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以退避三舍的典故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20.(2025•南海区一模)甲骨文中已发现商朝有施肥的记载,考古资料中也发现不少储藏粮食的大型窖穴,
卜辞中还有仓縻的縻字。这反映了商朝时期()
A.农业技术发展B.文化成就突出
C.政治秩序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