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复习清单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复习清单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复习清单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复习清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复习清单今天整理七下诗歌鉴赏中的选择题,明明赏析正确的项,学生却认为错误,原因何在呢?那就是对诗句的手法、内容、情感和主旨没有做到准确理解、熟练掌握,那就应该多读,多理解,直至熟练,能够做到一看到就快速反应正确与否,形成条件反射。一、《登幽州台歌》1.这首短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2.第三句诗人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其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3.全诗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韵律美。4.诗中“悠悠”一词,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5.诗中“古人”喻指礼贤下士的圣君。二、《望岳》1.本诗开篇以设问提起,写出了诗人远望泰山雄奇壮阔生发的感慨。“青未了”突出了泰山苍翠、连绵不断的特点。2.“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大自然赋予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使大自然似乎有了感情;“阴阳割昏晓”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3.六句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荡漾,归鸟进入视野,时已薄暮,诗人顿觉眼界大开。4.全诗意境开阔,紧扣诗题《望岳》,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5.首联以设问起笔,表达了诗人看见泰山时的惊喜和仰慕之情。6.尾联由望岳而生登岳之志,表现了诗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决心。三、《登飞来峰》1.首句运用夸张手法,借写古塔之高表现自己立足点之高,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2.“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4.诗首句写出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极言塔之高。5.诗中“浮云”暗指奸佞小人。6.以写景来揭示人生哲理,充满理趣,富有感染力。四、《游山西村》1.首联写农民生活虽然贫苦,但遇丰年也邀客共庆,表现了农家淳朴的乡风。2.颔联描绘了乡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3.尾联中诗人渴望乘着月色随时到古风犹存的农家串门,突出了宾客间深厚的情谊。五、《己亥杂诗》1.作者在诗中感慨无限,白日西斜和广阔天涯的心境相交织。2.诗中的“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吟”的意思是“吟诗”。3.这首诗直抒胸臆,联想丰富,移情于物,情感自然而朴实。六、《泊秦淮》1.后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诗人仿佛已从“商女”那里听到了亡国之音。2.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的触景感怀之作,前两句写秦淮夜景,后两句抒发感慨。3.本诗寓情于景,构思细密精巧,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七、《贾生》1.从“求”到“访”,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崇器重。(先扬后抑)2.“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讽刺辛辣,感慨极深。3.全诗托古讽今,先扬后抑,议论精警,诗人意在借贾谊的遭遇,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4.“才调”指才华、政治才能,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体现贾生少年才俊。八、《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莫言”二字指出下山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轻松容易,莫要暗自欢喜。2.“赚”字风趣幽默,行人心中下岭的轻松与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3.这首诗语言明白如话,灵动活泼,概括了下岭的真实体验,富有哲理。九、《约客》1.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时的感受。2.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