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期末必刷题(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试卷_第1页
【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期末必刷题(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试卷_第2页
【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期末必刷题(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试卷_第3页
【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期末必刷题(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试卷_第4页
【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期末必刷题(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刷题第2课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一、选择题1.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哲理是()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B.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2023年10月由中核地质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发现的新矿物铌包头矿(niobobaotite)获得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NC)的正式批准,批准号为IMA2022-127a。这有力佐证了(

)A.存在与思维具有同一性,思维可以正确反映客观存在B.自然界的事物因为人的发现和认识而具有客观实在性C.自然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D.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两者都是世界本原3.我们必须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这是因为(

)A.对上帝、神灵信则有,不信则无B.一切有神论都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上帝、神灵扰乱人的思想,腐蚀人的灵魂D.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根本不存在上帝、神灵4.《极简人类史》中写道:“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约35亿年。相比之下,人类的出现则是比较晚才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地球生命史的眨眼瞬间。尽管如此,在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生物中,人类仍然是最有趣、最奇特的物种之一。在近40亿年里,我们是第一个能将知识代代相传的物种。”材料说明(

)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②人类具有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主观能动性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中起决定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浙江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是由一组承载深厚底蕴和充满时代活力的机器人组成,组合名为“江南忆”,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它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吉祥物的设计体现了(

)①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②意识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③艺术创作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④优秀艺术作品取决于艺术家的巧妙创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婴儿从出生时基本上是本能反应的状态,随着大脑的完善、与社会的不断接触才逐步形成语言、思维等,并对接触到的家人、周围的人和物形成基本的认识。这反映出(

)①意识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的产物

②自然界的生命体都有自己的起源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

④生命有机体通过新陈代谢而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的说法;宋代的朱熹则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上述观点(

)①是对世界本原是主观精神还是客观精神的认识②从不同角度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③都认为客观事物及整个世界不依赖于主观精神④体现了对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认识上的差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法新社拍摄中国军人的一组照片《帝国的黎明》,将本来是松枝绿的军服调成了黑色,塑造出强大的压迫感和肃杀的气氛,这种阴暗黑化手法其实跟BBC之流的阴间滤镜类似,意在让人们体会到被压迫和权力至上的帝国形象,可是没想到把中国网友都给看嗨了!西方媒体报道我国的时候往往带上有色滤镜,这种做法(

)①否认事物的客观性,无法实现主客观统一②佐证了思维并不能完全反映存在③违背认识、改造世界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④说明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

)A.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C.人脑特有的一种生理机能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10.三国时期哲学家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是独立存在的精神。下列观点与王弼观点归属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②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③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④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种认识与下列世界观相一致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C.存在就是被感知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12.下图是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据此可以看出2025年后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过去长期依赖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为此我国需要尽快完善退休制度,以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的变化。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来看,这说明(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应该反映时代的任务要求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政策能如实反映时代要求③世界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我们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④能动地反映存在的思维,才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3.修订后的《浙江省审计条例》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立足于浙江审计工作的实际,将不断提升审计监督质量和水平,为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这体现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③源于存在的思维具有正确性

④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存在决定思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农民要面对和处理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之间的关系。以上共同涉及的哲学问题是(

)A.必然与偶然的关系问题 B.主流与支流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15.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当地部门根据受灾实际情况,全力指导帮助受灾地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而面对洪涝,古人则常会举行各种祈祷仪式,以慰藉心灵。古今对待洪涝的两种做法体现了(

)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③唯心主义的存在毫无意义

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当地部门全力指导帮助受灾地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而面对洪涝,古人则常会举行各种祈祷仪式,以慰藉心灵。古今对待洪涝的两种做法体现了(

)①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③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下列观点中既唯物又辩证的有(

)A.气者,理之依也 B.未有此气,已有此理C.世界是一团燃烧的活火 D.物是观念的集合18.秋季,虽没有了热扰心神,但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俗称“悲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秋季日照时间变短,人体分泌褪黑素增多,抑制了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易使人感到情绪低落。材料表明(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人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③人的情绪不受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④意识活动能够把握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从列宁的观点可知(

)①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派生的②物质是所有具体物质形态之和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④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在南极洲派恩岛冰川附近的海底,科学家钻取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沉积岩心,其中发现了森林的残骸。岩心的一层沉积物具有与周围明显不同的颜色,经过仔细观察,科学家们发现了古老的花粉、孢子、开花植物碎片和根系网络,这些样品可以追溯到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当时的南极气候要比现在温暖得多。材料表明(

)①南极洲“森林消失”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③有了“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④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具有物质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开始了今年的第5次地方考察调研之行,目的地是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第二次考察内蒙古。习近平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关心。早在2014年考察内蒙古时,习近平就指出,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现如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的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饲料改成农田秸秆,既可以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说明材料中内蒙古做法的合理性。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试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市场呈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激发市场活力的重点之一在于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企业家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肩负着繁荣市场、发展经济的时代重任,应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遵从法治精神和市场规则,专注产品质量、企业品牌和信誉,共同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激发市场活力需要企业家精神。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工业发展中由于忽视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每年有5000万儿童因水污染死亡,每年有3500万人因水污染患心血管疾病。现在,各个国家都逐步认识到了水资源的危机,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10月,由某市团市委联合市文明办正式启动“青春护河五大行动”,组建了137支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护河行动,协助各地“河长”治水护水。结合材料,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知识,分析该市开展“青春护河五大行动”的必要性。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次王阳明在游山玩水时对友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简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5.三步走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的壮举——月球背面软着陆,勇于探索,奋力攻关,精心设计、精准计算,精确控制,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和卓越创新能力。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有关知识,分析探月工程为什么能取得开创性突破。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费尔巴哈认为:“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的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整个哲学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1)材料中蕴含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对哲学基本问题本原论的不同回答又会得出什么结论?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1)材料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2)二者根本分歧在哪?8.某校高二(1)班学生围绕“什么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上网搜集到以下材料。材料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材料三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共同点?(2)材料三所反映的观点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的根本分歧是什么?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塞罕坝曾是“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但由于上个世纪初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和过度放牧,塞罕坝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